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伊朗油轮重获自由,是因为美国被盟友“背后捅刀”?

微德国Germany

关注

来源 百万庄通讯社

近日,伊朗与西方世界在海湾地区的博弈出现戏剧性转折。

8月18日,在两次拒绝美国提出的继续扣押伊朗油轮的要求后,直布罗陀政府释放了伊朗油轮“格雷斯一号”。

伊朗油轮重获自由,这让美国颜面大失。

8月20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发出警告称,任何方面如协助或允许已被英国海外领地直布罗陀放行的伊朗油轮靠岸,都可能面临美国制裁。

事件始末

先来回顾一下事件的始末。

△ 伊朗油轮“格蕾丝一号”7月4日,伊朗油轮“格蕾丝一号”在直布罗陀海峡被英国当局扣押。英国指控这艘油轮涉嫌违反欧盟对叙利亚的制裁,向叙利亚运送原油。对此,伊朗表示否认,斥责英国是“海盗”行为。

△ “史丹纳帝国号”油轮

7月19日,伊朗革命卫队在霍尔木兹海峡扣押了悬挂英国国旗的“史丹纳帝国号”油轮,指控称该油轮违反了海事规定。英国认定伊朗此举为“非法报复”。

两艘油轮的命运走向成为了英伊两国博弈的风向标,而有关两国暗中商议互换“船质”的说法也早已在国际社会传开。

8月15日,直布罗陀当局下令释放了被英国皇家海军扣押的伊朗油轮“格雷斯1号”及其船长和三名船员。

▲ 8月18日晚,伊朗油轮“格雷斯1号”重新出海,扣船事件暂告段落。在整起事件的背后,美国的“背影”一直存在。就在直布罗陀法院准备宣布释放被扣伊朗油轮的前一刻,美国司法部于8月15日向直布罗陀法院提出接管油轮的申请,企图对“格雷斯1号”进行扣押。美国此举遭到了直布罗陀法院的拒绝。法院表示,伊朗方面保证这艘油轮不会驶往叙利亚,因此这艘船不在欧洲的制裁名单上,所以决定对船只予以放行。

△ 8月19日,伊朗驻英国大使巴埃迪内贾德在在其官方社交媒体账号上表示,伊朗油轮预计今夜离开。他同时表示,两个工程团队已经搭乘飞机抵达直布罗陀,协助油轮离开。

一计不成的美国随后又宣布向该油轮发出逮捕令,理由是该邮轮“非法利用美国金融系统支持和资助向叙利亚出售石油产品,让伊朗革命卫队受益”。

不料,美国再次遭到了直布罗陀当局的拒绝。

8月18日,直布罗陀当局驳回了美国的要求,并对美国回应表示,欧盟与美国法律不同,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没有理由继续扣留伊朗油轮。

“美国之手”

自从海湾地区局势紧张以来,美国一直以所谓的“航行安全”为由,竭力宣扬组建“护航联盟”。

截至目前,美国已经向60多个国家发出了邀请,期望这些国家派出军力,在美国领导下联合在霍尔木兹海峡巡逻。

当时按照美国的臆想,多国联军在自己的领导下巡航海湾,既可以抱团向伊朗施压,分担成本降低美国的单方面付出,同时还能为创立以自己为盟主的“中东北约”铺路。

△ 在霍尔木兹海峡巡逻的伊朗军舰

然而,到目前为止,除了英国、以色列、巴林和澳大利亚外,美国的其他盟友都不愿为美国火中取栗。日韩等国采取了推诿扯皮的策略,而德国更是明确对此表示拒绝。

盟友的不给力让美国对伊朗的“极限施压”政策出现了“大窟窿”。而此次“格雷斯1号”的全身而退,更是意味着该政策再被“捅刀”。

英国操盘

在组建“护航联盟”这一事情上,英国态度原本很积极,这也让美国感到相当欣慰。

“格雷斯一号”在直布罗陀被扣,虽然远离伊朗本土,但无疑战略上有利于美国借此对伊朗施压。于是,在扣船事件发生后,美国的兴奋溢于言表,其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曾称之为“好消息”。但是,美国没料到英国竟在它面前耍“两面派”。一方面,作为美国的传统盟友,再加上“脱欧”以后对于美国的愈发依赖,英国在地区局势上表现出与美国站在一起的姿态,以换取美国日后的支持。

▲ 8月5日,英国宣布加入美国领导的波斯湾护航行动。其国防大臣本•华莱士发表声明称:“英国决心确保她的航运免受非法威胁,因此我们今天加入了海湾新的海上安全任务。”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也表示,“现在英国必须应对日益增加的威胁”。

而另一方面,英国不愿意被绑在美国的战车上失去自我。

因此,在是否继续扣押“格蕾丝一号”的问题上,英国通过受其影响巨大的直布罗陀当局的“嘴”,向美国说了“不”。

作为伊核协议的签字国,英国如果在“格蕾丝一号”事件中完全听从美国的摆布,既会与伊朗方面进一步搞僵,也意味着与德法等还在努力保留伊核协的欧洲大国更加疏远。这样一来,确实是满足了美国的要求,但英国未来的外交余地将会变得狭窄。英国当然不乐意。

所以说,英国在此次扣船事件上的“左右逢源”,在缓和与伊朗关系的同时,也向全世界彰显了其在地区事务中依然拥有独立话语权和影响力,提醒各方不能忽视其存在。

随着英国在美伊之间实施平衡策略,未来美国在海湾地区可能会更加力不从心,在对伊朗“极限施压”时,也将越加缺乏底气。

- END -撰文 /兰顺正

(远望智库特约研究员 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会员)

编辑 / 张晶

校对 / 聚慧

图片 / 网络

美编 / 曦嘉

本文作者系新浪国际旗下“地球日报”自媒体联盟成员,授权稿件,转载需获原作者许可。文章言论不代表新浪观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