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你还以为印度人都信佛教?真相并非如此……

地球日报

关注

时常和朋友们谈起印度的宗教,结果不少人总是有这样一种想法,即印度主要的宗教是佛教,大部分人都是佛教徒。

究其原因,便是很多人印象中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所以现在佛教应该最为盛行。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印度教的存在。

为了消除这个误解,作者专门写这篇文章,简要谈谈印度的宗教概况。

毋庸置疑,印度是世界上受宗教影响最深的国家之一,其宗教众多,现在主要的宗教有六种,即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佛教和耆那教。

其中,信仰印度教的人数最多,占到82%,其次是伊斯兰教12%,基督教2.3%,锡克教1.9%,而只有0.8%的人信仰佛教,0.4%的人信仰耆那教。

从这些统计数字我们可以看出来,印度宗教虽多,但是印度教还是占据了主导地位的,并且与大多数人的印象不同,信仰佛教的人却寥寥无几了。

那么,从佛教的起源地,到印度教的盛行国,印度的宗教发展到底经历了怎样一种历程呢?

印度教

首先我们谈一谈印度教,印度教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世纪的婆罗门教,在公元8世纪左右吸收了一些佛教和耆那教的教义,发展成了印度教。

在英文中,Hindu既可以指印度人,也可以指印度教,词源自于Sindhu, 意思是从印度河流域来的人。而印度教漫长而多变的历史也几乎与印度的历史一样长。

从形式上来看,印度教更接近印度现代意义上的宗教。

印度教没有单一的信条,所有印度教徒都信仰多神教的主神论。印度教宣传因果报应和轮回,主张非暴力、不杀生。

对于印度人来说俨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与此同时,印度教也给印度社会带来了种姓制度,其影响一直到今天都没有消除。

印度教将人分成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社会地位依次降低。各种姓之间不能互相通婚。

除此之外还有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贱民,他们备受歧视,仿佛被排除在社会之外。

除此之外,印度种姓制度下,妇女地位低下,印度教支持童婚,对再婚者抱有不友好的态度。

印度教以此形成的高低有分、贵贱有别的社会集团对于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建国后,印度废除了种姓制度,制定了相关禁止歧视的法律,但种姓制度在印度社会的影响依然重要。

佛教

接着我们说一说佛教。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印度,创始人为乔达摩,被教徒尊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

释迦摩尼在世时已经赢得了大批信徒,主要流行于富裕阶层和上流社会。到九世纪时,印度的佛教信徒以数十万记。并且开始向其他国家广泛传播。

但是佛教为什么后来会衰退呢?

有这么几个流行的说法,其一是印度教与佛教社会的融合、印度教对佛教的吸收导致导致了佛教的迅速衰落。

其二是佛教内部派系的纷争导致了佛教的衰微。

其三是外族的频繁入侵对佛教体系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众多佛教徒移民到其他亚洲国家,原来的上层社会被新的伊斯兰上等阶级取代。从此佛教在印度一蹶不振,到十三世纪几乎消亡。

虽然后来的佛教在印度也有过几次小小的复兴运动,但是终究难以回到曾经辉煌的水平,如今印度信仰佛教的人几乎屈指可数。

不过,佛教在中印两国文化交流史上所发挥的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

伊斯兰教

然后我们再来说说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于公元8世纪传入印度,在15-18世纪的莫卧儿帝国统治时期,伊斯兰教甚至被定为印度国教,并在印度迅速发展,统治印度长达几个世纪。

由于印度人口增长很快,根据统计,印度已经超越印度尼西亚,成为世界上穆斯林最多的国家,截至2011年约有一亿一千七百万人。

不难理解,伊斯兰教是伴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传到印度的,并且其与印度本土的文化风俗相结合,对丰富和加强印度文化贡献很大。

不过,由于宗教教义的不同,伊斯兰教与印度本土的印度教也存在一定的冲突,最著名的印巴分治也是因为这两种宗教的冲突而造成的。

基督教

基督教相传传入印度较早,最早在公元一世纪就已经存在,不过基督教的兴盛却是欧洲殖民时期的事了。

现如今基督教在印度拥有两千多万的信徒,成为了印度第三大宗教,对印度社会的影响也不可小视。

锡克教

锡克教在十五世纪末由拿纳克创立,是从印度教中分离出来形成的独立的宗教。

如今锡克教在印度有两千万左右的信徒,主要分布在旁遮普邦、德里和哈里亚纳邦。前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就是锡克教徒出身。

锡克在梵文中的意思是“学生”、“弟子”“信徒”,祖师称为“古鲁”,共有十位师尊。

锡克教提倡平等友爱,强调实干。比较有意思的是,锡克教徒在装束上与其他教徒有一定的区别,可以总结为5K,即木梳(KANGHA)、长发(KESH)、剑(KIRPAN)、内裤(KAOHHA)、手镯(KARA)。

耆那教

耆那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与印度教、佛教和锡克教同为起源于印度的主要达摩系宗教。

耆那的意思是胜利者。该教徒尊称创建者为伟大的英雄,即大雄。

该教徒认为理性高于宗教,正确的知识、信仰、操行会导致解脱之路,进而达到灵魂的理想境界。

耆那教是一种禁欲宗教,教徒主要集中在西印度。

教徒不从事以屠宰卫生的职业,也不从事农业,主要从事商业、贸易和工业。耆那教不讲究信神,但是崇拜24祖。

虽然耆那教在印度信徒较少,只有四百多万,但是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却是不可忽视的。

绝大部分耆那教徒生活都比较富足,其拥有的权力的财富都与其较少的人口不相称。并且根据统计,在印度,锡克教徒的识字率最高,有94.1%,远超全国平均水平64.8%。

写到这里,印度的主要宗教就已经讲完了。除了以上六种,印度还有袄教、犹太教和巴哈伊教等,但是由于信徒较少,对于印度社会的影响也较小,作者就不一一阐述了。

印度宗教多元化,几乎拥有世界上任何一种宗教。种类繁多的宗教除了给印度社会带来了多种多样的文化,也使社会中时有宗教冲突,为造成印度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对于我们来说,了解印度宗教对于我们了解印度社会很有帮助,同时也能使我们遵守当地宗教的风俗习惯、不触犯禁忌,来一次舒适的印度之行。

文章来源:印度通(chindiaguru)

本文作者系新浪国际旗下“地球日报”自媒体联盟成员,授权稿件,转载需获原作者许可。文章言论不代表新浪观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