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国内

混圈子成为有利可图新职业:实现资源交换与兑现

南都周刊

关注

你被朋友圈了吗

物以类聚,人以圈分。

圈子是什么? 人们为什么要分圈子?

社会学家分析,人们选择圈子,主要是为了增加身份认同与获得安全信息两个需求。而因为圈子强烈的身份属性,混进圈子,在打开一扇门的同时,也会关上一扇门。

所以说,加入圈子,或者是为了融入社会,或者是为了与世界隔离。又或者,兼而有之。

在不久之前,人们的生活与社交局限于线下,圈子没几个。而互联网的兴起,不仅增加了圈子,也让混入一个圈子、检验一个圈子的价值变得更简单。

混圈子已经成为一个应运而生的职业。圈子中的成员背景越发复杂,圈子出现的新功能,那就是不同资源的交换与兑现,这就是混圈子这个职业听起来虽然不像好名声,却又很有利可图的原因。

吃喝玩乐、速配约炮之外,有很多高大上的内容正在当下的圈子中萌芽,圈子的娱乐社交功能从第一目标慢慢转化为从属要素。

很多圈子正在演化成为结构严密、向心力强的社会组织,有自己的价值观、行为规范—从圈子所具有的功能与变化趋势来说,说圈子是中国社会发育的基础也不为过。

2013年,不是你圈住它,就是它圈住你。你被朋友圈了吗?

混圈子是个技术活

文_河伯  摄影_孙海  制图_高爽  资料整理_赵梓亦

深冬夜。华灯初上,餐桌上的人们纷纷举杯庆祝北风吹散了雾霾。高速发展的技术,当然也包括传播技术,让人们的共同存在感前所未有地强烈,但也因为技术的发展,不同的人也正变得更加不同。

一群创业者刚刚在饭桌前坐下,餐厅就是其中一位创业者的产业,一个下午激烈的头脑风暴之后,所有的人余热未消,可口的饭菜既是对热情的嘉奖,又似乎可有可无。就在旁边的一桌,几个中年男女同样在对食物的赞美当中夹杂着很多工作的探讨,就在不久前,他们在中学毕业20年聚会上相逢,没想到当年一起爬墙头的小伙伴们又来到了需要不断去翻越的金融行业,他们兴奋地交流着生意信息,感到温暖又安全。

餐厅的前台,一个年轻人正在等外卖打包,他要的足有七八人食量之多,他属于晚上十点才进入工作状态的程序员,今天轮到他为本组同事叫外卖,这是个几乎人人自称屌丝的群体,每天除了对付神秘的符码之外,他们总喜欢思考满街的白富美们是如何被罕有现身的高富帅所左右。当然,他们所在的是最容易实现屌丝逆袭的行业。

一个叫圈子的东西,让如此接近的人们如此不同。

不是你圈住它,就是它圈住你

圈子这个东西,决定了我们为什么坐在一起,这个世界上有什么可关注的人与事,我们对它们有什么共同的或不同的看法。

尽管人从进化树上发展出来就过着群居生活,还为此发展出无数组织形态,以文化的形式传承下来,但没有谁会认为民族、国家、政党、家庭是圈子。在一个政党内,党员们可能属于不同的几个圈子,而某一个圈子,比如骑行爱好者,又可能跨越了国家界限。

但不能由此说圈子不像政治或经济组织形式那么严格,很多人非但不敢尝试挑战圈子的权威,甚至会更为主动积极地去遵守和宣扬圈子的价值观与规范,我们应该都很清楚广场舞蹈圈的战斗力。

现在,人们选择圈子,主要是为了增加身份认同与获得安全信息两个需求。

对于“我是谁”这个千古追问来说,这看起来是在寻求一个本质性的回答,但其实呢,人们还是希望给自己更多的标签和身份,以获得内在的认同,这就是所谓的角色丛理论:每个人都会有一堆层叠在一起的身份,或者我们熟识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当然,这些身份里包括父亲、丈夫、哥哥这样的身份,不全是圈子身份,但圈子确实在帮助人们获得自我认同。有时候,是通过强化的方式,比如企业家登山圈,经营与登山一样,都代表着孤独地前行;有时候,则是通过对冲的方式,比如企业家学佛圈,他们由此获得了功利抉择当中的淡泊与定力,或者,至少看起来号称是淡泊和有定力的。

获得安全信息也容易理解,毕竟我们这个商业时代就是在不断追求可信的、有价值的信息,但在圈子内部,因为参与者共同的教育背景(校友)、从业背景(同行)、地缘关系(老乡),大家首先在相互牵制与约束,其次也更容易辨别对方的意思,大家都少点戒心,交易成本自然降低了(当然,接触异性的成本也大大降低了)。

不过,身份与信息,可有价值高下之分,所以,圈子也分了三六九等,混圈子,就像一场套圈游戏,有些圈子唾手可得,但不那么诱人;而有价值的圈子,则即便努力了也未必能混上;有时候,还要担心有些圈子不请自来套住自己,比如莫名其妙地被中产阶级。

身份与信息的诉求,往往在圈子中合二为一,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圈子即便是摸高踮脚,也很难混进去,须知,高帅富登山家与屌丝登山家是很难一起登上珠峰的。

混圈子是个职业

因为圈子强烈的身份属性,混进圈子,在打开一扇门的同时,也关上了一扇门。所以说,加入圈子,或者为了融入社会,或者是为了与世界隔离,又或者,兼而有之。

情况往往是后者,因为大家手里能抛出去的圈,就只有那么多,除了老乡、特长之类先天或历史的因素之外,主要是要有时间和精力,这可都是稀缺资源。

看起来,圈子的兴起是与丰裕和自由分不开的,互联网在之中又推波助澜,在网络世界中,老同学很容易找到,老同事则很难丢掉。

老同学也好,老同事也罢,固然都让人留恋,但混在这样的圈子里,除了标明这个身份外,还有什么企图?

最早在政客与商人中出现的圈子,当然首先是一种身份符号。但毫无疑问,这也是一种亚权力体系,谁都明白,完全靠白纸黑字来协调人类的重大行为实在不太靠谱,关键时刻还得靠话事人,党派组织中设置党鞭这个职位,其实就是对这种隐性圈子的官方认可。

后来,圈子中的成员背景越发复杂,圈子出现了新功能,那就是不同资源的交换与兑现,不过这事同样不能由圈子中的大佬自己完成,这样,同样一个圈子里也出现了不同的角色,这就是混圈子这个职业听起来虽然不像好名声又很有利可图的原因。

混圈子也是个应运而生的职业。之前,圈子都没几个,完全没有混法,互联网不仅增加了圈子,也让混入一个圈子、检验一个圈子的价值变得更简单。当然,不能简单地说是互联网催生了中国的圈子时代,因为无论是圈子还是互联网,归根结底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成果。现代人在这一点上是幸福的,因为可以很简单地变成各种各样的人,会见各种各样的人,增加自己人生的疆域,也带来更多意料之外的开心。

人的资源与自觉性越多,抓在手里的套圈就越多,“万元户”这个巨大的社会与历史标签存在了如此之久,但几乎没有什么实质的成果,而中国的“富二代”组织则正在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圈子也在继续变化,人们加入圈子不仅是为了获取身份、信息这样简单的索取与交换行为,也是为了实现某种目标,因为人的自觉性同样会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而增加,再说,任何组织只要存在时间久了,即便是莫名其妙成立的,也会有理所当然的组织目标,更不要说,在圈子时代,很多圈子在还有种子成员的时代,就已经定下了目标。很多圈子都演化成为结构严密、向心力强的社会组织,有自己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在这一点上,对中国的社会发育倒不必那么悲观,因为社会发展未必意味着那种强烈的群体利益与利益碰撞的形式。

尽管因为历史出身问题,圈子在很多人心目里,还是一个有点阴谋论外加无聊色彩的词汇,但从圈子所具有的功能与变化趋势来说,说圈子是中国社会发育的基础也不为过。圈子也已不仅仅是吃喝玩乐、速配约炮的工具,另外,吃喝玩乐、速配约炮,不正是最有社会气息的人性需求吗?

从腐败到高大上

互联网与圈子伴生兴起,互联网不仅让人们更容易找到圈子,还更容易形成与维持圈子的氛围,仍以腐败与速配需求来看,互联网工具都极大提高了一次群体聚餐或一次单独约会的沟通组织效率。

互联网话语将以上偏好通称为“腐败”,圈子则越腐越有生命力,没办法,人就这点出息,多少圈子最为闪光的时刻,也都是在饭桌上发生的。

但不得不说,在中国的娱乐场所被圈子聚会所占据,甚至逼出一种特殊的群聚娱乐市场形态之外,还是有很多高大上的内容也同时在圈子中萌芽。

圈子的娱乐社交功能正从第一目标慢慢转化为从属要素,或者,变为一种必要条件:吃喝玩乐并不是大家混圈子的第一要旨,但没有吃喝玩乐,一个圈子不会长久。

与腐败娱乐功能并行的圈子活动形态,还有各类分享活动,比如读书或观影交流会、行业知识与案例分析的演讲(比如企业融资)、工艺与技能的体验(比如茶道)。除了分享,圈子也会进行一些实质性的行动,一些有公益与分享目标的行动,如环保远足或者对养老院、民工子弟小学的探访。

一个创业圈的价值观很好涵盖了上述趋势:所有人教育所有人、所有人服务所有人。

从进化论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群体当中的个体相互与人为善,是综合获益最大的一种组织形态,但这不能避免害群之马,而一旦害群之马出现了,就会让好人逐渐消失,群体败坏殆尽。怎么办呢,社会生物学家道金斯认为最有效率的是嫉恶如仇的行为模型,即坚持与人为善,但一旦遇到害群之马,就无情报复。

换言之,相互与人为善的环境,人们都需要,这是一种家庭氛围的泛化,是天下一家的大同理想。但是,做好事、做好人同样需要安全感,就是大家要有个共识,对群体里的害群之马要共同反对。

圈子,特别是基于互联网的圈子,让人们可以去做这样的一些社会试验,因为大家没必要再将原来的权力关系转移过来,没必要再参考传统的社会组织形态,因为一切传统社会组织都是基于信息不对称与资源不平等,互联网组织形态,会逐步弥合这些差别。

传统意义上,圈子只能说是一种不那么坏的社会组织形式,而现在,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做一个好的组织?别以为这是乌托邦,硅谷作为一个圈子,不是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吗?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主笔_ 王宏宇 北京报道

在马阿姨67岁的人生中,前60年所有认识的朋友,加起来都没有她在一个冬天里认识得多。

作为一名退休在家的天气预报员,马阿姨的一天基本这样度过:早上起床去小区广场跳一种叫“佳木斯快乐舞步”的广场舞,跳完之后去参加小区的业余合唱团,吃完中饭睡一会儿午觉,起床再去跳广场舞,然后回家吃饭、看两集连续剧,睡觉。

她所在的舞蹈队有300名队员,她认识其中的100多个。服装由赞助商统一赞助,每到运动时间,整齐划一的队伍在广场上黑压压一大片,蔚为壮观。而她所在的小区有3支同等规模的舞蹈队。散场的时候,广场上大群人有说有笑各奔东西,“那感觉就跟当年毛主席在广场接见红卫兵似的。”

每到冬天,她都会坐飞机到海南三亚去过冬,11月过去,次年3月回来。那里也有同样规模的舞蹈队,她也认识其中的100多个。这还不算同样来自北京这个小区的十多个邻居。

这样的场面在马阿姨过去的人生中从未见过。以前广场上也有扭秧歌、跳交谊舞、唱京剧的,但从未达到过这样的规模。央视 《新闻1+1》2013年11月报道说,中国有近亿人参与广场舞。还有媒体分析说,这与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有关。

但这似乎并不能解释所有的现象。在没退休之前,马阿姨熟悉的社交方式是每到年节单位聚餐,亲戚朋友吃饭、喝酒,吃完年轻人去唱卡拉OK,长辈则坐在家里打麻将。春节大家打电话拜年,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就发短信。

一切都与以往截然不同了。马阿姨去参加同学会,记回来满满三张纸的微信、微博账号。她的儿子儿媳,坐在同一个房间里,还要用手机打字说话。他们拒绝给亲戚朋友打电话。他们也很少聚餐和唱卡拉OK。她的外孙,小小年纪成天泡在一个叫《摩尔庄园》的网络游戏里,她偶尔说两句,女儿就说,“以后的社会都是这样了,不要管他。”

2007年,零点调查曾做过一份《中国居民沟通指数》调查,里面有两个有趣的结论,一是中国人社交最主要的方式里,“饭局”以接近半数的优势高居第一,体育和卡拉OK分别排第二、第三,加起来也不如“饭局”高。另一个结论是,中国人的社交圈,“亲戚”以压倒性优势占据第一,“同学”和“同事”居次,“陌生人社交”则少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短短5年过去,随着中国的GDP总额从2007年的24万亿增长到2012年的超过50万亿人民币,以及城镇化和互联网社交的快速兴起,曾经典型的中国式“熟人社会”,正在崩塌。

虚拟人生

中国人也许是这个星球上最喜欢在虚拟世界中社交的族群。有数字显示,中国人在2012年中平均每天花费在各类社交网站上的时间为46分钟,而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全年累计花费了约1670亿小时在社交网络当中。这相当于1900万年。

在改变中国人对“陌生人社交”的羞涩这一点上,没有什么比网络社交更具冲击性的工具了。新浪微博和腾讯微信的用户数,分别在发展4年和3年后超过了5亿。而在熟人社交方面,腾讯公司的另一款产品QQ空间则给出了更惊人的数字。在第三方的统计数据中,它的用户数达到惊人的7.12亿,其中有半数用户为老人和小孩—他们喜欢在这个平台上玩网络社交游戏。

但31岁的彭玲(化名)从未想过,自己会在虚拟世界里找到另一半。

事情只能用鬼使神差来形容。此前百般反对妈妈拿着自己的照片去公园参加“家长相亲会”的她,从朋友的朋友那里知道了一个个人做的微信相亲公众账号,就毫无顾虑地按照公号里的自动回复发去了自己的基本情况,当晚她的资料就出现在了账号的公共推送消息里。再后来,就收到十来个追求者的邮件,两个月后,在鲜花和戒指前,她的终身大事居然就这么搞定了。

现在回想起来,彭玲也有点觉得不可思议,她不知道那个公众账号背后到底是谁,有多少个粉丝,有怎样的审核机制,究竟通过怎样的渠道到达她这里,运营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就是很奇怪地有种莫名的信赖,居然就这么把自己的终身大事托付出去了?

彭玲的那个他多少知道一点情况,在北京某公司做程序员的他说,听说这个账号是隔壁另一家公司的某技术“大牛”在睡午觉的间隙做的一个数据库,用一个很复杂的配对规则来定向发布信息,“接收和发布接口都是自动的”,无从知道它上面有多少“成交”,但他估计不在少数。因为前几天圈内有100万粉丝的著名公众账号“罗辑思维”举办相亲大会,连续数天,每天都能公布10个姑娘的资料。

“你觉得很奇怪这么快就有这么多回复?”他说,“我们公司所有人都有微信,一半都是光棍,光是我们部门就有7个光棍订阅了那个公共账号。”

在某种程度上,韩荔的公共账号“翠西小姐”,可能可以解释“大牛”们的思维逻辑。在微信朋友圈做“电商”半年,她在自己的 “翠西小姐”上发布了一份“半年财报”:“共计发布商品106件,成交83件,退货2件,销售额共计143000元,理论提成6600元,辛苦与利润有点不成正比,但很有意思,谢谢大家的支持与帮助。”

“翠西小姐”是韩荔的一个实验,熟人朋友把要卖的东西拍照发来,经过编辑和文案撰写,发布在公众账号上,该账号的粉丝如果喜欢,就在淘宝下单,此后韩荔再通知朋友发货,粉丝收货后放款,由韩荔提取5%的提成,把剩下的钱打给对方。

这中间没有任何书面的协议和文书,仅凭朋友间的诚信支撑。有时甚至标准还会放宽一些:只要韩荔和卖家之间有双方认识的朋友,她就同意代卖这件货品。这其实很有些风险—她经手的最贵的一件货品是谷歌眼镜,标价2万元。

有时候韩荔也觉得有点担心。作为某网站电商记者的她,深知这不是一项可持续的生意,一是逻辑太简单,就是挣信息不对称的钱;二是“利润和风险不成比例”,商业逻辑不合理。但话说回来,这个“实验”也大大拓展了她的朋友圈,比如有著名的电商网站会在这里试卖一些新品;再比如,有很多淘宝小卖家想找她来做渠道代理,还有过行业大佬加她的私人微信,讨论“如果给你100万美元,你会怎么做?”

美式饭局

但网络,过去不是,现在也不是收获朋友和合作伙伴的唯一方法。

开车从京承高速出京方向的第一个出口出来,与一条波光粼粼的小河擦肩而过,在车少人稀的林荫道上开上十几公里,就到了陈峥的家,一片河畔联排别墅区的小楼。

44岁的陈10年前从美国回国,历任几家IT公司的高管,现在自己创业。太太任毅杰是标准家庭主妇,业余在小区附近办了一家舞蹈学校。两个孩子小的一岁半,大的在附近的私立小学上学前班。

陈的社交圈子基本有三个:一是各种商业聚会和论坛,二是在京海归团体的聚会,三是各种各样的家庭派对。前两个的形式基本数年不变,就是喝酒吃饭换名片,但最后一种,陈评价说,是自己最喜欢的,“真的能够带来享受和快乐”的那种社交方式。

现在回头看,陈峥非常庆幸搬进小区时,没有像其他邻居一样偷偷在后院里盖房子。倒不是有多么高的觉悟,陈峥说,自己就是有一个朴素的愿望:像美国人那样,在自家院子里烤肉喝酒,晒太阳,招待朋友。

愿望虽好,真的实践起来就有点走样。首先,阳光明媚温度适宜的天气,在北京的确有点少,满打满算,也就是春天仨礼拜,秋天仨礼拜。其次,就算天气能忍受,这个离市区不远的小区也不是世外桃源,往往还没吃几口,大家就因为或蚊虫叮咬,或雾霾环绕不得不搬进屋里。

尽管如此,家庭聚会还是带来了很多乐趣。虽然只能屋外烤肉屋里吃,但陈峥的烤小牛腰已经在朋友圈里小有名气,太太的西餐和中餐也都像模像样,每到周末,经常有朋友携家带眷专门来吃,吃完抹抹嘴,激发胸中好斗之气,当场就要约下周在自家招待一桌更高大上的饭局。

不仅如此,家庭派对还有很多方便之处。一是住处不远,喝了酒不好开车,走两步就回家了,或者开车送一趟,也不过10分钟。二是大家都有小孩,家里遍地玩具吃完就可以自由活动,不需要像在饭馆里那样,边吃还要边提心吊胆孩子会不会不见了。

几年的派对搞下来,陈峥觉得大有收获。不用担心卫生问题,无需穿得整整齐齐,孩子有了伴,自己多了拿手菜,也吃到了更多好吃的,最关键的是,这种社交方式更随意放松,吃得好自然聊得好,接受这种方式的朋友也越来越多,你带个朋友他带个朋友,不需刻意经营,圈子就在不知不觉中变大了。

这让陈峥的朋友圈跨度大到自己都感到惊讶。他这招待过外企的白领、互联网的程序员、时尚圈穿普拉达的女魔头、派出所的民警、使馆的武官,进了家门,都脱下职业外表变成了普通人,讲起段子来比谁都逗。而且在生意上,这种社交关系往往比“换名片”的那种更靠谱,陈说,他最近的一桩生意,就是在朋友的帮助下做成的。

生意的逻辑

这并非舆论对中国社交圈的主流印象。今年早些时候,NBC在一则名为《美国大公司为何在中国失败》的文章中说,在中国,生意并不简单地是生意,它是社交。关系是商业和政府合同背后的驱动力,是将人们聚合在一起的无形胶水。

中国有很多低调而有权力的商业社交圈,包括华夏同学会、泰山会、中企俱乐部、江南会、正和岛、阿拉善、接力中国等,在媒体的商业故事中它们更像“商帮”,在很多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都曾经出现过。

李亦非,一家对冲基金的中国区主席,也曾经评价说,中国的成功人士社交方面都非常厉害,都是“求出来的,求就是卖,就是销售你自己,同时销售一个好的价值观、好的产品、好的项目,会销售的人都是一定会成功的。”她还说,不求人可能是大部分人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

但在胡坤看来,生意的逻辑已经早就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很难想象,作为一名标准的“红二代”,胡坤的正式身份是一名公益组织者,他是ichi非遗国际化项目联合创始人,以及Nexus全球青年峰会的中国负责人。

后者的主要目的,是发动中国权贵家族的“富二代”和“官二代”们,同这个星球上其他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年轻人一起,参与到公益项目中来。

这样的想法并非凭空而来。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英国皇家艺术学会执行总监马修·泰勒几个月前撰文说,2010年他因为工作需要接触了一些幼儿园,发现尽管幼儿园、孩子、家长的情况都大同小异,但有些幼儿园的家长就很“抱团”,有些则一盘散沙。

再进一步研究,他发现家长“抱团”的幼儿园都有同样一个特质,即它们都因为缺钱,所以需要家长义务劳动、捐献食物或者一起筹款。他得出一个结论,社会组织促成社交网络的形成,但具有紧迫感、使命感的任务,决定一个社交网络的活跃程度。

胡坤对此毫不怀疑。他的目标是在中国1万个顶尖的家族继承者中,选出有意愿也有实力的80名富家子弟来参与这个项目。他已经甄选出了60名参与者,举办过几次线下的讨论和论坛。除此之外,参与者也会在微信群里讨论项目,或者是组织非官方的聚会。

胡坤参加过这些聚会中的一部分,感觉除了有时稍微奢侈一点,例如“打飞的”来参加聚会之类,其他的与普通北京年轻人的聚会并无二致。他们有时会包厅看个电影,或者玩玩密室逃脱,喝点东西,或骑骑马,停下来的时候就讨论些正经事。有些人抱着功利的态度参加聚会,一进来就想要拉关系找钱,大家就不客气地把他轰出去。而有些人被家里管得很严,连住酒店的钱都拿不出,大家就想办法说服家长,或者帮他摊一些。

“再过10年,或者20年,中国的精英阶层,一定会是有国际视野、有海外资源的人。”胡坤说,“而这个世界的规则早就不完全是竞争这么简单了,还有竞合,还有企业社会责任,国外的有些家族已经做了两三代,但我们这里完全是刚刚起步。你要和人家有共同语言,要把生意做得更大,要收获海外市场,必须懂得别人的价值观。”

多虑与焦虑

但对承受更多社会和生活压力的30-50岁的中国人说,这些都并不是他们的社交常态,他们中的很多人对现实存在的问题感到无力,而这一点无法随社交圈子的扩大得到解决。有媒体发布过数据,认为这个阶层有3000万人患有“社交焦虑症”,但并未有进一步的可信数据证实,可以肯定的是,焦虑像逗号一样一直都在,而社交则成为句号。

尽管拥有160万微博粉丝,王小山已经不怎么有精力在虚拟世界里结交新朋友。他关注的1000多人里,绝大多数都是10年前或者15年前在某个BBS上相交,然后在线下的某个饭局上认识的。饭局曾经是王那一代人主要的社交方式。他们喜欢在半夜两点聚会,喝一瓶一瓶的白酒,在晕晕乎乎的状态里,聊理想、社会、文学和人生。

似乎在一夜之间,饭局不再流行。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餐饮业已经连续一年陷入负增长。中国政府在今年的早些时候提出“净化社交圈”,严厉谴责了官员在社交中吸高档烟,喝高档酒,和出入高档会所的不良风气。北京有4000余家私人会所;而在广州和深圳,它们则主要是高尔夫会所。人们对它们一无所知,但官方媒体《 半月谈》早些时候评论说,一些干部在这类社交圈里是“政治骗子和花花公子”。

这与王小山毫无关系。他不是政府官员,也与这个圈子毫无交集。他曾经热衷于在微博上质疑中国的国有控股牛奶企业蒙牛,但现在网络对他来说,不再是畅所欲言的世外桃源。此前,证监会、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均表示,针对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出现,中国将制定更严格的管理办法和法律法规。

越来越多的朋友不再喜欢饭局,也不再喜欢上网。早在两年前,王小山也戒了酒,开始像其他朋友一样,在清晨锻炼。他的微信上,只有寥寥十几个人,其中一个是老婆,剩下的一半是老板、同事,一半是德州扑克牌桌上认识的牌友—王从两年前开始打德州扑克,现在是一家在线德州扑克网站的签约牌手,得过一次冠军,两次亚军,和其他七八次比赛的不错排名。

尽管在媒体的标题中,德州扑克经常被形容为“中国白富美及富豪明星的糜烂社交工具”,但王认为,他从中收获了平静。“他们都是非常内敛的人,我们在一起只谈牌局,”他说,“牌局里有很多让人开心的东西,有时候为一手牌可以笑半天。”

没有比赛的时候,王小山就使用VPN工具去国外的网站打扑克。他有时候也会用它看看多数中国人不熟悉的社交圈子,但是并不怎么发言。BI Intelligence首份全球社交媒体普查年度报告中说,Facebook在中国有9500万用户、Google+在中国有1亿用户,Twitter有8000万,YouTube有6000万。

2000年,哈佛大学公共政策专家普特南(Robert.D.putnam)出版了一本书,名字叫 《孤独保龄球:美国社会资本的枯竭》,引发了很大争议。在这本书中,他以美国保龄球俱乐部的衰落为例,指出从1950年以来,在电视和视频游戏等因素影响下,美国种种传统的社交方式正在崩塌,而这将直接带来种族的隔阂,乃至民主的衰落。

这本书给普特南带来了两任总统的接见,但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议。质疑者认为,他在研究中忽略了对结果不利的数据,此外也忽略了新的社交方式的兴起,一个典型的例子是,1920年代,也有学者为收音机的兴起引发过同样的担忧,但事实证明这是多虑了。

但没有人知道狼来了的故事是否会继续。新的社交方式真的能给社会带来更多的正能量吗?没人知道答案。毕竟2010年大卫·芬奇的电影《社交网络》在中国上映时,很多人都记住了结尾的一句话:you're not an?asshole,you're just trying so hard to be one。

朋友圈使用手册

记者_洪玮 实习记者_赵梓亦  摄影_孙海

1、土豪圈

“土豪我们做朋友吧”是2013年最红火的网络用语之一。土豪,原指在网络游戏上舍得花大钱的玩家。在2013年8月微博热门话题#炫富大赛#中,“土豪”一词“脱颖而出”。

如何和土豪做朋友

2013上映的影片《了不起的盖茨比》,给了你其中一种答案:做土豪心爱女人的亲戚。但这太靠运气,要获得土豪的友谊还是要有一技之长。比如王林,会气功,同时记得拍合照,以便见到其他土豪的时候拿出来晒晒;也要准备几句万能金句,对今年圈内大红的讨论“在商言商”之类发表高见。爱好自然是重要的,看到土豪们都开始跑步的时候,也该研究研究他们的跑步线路和习惯,偶遇不只是传说,但这容易止于偶遇而已,所以爱好也该练到极致,早些年的电影《赛末点》里就演了,男主角是网球教练,借此挤进了上流社会。即使这些都没有,在信息方面总该快人一步。举个例子,年底,买下法国波尔多大河酒庄的中国亿万富商郝琳和酒庄前东家乘坐的直升机失事,再次让人注意到土豪阶层对酒庄的兴趣,如果你时刻留意到土豪的兴趣点,并在信息掌握上快土豪一步,那么土豪或许会和你做朋友。

这些方法都行不通,被拒绝了怎么办?端正心态,这本就是人们对阶层差异的再一次调侃,不求回应,社会交换论早就在说过: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是一种相互交换的过程。人艰不拆。

2、24K纯屌丝圈

屌丝,本意是对拥有矮、胖、穷、丑、矬等特征的各种雷人行径及想法表示轻蔑。后衍生为因客观的自身条件及背景使得理想和信念成为泡影,而形成思想上的忿恨、无奈和悲苦的状态。

一个屌丝的自白

我是一个屌丝。没想到我这个身份能从2012年红到现在,而且愿意和我站在同一个标签下的人似乎有增多的趋势。

比如我今天在公车站看到一个人喝着星巴克,却说自己是屌丝,因为真正的高富帅在喝猫屎咖啡,我很错愕,虽然不知道为什么高富帅要喝猫的排泄物。

今年2月网上流传着一份男女屌丝的新标准,一天之内就有113万的转发,也有利于我们群体的壮大,其中列到:“开10万以下的车”、“身上现金不超过1000元”、“不会穿成套内衣裤”等等,我显然在这标准之下。

我想,符合这些标准的许多人中一定有勤洗头洗澡、恋爱次数大于1、女/男神不只在硬盘里的,那我之于他们是什么呢?

我是24K纯屌丝,24K,纯的啊!我第一次在一个群体里获得了高贵的形容词,感觉自己在屌丝圈里逆袭了。

3、长跑圈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将跑步当修行,坚持27年。而这一健康活动在2013年的中国越来越流行。外有“彩色跑”登陆北京、广州等地,内有各城市的马拉松。长跑已成为2013年人们的生活方式之一。

我们为什么就跑起来了?

2013年人们突然意识到土豪、大V、身边的人乃至自己都开始跑步甚至跑马拉松,不禁要问这个问题。

实际上跑步的人一直在,只不过2012年,nike running、咕咚运动等几款手机跑步软件全新上架,将跑步记录分享到社交网的功能让跑者显化。跑步作为一个孤独的运动,有了炫耀和传染的渠道,经过一年时间的培育,跑步作为一种社交方式的功能也得以强化,人们纷纷约跑。

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品牌的商业活动,也开始重新塑造“跑步”的形象,将它从枯燥的一端,拉到了时尚城中生活的一端。跑步本身自然也是有迷人之处的,比如我们每天都沉浸在繁杂和大量信息之中,跑步反倒给人以澄净的节奏。人们学习村上春树,在跑步里想出些人生哲理。

另一方面,大V们比如潘石屹,也从2010年开始在微博分享跑步心得,他们的粉丝以千万计算,影响面迅速扩大,经过几年的积累渐成规模。《跑者世界》中文版总编辑张路平说,马拉松狂热分子在中国约20万,他们尽可能地参加马拉松赛事,跑马的重要程度不低于任何其他事。

曾经有人分析iPhone受热捧的原因是你只需花6000元就能用上那些提LV包的土豪们一样的手机,借这个理论,那么你只需要一双跑鞋,就可以拥有大V土豪们一样的生活方式,简直是暴低的成本,何乐不为?

4、低头圈

你是否总是盯着手机,捧着平板电脑?恭喜你,你属于“低头族”一员。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年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4.64亿,人均每周手机上网时长达 11.8 小时,近六成手机网民每天使用手机上网多次。

什么让你低头

黄耀明唱过“不为日子皱眉头,只为吻你才低头”,现如今即使不肯为生活困苦低头的人们却忍不住为手机低头。

根据《南都周刊》2013年的调查,14%的人夜间醒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手机,11%的人在欢爱后就去查看手机。2013年10月,湖北一少女走路玩手机不慎坠入深坑而亡,而南京也曾有一男子盯着手机屏幕而没有察觉火车正往自己飞驰而来。在地铁里、公车上、会议中、聚会时,放眼一看,一大波低头族正在袭来。

是什么让你低头,其实是你怕寂寞。智能手机一旦能够随时随地上网,就给人一种always online的感觉,即使现实生活中你出于种种原因无法激活、维系的人际关系网络,如今却有尽在掌中的幻觉。即使你在移动互联网上的一句呼喊没有人理睬(基本不可能,不信你摇一摇),还有游戏安抚你的焦躁。

是什么让你低头,其实是你怕落后。现代人对于多重任务同时进行的执着,其实已经掉入了自以为提高效率的陷阱之中。飞速更新的信息,人们也总怕错过些什么,而自愿被推送打断自己原有的节奏。越来越多的碎片时间,我们以为可以用手机填满,却不知道被手机耗费掉了更多的时间。

5、大V圈

微博的兴起,孵化了一群粉丝数量庞大的大V。这些大V在微博上针对公共话题,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力。线下,随着他们之间的互动,也已经形成一个大V圈。

大V的生存之道

2013年大V们有点受到惊吓。薛蛮子、禹晋永被摘去光环、背上指控,又说动动手指、诽谤信息转发500条可判刑。所以,2013生存之道之一恐怕是谨言慎行。在信息传播如此迅速的时代,传播者和接收者的判断能力都在受到挑战,难在人人要修炼火眼金睛,大V也任重道远。

另一种生存方式则是,发些风花雪月的段子,或者煲些心灵鸡汤,总该是在安全范围内了,但是这不适合公知型大V,掉粉,两难,逼人转战私密性较高的微信朋友圈。当然,还是有许多大V坚守阵地,在优质的内容支撑下继续经营自媒体,微信公共账号也越发热闹。

这一年,一些大V也把自己的账号做成了生意。一刷微博猛然看到某某面膜、化妆品被几个娱乐圈大V争相推荐,@来@去,已见怪不怪。也有大V爽快标明本条微博是受人之托,收了费用,明码标价童叟无欺,其实更像是在自我调侃。只不过被生意冲得更稀薄的微博意见场,好像也没那么好玩了。

6、外围圈

2013年,“海天盛筵”几成全网狂欢,派对上“三天赚六十万”的传闻让某嫩模一夜成名,也让“外围女”这一名词以光速登上各大搜索排行榜首。

一个外围的自我修养

作为一个外围,你必须接受自己的脸和别人没有什么不同:一个足以在草甸子上钻出原油的下巴(@留几手),在美瞳修饰下的大眼睛,看上去笔挺的鼻子上打着高光。

作为一个外围,正式头衔是模特、演员,但没有什么代表作,或者你觉得有但没人知道。没关系,脸皮要厚。关键是要消息灵通,要有看上去上好的礼服,随时准备挤进豪门派对。2013年4月的海天盛筵就是很好的例子,到头来没有人知道海天盛筵的活动目的,也没人在意它是不是另有私密小派对,但人们记住了外围和性派对,以及这场在网络上对上流社会的意淫和围观。

作为一个外围,要时刻辨别权贵的需求,再下一步才是找个网络推手,接个外围电影,上位,成为宅男女神。人性、欲望、需求、交换;这些对于外围来说,不是外围,而是最赤裸的核心。

7、“大妈”圈

2013年黄金跌价期间,中国大妈在国际市场上抢购黄金,引起国际市场哗然。同时,在中国大地上,大妈们日复一日地聚集在各种广场上,歌声曲声中翩翩起舞,也引发了的热议。

大妈指标

指标一:黄金购买力,显示国际金价走向。2013年,中国大妈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华尔街日报》为了准确地描述这一个对黄金首饰具有超强购买力的人群,不得不把拼音造词“Dama”写进了报道,人们惊叹这群40-60岁的中国女性战胜华尔街大鳄、拉高了金价,连牛津词典都考虑要把这个词收了。当然,大妈们都有可爱之处,比如可能是为了给孩子结婚囤嫁妆。

指标二:广场舞嘉年华活跃度,显示该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和公共意识成熟度。完成了子女教育、摆脱了家庭重负,经历了历史大风大浪的大妈们终于可以闲来无事。随子女住到城市里,和原来的生活圈断裂,所幸还有广场舞的群体可以加入,甚至重新找回集体主义的感觉。只不过大妈们公共意识没有跟上,不大考虑高分贝音像的威力,小区居民甚至向她们投掷沙子、鸡蛋等表示愤怒。

指标三:排队攻击力,显示城市拥挤程度和秩序维护成本。在需要排队分先后的情景下,一些大妈显示出了过人攻击力,挤地铁之手肘神器、抢座位之气定神闲稳如泰山、插队之“警察看不见”的故事都曾被报道。于是人们感叹,是老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

8、德扑圈

德州扑克是一种玩家对玩家的公共牌类游戏。因技巧性强,易学难精被称为“扑克游戏中的凯迪拉克”。德州扑克在中国刚刚起步,并在IT、公司高管、有钱人等人群迅速兴盛。

德扑黑话速成

2013年,汪峰和章子怡的恋情始于澳门德州扑克牌桌上的传闻沸沸扬扬,也让这项牌类游戏走进更多人的视野。德州扑克已经悄无声息地在IT、公司高管等高端人群迅速兴旺,李开复、王小山、汪峰都是玩家。

它正在迅速扩张,2013年在三亚举办的世界扑克巡回赛WPT中国主赛区的参加人数比去年的首届增长了一倍。2013年,它已不只是游戏和社交,它也是生意。11月,深圳市东方博雅科技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博雅互动),博雅互动CEO张伟一跃进入亿万富翁行列,这家公司的九成收入来自网上德州扑克游戏,目前拥有近3.5亿名注册玩家。

德州扑克的规则、黑话都容易学,要打好却不容易,人称它与运作股票和投资都有共通之处,需要智慧也需要幸运的眷顾。有人甚至从它的小筹码策略中看出能够指导创业公司的道道来,如此之类的思考又给它披上了金光闪闪的外衣。

为什么唠叨到现在还不提德扑黑话?因为它其实不多,而且简单,随意上网一搜便有,而黑话并不能代表你的水平,真正的策略、技巧、观察,玩了才懂,有思考才懂。

至于这个标题,只是在bluffing(诈唬),而这正是德州扑克游戏的精髓所在。

9、老同学圈

2013年,随着社交平台进一步升级,与老同学重新建立联系、追忆青春,唾手可得。同学聚会,也更加普遍。在现实与怀旧、今天与过去之间,交织着情感与利益。

老同学的推动力

2013年,老同学推高票房和收视率。《致青春》成为这个夏天里最热门的电影,那些青春与热血的20世纪80年代盘根交错的一代,走进了时光隧道。怀旧情绪也被接连上场的《中国合伙人》甚至《我是歌手》带得越来越浓。每个大腹便便的男人,每个被皱纹打败的女人,扛着现实生活的重担,回望白衣飘飘的年代,会获得一丝清新的空气,好像也有了继续前进的勇气。而年轻的一代,尽管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也开始羡慕起来。

老同学的推动力在现实生活中不言而喻。关系铁的老同学在情感上互相依靠取暖,在生活上互相照应,在事业上互相支持。即使是长久没有来往的老同学,作为社会学意义上的弱关系,也可能因为从事的领域不同而提供更广阔的信息量,无怪乎老同学关系稳定又长情,尽管有时候长情也会旁生事端,比如同学聚会耳鬓厮磨,旧情复燃。

10、“星爸爸”圈

去星巴克喝杯性价比并不优良的咖啡,并急不可耐地拍照发到社交网络上,动不动表示好想念星爸爸了……2013年,去星巴克拗造型依然很流行。此外,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更是让一众明星奶爸引入公众热门话题。是八卦,也是生意。

星爸爸的双重定义

2013年,“星爸爸”一词有了双重定义。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之前,“星爸爸”更多是被拥趸用来亲昵地称呼“星巴克”的,现在人们对它的第一反应也许已是《爸爸去哪儿》里的“明星爸爸”了。作为一档从韩国引进的节目,剪辑节奏和制作,都有赶超韩国原版之势。

尽管也出现了一些谣言,试图抹黑节目里的孩子们,相比于星巴克今年被拉入定价过高的风波,明星爸爸这一年舒心得多。除了人气上涨,还体现在那些和央视一起喊星巴克贵的,与那些依然热情地在星巴克里拗姿势的群体,可以都不排斥甚至热情洋溢地看明星爸爸和女儿一起卖萌,真是有种世界和平、天下大同的感觉。孩子总能触碰到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甚至有人说,它刺激了年青一代的生育意向。

节目里,爸爸其实哪儿也不去,不出差,不工作,没有电话,没有电邮,难得地一直陪在孩子身边。或许《爸爸去哪儿》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让许多人反思了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以及亲子互动、家庭教育问题。

社交圈“黑”话测评

实习记者_赵梓亦  摄影_孙海

测评标准

0到60分——很遗憾,你没有通过本次小考,进入不了达人行列。但是请不要灰心,如果在新的一年里你能增加用社交媒体和小伙伴们联络的次数,下次测试你一定能够进步。

60分到80分——恭喜你,你是社交媒体圈里的小达人。社交网络在你的生活中应该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让你能紧跟潮流不落伍。

80分以上——崇拜你,获得高级社交达人称号。不过不得不说一句,能在社交网络里混得那么如鱼得水,你到底浪费了多少时间在上面啊?!!!

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可自由掌控。答题完毕可根据参考答案为自己评分,并参照测评标准对号入座。

一、选择题(单选 每题5分,共30分)

1.“累觉不爱”是“很累,感觉自己不会再爱了”的缩略形式。源自豆瓣上一名男孩感叹“单身、身心疲惫,感觉自己不会再爱了”的帖子。请问这个男孩是哪年出生的?(  )

A:1978年

B:1988年

C:1998年

D:2008年

2.评论中常见的23333通常是什么意思?(  )

A:大哭

B:大笑

C:亲亲

D:失望

3.下面哪个话题最早起源于豆瓣?(   )

A:接纳导盲犬

B:炫富大赛

C:帮上头条

D:一张不堪回首的童年照

4.2013年朋友圈里出现次数最多的动物是什么?(  )

A:干脆面君(浣熊)

B:喵星人

C:长颈鹿

D:企鹅

5.“因为没有人约就变成了同性恋”是词语(  )的解释。

A:不约而同

B:深井冰

C:有约在先

D:作死

6.人干事指的是?(  )

A:去做事

B:人大某个学生组织的干事

C: 干你什么事

D:这是人干的事吗

二、填空题(每题6分,共42分)

1.网友对一对在剑桥留学的情侣的一组照片进行描述,配诗:“你陪我从齐肩短发到腰际长发,那么我陪你从纯真青涩到沉稳笃定。”并作评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年你娶我可好?”

2. 2013年央视3月15日,一个时间点成为了热门话题,这个时间点是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词,表示“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2013年当别人说出了一个让你一时无法直接面对的事情真相时,这个词会是表达你感受的最in选择。

4.2013年6月,新浪微博网友发表于2011年11月一段讲述端午节由来的小学作文内容截图在微博中热传。作文中写到“听了这句话后,______________” ,之后“______________”被作为网络流行语迅速传播,短时间内成为了热门话题。简称为“我伙呆”。

5. 2013年4月,一复旦大学学生被室友投毒身亡,同时也使1994年的清华大学的朱令铊中毒事件引发的关注。高校凶案新闻刺激着广大网友,网友纷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2012年11月11日,某大学男生向他心仪的女生送出了一封用212天写成的16万字情书。女孩表示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他。这个事件可以用一个2013年的热词________________概括。

7.  2013年9月在北大展出的《学道意蕴——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访问学者书法作品展》的八十多幅书法作品中出现了 “萌”、“亲”、“普大喜奔”、“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网络热词。

四、名词解释(每词3分,共18分)

请为下列词语找到对应的正确释义。

三、排序题(10分)

给列词语按等级高低从高到低排序,注明排序理由

①学霸

②学屌

③学渣

④学酥

排序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每词3分,共18分)

请为下列词语找到对应的正确释义。

a中国好室友

b不明觉厉

c喜大普奔

普大喜奔

d何弃疗

e滚粗

f臣妾做不到啊

“滚出”的谐音,是让不受欢迎的人离开的委婉说法。

臣妾做不到体被用来表达自己无法不去做的事情。

暗喻“你有病,快去治”。一个治疗一些网瘾少年的医生说过“为什么要放弃治疗”这句话。

四川师范大学一男童鞋在2013年地震发生时,抱着宿舍的六个电脑,背着三个单反,提着一个小乌龟冲出宿舍,拯救了全宿舍的财产。

“虽然不明白(对方)在说什么,但是感觉很厉害的样子。”

“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的缩略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