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假如奥黛丽·赫本还活着……

地球日报

关注

来源:公众号“赫本不会做”

插画师 / BQ

之前在《跨越阶层,在哪都不是容易的事》中曾提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美国人认为是最国泰民安的时候。因为那段时期美国经济发展迅速,穷人和富人比邻而居,只要努力人人都有机会,美国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好莱坞也进入了黄金时代。

不过,这是美国白人男性的视角。如果从女性的角度来看,画风可能不太一样。

1

春节里,看到奥黛丽·赫本的一句话。

“我的梦想之一,就是有自己的孩子,这一切都归于同一个原因——我不只希望得到爱,也极为渴望爱别人。”

这大概是我听到的最美的生育宣言。

奥黛丽一直是一个传统的维护者,十分看重婚姻和孩子。如她的公关罗杰斯所说:“奥黛丽永远把事业放在第二位,她从来不象其他演员一样想永远当红,而是以追求个人幸福、平静、爱、子女、伴侣为重……”

奥黛丽与格蕾丝1956年在奥斯卡后台

联想到与她同龄的格蕾丝·凯利26岁息影远嫁摩纳哥,那个年代的女星可能大抵如此。

不过令人沮丧的是,你越看重的东西往往越容易破碎给你看。

2

奥黛丽认识梅尔·费勒时24岁,刚拍完《罗马假日》,其主演的百老汇剧《金粉世界》在全美连演了219场,报纸上全是对她的好评,俨然是一颗熠熠红星。

《罗马假日》

梅尔比她大12岁,当时已结了三次婚,还在婚姻里。这些就算可以忽略,梅尔的事业很一般,在电影戏剧领域的才华有限,脾气还不是一般的坏,少有人喜欢他。而奥黛丽·赫本是公认的好相处,总是很配合,从不摆架子。两人性格迥异,几乎没有相同之处。

更要命的是,两人对于婚姻的设想完全不同。梅尔第一次见她就决定展开追求攻势,并提出合作演一出法国舞台剧。他脑子里迅速勾勒出光明的未来——他和奥黛丽会象当时很火的夫妻劳伦斯·奥利弗和费雯·丽一样。

他甚至毫不隐瞒把这一计划告诉了妻子皮尔查,而神奇的是,皮尔查慨然应允,同意跟他离婚。

自此,梅尔一有时间就腻在奥黛丽身旁。奥黛丽并不排斥他,但对外说过,她永远不会成为费勒太太。

《龙凤配》

那时她已心有所属。她在拍《龙凤配》时爱上了男主之一威廉·荷顿。荷顿35岁,已婚,风趣幽默,魅力十足,是好莱坞有名的花花公子。他带她去见了他妻子——五十年代真是一个神奇的年代,丈夫似乎完全不必为出轨羞愧。也不得不说,奥黛丽有她性格上的弱点。

奥黛丽不介意他酗酒,也不介意他已婚,但当荷顿告诉她他已做了结扎手术不能再生育时,她即刻结束了这段恋情(相同的故事后来还发生在她和无法生育的剧作家安德森身上)。

恰在此时,梅尔一手拿着离婚证书,一手拿着剧本《翁蒂娜》出现在她面前。

3

但和梅尔的合作几乎让奥黛丽崩溃。

梅尔因为奥黛丽的缘故,获得了舞台剧《翁蒂娜》的男主角色。当时,业内人士都知道他俩在交往,而且梅尔对她的保护到了专横的地步。要请出奥黛丽,必须以梅尔为代价。只是,按剧团成员多年后的说法,”这个代价未免太大了“。

因为,梅尔仗着手里有奥黛丽这个王牌,在排演时公然顶撞导演、舞台剧泰斗伦特,嘲笑他对演员的指令,还要求增加戏份,晚上鼓动奥黛丽推翻导演的指导,最后威胁和奥黛丽一起退出演出。

奥黛丽夹在导演和梅尔之间十分痛苦,觉得自己是祸首,几次垂泪。在梅尔炮轰导演妻子、著名舞台剧演员芳丹之后,她非常难为情,给芳丹写了张便笺,称”多亏你的耐心指导和鼓励,我才能更自在更有信心地站在这里。“

全体演员都觉得梅尔不可理喻,但同时都非常喜欢奥黛丽,觉得她在舞台上美极了,”就像许多大美女一样,从来不觉得自己有多漂亮,一点也不虚荣。“

这部剧上演时座无虚席,奥黛丽的表演好评如潮,不过梅尔的表现被认为是败笔。

在演出期间,奥黛丽因《罗马假日》获得了奥斯卡影后称号。她直接从舞台去了颁奖现场。

梅尔对此欣喜若狂,并向她求了婚,但她犹豫不觉。她对媒体说:

“婚姻就像长期合约,除非知道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想法,否则不能答应任何人。我还在探索自己……”

其实当时,她的母亲及好友都极力反对她嫁给梅尔。婚事的烦恼,加上舞台剧一路来的艰辛和高密度演出,以及获奖带来的压力,令她心力交瘁陷入抑郁。

在《翁蒂娜》最后一场演出结束后的告别晚会上,所有人都注意到奥黛丽心神涣散,双手抖得厉害,最后在不致失礼的情况下匆匆告退。10天后,她在母亲和梅尔的陪伴下,去了瑞士一个场所疗养。

两个月后,她和梅尔在瑞士结了婚。婚礼只有少数几个朋友出席。

奥黛丽与梅尔1954年9月在瑞士举行婚礼

4

奥黛丽的直觉其实非常好,她对事物有着本能的敏锐的判断。

比如她对时尚的见解远超其他女星。她了解自己没有当时流行的性感尤物的身材和风姿,但仍温柔而坚决地拒绝垫胸,即使在她还未成名之时。事实证明她是对的,她有她的风格。

她也坚持在《蒂凡尼的早餐》里坐在窗台自弹自唱《月亮河》,虽然她的歌声并不专业,但这动人的一幕感动了无数影迷。

她的喜剧天赋和幽默感也与生俱来,更别提她优雅的为人处事,以及守时从不要求额外照顾的专业态度。

但一涉及男人,她就没有那么聪明,充满了妥协。

她曾因为未婚夫汉森强力干预《罗马假日》的拍摄时间而与其分手,但在深谙电影圈的梅尔面前,她失去了勇气。

或许她惧怕绯闻,或许她厌了倦了,或许她需要有人帮她做决定,知道什么对她比较好,知道她该赚多少钱。

这倒也不能完全怪她,五、六十年代的好莱坞绝对是男性的世界。回头看奥黛丽·赫本的电影,就会发现一个很奇特的模式:在她20+的年龄,与她演情侣的几乎都是老男人(格蕾丝·凯利也一样)。

《龙凤配》她23,亨弗莱·鲍嘉54;

《战争与和平》她26,亨利·方达50;

《甜姐儿》她27,阿斯泰尔57;

《黄昏之恋》她27,加里·库珀55。

这些电影大都取得了商业成功,但也奠定了奥黛丽轻灵无欲的形象。

《甜姐儿》

以奥黛丽的家教和修养,纵使她觉得与年长男性搭戏欠缺银幕热度,也不会表现出这种想法——她也许认为,那样未免太侮辱人。

但拍摄现场大费周章。拍《龙凤配》时,没人相信她会将感情从35岁的弟弟转到54岁的哥哥身上,况且鲍嘉因为多年酗酒看起来像65。所以导演在最后一幕不得不违背爱情戏的惯例——在开往巴黎的船上,赫本与鲍嘉的拥抱并未给以特写甚至中距离镜头,而是给了一个远景。

《龙凤配》

而《黄昏之恋》的摄影更加挑战 ,因为无论库珀化多浓的妆,灯光一再重新安排,或装上滤镜,都无法让他因满腹牢骚纵欲过度而益显衰老的脸,与奥黛丽匹配些,最后不得不让他置身黑暗中,或从后方拍摄。

但即便这么麻烦,即便观众不明白,一个聪慧敏感的女孩为什么会被一个老色狼吸引,制片方仍然愿意如此老少配,而且给予男主演远高于奥黛丽的片酬。

5

和梅尔的婚姻,几乎一开始就矛盾重重。

奥黛丽想避开好莱坞致力于婚姻生活怀孕生子,但梅尔每次出门都会带回一堆剧本让她研究。奥黛丽不愿受访或拍照,梅尔却希望她有更多宣传。

奥黛丽决意取悦丈夫,也因为家里需要钱,她最终同意出演《战争与和平》里的娜塔莎,梅尔也因此获得其中一角色——这一模式持续了几年,可惜夫妻合作的电影均以失败告终。

《战争与和平》被评冗长、缺乏情感、一味追求大场面。但奥黛丽仍获得当年最佳女主角提名,梅尔则被批一点表情都没有,台词平淡乏味说不出的别扭。

《战争与和平》

后来奥黛丽还出演了梅尔执导的《翠谷香魂》,影片不知所云,沉闷得制片方都不知道如何推销。

而与此同时,没有梅尔的奥黛丽电影,如《甜姐儿》、《修女传》、《蒂凡尼早餐》等都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口碑也极佳。

而且,因为梅尔不在场,奥黛丽在片场反而展现出梅尔在时少有的坚强与决断,对每场戏都有自己的想法,而导演很欢迎她的主见。

《蒂凡尼早餐》

也因此,有人认为奥黛丽是被梅尔操控了。梅尔的出发点可能是为了她的事业更好,但巧合的是,他为奥黛丽张罗的一切,总是符合他自己的最佳利益。

不过奥黛丽从未说过梅尔一句坏话,即使梅尔在片场对她大呼小叫众人都感到尴尬。

“她和梅尔的婚姻并不幸福,这不是秘密。在我看来,她爱他甚于他爱她。而她因为自己的爱得不到回报感到挫折。“ 奥黛丽的公关罗杰斯曾这样说。

1960年奥黛丽终于迎来第一个孩子

婚后,奥黛丽经历了一次流产一次死胎,这对奥黛丽来说是致命打击,1米7的个子,体重一度降至不到31公斤。直到31岁生下儿子肖恩她才恢复生气。但孩子的出生并未如奥黛丽所希望的那样,有助于婚姻好转。

两人的矛盾越来越深。梅尔开始插手她和纪梵希的友谊。纪梵希为奥黛丽打造了一款香水,名为“禁忌”。梅尔认为纪梵希该支付奥黛丽香水广告费,并送她成桶的香水作为礼物,而不是让奥黛丽自己去买。

他还让罗杰斯跟戛纳电影节负责人说,奥黛丽可以出席电影节开幕式,但戛纳必须颁她一个特别奖。

纪梵希和戛纳方面都一口答应。但奥黛丽知道后羞愤难当,和梅尔吵了一架。第二天哭着把罗杰斯辞了。

6

除了性格脾气,其实奥黛丽与梅尔之间还有一个不同就是“天赋”,在戏剧影视方面的天赋。

梅尔一直希望夫唱妇随,在戏剧影视方面做奥黛丽的老师和向导。这在奥黛丽成名初期刚刚闯荡好莱坞时还有可能,但随着两人几次合作的失败,以及奥黛丽在国际影坛大放异彩,两人的力量发生了改变。这让他倍感失落和嫉妒。

奥黛丽热爱工作,但从不孜孜以求,相反,她一直试图远离好莱坞,却轻松赢得声名。而他努力奋斗,寻求一切机会,却无法实现成为知名演员和导演的雄心壮志。

《修女传》获得巨大成功

梅尔痛恨家里的电话都是找奥黛丽,即使奥黛丽拍完《丽人行》后息影做全职太太,不顾一切努力挽救婚姻,也不能让他感到好过一点。最终,两人以离婚收场。

离婚后,梅尔否认媒体对他的评判,说:”我没有从中获利,没想和她竞争,也没有控制她的生活……我想任何人都无法与她竞争,想和她竞争,根本毫无意义。“

奥黛丽再没见过梅尔,直到儿子举行婚礼。但在婚礼上,她礼貌地拒绝了梅尔的邀舞。

6

终其一生,奥黛丽都希望将自己的生命献给某个人,丈夫,孩子……但真正给予她慰藉的恐怕还是电影。

她曾经很欣赏格蕾丝·凯利拿“虚幻的”影后头衔换取“真实的”妻子和母亲角色。她也喜欢种种花草,与厨师分担厨房的杂物,监督儿子的功课。即使丈夫令她羞辱,她也总是尽可能延续婚姻。

但是婚姻之路着实令她伤痕累累。其第二任丈夫多蒂风流成性,甚至差点让她自杀。所以传统如她,后来也再不肯结婚。

相比之下,今天的女星们对婚姻持更轻松的态度,有了更多选择。既可以做学霸艾玛·沃森、娜塔莎·波特曼,致力于女性主义;也可以是霉霉,爱找谁找谁,爱甩谁甩谁,也不影响人气。赚钱花钱都更自由。

明星是时代的产物,明星的行为举止也深刻地引领着时代。

有孕在身的凯特王妃日前出席英国影视艺术大奖(BAFTA)时未穿黑衣引发争议

眼下,反性骚扰的MeToo、Time‘s Up运动横扫欧美影视圈。我有时忍不住想,倘若奥黛丽还在世,不知她会怎么做?

她演过女同电影,演过应召女郎,这在当时都是大胆之举。她应该不怕挑战,但以她的优雅和礼仪,可能很难指责他人。不过毫无疑问,她会乐意响应号召穿黑色礼服出席颁奖礼。

因为她穿黑色美极了!

本文作者系新浪国际旗下“地球日报”自媒体联盟成员,授权稿件,转载需获原作者许可。文章言论不代表新浪观点。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