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巴铁”前总理谢里夫经历了怎样的“三起三落”?

  7月28号那天,巴基斯坦的现任总理谢里夫被最高法院免职。
  怎么说呢?巴基斯坦可谓是中国的老朋友。如果说从中国人民那些遍布全球的老朋友里找一个真正关系好的,估计除了巴基斯坦就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了。
  那可真有一种好基友,一生推的感觉。
  比如说,昨天的推送里,就有提到过,在网络上,巴基斯坦的网友都会对我们鼎力相助。
  自打两国1951年建交以来,关系那是一年好过一年,绝对的360度无死角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因为关系太铁民间一直有巴铁的说法。
  中巴关系这么好,那是巴基斯坦国内党政军一致推动的结果,因为在巴基斯坦政国内不存在什么亲华派或反华派,他家所有的党派都对推进中巴关系一直向前发展没有分歧,但是不同派系之间在其它方面的政治斗争还是有的。
  这不,这次谢里夫下台就是这样的结果。
  谢里夫可以说是巴国最成功的政治家之一,梅开三度,在经历政变、坐牢与流亡之后,仍然能够一次次东山再起。
  可以说,这就真的是很厉害了。
  我们一起来看看谢里夫是何许人也。
  纳瓦兹·谢里夫,1949年12月25日出生于巴基斯坦政治中枢——旁遮普省首府拉合尔。他的父亲穆罕默德·谢里夫,是巴基斯坦最大财团之一——伊特法克钢铁公司的老板。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他都像是个“拼爹时代”的佼佼者。
  这个笑容真的是,嗯,邪魅。
  但谢里夫“富二代”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1970年代,时任总理阿里·布托将私人企业国有化,重创谢里夫家族。其间,身为家族长子的谢里夫很快投身政坛。
  就在谢里夫家族财产被没收后不久,老布托竟含恨被自己亲手提拔的陆军参谋长齐亚·哈克发动政变推翻。时来运转,哈克上台后,大肆网罗老布托时代的“受害者”,谢里夫成了他的座上宾。随后,谢里夫从省议会议员到省财政厅长,再到后来,32岁的他就被提拔为旁遮普省首席部长。
  旁遮普省是巴基斯坦人口最多的省份,经济发达,政治地位重要。此时的谢里夫,已经在这块“风水宝地”上开始了自己的政治储蓄。
  彼时,谢里夫所属的伊斯兰民主联盟力量薄弱,长期处在“老仇人”布托家族领导的强大的人民党阴影下。但“众人拾柴火焰高”,谢里夫联合穆斯林联盟等政党,一举在1990年大选中获胜。
  随即谢里夫又对穆斯林联盟进行改组,成为该党领袖,并在当年组阁成功,出任总理,成功登上自己政治生涯的第一次巅峰。
  这就是第一度!
  踌躇满志的谢里夫上台后并不满足。他提出了修改“宪法第八修正案”,直指总统的权力之杖,即取消总统解散议会、政府和任命三军首脑的权力,以确立总理全权治理国家的法律地位。而这,正是自己曾经的“仕途贵人”哈克留下的政治遗作。
  身为总统的伊沙克·汗对谢里夫的所作所为当然无法接受,再加上平时政见不合,1993年4月,忍无可忍的他动用总统特权解散了国会。虽然巴基斯坦最高法院随即判定总统特权无效,但此后的一段时间里,谢里夫和汗的关系越来越僵。最终,两人以双双辞职的方式“同归于尽”。
  但这位政治“幸运儿”的传奇远未终止。在短暂的过渡期后,人民党接手了政府,却并不争气,很快陷入贪腐丑闻中无法自拔。1997年,谢里夫再次带领穆斯林联盟以超过90%的得票率大获全胜,重新赢得总理宝座。
  这是第二度!
  在第二个总理任期中,谢里夫的支持率一直居高不下,一个重要原因是巴基斯坦在其任内跻身为“有核国家”。
  1998年他为了回应印度的核爆而下令巴基斯坦也玩核试验,之后印巴两国开始了核试验竞赛,印度先后进行了5次核试爆,而巴基斯坦来了6次,比印度还多了一次,于是巴基斯坦成了全球第一个有核武器的伊斯兰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七个有核武器的国家。
  这让他在国内赢得了民族英雄的美名,却让巴基斯坦受到西方制裁。此后,他跟另一位政治强人——穆沙拉夫的斗法也拉开了大幕。
  那这穆沙拉夫又是谁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谢里夫自己提拔的一位将军。
  谢里夫一度对当时在军队中表现优异的穆沙拉夫十分重用,提拔他为陆军总参谋长。在为穆沙拉夫佩戴上将军衔时,谢里夫说:“我选择你的原因之一,就是你是所有中将里唯一不为谋求这个职位而直接或间接讨好我的人。”
  然而,一个不谄媚的人,可能也是一个不顺从的人。短短一年,两者的关系就因为政见不合变得水火不容。由于民众与媒体公开推测军事接管的可能性,这让谢里夫日益寝食难安。1999年10月12日,谢里夫趁穆沙拉夫出访之际宣布解除其陆军参谋长职务,并禁止穆沙拉夫乘坐的班机降落。
  当时,穆沙拉夫的飞机燃料几乎耗尽,谢里夫自信已稳操胜券。谁知,剧情就在电光石火间惊天逆转。穆沙拉夫通过飞机上的无线电向陆军发出指令,要求在拉瓦尔品第的马吉德将军迅速率军占领首都重要部门。结果,军人包围了总理府,谢里夫被软禁,政变获得成功。
  同年11月,巴军方以“企图谋杀、劫机和同谋”等罪名,对谢里夫和其他4人提出起诉。2000年,卡拉奇第一反恐怖法庭以“劫机和恐怖活动罪”判处谢里夫无期徒刑,并没收其全部财产。
  7月,巴审计法庭以“腐败逃税罪”判处谢里夫有期徒刑14年,且在之后21年中不得担任任何公职。12月,根据与政府达成的协议,谢里夫获得当时已接管巴政府的穆沙拉夫的特赦,并开始在沙特阿拉伯流亡。
  2007年8月,巴基斯坦最高法院作出裁定,允许流亡海外的谢里夫回国并参加巴议会选举。历经波折,当年11月,谢里夫乘飞机从沙特阿拉伯抵达他的家乡拉合尔,从而结束了近8年的流亡生涯。
  可以这么说,对于谢里夫来说,这是艰难且提心吊胆的8年。
  同时,也必将刻骨铭心。
  然而,就我们看到的那样,事情并没有结束。
  谢里夫冒险回国后,为了对抗“宿敌”穆沙拉夫,选择了与“老对手”贝·布托——阿里·布托的女儿联手。然而,2007年底一场爆炸,贝·布托遭暗杀身亡。穆沙拉夫被指参与了暗杀行动,就此背上“铁蝴蝶”之死的沉重十字架,不久被迫宣布辞职,自我流放。
  而谢里夫却表现出政治家难得的豁达,在经历了与布托家族同床异梦的政治联姻后,选择退出。这个匪夷所思的转身,或许是他已除掉了政治道路上最大的障碍,索性作壁上观,等待更好时机,以退为进。
  6年后,巴基斯坦政权又一次轮换,“众冤家”再次“狭路相逢”,“终极之战”上演。
  但是这一次,巴政治棋局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人民党政府执政不力,百姓怨声不断;
  穆沙拉夫虽冒死回国,不料却因官司缠身,半途“折戟”,被剥夺候选人资格;
  黑马正义运动党领袖、前板球明星伊姆兰·汗目前也就是个“偶像派”;
  而此时的谢里夫凭借两次担任总理的执政经验和近5年来在旁遮普执政期间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令许多民众对其刮目相看。
  最终,谢里夫不负众望,领导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获得压倒性胜利,第三次出任政府总理,在前后连绵二十多年的权力游戏中,成为了目前“笑到最后”的从容玩家。
  这是第三度!
  谢里夫,在政治的漩涡中,挣脱出来又再次闯进去,其中凶险,不足为外人道也。
  谢里夫的下台并不是一个突发性或者偶然事件,其实从去年关于他的调查就已经开始了,因为家大业大调查工作一直持续到今年的7月份,调查委员会最后出具了一份报告提供给最高法院,最高法院花了10天时间审理总理的贪腐案,然后做出了免除他总理职务的判决。
  虽然谢里夫对我国非常友好,但是我们还是要客观冷静地说,他的下台正体现了反对派和在野党存在的意义——监督执政者,只要理由充分证据确凿,照样将你拉下台。当然了,巴基斯坦可不是一个高度文明和安静的民主体制,反对派敢这么做,背后可是有巴基斯坦军方的支持。
  事实上,巴基斯坦至今没有一任总理能干到期满结业,几乎全是半路下台。
  虽然谢里夫下台了,但是最新的消息是,谢里夫的弟弟已经被提名为新的总理,他会代替他倒霉的堂哥谢里夫干到2018年任期结束,因为这两人的特殊关系让外人怀疑这件事是不是有问题。
  其实完全没有问题,这个就体现了议会内阁制的特点,只要某个政党是议会占领多数席位的第一大党,那么选谁做总理就是这个政党自己的事,虽然谢里夫下台了,但是他所在的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还是执政党,依旧控制着议会的多数席位。
  他们选择谢里夫的胞弟沙赫巴兹来做总理可不是闹情绪故意给反对派和最高法院脸色看,他这位弟弟目前正是旁遮普省的省长,这省部级官员爬上去做总理是既符合流程也符合传统。
  谢里夫能连着干三次总理,也是这种制度才促成的结果,只要政党推举的是你,下台多少次都没有关系。
  然而,不管怎么说,是时势造英雄,英雄不能造时势。
  (亚太日报综合搜狐新闻等)
 
更多国际新闻, 点击链接关注地球日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