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蝗灾肆虐亚非,蝗虫数量或在6月再增500倍

微德国Germany

关注

来源 英中眼

导读

2月11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向全球发布预警,称希望全球高度戒备现在正在肆虐的蝗灾,防止被入侵国家出现粮食危机。本次蝗灾始于非洲,然后飞过红海进入欧洲和亚洲,目前已经到达了巴基斯坦和印度,距中国可以说仅一步之遥。据悉,若到6月蝗灾得不到控制,蝗虫数量或再增500倍。

由于灾情严重,这场蝗灾一出现,就成为了非洲部分地区70年以来爆发的最大蝗灾。

而这次在东非地区泛滥的蝗虫,是沙漠蝗虫,也是所有蝗灾里最危险、最令人不安的一种。

1

到6月蝗灾得不到控制,蝗虫数量或再增500倍

沙漠蝗(Schistocerca gregaria)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迁徙性害虫。在外界环境刺激下,此类蝗虫形成的蝗群密度大,流动性强。

它们还是贪婪的食客,每天要消耗相当于自身体重的食物,它们的目标食物是粮食作物及植被。

由于每平方公里规模的蝗群可容纳4000~8000万只,一天的食物消耗量相当于3.5万人的食物消耗,对粮食安全和农村生计构成重大威胁。

但最令人恐惧的,是它的移动速度,一天最高可飞越150公里。跨过海拔两千米的高山,越过汪洋大海,什么都无法阻止它们的群体迁移。

受雨量充沛和季风时间长等因素影响,当前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包括:索马里、埃塞俄比亚、肯尼亚、也门、沙特、巴基斯坦以及印度。

根据现有数据显示,这场国际级蝗灾已经摧毁了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共计70000公顷农田、肯尼亚70000公顷的农田。

央视网消息:巴基斯坦遭遇了非洲蝗虫与伊朗蝗虫双重入侵,创下该国27年未见的蝗灾,目前已进入紧急状态。

印度拉贾斯坦邦遭4000亿蝗虫袭击,有入侵其他邦之势,恐将造成印度粮食减产30%-50%。

据悉,若到6月蝗灾得不到控制,蝗虫数量或再增500倍。

有人说,蝗虫寿命很短,只有几个月。没错,但蝗虫最致命的是繁殖能力特别的强。

联合国指出,在目前的蝗群规模下,快速消灭大量蝗虫唯一有效手段方法就是空中控制。飞机低空喷洒杀虫剂的方式进行消灭。

如果是发达国家,可能能够很快控制住,但对经济并不发达地区却是很有挑战性的工作。

加上局部地区动荡不安和自然灾害的限制,这对很多国家来说并非易事。

在索马里,很多地区受到极端组织的控制和威胁,喷洒杀虫剂变得更加困难;南苏丹和乌干达的部分地区,近几周出现了洪水,为新一波蝗虫的繁殖提供了温床。

埃塞俄比亚政府部署了4架小型飞机抵抗蝗虫入侵,但根本撼动不了庞大的蝗虫群;肯尼亚喷洒农药,却也杀死了很多其他生物。。。。

目前联合国粮农组织已经介入,并协助各国采取快速控制行动和举措来保护生计并防止粮食安全形势的恶化。

2

全球变暖带来的最新威胁

据肯尼亚《每日国家报》报道,蝗虫入侵是全球变暖带来的最新威胁。

据报道,气候变化引发的干旱、洪水,农业经济基础被破坏导致的生活环境恶化。

但无论澳洲、亚马逊的大火也好,各种极端天气或非洲的蝗灾也罢,其实早在2009年,就已经有人预言了这一切。

纪录片《未来地球》里面描述2025年地球的很多场景,在2020年,一一应验。

在这部纪录片里,全球变暖和人口的剧增、环境的污染,地球正在逐渐干涸。

人们开始砍伐植被来应对水资源的日益短缺。相应的气候模式也发生了变化。

喜马拉雅山脉的冰川供养了世界30%的人口,但由于全球变暖,无论是南北极还是高山冰川,都在逐年减少。

气候变更会使那些最需要降水的地方变得日渐干涸,雨水充沛的地区则遭受洪涝灾害。

非洲就是其中一个遭遇干旱的地区。而非洲蝗虫存活所需的水分很少,干旱让非洲沙漠成为它们生长的乐园。

等到它们啃食完当地的农作物,又随风向下一个地区迁徙,并在雨季大量繁殖。

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直到这场灾难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看似是先天的自然灾害,其实很多都是人为原因间接造成、加剧的。

就像纪录片里所说 :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道门,一道是通往毁灭,另一道的背后则是经济的繁荣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我们要怎么选?

愿我们能够谦卑自己内心,现在行动起来,保护环境,真爱生命,敬畏自然。真正需要被拯救的不是地球,而是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