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各类花式“脑洞”重建方案,法国人原来最爱这一款!

微德国Germany
来源/欧时大参
巴黎圣母院大火后,法国总统马克龙迅速表示要进行修复重建工作。来自全球各地的建筑设计师们纷纷给出了自己的重建方案,对这些创意方案,法国人是怎么看的?近期民调显示,超过半数法国人表示希望按原样重建,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社会与历史渊源呢?
巴黎圣母院在经历大火后,法国总统马克龙发表讲话称将在5年内完成重建工作,并表示“可以考虑加入现代建筑的元素”。
法国总理爱德华·菲利普也宣布进行“国际建筑大赛”以建造新的尖塔,并提出疑问,“我们应完全复原奥莱·勒·杜克于19世纪设计的尖顶,还是设计一个新的?”
在法国政府号召下,已经有众多设计师、建筑事务所(和热心网友)加入了这场竞赛,贡献出自己的构想。
法国媒体《巴黎人报》就已经公布的10个圣母院重建方案征求读者意见,进行民意试水。截至发稿,已有超过3.3万人在该平台投票。
No.10大火纪念圣母
法国设计师Mathieu Lehanneur提出,与其重建150年前的设计,不如重建大火时的圣母院。

Mathieu Lehanneur提出设计(图:设计师本人instagram)
他表示:“火焰如今已经是这座教堂的标志之一了……我喜欢这种通过建筑定格某一时刻的想法,对我而言,这是捕捉灾难并将其转化为美丽、将短暂转变为永恒的一种方式。”
但就目前看来,这个方案并没有得到大众的喜爱,在此次《巴黎人报》的读者投票环节中,该方案在10个方案中垫底,只有2%的参与人投给了它。
No.9 三角锥玻璃塔尖
这是由来自巴黎的ABH建筑事务所的建筑师Alexandre Chassang提出的方案,追求现代感,他表示,“我们可以在这座还尚未定型的建筑上体现我们现在的文化。”

Alexandre Chassang方案(图:设计师本人instagram)
玻璃透明型尖顶可以将自然光撒入教堂大殿内,充分考虑光线利用的问题。
这个方案获得了3%投票者赞同。
No.8 光束连接天与地
斯洛伐克的建筑团队Vizum Atelier建议设计一个轻质的塔顶,顶部有一束直射上天的光束。

Vizum Atelier方案(图:设计团队instagram)
这一做法是希望重塑哥特精神。
“在哥特时代,建筑师竭尽全力地尝试离天空更近一些,现在到我们把这个事情实现了。”


Vizum Atelier方案(图:设计团队instagram)
也有网友指出,这个设计夜晚看看还不错,但白天就……
该设计方案有7%的人表示赞同。
No.7 全水晶屋顶
意大利建筑师Massimiliano 和Doriana Fuksas建议在大教堂的设计中添加一个由水晶制成的现代屋顶和尖顶,并在夜晚点亮。

Massimiliano 和Doriana Fuksas方案(图:设计团队instagram)
他们认为水晶尖塔象征着历史和精神性的脆弱,而光是非物质的代表。
同样,该方案也仅有7%赞同。
No.6 玻璃+石头,现代+传统混搭
俄罗斯建筑师Alexader Nerovnya建议将全玻璃屋顶与更传统的尖顶结构相结合。

Alexader Nerovnya方案(图:设计团队instagram)
“当人们来到大教堂时,他们将感受到与古代和现代部分在一起的强大历史联系。”建筑师认为,“我们知道在13、14、18和19世纪,人们分别对圣母院的设计进行了一些调整。巴黎圣母院不会永远是一个样子,无论修复得有多好。”
该方案获得11%的赞同票。
No.5 圣母院顶散步
法国第戎建筑师Godart和Roussel建议用轻质材料进行现当代的风格重塑。“如果只是仅仅照着原样重建,不留下任何关于这场大火的记忆,我们真的会满意吗?”

Godart和Roussel方案(图:设计团队facebook)
在他们提出的设计方案中,教堂顶部将变成散步空间,人们可以在上面透过玻璃俯瞰巴黎。
该方案同样获得11%的赞同票。
No.4 屋顶变森林
法国设计师Marc Carbonare则是独辟蹊径,提议在巴黎圣母院屋顶种树造森林。

Marc Carbonare方案(图:设计团队instagram)
在大火中消逝的木质屋顶素有“森林”之称,因为建造时曾使用大量木梁搭建,每根木梁都耗费了一根大树原木。
“这会是极具象征意义的一个设计,而且比起原样重建预算更低。”
该方案有14%的网友表示了支持。
No.3 空中花园
Studio NAB设想了一个“温室屋顶”。

Studio NAB方案(图:网络图片)
为了尊重原来的风格又加入现代元素,NAB事务所在需要重建的部分设计了温室和养蜂场。

Studio NAB方案(图:网络图片)
温室将采用金色的钢结构和玻璃,不仅种植植物,还可以作为观景台。
从原来屋顶回收的木材,将被用作温室中的花盆和家具。

Studio NAB方案(图:网络图片)
温室将举办城市农业、园艺和可持续性农业等教育活动,同时绿色屋顶还设置了面向孩子的工作坊,使儿童与自然联系起来。
No.2 全彩绘玻璃
巴西建筑设计AJ6工作室设计了主要由彩绘玻璃制成的屋顶及尖塔,是所有方案中最具有宗教色彩、最华美的一个。



AJ6工作室方案(图:设计团队instagram)
“彩绘玻璃在经过设计之后,即使在夜晚,也会发光,这将会是连接天地之光,带来非常壮美的景象。”
这项方案目前是“亚军”。
No.1 灯光装置艺术
目前在该项网络投票中,最受欢迎(16%)的重建方案来自一家巴黎活动策划公司创建人Christophe Pinguet。

Christophe Pinguet提出方案(图:网络图片)
他的方案采用的是依靠灯光装置艺术来使圣母院“复活”。“这是一项带有强烈情感意义、象征意义的项目。发光的塔尖和众多的光束将出现在全世界媒体上。”
据《巴黎人报报道》,如果通过,该灯光装置艺术每年只会在圣诞点灯季展现在众人眼前。
重修的圣母院,你最想她什么样子再现呢?下方投票说出你的想法!
一定会咨询法国民众意见
各类花式重建圣母院方案应接不暇,法国政府又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去选择最终重建方案呢?
据法国媒体franceinfo报道,法国文化部长FranckRiester日前表示,会认真研究所有提交的巴黎圣母院重建方案,法国民众将可以在公众意见咨询环节给出自己的意见。
“政府会作出最后的决定,但是所有方案都将被共同商定,我们会征询各方意见,不会有任何东西是背着法国人民做出决定的。”
目前政府方面还没有给出明确重修计划。
超半数法国人支持原样重建
一份4月30日发布的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法国人还是更支持原样重建巴黎圣母院。
英国舆观调查公司YouGov在4月26日至29日所作民调显示,1010名法国调查对象中,54%的人支持原样重建巴黎圣母院,25%的人支持在重建过程中添加现代建筑元素,另有21%的人没有意见。
法国人为何这次偏爱原样重建?
针对巴黎圣母院的重建,法国人似乎有着一种“恋旧”情节,针对超半数支持原样重建的结果,法国媒体Franceinfo采访了巴黎一大教授、历史学家Dominique Poulot,试图分析这样的一种选择背后深层次的社会与历史原因。
Franceinfo主持人指出,在这次大火中被烧毁的尖塔,并非包含在巴黎圣母院的最初设计里,初次修建的尖塔破败后,在18世纪末被拆除。经历了超过60年没有尖塔后,直到1859年才又设计建造了现在版本的尖塔。
Dominique Poulot表示,在建筑师维奥莱·勒·杜克奉命修复塔尖的时候,的确是想要重建13世纪的建筑风格,甚至还摧毁了一部分完好的巴黎圣母院,为了回到初建时的风格,但是之所以他最终还是建了一个新的塔尖,是因为原塔尖的修建资料早已失传,不得已才选择修建新的。
奥莱·勒·杜克在修复教堂时,很重要的一条理念就在于希望修复后的建筑可以与原建筑达到一种“和谐”状态,而这样的理念也被建筑师们广泛借鉴。
对于巴黎圣母院,Dominique Poulot表示,她的重建已不仅仅是建筑领域技术环节的讨论,更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记忆,这种记忆随着各类文学作品,早已在全世界传播。所以对于是否原样重建势必有着一定的争论。
(欧洲时报/ 傅嘉丽 编译报道)
本文作者系新浪国际旗下“地球日报”自媒体联盟成员,授权稿件,转载需获原作者许可。文章言论不代表新浪观点。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