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切尔诺贝利沦为网红打卡地!“消费苦难”挨批

微德国Germany

关注

来源:华闻派

上周末,豆瓣评分9.6分的神剧《切尔诺贝利》(Chernobyl)完结了。

这部剧由美国HBO频道出品,刻画了发生在前苏联切尔诺贝利地区的史上最严重核电事故。如今,三十三年过去了,但是核辐射污染带来的沉重阴影,仍然盘旋在当地人民的头顶上。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附近的景象

出乎华闻君意料的是,今早微博热搜竟然出现了这样一个话题#ins网红切尔诺贝利打卡#,原来这部迷你剧的热播,却使得这个地方成为了热门的旅游景点。

电视剧《切尔诺贝利》给当地蒙上了一层神秘危险的色彩,但人们前去参观,到底是为了纪念这场悲剧,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猎奇心理?

BBC也在今天发布了一篇报道,认为HBO的《切尔诺贝利》对灾难的描绘有“添油加醋”之嫌,并不是此前大家认为的“真实还原” 。

▲BBC对切尔诺贝利事故的报道

对此,华闻君不禁要问,人们如今关注切尔诺贝利,究竟在关注什么?

01

网红半裸拍照打卡,引发众怒

受到HBO热播剧《切尔诺贝利》的影响,据路透社报道,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五月切尔诺贝利地区的游客访问量增加了30%,六月、七月和八月的预定量已经增加了40%。

对于外国网红来说,去切尔诺贝利参观拍照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新潮流。一批ins网红赶往现场,解锁了各种打卡姿势。一些人穿着专业的防辐射服装,在当地著名的地标建筑前拍照留念。

▲Ins用户发出自己在切尔诺贝利地区拍摄的照片

“在这里,你可以拍出数百张梦幻照片发在Instagram上!”切尔诺贝利的旅行社打出的广告词这样说道。这些旅行公司将切尔诺贝利宣传为“后世界末日”,仿佛认为这是一个未来的恐怖世界,而非过去的、实实在在发生过的灾难。

▲Ins上的网红在切尔诺贝利地区的“打卡”照

更为过分的是,一些网红为了吸引眼球,直接半脱或不穿防护服。一名用户名为nz.nik的ins网红直接po出自己在切尔诺贝利拍摄的半裸照,直接点燃了网友的怒火。

▲名为nz.nik的ins网红拍的半裸照被网友抨击

“你知道那里曾经有上万人因为核辐射去世吗?利用那些人的悲剧,摆个pose拍照片只为了吸粉,你竟然觉得这样做没问题,从那里滚出去!”

“你到底有什么毛病?竟然为了红,去我们国家历史上最悲惨的一个地区拍这种照片?”

不仅仅只有外国游客对切尔诺贝利感兴趣,#ins网红切尔诺贝利打卡#话题上了微博热搜之后,不少中国网友也在话题广场上发帖,说他们也计划去当地参观。

▲中国微博用户发表的博文

当地旅游局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禁区参观一天所接受的辐射,比在飞机上飞行一天受到的还要少,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他们设立了两条旅游线路,一个五人团一天的费用大概在1065元人民币左右。

但是,核辐射对人体的影响程度毕竟是未知的。乌克兰科学家说,关闭核电厂并不意味着核危险的结束,他们也不知道反应堆里正在发生什么。

不少网友还是表现出了担心,有人认为,官方的态度并不能百分百相信,目前还是少去为妙。还有人认为,开放核事故地区,是为了让更多人对灾难抱有敬畏之心,而非像现在这样,将“去切尔诺贝利打卡”作为一种潮流,只是为了拍张照片发在社交媒体上哗众取宠。

▲部分微博网友的评论

游客去切尔诺贝利游玩的趋势愈演愈烈,面对这种情况,《切尔诺贝利》剧集的编剧Craig Mazin也出来说话了。他在自己的Twitter账号上发文,表示切尔诺贝利事件能引起人们关注是一件好事,但是“希望参观者能记住,那里曾经发生过可怕的悲剧,请对牺牲的人们抱有尊重之心。”

▲Craig Mazin发表的推文

02

观众猎奇,是反思悲剧还是消费苦难?

但是事实是,《切尔诺贝利》的热播,引起的并不是观众对于核电安全的关注。艺术加工为这起悲剧蒙上了一层戏剧化的色彩,观众由此所产生的沉重、悲伤的情绪,来源于被编剧放大的戏剧冲突,而非历史上真正发生过的灾难本身。

在剧中,观众们真正得到满足的只有猎奇心理,而游客在切尔诺贝利的打卡行为,也许就是这种心理的表现之一。

在HBO的剧集中,事故发生后不同群体的行为存在着极为鲜明、紧张的冲突。爆炸之后,对灾难严重性一无所知的消防员奔赴现场,吸收了大量致死的核辐射,在身体溃烂中痛苦死去;普通民众以为核辐射爆炸时的景象是难得一遇的“美景”,争相出门观看。

▲毫不知情的儿童兴奋地迎接核污染引起的“黑雪”(HBO《切尔诺贝利》剧照)

与无辜的普通民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切尔诺贝利》剧中,科学家们惊慌失措,但又无力回天;而知晓真相的政府官员,却选择了自欺欺人,导致救灾速度严重减缓,给当地居民带来了难以想象的伤害。这些极具冲击力的画面和故事细节让部分中外媒体认为,《切尔诺贝利》迷你剧还原了当年的事实真相。

▲中外媒体关于《切尔诺贝利》的文章标题

不过,BBC却在今天发表了一篇报道,文章中采访了一位亲历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工程师Oleksiy Breus。

▲工程师Oleksiy Breus在事故发生时(左)和现在(右)的对比

根据这位工程师的回忆,《切尔诺贝利》迷你剧中所呈现的并不全是真相,其中有不少虚构的情节和内容。“这部剧对当时居民和政府的情绪表现得非常准确,但是一些细节仍然与事实不同,这可能不算撒谎,但确实是虚构的。”

▲Oleksiy Breus在事故发生20年后,再次回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在剧中,正是因为核电站主任Bryukhanov、副总工程师Fomin和值班主任Dyatlov在核泄漏伊始处置失当,直接导致了后续无法挽回的灾难。这三位“反派”后来都被判处了十年的有期徒刑,而编剧Mazin此前坚持认为Dyatlov就是核污染的罪魁祸首,但后来他也在采访中表示,也许这一说法并不可信。

▲Bryukhanov(左)Dyatlov(中)Fomin(右)在庭审现场

Breus认为,这部剧对于主角的刻画并不准确,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扭曲事实”。“Dyatlov之所以成为大反派,可能是因为核电厂的工人一开始是这么认为的。但后来,大家已经改变了对他的看法。那时工人已经陷入了恐慌,不管Dyatlov表现得有多严苛,他也是一名水平很高的专家。”

另外,《切尔诺贝利》还描述了第一批消防员在爆炸后前去灭火的场景,邻近地区的消防员在对核泄漏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被派出,主角之一的VasilyIgnatenko就这样死于核辐射。

▲剧中消防员VasilyIgnatenko死于辐射(HBO《切尔诺贝利》剧照)

但是,Breus说,他在第二天早晨到达工作岗位时,并没有看到任何明火。“我看到了损坏的4号反应堆,一些设备暴露在外,但是没有烟雾和火焰,只有一些受损部分产生的油烟。”另外,尽管消防员确实向损坏的反应堆上浇水,但是水流在接触到反应堆之前就熄灭了。

▲消防员准备去4号反应堆顶部清理碎片(照片摄于1986年)

《切尔诺贝利》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莫过于,三名核电厂志愿者自告奋勇,潜入受损反应堆下方的隧道,打开至关重要的排水阀,以避免产生更大的爆炸。在剧里,三名英雄都死于核辐射引起的放射性疾病,但在真实事件中,他们都活了下来。原型之一的Baranov于2005去世,而另两名工程师Bespalov和Ananenko如今仍然在世,居住于基辅市。

“这是我们的工作,”Ananenko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时正好轮到他值班,而其他人是由经理制定的。只有他们清楚阀门的位置,因此他们是完成任务最合适的人选。“如果我不去做,就会被解雇,那以后我怎么找到下一份工作?”

▲志愿者之一Ananenko照片(过去与现在)与剧中场景(右)的对比

Ananenko还说,现实事件并不像电视剧中描绘的那样。他们只在半边脸上戴了面具,因此可以互相说话。在完成任务归来后,他们既没有得到奖励,也没有人为他们鼓掌。

“这只是我们的工作而已,谁会为此鼓掌?”

除了给核电厂工人添加英雄光环之外,《切尔诺贝利》还虚构了很多普通居民的行为。在剧中,核爆炸之后,附近的居民迅速赶到一架铁路桥上,观看爆炸时的景象。但是这些人因为暴露在核辐射之中,最终全部死亡,这架桥也被称为“死亡之桥”。

▲居民在桥上观看核爆炸景象(HBO《切尔诺贝利》剧照)

Breus告诉记者,爆炸当时,大多数居民应该都在睡眠之中,就连他虽然是核电厂的工程师,也是在第二天早上去上班后才知道这件事。“我从来没听说那晚有很多人出去看爆炸。”

尽管很多观众称赞HBO在《切尔诺贝利》中对细节的刻画,Breus却认为,这也是它的缺点之一。“电视剧中有很多刻板印象,是典型的西方视角下的苏联写照。”

俄罗斯也有一些人士抨击了这部电视剧,一位专栏作家发表文章说,“这是美国企图破坏俄罗斯核电系统的阴谋”,将其视作美国的政治宣传。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宣布,他们要重新拍摄关于切尔诺贝利的电视剧,“重现当时的真相。”

▲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后受损的建筑

抛开政治角力不谈,评分9.6分的《切尔诺贝利》的确是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但却决不是完全反映现实的纪录片。电视剧中的“切尔诺贝利”有让人动容的孤胆英雄,有令人恨得咬牙切齿的反派。

在编剧和导演的加工之下,真正让观众动容的,不是历史上的真相,而是一个充满戏剧化冲突和悲剧主义色彩的故事。

▲《切尔诺贝利》里有一个情节是400名矿工参与挖掘受损反应堆下的隧道(HBO《切尔诺贝利》剧照)

而由此衍生出来的“旅游打卡”热点事件,简直像一场大型的荒诞舞台表演。切尔诺贝利陷在悲剧之中,而围观者各有各的心思,并不在意它的悲欢。从头到尾,这都是一场对苦难的消费。

- The End -

文 九重 编辑 林卉卉

图片来自网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