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渴望政治强人 第五共和国像君主制共和国?
新视角NPF摘要:
在卢浮宫这样的地方举办胜选庆祝仪式,本身就具有代表意义,因为卢浮宫是法国的皇宫。某种意义上,他有意识把自己和法国君主制的历史联系起来。我们知道第五共和国的特点是强调总统具有至高的权力,所以很多研究者认为第五共和国虽然是一个共和国,但是实际上有君主制的色彩,所以称之为君主制共和国。
本文为6月29日举办的钝角网会员讲座——《法国议会选举之后的社会思潮变迁》文字稿,主讲人系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世界政治研究中心崇明教授。崇明教授从马克龙取得总统选举与议会选举的胜利说起,结合法国政坛的新变化,为我们带来了一场法国社会思潮与政治文化的思想盛宴。以下为讲座第一部分。
大家好,感谢钝角网!我今天主要是给大家从法国这次选举来讲一下法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思潮的变迁,也可以说是从法国政治文化和社会思潮的角度来理解这次选举。我会简单地谈一下马克龙当总统以来,法国政治的一些变化,特别是他的前进运动取得了国民议会的多数以后,法国政治的一些情况。他当选总统,又取得了议会多数,这意味着他掌握了权力,可以开始施展他治国的策略。现在,我们可以看得比较清楚,他会有什么样的改革,会有一些什么样的政治举措。
首先讲一下马克龙当选总统,以及立法议会选举以来法国的政治,包括这几个周以来的一些基本情况。根据这次选举以及这几个星期里面,法国政治表现出来的趋向,我们再从法国的政治文化和法国的社会思潮来理解法国政治的现状以及它可能会出现的一些变化,这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我会讲得比较散一点,以这样一个分享的形式来进行。
马克龙何以取得成功:第五共和国的逻辑与年轻政客的谋略
首先来讲六月中旬进行的法国国民议会的选举,之前在四月底和五月初进行了总统选举,这一次议会选举,我们看到它的结果是马克龙的政治运动——叫做“前进”,后来改名叫“在前进中的共和国”或者“共和国前进的政治运动”——取得了议会的绝对多数。这样的局面是很多法国人没有预料到的。
从2016年到2017年开始,在法国展开总统选举的时候,当时普遍的看法是即使马克龙当选为总统,他的政党,他的政治运动很有可能没有办法获得议会的多数。那样就意味着法国会重新进入到一种比较混乱的政治局面,因为议会没有多数的话,总统的政党就不得不和其它政党联盟,甚至会出现另外一种情况,另外一个政党取得了议会多数,那样就会出现“共治”的局面——就是总统和总理分属于不同的党派。我们知道在法国第五共和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共治的局面。
在2016年和2017年初的时候,很多人也认为在这一次的选举当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但是事实上我们看到马克龙不但赢得了总统选举,也赢得了议会选举,而且他赢得的代表席位是相当多的。我们看到在国民议会有577个席位,马克龙的“前进”获得了308席,他一个政党就获得了50%以上的绝对多数,跟他结盟的是民主运动党,获得了42席,这两个党构成了议会多数,他们获得了350席。
传统的党派可以说是惨败,特别是左派的社会党,最终只得到了30席。前五年,是左派社会党掌握了绝对的权力,他们掌握了总统,掌握了国民议会,还一度掌握了参议院。但是,我们看到现在他们可以说是一败涂地,而且它的政党也陷入了危机当中,仅仅获得了30席。
右派的共和党也遭遇了惨败,当然相对社会党来说,它还是勉强保住了体面,得到了112席。传统的左右政党现在处于一个式微的局面,特别是左派的社会党,共和党也遭遇很大的困难。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为什么马克龙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取得议会多数?一般来说,在法国的政治文化里面,特别是第五共和国的这种政治安排里面,如果在总统选举当中,某一个政党的候选人获胜,那么在紧接其后的国民议会的选举当中,一般法国人会投票支持新当选的总统的政党,这是第五共和国的逻辑。这是由于第五共和国的制度发生了一些变化,就是现在它是在总统选举之后,立刻安排国民议会的选举,总统的任期从7年变成5年之后,总统选举和国民议会的选举是前后进行的。所以,一般一个人当选了总统,那么他所在的政党也会取得议会的多数。
另一方面,第一轮总统选举,我们看到法国的这些传统党派,特别是左派和右派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都在第一轮就被淘汰掉了。所以,法国人对传统的政党也比较失望,在接下来的议会选举当中,也就没有再支持他们,这是第二个原因。
(法国总理菲利普)
第三个原因是因为马克龙在当了总统之后,他采取了一些策略,他任命了一名右派,就是共和党的一名政治人物叫做菲利普做了总理。菲利普做了总理,还有另外两位右派的政治人物做了部长。所以,马克龙,你别看他年轻,他非常善于运用政治策略,很有政治手腕。他的策略很明显,就是通过在政府里面任用右派的政治人物,实际上是为了分化右派,分化共和党,这个策略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在法国的右派共和党里面,内部也是有不同的力量。我们看到右派共和党里面实际上也分为左、中、右。右派里面的左派实际上跟马克龙的政治方案,在很多方面是比较接近的。在共和党内部,共和党的左派,他们更愿意跟马克龙在一起共事,他们可能不愿意跟他们自己政党的中间派和右派来共事。
法国共和党推出来的总统候选人菲永,他实际上是属于法国共和党里面比较偏保守的。那些共和党里比较左的,比较自由化的,他们更愿意支持马克龙,而不愿意支持菲永。这也是菲永为什么没有能够进入总统选举的第二轮的原因,一方面是他的丑闻使他的形象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在法国共和党的内部,共和党的这些左翼也不太支持菲永。所以,马克龙任命了菲利普,共和党里面的左派做了总理之后,实际上就分化了共和党,结果导致共和党内部实际上走向了瓦解。
另外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共和党自身在立法议会选举期间改变了策略,改变了他们的政治方案。他们抛弃了菲永当时很多比较重要的政策,或者是修改了菲永的政治政策,使得共和党的政治方案和马克龙的政治方案差别不大,所以对于很多法国选民来说,他们觉得选马克龙和选共和党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对于这些右派的选择来说,他们也希望给予马克龙一个机会,让马克龙试一试。这是为什么马克龙取得了议会多数很重要的原因。
选举弃权率高——代表制的危机
这次议会选举我们看到了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就是选民的弃权率非常高。第二轮国民议会选举里面,投票率只有43%,弃权率达到了57%,这是第五共和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现象。这也就意味着法国人对于选举,对于法国政治实际上是没有什么热情的。当然也是因为从去年到现在,法国经历了很多选举,首先是各个党内部的选举,又是总统选举,又是议会选举。选举比较多,比较密集,使得他们比较疲劳。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有政治上的厌倦,法国在近30年来,一直面临一个很重要的挑战,就是所谓的代表制危机。法国人觉得他们的政治人物,无论是总统,还是议员,往往不能真正的代表他们。所以,在代表和选民之间,实际上有着越来越大的鸿沟。这也是法国政治危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如果一个民主制不能选出真正能够得到民众支持的代表和政治人物,那么民主就出问题了。
最近这些年,法国人经常讲民主制的危机、代表制的危机,就是这种危机的表现,就是我刚才说的这种现象——在一些很重要的选举当中,弃权率非常高,特别是议会选举。虽然马克龙取得了议会的多数,但是实际上他的支持率并不高。我们知道在总统选举中,第一轮他得到了24%的支持率。在议会选举当中,他的政党得到了32%的支持率。如果考虑到弃权率,这么高的弃权率,他的支持率实际上不到20%,16%、17%左右。所以,这是很大的一个问题。对于法国政治的思考,所谓的代议制危机或者民主的危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等一下我们也会结合法国的社会文化和政治思潮谈一下这个问题,怎么来理解所谓的代表制和民主的危机。
马克龙执政新变化之强化总统制
马克龙当选之后,他在政治上表现出一些新的变化:第一个变化就是他试图重新强化总统制,强化总统作为主权承载者高高在上的形象,这是他当选总统之后的很重要的变化。马克龙比较年轻,善于学习,他认识到前面两任总统并没有很好地履行总统的权力,没有很好地树立总统的形象。所以导致法国人对他们的总统比较失望,对总统制也比较失望。我们知道第五共和国的特点是强调总统,他代表国民,是主权的承载者,是主权的代表者,那么他应该是能够团结国家的各个部分,他应该是置身于日常的政治之上,能够在关键时刻做出决断,来掌控法国政治的方向,掌控法国国民政治的道路。
但是萨科奇和奥朗德都没有树立起这样一种形象。萨科奇精力充沛,他事必躬亲,所以他当总统的时候,2007年到2012年,人家称他为是所谓的超级总统。他每天忙于介入到各种具体的事务当中去,在很多方面他扮演了一个总理的角色,让当时法国总理菲永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了。萨科奇当然是希望通过他这种积极的介入,推动法国的改革能够迅速进行。但是,他并没有真正实现这一点,这让法国人觉得他其实并没有实质的政治能力。超级总统的后果是,总统和日常的政治事务关系过于密切,削弱了总统高高在上代表整个民族的形象。
奥朗德当了总统之后,他意识到萨科奇的问题,他说我不要做一个超级总统,我要做一个正常的总统。不像萨科奇那样事必躬亲,介入到很多具体的政治事务当中去。但是,他又显得过于平庸,法国人在奥朗德身上完全看不到一个真正具有魄力的政治领袖,奥朗德是一个没有什么政治魅力人物。所以,奥朗德当选五年,他的名望是直线下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政治没有什么效果,另一方面跟他个人形象有很大的关系。
马克龙当选总统之后,他知道法国人实际上渴望看到一个强势总统,能够表现出一种强权总统的形象出来,这也是法国政治文化的一个主要方面。我们下面也会谈到,法国人一般都会期望有一个政治上的强权人物出来,能够解决他们的问题,甚至是某种救世主似的人物出来,把他们从危机,从灾难当中拯救出来。我们看到在1789年之后,有拿坡仑、戴高乐都是这样的政治强人。法国人的政治文化里面,有这样一种对政治强人的渴望。马克龙事实上是利用了这样的政治文化,也利用了法国人这样的一种心态。所以他在当选之后,在他的形象塑造上,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总统作为民主政治主宰的形象。
比如说5月7号当选总统之后,他在卢浮宫发表了他的胜选演讲。在卢浮宫这样的地方举办庆祝仪式,本身就是有代表意义的,因为卢浮宫是法国的皇宫。所以,某种意义上,他有意识把自己和法国君主制的历史联系起来。我们知道第五共和国的特点是强调总统具有至高的权力,所以很多研究者认为第五共和国虽然是一个共和国,但是实际上有君主制的色彩,所以称之为君主制共和国。马克龙选卢浮宫来庆祝他的胜选,发表他胜选的演讲,他是有这个意识的。
他当选后不久,就接见了普京。他选择接见普京的地方也很有意思——凡尔赛宫,凡尔赛宫也是法国的皇宫。从路易十四之后,到大革命之间,法国的皇宫实际上是在凡尔赛,之前是卢浮宫。他在凡尔赛宫接见普京,实际上也是想塑造他类似于君主的形象。
马克龙以前读书的时候很喜欢戏剧,他很擅长表演,所以在这种政治上的作秀,他是非常拿手的。这样的一些举动,使得法国人认为他们所希望的那样一种强权总统好像又出现了。所以,这一段时间,法国媒体对马克龙的评价很高。你要看法国的媒体,就发现他们有一个所谓的“马克龙热”。但是法国的舆论到底是不是真的如此对马克龙那么痴迷,那也很难说。
我们看到现在在法国、美国,在西方有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媒体和舆论是分离的。我们一般认为在一个民主国家里面媒体是代表舆论的,是反映舆论的。但是,现在看媒体和舆论是有界限的,媒体不能完全真正有效的代表公共舆论,你看美国的选举也可以看得出来。美国主流的媒体都是反对特朗普的,都是支持希拉里的,但是民众可能不一定像媒体一样有这样的立场。在法国也有这样的情况,马克龙从做候选人到做总统,都得到了媒体的支持。媒体现在继续刻意地去强化他的形象,我读过一些文章,对他的吹捧是比较肉麻的。
(未完待续,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继续关注钝角网www.dunjiaodu.com)
更多国际新闻,扫码关注地球日报
更多国际新闻,扫码关注地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