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印度教神山竟在中国 南亚人的冈仁波齐情结

地球日报

关注

来源:中印大同网

去过印度多次,最喜欢跟印度人聊的话题,是那座矗立在中国西藏阿里之巅的神山---冈仁波齐。

冈仁波齐,梵语称为吉罗娑山,是多个宗教中的神山。

它被认为是“千山之宗,万水之源”是恒河、印度河和雅鲁藏布江等圣河的发源地。

藏地多有神山,但唯有冈仁波齐,是一座跨文化、跨种族、跨宗教、跨国界的神山。

无论西藏人、蒙古人、印度人、尼泊尔人,还是苯教徒、佛教徒、印度教徒、耆那教徒,都将冈仁波齐看成世界的中心,祭祀崇拜。

印度教认为该山为湿婆的居所。雍仲苯教也发源于该山。

耆那教认为该山是其祖师瑞斯哈巴那刹得道之处。

藏传佛教认为此山是胜乐金刚的住所,代表着无量幸福,常年在此处转山的信徒不断。

从来没有一座山峰。

像冈仁波齐这样让人肃然起敬。

相对于8848的珠穆拉玛峰,海拔只有6656的冈仁波齐并不算高

但是,冈仁波齐从未有人登顶。

相传,围绕神山转山一圈可洗脱一生的罪孽。

从印度教伟大史诗《罗摩衍那》以及藏族史籍《冈底斯山海志》、《往世书》等著述中的记载推测,人们对于冈仁波齐神山的崇拜,可上溯至公元前1000年左右。

如此神山,千百年来朝圣者不绝。

千百年来朝圣的人们风雨兼程,艰难跋涉前往转山。

他们认为,一生中只要到神山朝圣一次就算完成一件重要的善功,类似于穆斯林

向往麦加。

每年6月大批的印度香客通过西藏自治区与锡金邦边界的乃堆拉口岸,前往西藏朝圣。

印度教湿婆神像,背后的山峰便是冈仁波齐。

在藏区,藏传佛教对冈仁波齐也有许许多多古老的传统,

十二年一轮的“马年转山,羊年转湖”便是其中之一。

据说,围绕冈仁波齐转山一圈,可洗尽一生罪孽。

转十圈可在500轮回中免受地狱之苦。

转百圈者便可以升天成佛。

而释迦牟尼诞生的马年转山一圈,则可增加一轮十二倍的功德,相当于常年的十三圈。

去年6月刚上映的电影《冈仁波齐》便是描述了藏民转山的经历。

藏历马年,西藏腹地古老的村落--普拉村

一个由十一个藏族人组成的朝圣队伍出发了。

他们要开启历时一年,长达2000多公里的朝圣之路。

向着那座终年覆盖着纯净白雪的神山---冈仁波齐。

他们磕长头,一步一叩首,一路上经历生、经历死、经历震撼的西藏四季风光。

他们当中,有心怀愿景的老人、即将临盆的孕妇、一心赎罪的屠夫、渴望远方的少年、遭逢变故的夫妇和他们天真的女儿……

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也怀揣着各自的希望。

有时,要顶风冒雪在雾茫茫中向前;

有时,会途径一大片烂漫的油菜花田;

有时,会在鲜花盛开的河畔跳起锅庄;

有时,头顶上山体滑坡,石块滚落一地;

有时,车会坏在路旁;

有时,人会受伤生病;

有时,肚子里的孩子突然要出生;

有时,会被追尾撞得稀巴烂;

有时,路旁有人会招呼你们喝茶;

无论发生什么,

他们都依然坚持匍匐着向冈仁波齐前进。

重复的动作充斥在他们这一年的生活中,

——将手中的木板置于头顶、胸前、腰下拍打,

再置于地上进行滑行,叩首,起身,继续,再继续,

一连串的动作快速而熟练,没有迟疑和丝毫犹豫,直至到达终点。

结语

我们都在朝圣的路上。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冈仁波齐”。

本文作者系新浪国际旗下“地球日报”自媒体联盟成员,授权稿件,转载需获原作者许可。文章言论不代表新浪观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