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48小时内开战?一文读懂叙利亚化武危机

地球日报

关注

▲叙利亚政府军部队8日在杜马镇东郊集结(法新社)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当地时间4月9日表示,对于叙利亚化武袭击事件他将在24至48小时之内做出“果断决定”,并宣称美国有许多军事选项。特朗普表示,这场化武攻击事件十分野蛮和残酷。

俄叙和平收复东古塔已接近成功

当地时间4月7日,叙反对派武装“伊斯兰军”控制的大马士革卫星城东古塔北区杜马市遭到疑似毒气袭击,导致至少60人丧生。

叙反对派、美国、英国等第一时间指责叙政府军使用化武袭击无辜平民。对此叙方予以坚决否认,并指责西方和叙反对派造谣,目的是保护被围困的恐怖分子。

▲反对派武装乘坐大巴从东古塔撤离

值得注意的是,化武袭击事件发地点位于东古塔一隅以杜马为核心的10多平方公里狭小区域内,这里原本盘踞有约9000名“伊斯兰军”武装分子。

为减少伤亡,叙政府军从3月下旬开始就由俄方代表出面与“伊斯兰军”接洽谈判,并于3月31日达成初步和平协议(草案)。

之后,一部分放弃抵抗的叛军及家属乘坐叙当局和土耳其提供的大巴撤往叙西北部土军控制区,但剩下仍有数千死硬分子继续顽抗。

为此,包括“老虎部队”、第4装甲师等在内的数万叙军精锐部队一边加紧攻势压迫对手回旋空间,一边继续与“伊斯兰军”就停火及后者撤离问题展开谈判,关于这一点在4月8日俄国防部声明中已有体现。

精彩广告▲不容错过

需要说明的是,持续1个多月的东古塔之战最惨烈的阶段,叙军都没有用过化武,眼下叙当局胜券在握又怎么可能“犯傻”去触这个霉头呢?

实际上,东古塔之战进入中后期(转折点是3月中旬)以来,俄叙联军一直在试图通过“少流血”的和平谈判方式换取东古塔守敌放弃抵抗、交出地盘,以尽快结束这场双方已伤亡近2万人的惨烈战事。

“化武袭击”或是反对派“贼喊捉贼”

如果细究近些年叙境内发生的多次化武袭击,幕后真凶都扑朔迷离,但无一例外地西方仍将矛头指向巴沙尔政权,却又拿不出足以服众的有力证据。

有分析指出,这次化武袭击事件很可能还是困守杜马的“伊斯兰军”死硬分子玩的“贼喊捉贼”把戏。

▲乘坐大巴撤出东古塔的反对派武装分子望向窗外

因为在东古塔大战期间,俄叙联军就从新收复地区搜缴出反对派武装匿藏的40多吨化武,并称后者曾采取“在屋顶向居民区施放沙林毒气”的手段企图嫁祸于人。

另据某些NGO指控袭击所用化武类型为氯气,但问题在于氯气目标明显(黄绿色浓厚烟气)、杀伤力不高且施放不便(因为密度大移动慢必须考虑风向),如果真是叙政府军在包围圈外向城内施放的话,一定会被“有心人”拍到。

由此看来,特朗普与叙反对派武装更像是在“唱双簧”,那么美国这样做的深层次用意何在呢?

早在2017年11月下旬索契峰会期间,俄罗斯、土耳其、伊朗3国就通过首脑峰会,划定了结束叙境内武装冲突的“路线图”,各方(包括叙当局)因此开始协调立场和行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阿夫林换东古塔”——土耳其不干涉叙军收复东古塔,而作为回报俄叙联军也默许土军入侵阿夫林并对东古塔之敌“网开一面”“手下留情”。

▲叙政府军“欢送”反对派武装

西方偏信“化武袭击”背后有战略考量

而2018年4月初的俄土伊3国首脑安卡拉峰会,更是进一步明确了叙境内各方的“势力范围”与合作基础(以牺牲库尔德人利益为代价和筹码),可以说叙利亚的大致和平格局已露出曙光。

但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不愿看到自己在叙利亚问题上的“战略性失败”与话语权遭削弱——巴沙尔政权依旧存在且由弱变强;

▲叙政府军“欢送”从东古塔撤出的反对派武装

俄罗斯巩固了在叙利益并与北约成员国土耳其“化敌为友”;伊朗势力渗入叙利亚并不断加强,一条贯穿波斯湾到地中海、红海的“什叶派走廊”隐然成形;黎巴嫩真主党日益壮大并对以色列构成新的威胁,等等。

▲俄土伊3国首脑安卡拉峰会

所以,美国不会乐见俄土伊叙4国稳定局势所做的努力,更不能接受一个俄罗斯扶持的叙政权继续存在,而必然从中作梗甚至赤膊上阵、大打出手。

于是国际社会就看到从2017年开始西方一而再、再而三地无条件“采信”叙反对派或某些NGO有关“叙当局使用化武”的指控,紧随其后的便是飞向叙军机场的大批巡航导弹。

来源 反恐视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