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俄罗斯一言不合就要迁都?历史告诉你是怎么回事

地球日报

关注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图片来源:俄罗斯卫星新闻通讯社)

[俄罗斯龙报网]如果把国家看作一个生命,首都就相当于她的大脑。首都,作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城市,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形象,尤其是它想展现给世界的形象。所以,首都应该是稳定的,一旦确定,就生根发芽,直到成为一国的象征。

北京《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报道,雄霸北方的俄罗斯无疑太了解这一点。它的每次迁都均蕴含浓郁的政治色彩,明确地告诉世界,现在,这是一个怎样的国家。近代以来,俄罗斯两次迁都不但都取得了既定的政治目标,更为整个国家的实力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重新定都莫斯科后,俄罗斯及其前身苏联取得的各项成就可谓是空前绝后,二战中著名的“红场阅兵”不但让这座不屈的英雄城名扬天下,更为战后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过,就在莫斯科即将迎来重新建都百年之际,“迁都论”又一次不期而至。

“我们有全球七分之一的领土” 为啥要比德国人住得还挤

台湾《中国时报》网站报道,由于北约持续东扩和人口集中在少数几个大城市,致俄罗斯渐处地缘政治不利地位,因而内部传出将首都迁移呼声。

北京海外网援引俄媒报道,最近,俄罗斯国内有学者建议把该国首都迁至乌拉尔山脉以东,以解决俄国内“超中心化”现象带来的地缘政治优势的丧失。俄罗斯人口、移民和区域发展研究所主席尤里·克鲁普诺夫在递交给总统普京的规划内表示,俄罗斯已经“超中心化”了,仅仅一个莫斯科地区“就吸收了俄罗斯五分之一的人口。”克鲁普诺夫相信,由于持续不断的国内人口迁徙,俄罗斯可能会失去自己的地缘政治优势,也会丧失对远离大城市的偏远地区的主权。

“我们拥有全球七分之一的领土,但住得比英国人和德国人更加拥挤和局促……被迫集中居住于狭小地带造成的严重后果是,俄罗斯人民将进一步丧失创造激情。他们不愿意繁衍家族,摆脱少子和种族消亡的全球性瘟疫。”这位人口学家总结道,将俄罗斯首都迁至乌拉尔山脉以外可能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未来俄罗斯住房的发展还必须摒弃超高层建筑,转而大力发展田园式小高层。每个多子女家庭应该可以“使俄罗斯人再次开发自己的无限空间、自己的土地,并有助于……恢复人口增长。”

不出意外,这一提议一提出即遭到俄政界学界的批评。北京海外网报道,俄罗斯联邦公共事务院认为,关于将俄罗斯首都迁到乌拉尔的说法很荒唐可笑,且没有任何依据,这种说法很可能是为了私人宣传炒作而流传开来的。俄罗斯自由民主党主席弗拉基米尔·日里诺夫斯基认为,关于将首都迁至乌拉尔的做法绝不可取,无论是经济、历史或是法律上都不存在这样做的依据和理由。还有政界人士批评,如果定都乌拉尔,这表示首都失去俄罗斯所有的标志,而俄罗斯也将成为一个亚洲国家。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出席一年一度的“塔夫里达”(Tavrida)全俄青年教育论坛。(图片来源:俄罗斯卫星新闻通讯社)

“政治动议”而非现实需求 只要一言不合就迁都?

近年来,关于迁都的争论可谓是此起彼伏。迁都的版本更是五花八门,除了圣彼得堡、叶卡捷琳堡、远东等说法,还有人提议“迁都克里米亚”,更有甚者,与中国黑龙江省接壤的阿穆尔州、符拉迪沃斯托克也在讨论之列。在这一轮又一轮的大论战中,备选城市之离奇只有想象不到,万没有讨论不到的。

时间回到2010年,北京《环球时报》报道,10月18日,在俄罗斯国家图书馆举行了一场关于迁都的讨论会,而迁都的热门地点则是与中国接壤的阿穆尔州,当时俄罗斯国内普遍认为,尽管对于远东地区和中国的重视是显而易见的,但讨论迁都并不必要。

2011年,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当年的圣彼得堡经济论坛上提出了重大的改革计划,要建设莫斯科首都新区并将联邦行政机构从莫斯科迁往新区。俄罗斯卫星网援引俄新社观察员刘乾的观点称,不论是莫斯科扩城还是迁都,都有很多难题需要解决。特别是即将于当年5月重返总统职位的普京不热心这一项目。消息人士称,普京本人并不愿意迁出克里姆林宫,因为这里是象征政治中心的圣地。

紧接着2012年4月,刚刚就任莫斯科州州长的谢尔盖·绍伊古就表态,俄罗斯应迁都西伯利亚。俄罗斯卫星网报道,绍伊古说:“我认为应该将首都迁远点,迁到西伯利亚”。作为图瓦共和国人,绍伊古曾多次表示应发展图瓦和整个西伯利亚地区。正是他向总理普京建议成立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发展国家集团。莫斯科市长索比亚宁随后接受“莫斯科说”电台节目采访时说:“我认为这只不过是一个玩笑而已,对西伯利亚来说也许不错,但是对莫斯科和莫斯科州的居民来说无疑是场灾难。”他还表示,迁都西伯利亚可能导致莫斯科地区的就业率降低和区域预算收入减少以及投资流出。莫斯科道路交通科学研究所专家米哈伊尔o布林金也认为,俄首都迁移不能解决莫斯科堵车问题,也无助于调整莫斯科交通系统。

2016年5月13日,俄罗斯再次爆发关于迁都的争论。北京环球网报道,彼时,借庆祝“克里米亚回归两周年”之际,俄政治基础结构分析研究所所长叶甫根尼·图尼科等人建议将首都迁往克里米亚港口城市塞瓦斯托波尔。他们致函总理梅德韦杰夫,认为这将有助于克里米亚半岛的地位。对于图尼科的提议,当时的日里诺夫斯基却表示“力挺”。据俄“生活新闻”网报道,日里诺夫斯基表示,2017年春天可能将与居民讨论迁都问题,而新首都的唯一竞争者是塞瓦斯托波尔,那里的气候和地理位置都适合,靠近欧亚两大洲。

由此也可以看出,所谓“迁都建议”的背后其实大有文章。北京环球网报道,曾经有分析认为,关于迁都,形形色色的提出者背后都有为各自家乡谋好处的考虑。俄罗斯国家通讯社资深记者亚历山大认为,迁都问题十分严肃,最有发言权的应是经济学家。作为大国首都,莫斯科确实存在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但也远没有达到超出承受能力的地步。

8月1日至3日,俄总统普京在图瓦共和国度假。此次短途旅行有国防部长绍伊古陪同。(图片来源:俄罗斯卫星新闻通讯社)

从遗忘之角到希望之地?普京会否借打造远东向东看?

和平时期,一个国家主动迁都,通常表现了对未来发展的高度自信,因而总是伴随着一系列振奋人心的壮举。首都作为国家中枢之地,一般不轻言搬离,但随着国家整体战略的转移,迁都便成为调整利益冲突、保持国家活力的重要手段。二战后世界上有巴西、哈萨克斯坦等20多个国家建立了新都,还有印度尼西亚等10余个国家正在考虑迁都。

而对于种种迁都建议,总统普京也只是在2014年8月有所回应,北京海外网报道,普京称:“我认为,将部分联邦、中央机构迁至西伯利亚是可行且正确的做法。比如,在我看来,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就是一个合适的选择。因为这里是我国地理上的中心位置。”他还强调:“每个民族的生活中都有一个团结的象征,莫斯科就是如此,但这不意味着所有机构都要集中在一座城市里。”

俄罗斯卫星网报道,以前有人说,俄罗斯的政治精英们一般只有在需要选票的时候才会想起远东,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开发的首要问题在于基础设施建设。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俄罗斯能够成为亚太国家中的一员,但同亚太邻国相比,远东和西伯利亚的基础设施还非常落后。俄罗斯领导人明白,在全球经济中心向亚太转移,中国实力增强和美国提出“重返亚太”战略后,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存在和发展不能落后于欧洲方向。为了赶上这个潮流,有人甚至提出了迁都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建议。

俄罗斯越来越意识到,中国经济发展对俄罗斯的重要意义。目前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具有成为第一大经济体的潜力。普京也曾在他的总统竞选文章中写到,要让俄罗斯经济发展之帆乘上中国风。

但从历史来看,俄国先在欧洲建立,虽然日后快速向乌拉山脉以东的亚洲扩张领土,如今在亚洲的领土是在欧洲的3倍,但俄罗斯心态上仍以欧洲国家自居,且近8成人口在欧洲,虽自彼得大帝时代即努力推动西化,但它仍未能被其他欧洲国家彻底接纳。

民调:俄罗斯人评选本国史上最伟大人物,普京列宁榜上有名。(图片来源:俄罗斯卫星新闻通讯社)

彼得大帝为何将都城迁到圣彼得堡?而列宁又把首都迁回莫斯科?

300多年前,雄才大略的彼得大帝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他要彻底敲醒这头顽固愚昧的俄罗斯大熊,让这个古老的帝国拥抱科技、变革,从上到下向西欧学习。作为罗曼诺夫朝仅有的两位“大帝”之一,彼得大帝一般被认为是俄罗斯最杰出的皇帝。可以说,近代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史无不源于彼得大帝时代。他制定的西方化政策是使俄罗斯变成一个强国的主要因素。

这个改变包括迁都,1712年,将都城从古老的王城莫斯科迁到离西欧近的涅瓦河三角洲,命名为“圣彼得堡”,从一无所有开始,始建新城。这是因为当时的俄罗斯属于内陆国家,彼得大帝急于发展海上贸易,以及发展强大的海军,迫切需要波罗的海的出海口,所以经过与瑞典及周边势力的争夺,获得了波罗的海沿海的不少地区,并建立圣彼得堡。为拓展海权,迎战强敌瑞典,他亲自设计、监工,建造今天美丽的俄罗斯城市圣彼得堡,使之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而到了1918年,十月革命成功之后的俄罗斯已然成为苏联,新生的政权需要一个全新的、同腐朽封建的帝国不一样的、同堕落的西欧世界不一样的、更加中心、更加俄罗斯的首都。于是,1918年3月10日,苏维埃政府由彼得格勒迁至莫斯科。都城重新迁回莫斯科。一方面是因为,十月革命胜利后,德国军队于1918年2月18日进攻苏俄,严重威胁彼得格勒的安全。苏维埃乃决定迁都。

另一方面,自十月革命胜利后,发展海上贸易,以及发展强大的海军已经不是当时苏联最重要的目标,而发展国内的工业建设是当时最主要的目标。莫斯科有当时雄厚的工业基础。在1910年莫斯科6%大企业中集中了大约49%的工人。在那段时间里,超过500或更多的工人被认为是大型的企业。在工业大发展阶段,外国的资本工业大量涉入,莫所有的化学企业和电子技术企业都掌握在外国财团的手里。而1917年的十月革命胜利后,在莫斯科大力发展了汽车制造业(从车床制造到手表制造),从轴承加工到小汽车生产,纺织加工,它极大地推动了金属加工业的发展。

所以列宁又把首都迁回莫斯科,有利于加快苏联的工业建设。

更多国际新闻,点击链接关注地球日报

http://global.sina.cn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