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我敢说这是一篇对印度乐器介绍最全面的文章

地球日报

关注

印度舞蛇者手持竹笛缓缓吹奏,蛇随着悠扬的乐声开始舞蹈。笛声神秘而婉转,如同和古老的神灵在对话。蛇越舞越狂,直到完全从竹篓里人立而起,突然,乐声戛然而止……1秒钟后,蛇轰然坠地。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粗粗的麻绳。

这是被世界魔术界称之为世界第一不解之谜的印度舞蛇魔术,想必对咱们来说都不陌生。舞蛇者所吹奏的乐器叫做班苏蕊(Bansuri),也是印度吹奏乐器中最普遍的一种。

上图:拉贾斯坦邦印度舞蛇者(Rajasthan Indian Charmer)

上图:竹笛Bansuri बाँसुरी

上图:主神克里斯蒂那手持竹笛:班苏蕊。

印度文化与音乐、乐器

印度文化被西方学者誉为最不可攻破的、最复杂文化之一,她是以多样性闻名的:28个邦有各自的本地语言、宗教倾向、文化传统,而唯一相通的桥梁是:音乐。可以说,是音乐把整个印度这个复杂散乱的文化体聚合成一体的!

印度人相信,音乐是大自然的灵魂;它可以体现大树长高时崩裂的声响,鸟儿的鸣叫,河流的奔淌;它可以体现人的精神境界,膜拜,祈祷,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等。印度音乐极富宗教性,一如印度的文明着重于心灵的精神层面一般,民族音乐复杂、神秘而多样化,且具有冥想的性灵音乐特色,不论是器乐或声乐或和宗教颂赞庆典舞蹈,几乎都和印度教有关。

印度音乐一如印度文化,种类繁多:北印度音乐(印度司坦音乐)和南印度音乐(又称卡那提克音乐)有极大不同,乐器也相应有所不同。常见的印度乐器大概分为三大类类:吹奏及活簧类,击打类,和弦乐类。

守着令人眼花缭乱的印度乐器,我有些遗憾,因为我对乐理基本一窍不通,好在我的一个朋友,是国际知名的制琴大师。杜老师告诉我印度音乐不是我们通常知道的这7个音阶,而是同名于罗斯音乐,自成一个体系。印度音乐的音阶有20多个,从而造成印度音乐如此富于表现力和变化。

音乐是无国界的语言。印度音乐早在东汉时期就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唐朝音乐十分发达,其中就有了龟兹乐、天竺乐、西域乐等直接或间接源于印度的音乐成分地渗透。据说,唐明皇每次谱了好曲,都请他的妃子欣赏新曲是采集了什么新鲜元素,当然多数的回答都是:”臣妾不知“。由于杨贵妃对音乐的修养很高,她第一次听曲就指出了内含天竺音乐的节拍,从此被唐明皇另眼相看。

印度宝莱坞电影的繁荣促进了印度音乐插曲的繁荣和普及,更推动了民间音乐的发展。印度诗人泰戈尔喜爱民间音乐,并创作歌曲两千多首,在民间传唱。印度音乐元素延伸到世界各地,特别是糅合到了英美音乐中,形成了当前独特的pop风格。

吹奏及活簧类乐器(气鸣和体鸣乐)

吹奏及活簧类乐器除竹笛班苏蕊外,还有和中国唢呐相似的印度唢呐、印度手风琴等。印度手风琴是以拉动琴箱,带进气流拨动活簧片发声的,因此也属于气乐类。印度手风琴是由西方手风琴演变而来的,广泛应用于神曲的演奏的乐器。在演奏时,手风琴放置在演奏者前方,演奏者盘膝而坐,一手弹琴键,另一手开合琴箱,通常演奏者会同时演唱神曲,通常有两人为其敲击伴奏。

我亲身参加过几次神曲祈福活动,感觉还是很美的。演唱神曲一般是在寺院或者礼堂进行;适用场合比如:为即将新婚的夫妇祈福、为逝者超度、或为孩子庆生等场合,也有为神诞辰日等宗教节日而庆祝表演的。一场法式下来要几个小时!

上图:神曲演唱者沉浸在忘我的世界

演唱者坐在铺着地毯和软垫子的台上,参加者席地坐在覆盖白布的、遍铺整个礼堂的软被子上。人们有条不紊的进入,到台前祈福行礼后,男士一定会坐在左侧,而女士则自觉坐在右侧,中间通道是为后来的人走到台前象神行礼预留的。我 这个没练过盘腿的中国人艰难地席地而坐之后就开始坐如针毡了,看看周围上百人或是和着节拍拍手,或是随着演奏者歌唱神曲,一副沉浸其中的样子,我也不好意思隔1分钟就换个姿势,到后来腿麻了,干脆一瘸一拐地踱到院子里欣赏花木,边喝茶吃茶点边欣赏传出来的神曲演唱。

隔窗看到演奏印度手风琴的艺人边唱边奏,双目微阖,时而低回,时而高亢,似乎进入了一种于神交流的境界。几个小时坐如磐石,可真是有硬功夫啊!

上图:印度唢呐(Shehnai) शहनाई

上图:印度手风琴हारमोनियम

上图:印度手风琴演奏艺人(Harmonium)

击打类乐器(革鸣乐器)

在印度音乐中,节拍有着主导的地位,因此表演中,斗克拉(Dohlak或Dohl), 塔部拉(tabla)、嘎塔姆(Ghatam)等敲击类乐器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技艺高超的鼓手可以打出30多种节奏组合,当真是出神入化。

要说最接地气的乐器,我觉得非“斗克拉”( Dohl)莫属,它是把一个长型的鼓斜挂在表演者的肩头上,表演者一手持一个前端弯曲的棍击打鼓面,另一只手直接敲打鼓面配以节奏。通常斗由两个表演者一起演奏,鼓声欢快嘹亮,人们随着手鼓翩翩起舞,这个景象在大马路上也会不时碰到。在婚礼等喜庆场合及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 撒红节(Holi)和罗丽节(Lohri)等节日更会有马路艺人走街串巷地演奏。

上图:手鼓表演者在路上边走边敲

上图:罗丽节时人们伴随手鼓演奏,围着火堆跳舞,是印度北方的传统节日,通常在1月中旬,也就是最冷的时候庆祝。

塔布拉是印度次大陆最为流行的高低音双鼓。塔布是由名为”大眼“(Dayan)的右手小号鼓和一只稍大的叫做”八眼“(Bayan)的金属鼓组成的双鼓。演奏者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和掌心、掌根部位敲击,从而演奏出高音和低音做成的博尔斯(bols,打击乐器的音符)。一个有经验

弦乐类乐器(弦鸣乐器)

印度乐器繁复多样,从吠陀时代一脉相承。专业歌者和琴师的图像可从古印度文献中和公元前后的古老石刻得到印证。由于宗教的传承和印度人对传统的酷爱,千百年来印度的乐器改变不大;而英国统治了300多年,但欧洲的乐器却只剩被改良的印度小提琴、手提式风琴和近代改自吉他的魔汉维纳(Mokhan Vina)而已。

上图:多样化的印度乐器

(哈萌亚木是从西方的风琴改进而来的。其他为传统乐器。)

上图:美丽的西塔儿演奏家Sukanya Shankar(苏刊雅山卡尔)

在所有的弦乐乐器中,Veena(威呐)可以说是最有故事的了,她在公元前1700年就存在了,印度教菩萨萨瓦斯瓦迪 Saraswarti (主宰智慧和学习)使用的法器就就是威呐。威呐主要在南印度流行,目前威呐有各种各样的形态、版本、名字,从1根弦到100根都有,材质包括鹰骨、竹子、木头、椰子等。最有名的威呐是以萨瓦斯瓦迪Saraswarti命名的,她有24根铜定音档,7根弦(其中4根主弦;3根低音弦)。而Tamil Nado出产的威呐,是目前最复杂的威呐。

威呐在印度人心中是一种神圣的乐器,因为相传琴的每一个部分,都有不同男、女神的打坐、居住。人们相信在琴颈部位是Lord Shiva(毁灭之神湿婆)的座位;琴弦是湿婆的配偶帕尔瓦提;琴桥是Lakshimi(拉克希米);葫芦是Brahma(创始之神不热哈马);龙头是Vishinu(现世之神卫诗奴)。演奏者对乐器有一种近乎崇拜的感情,而表演者的“自身修行”决定了威呐的表现力。

上图:手持乐器的智慧之神(相当于普贤菩萨的地位)

印度音乐的传承

印度音乐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古老且得以流传下来的瑰宝之一。印度音乐的传承是师徒式的,小徒弟几岁就离开家,到老师家半学徒、半干活。也跟随老师走江湖到处表演,期间可吸取技巧,也可促进各地高手的交流。这种面对面直接教学,反复磨练、朝夕和老师一起生活的直觉教学法和咱们中国以前的“戏班子”很象。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能不能成名成腕就要看自己的天赋和造化了!

上图:戏班子式的古老传承

乐器种类繁多,因个人才疏学浅,无法一一列举,下面总结一些最常见的印度传统乐器吧!

音乐家

谈到乐器,离不开音乐家。是他们把音乐的传承演绎和再现给我们。印度音乐家很多,我眼熟的不少,认识名字的不多。这两位骨灰级的大师是如雷贯耳的哦!

上图:印度西塔第一表演艺术家:Ravi Shankar(阮卫山卡尔)

上图:竹笛班苏蕊表演家:Hariprasad Chaurasia(哈瑞普撒初瑞西亚)

对印度音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短期培训班浅尝学习;未必花很多钱去跟音乐学院的教授学习,完全可以和孩子们的音乐辅导班老师学,当作启蒙。另外,来到印度也不妨带一个自己喜欢的乐器回去,即便作为装饰也是非常特别。

在印度,乐器的制作仍然主要依靠传统手工艺,机器只在准备阶段少量使用。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世界上已经不多见这种手工制作乐器的作坊了,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化大量制造的乐器。即便有少量手工制作的乐器,在的价格非常昂贵。没有人知道,印度的传统乐器制造传承还会保存多久,但可以肯定的是,你在印度挑选的一件上好的乐器融入了制造者的毕生天赋和心血,是值得珍藏和尊重的。

在新德里的康耐特广场,有专业乐器店,特点是好而贵。在康耐特广场外围的国营店Emperor industry cottage可以买到作为装饰的乐器,有些富有印度特色的大理石镶嵌,掐丝工艺,手绘工艺等装饰的乐器,是装饰房间的不二选择!

上图:康耐特广场乐器行

上图:国营Emperor industry cottage店外观

文章来源:印度通

本文作者系新浪国际旗下“地球日报”自媒体联盟成员,授权稿件,转载需获原作者许可。文章言论不代表新浪观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