戴高乐雕像永久落座中国国博 法媒称罕见礼遇
参考消息网2月1日报道 法媒称,法国前总统戴高乐的雕像1月30日在北京揭幕,而且是在天安门广场旁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性地展出,这是对外国国家元首的一种罕见礼遇。
据法新社1月30日报道,由法国著名雕塑大师让·卡尔多制作的这尊铜像是巴黎香榭丽舍大街戴高乐雕像的复制品,展示的是这位法国领导人一身戎装、头戴军帽阔步向前的姿态。
正在此间访问的法国总理曼努埃尔·瓦尔斯为铜像揭幕,把历时一年的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活动推向高潮。
1964年,戴高乐打破美国的布局,与中国建交,此举被看作为法国在美苏主导的冷战中另立角色的做法之一。
瓦尔斯说:“半个多世纪前,戴高乐将军对自己的决定这样评价,‘这是名正言顺的’。”
瓦尔斯还说:“中法友谊万岁!”
早前,瓦尔斯曾对中国企业界人士说:“法国一直对你们充满信心,而且期待你们的崛起。”
戴高乐在中国十分受钦佩,不仅因为他是一位强硬派领导人,而且还因为他所做出的外交努力。在当时,他的外交努力帮助中国政府赢得了全世界的认可。
1月3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了瓦尔斯。习近平对瓦尔斯说,希望双方以更高的政治智慧和更强的政治意愿,推动中法关系稳定发展并取得更大成就。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月30日,人们在国博参观戴高乐雕像。(法新社)
【延伸阅读】法国办展庆法中建交50年 戴高乐和范冰冰“比邻”
新华网法国香波堡3月23日电(记者尚栩)庄严挺拔、呈现站姿的戴高乐,娇柔动人、翩然而坐的范冰冰,两位不同时空、不同领域的名人在法国香波堡展厅最中心的位置“比邻而居”。
法国卢瓦尔河畔著名的香波堡正在举办《从戴高乐到范冰冰——法中艺术交流50年》特别展。展览由巴黎著名的阿尔古影像工作室和香波堡景区共同主办,希望通过精心挑选的50余幅生动人物肖像图片,展现中国文化的蓬勃生机和中法文化交流的丰富多彩。
在这些人物肖像中,出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例如著名艺术家范曾,知名电影人贾樟柯,射击奥运冠军陶璐娜等,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戴高乐和范冰冰这两位在中法两国几乎家喻户晓的人物。
为致敬法中建交50年来的文化交流,3月23日至4月27日,香波堡举办《从戴高乐到范冰冰——法中艺术交流50年》和《杜震君的通天国在香波堡》两场特别展览。
利用PS技术将新闻报道中出现过的场景进行拼贴,在中法两国拥有学习和生活经历的杜震君以巴别塔为题创造了他的《通天国》,以真实性最强的新闻照片为素材,却创造出了完全虚拟的通天帝国。杜震君本人将此称为“没有摄影的摄影,不是照片的照片”。这一次,杜震君的《通天国》亮相香波堡,希望向观众们呈现其对于真实与虚构的思考。
香波堡景区负责人让·德奥松维尔23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两场特别展览的举办是在释放“友谊的信号”,有助于增强法中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也可以“告诉我们的工作人员如何更好地接待中国游客”。
他说,“作为世界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香波堡愿意同中国加强交流与合作,希望更多的中国游客能来到这一旅游胜地。
香波堡于16世纪由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下令修建,由达·芬奇等艺术大师设计而成,1981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香波堡每年接待游客70余万人次,其中包括中国游客3万余人次。
(2014-03-24 10:58:25)
【延伸阅读】通讯:戴高乐和他后辈的中国情
新华网北京1月27日电(记者谭晶晶 王子正)“你应该去中国,那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有着和西方不同的体制……”1953年,戴高乐将军写给侄子贝尔纳·戴高乐的一封家书,勾起了这位青年对中国的强烈兴趣。
此后,中国成为叔侄密切书信往来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不久后,贝尔纳·戴高乐在西方媒体上看到一个爆炸性消息——
1964年1月27日,北京与巴黎同时发布建交联合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法兰西共和国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商定在三个月内任命大使。”仅40余字的公报犹如一记惊雷,被国际舆论称为“外交核爆炸”。
50年后,贝尔纳·戴高乐再访北京,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庆祝活动。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这位91岁老人回忆起叔叔戴高乐将军的中国情结以及当年与中国建交的创举,依然神采飞扬,感慨万千。
中法建交体现远见卓识
50年前,毛泽东主席和戴高乐将军携手翻开了中法关系的新篇章。尽管中法建交的消息轰动了世界,但在贝尔纳·戴高乐看来,叔叔做出这一决定决非偶然——
“他很早就十分关注中国这个‘比有记载的历史还要悠久’的国家。他多次对我说,中国有着独特而深厚的文明,还曾略带神秘地告诉我,说不定在下个世纪,中国就将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世界需要中国。因此,他决定与中国领导人展开合作。”贝尔纳·戴高乐说。
对中国而言,与法国建交是迈向获得国际认可的决定性一步。中法建交打破了二战后美国对华的“遏制和孤立”政策,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推动中国与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在上世纪70年代迎来建交高潮。
戴高乐曾对自己的阁僚说:“中国这个事实明摆在那里,这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拥有开辟未来的一切手段。我们不清楚它需要多长时间来发展自己,但总有一天,中国将成为一个巨大的政治、经济甚至军事现实。”
国际格局的发展,印证了这位世纪伟人的远见卓识。今日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戴高乐将军对中国的承认具有高度的象征意义,反映了追求民族独立的精神和全球视野。”贝尔纳·戴高乐说。
戴高乐将军不但以敏锐的政治头脑和战略思维开启了巴黎与北京之间交往的大门,而且以开拓精神为未来的中法合作打下了基础。
建交50年来,中法两国共同开创了大国关系史上的诸多先河:首个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是法国;首位访华的西方国家元首是法国总统蓬皮杜;首个与中国签订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的西方国家是法国;首个与中国开展和平利用核能合作的西方国家是法国;中国在西方国家建立的第一个文化中心落户巴黎;中法首创互办文化年……
未能访华成憾事
戴高乐将军一直有个愿望,就是要亲自踏上中国的土地。“如果不是命运使然的话,他毫无疑问会亲自去发现这个伟大的国家。”贝尔纳·戴高乐不无惋惜地说。
在这位老人的印象中,戴高乐将军对中国充满浓厚兴趣,多次表达过访问中国的愿望,喜欢阅读有关中国的书籍,爱和去过中国的人交流,还多次拜访旅法的汉学家。
戴高乐原本计划于1970年年底访华,并计划将“与毛泽东的会见”作为自己回忆录的最后一章,还准备附上他与毛泽东会见时的照片。然而,因心脏病猝然离世使戴高乐最终没能实现这个愿望。
北京天安门广场、新华门前和外交部三处降半旗致哀,这是中国首次给予一位外国元首如此礼遇。毛泽东在给戴高乐将军的夫人的唁电中说,戴高乐将军是“反法西斯侵略和维护法兰西民族独立的不屈战士”。
戴高乐的儿子菲利普·戴高乐在书中这样记录父亲的中国情:
“我至今记忆犹新:一天晚上,用毕晚餐,我父母全神贯注地观看一本相册,里面有一幅长城的照片,一直延伸到天边……”
继承戴高乐精神致力中法友好
受叔叔的影响,贝尔纳·戴高乐5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促进中法友好,曾担任中法委员会主席。从事科学仪器研究的他,堪称中法科技合作的推动者和见证者。
1964年9月,刚刚建交的两国举行了首届法国科技展览会。贝尔纳·戴高乐作为展览会法方负责人率团与会,受到毛泽东的宴请。“那是一次非常美好、特别的经历,毛主席勉励我们继续推动两国的交往合作,这是两国科技界首次交流,有着重要意义。”贝尔纳·戴高乐对展览会的细节至今记忆犹新。
半个世纪若白驹过隙。两国建交50周年之际,中国人民依然深切怀念戴高乐将军的高瞻远瞩和历史性贡献。
中法关系曾历经风雨和晴好,如今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两国人民相互吸引、欣赏和尊重,各领域五彩缤纷的交往,构筑了两国友谊的彩虹。“戴高乐将军在中法建交之初曾希望更多的两国青年学习相互语言,推动两国交往。中法关系正迎来美好时刻,我坚信两国关系将拥有更加辉煌的50年。”贝尔纳·戴高乐满脸坚定地说。
(2014-01-27 23:04:07)
【延伸阅读】专家:戴高乐让法兰西民族与中国文明有机联系起来
人民网1月27日电 日前,中欧国际商学院法籍教授、中欧论坛创始人高大伟在媒体上发文称,已故法国领导人戴高乐以超越人们习以为常的地缘政治的眼光,让古老的法兰西民族与历史更加悠久的中国文明联系起来。
高大伟指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地缘政治背景下,戴高乐对中国的判断可谓高瞻远瞩,透过纷纭的现象把握住了本质性的历史趋势。戴高乐不但靠敏锐政治头脑和战略思维开启了巴黎与北京之间的特殊关系,而且以开拓精神为未来的中法合作打下了基准点。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只有苏联集团成员国立刻承认了中国政府的合法性。虽然瑞典、丹麦、瑞士、列支敦士登和英国陆续与中国建立了关系,但法国才是率先与北京政府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
高大伟认为,戴高乐提出了中法之间的“亲近性”——中法两个大国处于欧亚大陆的两端,相比一些人强调两国间的区别,戴高乐却坚持两国的共同点与相互吸引之处,这无疑是正确的选择。戴高乐把中国视为一种文明,他考虑到了一个更为本质的现实,超越了人们习以为常的地缘政治上的算计。对他而言,法国政府不仅必须与另一个外国政府共事协作,更重要的是,他想让古老的法兰西民族与历史更加悠久的中国文明联系起来。
高大伟还表示,在戴高乐背后,有一位鲜为人知的人物,他是连接戴高乐与亚洲最重要的纽带,也是戴高乐获取有关中国的关键信息的来源之一。这个人不是外交官,也不是商人,而是一名影响力巨大的作家,也是法国首任文化事务部长安德烈·马尔罗。1965年,戴高乐派马尔罗作为自己的私人使节访问中国。这是马尔罗阔别神州40年后再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在北京,他与时任外交部长的陈毅,以及周恩来、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进行了会谈,对留法岁月的记忆拉近了部分中国领导人们与法国精英间的距离。
(2014-01-27 09:42:06)
【延伸阅读】我同戴高乐家族的交往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中央外办副主任孔 泉
1月27日,是中国同法国建立外交关系50周年纪念日。北京和巴黎将分别举办隆重热烈的仪式,拉开双方庆祝两国关系50年辉煌历程的系列庆典序幕。
谈到50年前中法建交,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实际上对大多数法国人亦是如此,首先想到的就是戴高乐将军。当时美国和苏联间的冷战正酣,北约和华约集团在欧洲大陆武装对峙,戴高乐将军不顾西方盟友、甚至政府内多位部长的强烈反对,于1963年派特使秘密访华,同中国政府总理周恩来商谈建立外交关系。1964年1月27日,中法同时发表简短的建交公报。两个文明古国——中国和法兰西走到了一起,携手迈向新的征程。
由于职务之便,我同戴高乐家族的三代多位成员有过不同程度的交往和联系。
戴高乐将军之孙让·戴高乐是我最早认识的戴氏成员。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在中国驻法国使馆任职时,他是国民议会议员,也是议会法中友好小组的副主席,经常在议会主持有关中国问题的研讨会,也经常会晤来自中国的代表团。2008年初我出任中国驻法国大使,他一如既往地对加强法中友好合作的事十分热心。2008年底至2009年初,中法关系遭遇寒冬。雪压青松之际,我感到有必要通过1月27日纪念中法建交45周年,重申指导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原则。我和中国人民外交学会杨文昌会长从历史档案中选择了两国建交后政府和民间交往合作的45张精彩图片,在使馆展览。让·戴高乐欣然应邀前来,与我共同主持活动并发表了对两国关系未来充满信心的致辞。逆流中的坚定,颇具祖上的刚毅之气。
让·戴高乐的父亲是菲力普·戴高乐海军上将。我首次在驻法使馆工作时即同他有过交往,敬佩他的为人,结下深厚友谊。年事日高的他和夫人虽然深居简出,不再见客,却一直关注两国关系和我在法国的工作。当我在中法建交48周年之际前往戴高乐将军祖居致意时,他次日即派人给我送来手书感谢专函,用略显颤抖却工整的笔迹写道:“亲爱的朋友,你在省长陪同下亲往位于里尔的先父故居,表达中国人民对48年前往事的纪念,深深感动着法国人民和包括我在内的戴高乐家族的每位成员”。当我在中法建交49周年之际,前往戴高乐纪念馆向伟人雕像献花时,他再次委托其子为我送来由他编纂的《我父亲》大型图册,并在扉页上写道:“作为你最年长的朋友,我要向中国人民的使节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感谢你多年来为法中合作所做的一切”。
伊夫·戴高乐是菲力普·戴高乐海军上将的次子,是让·戴高乐的二哥。他曾就读法国国家行政学院,与我有校友之谊,因此我们之间的交往更为欢洽。2013年1月28日,为纪念中法建交49周年,我专程前往距巴黎260公里的科隆贝双教堂镇,那里是戴高乐将军长期生活、工作和最终安息的地方。获悉我正在筹备此行,伊夫·戴高乐夫妇立即同我联系,表示愿意陪同前往。我乘车抵达小镇时寒风凛冽,空中飘着细细的雨雪,他们夫妇及当地几位政军要员已等候多时。我们一起在静谧的墓园向简朴的戴高乐将军墓敬献花环,在象征法国抵抗运动的洛林双十字纪念碑前默哀,在戴高乐将军的客厅和书房中徜徉。在纪念馆门厅陈列的一辆有弹痕的雪铁龙黑色轿车前,他向我详细描述了1962年8月22日他爷爷和奶奶在这辆车中遭到的武装袭击,发射的187发子弹中有14发击中了高速行驶的汽车,有两发在戴高乐夫妇的头部侧方约30公分处穿过!伊夫·戴高乐将伟人面对生死考验的豪情讲述得栩栩如生。
戴高乐将军1970年猝然离世时,他的第四代尚未出生。然而光阴荏苒,如今他的曾孙辈多已立业成家。偶然的一次,在一位银行家朋友的家宴上,我遇到一个高高的青年人。在谈话中他自我介绍是将军的曾孙,眼下在罗斯柴尔德金融集团出任高管。他告诉我因职业原因,曾多次到上海香港访问,对进一步扩大在华业务很有些想法。
据我了解,戴高乐家族在法国并没有许多分支。如果朋友们遇到叫戴高乐的法国人,应该多多少少能同中国人民熟悉和尊重的戴高乐将军搭上亲戚关系。
(作者为中央外办副主任)
(2014-01-27 02:50:16)
【延伸阅读】法国推出大型3D动画表演缅怀戴高乐
新华网巴黎6月5日电(记者梁霓霓)为缅怀戴高乐将军的丰功伟绩,戴高乐故居所在地法国上马恩省科龙贝双教堂村将于6月18日至8月31日举行大型3D动画表演,展示这位伟人波澜壮阔的一生。
据介绍,此次大型3D动画表演历经5个月筹备,时长超过25分钟。表演结合声音、光影、图片、漫画等多种方式,主要回顾戴高乐将军的政治生涯、家庭生活以及法国社会的变迁。
活动主办方戴高乐基金会说,表演将投映在当地戴高乐纪念馆附近山丘的洛林双十字架纪念碑上,于每天日落时分举行。这座由粉色花岗岩和青铜组成的纪念碑高达44米,纪念碑前的广场可容纳约1200名观众。洛林双十字架是二战时期法国抵抗运动的标志,是戴高乐将军领导的“自由法国”运动的象征。今年是二战时法国全国抵抗运动委员会成立70周年。
表演活动定于6月18日开始。1940年的这一天,戴高乐将军在伦敦通过英国广播公司发表讲话,以名言“无论出现什么情况,抵抗运动之火不应该也永远不会熄灭”,号召法国民众抵抗纳粹德军对法国的占领。这一宣言标志着由戴高乐领导的反法西斯侵略和维护民主独立的“自由法国”运动的诞生。从此,6月18日成为象征法国民族精神的重要日子。
法国东北部上马恩省的科龙贝双教堂村是戴高乐晚年定居的地方,也是他1970年逝世后的长眠之所。这里的戴高乐纪念馆落成于2008年,距戴高乐墓地及故居不到500米,已累计接待世界各地参观者40余万人次。
(2013-06-06 10:18:20)
(原标题:戴高乐雕像永久落座中国国博 法媒称罕见礼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