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背山,十年一觉爱情梦
来源:环球银幕
2002年底,李安正陷于他最具商业野心的好莱坞漫画电影《绿巨人》后期制作,当他被折磨得身心俱疲甚至“打算退休”时,长期合伙伙伴詹姆斯·沙姆斯把一个名叫《断背山》的剧本推荐给了他。
这个剧本在好莱坞已经流传了多年,加斯·范·桑特(《心灵捕手》)和乔·舒马赫(《歌剧魅影》)都曾想拍,但最后都因为各种原因不了了之。
《断背山》原是1997年发表在《纽约客》杂志上的短篇小说,讲述了1963年两个怀俄明州的牛仔在一起放牧时坠入爱河,又在之后的20年间以异性恋者、丈夫和父亲的身份继续藕断丝连的故事。
尽管1978年到伊利诺大学时才第一次公开听到有人谈论“同性恋”,但李安对同性恋题材并不陌生,他的第二部电影《喜宴》就是讲述一位在纽约打拼的台湾男同性恋者以“假婚”欺骗父母的喜剧,在疑惑自己“对怀俄明州同性恋牛仔们的世界能有多清楚”的同时,他被剧本深深打动——
“看到最后,我忍不住哭了,我也搞不清我为什么会如此感动。
其实这个故事里的一切对我都是陌生的,但它的神秘之处吸引了我,就像故事中的杰克对恩尼斯所说:‘我们只剩下了断背山。’这句话狠狠地击中了我,那种‘一旦失去,再也无法拥有’的感觉十年一觉爱情梦迫使我要拍这部电影。”
但是,原著作者安妮·普鲁并不认为李安是合适人选——
“一个在拍漫画电影《绿巨人》的台湾人,想要拍《断背山》?我简直被震惊了。”
不过和李安在纽约一起吃了包括“洛基山牡蛎”(即油炸牛睾丸,李安在点这道菜时并不知道是什么)在内的晚饭之后,她的怀疑逐渐打消了,正如她对编剧戴安娜·奥萨那和拉里·麦克穆特瑞的剧本“情节、人物和台词都很完整”的高度评价一样,“李安对故事和美国西部农村的理解说服了我”。
在李安看来,《断背山》是一个关于“爱的幻觉”的故事,他说:“这是一个超越同性恋或牛仔题材的主题,两位主人公一定程度上并不清楚什么才是爱,他们差不多花了20年的时间试图去搞清楚。”
不过李安也深深意识到,《断背山》注定会成为一部充满争议的电影,在此之前,鲜有好莱坞主流电影以同性恋为主角,更毋谈把视角放在美国的国家象征之一、最具男子气概的牛仔身上,而就在《断背山》小说发表的第二年,一位同性恋大学生在怀俄明州的拉米勒城被虐待至死。
作为一个在生活中尽量避免冲突的人,李安如此剖析自己——
“一般我的电影主人公都害怕冒犯或伤害别人,这可能也是我的天性,但另一方面,我又喜欢挑战和直面冲突,尤其是内在冲突,因为有些问题我们是不能掩盖的。我非常希望这是一部能够帮助我们去了解他人,最后大家能够和谐相处的电影。”
不过制片人詹姆斯·沙姆斯想得可能比李安更简单。
这位参与了从《推手》到《绿巨人》几乎所有李安电影制片和编剧的美国人,并没有把《断背山》当成是一次电影的社会化呼吁——
“我可没有‘是时候拍这样一部电影了!世界正期待着这样一部电影’诸如此类的想法,我甚至没感到什么社会压力,更多是觉得我们可以拍部低成本电影,然后好好做份宣发划。”
《断背山》是李安在好莱坞制作成本最低的电影,作为《断背山》出品公司焦点影业的主席和该片制片人,沙姆斯为影片开出的预算只有区区1400万美元。
在沙姆斯看来,《断背山》更多是一部针对女性观众的爱情电影,他和李安预想的观众群是“35岁或者年纪更大、爱看《傲慢与偏见》的女性”,就连《断背山》海报都是参考了《泰坦尼克号》。
在芝加哥大学的一场试映后,台下有观众问李安和沙姆斯:“《断背山》有什么参考对照的电影吗?”沙姆斯半开玩笑说:“《廊桥遗梦》。”现场观众反应了半天才笑出来。
沙姆斯后来说:“就像所有精彩的爱情电影一样,我们的首要目标观众是女性,而且她们也往往决定了她们的丈夫和男友要跟着看什么电影。”
对于影片的片长,沙姆斯和李安也曾有过争执。在看过《断背山》粗剪后,沙姆斯在影院的厕所跟李安抱怨时间太长了——
“片子很好,但问题是,它现在是让人掉三次眼泪和上两次厕所,我的目标是掉四次眼泪和上一次厕所。”
但现实的情况远比沙姆斯想像得更为复杂。
对于李安,《断背山》的完成远比自己的野心之作《卧虎藏龙》和《绿巨人》要轻松得多,整个拍摄氛围几乎可以说是其乐融融(除了那场性爱戏让李安有些苦恼,在拍摄前他甚至写了一份有13个注意事项的备忘录,结果这场戏也拍了13遍)。
在影片完成拍摄的一年后,随着拿下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和在之后的多伦多等一系列电影节上载誉而归,《断背山》在美国开始了小规模公映,而且奥斯卡呼声愈发高涨。
但是当年美国对于同性恋的态度仍然保守(时任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的阿诺·施瓦辛格否决了同性婚姻法案),《断背山》还是在美国多地引发了轩然大波。
在《断背山》美国公映的前一周,犹他州富豪、NBA犹他爵士队老板拉里·米勒宣布旗下电影院禁止放映,理由是“这部电影背离了传统家庭,非常危险”。
同时西弗吉尼亚地区也发出了禁映令,而保守派媒体也开始了对影片的攻击,知名博客写手马特·德鲁奇贴出了一篇名为《好莱坞震惊了:基佬牛仔电影成为奥斯卡领跑者》的博文;
“福克斯新闻”主持人约翰·吉布森在影片上映后连续数月在拿《断背山》开玩笑(2008年希斯·莱杰去世后,吉布森也不忘讽刺嘲笑,结果被民众大骂);
NBC“今日秀”的影评人吉尼·沙立特形容片中杰克·吉伦哈尔扮演的杰克·特维斯特是“性爱狂魔”,随后因为同性恋团体的抗议不得不公开道歉。
另外,众多保守派社会团体也纷纷发声批评《断背山》,还包括同时期的同性恋题材电影《卡波特》、《窈窕老爸》。
即使如此,《断背山》还是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八项奥斯卡提名,李安也成为第一位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亚裔人士,但《断背山》最终还是与最佳影片失之交臂,这也使现场数量众多的支持者极为不满。
当时颁发最佳影片奖的颁奖嘉宾杰克·尼科尔森就投了《断背山》一票,当他打开信封发现最佳影片是《撞车》时,他说自己“简直惊呆了”。
事后有评论认为奥斯卡(当年)因为恐同症而不愿为《断背山》加冕,因为在奥斯卡颁奖礼之前,《断背山》已经连续获得了美国编剧工会、导演工会和制片人工会的大奖,在历史上还没有一部这样三大工会奖在手却在最后错失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电影。
因为主演《断背山》,当年27岁的希斯·莱杰获得了包括奥斯卡最佳男主演在内的32个影帝提名,也被认为是他演技派之路的发端。
其实在刚接触《断背山》剧本时,莱杰对于自己是否适合出演恩尼斯还是犹豫不决,但他当时的女友纳奥米·沃茨在读过剧本之后,鼓励他接下这个角色。
莱杰不仅认为那是他看过最好的电影剧本,而且说自己当时应该飞到台湾去求李安让他演这部电影。
后来,有人问他“不害怕扮演一位同性恋吗”时,他说并不害怕,只是忧虑自己演技是否足够成熟到能够正确演绎一位同性恋。
根据李安透露,莱杰有一位同性恋叔叔,是气质非常粗犷的农场主,但却长年为自己的身份所恐惧,甚至还非常厌恶同性恋,莱杰从他身上得到了不少灵感。
在拍摄过程中,莱杰沉浸于角色之中入戏极深,以至于杰克·吉伦哈尔临时即兴发挥都会让他抓狂,而他投入的方法派表演也给其他演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一点从安妮·普鲁(原作者)送给莱杰的签名小说就可见一斑,她签的是“献给恩尼斯”,因为普鲁觉得莱杰扮演的恩尼斯完全满足了她对这位小说人物的所有想像。
莱杰在《断背山》里的表演得到了广泛盛赞,《滚石》杂志评价道:“莱杰的表演堪称奇迹,他不仅深知如何表现恩尼斯的言行举止,他甚至都知道恩尼斯是怎么呼吸的,他会让你感觉恩尼斯的内心在淌泪。”
莱杰的表演打动的不仅是影评人和观众。
2008年,丹尼尔·戴-刘易斯因《血色将至》获演员工会奖最佳男主演奖后,在获奖感言中宣布把这个奖献给当时刚刚去世的莱杰——
“他在《死囚之舞》和《断背山》里的表演,完美而独一无二,《断背山》片尾他在拖车里面对衬衫的那段表演,把我感动得无以复加,也给了我表演上的灵感。”
十多年后的今天,同性恋婚姻在美国已经获得合法承认,《断背山》也反复入选了众多影评人的“十年十佳”片单。那个“我们只剩下了断背山”的爱情故事,依旧在流传。
微信号
world-screen
本文作者系新浪国际旗下“地球日报”自媒体联盟成员,授权稿件,转载需获原作者许可。文章言论不代表新浪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