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普京的2018:外交是能手 经济差把劲

微德国Germany

关注

执政关键词:总统大选 外交 特朗普

2018年执政得分: 85分

点评学者: 罗英杰 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2018年是普京执掌权杖的第18年。在这一年里,俄罗斯国内外形势跌宕起伏,在很大程度上考验着掌舵人的执政能力——叙利亚危机依然悬而未解,前间谍中毒事件引发西方“群殴”,养老制度改革招致国内抗议连连,刻赤海峡冲突引发世界关注……然而,76.69%这一远超以往的总统大选得票率,无疑是对其最大的肯定。回顾起来,普京本年度的执政亮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从执政风格上来讲,普京依然坚持两个特色:一方面是在大选年,尽可能向国内民众展现亲和的形象,如:与儿童共庆新年;读诗送国际三八妇女节祝福——“我们被女人的灵魂征服”;接见冬奥会运动员,并就“兴奋剂事件”向其道歉;和被保安推开的二战老兵握手并一同敬献花篮;参加面向全体学校播出的“公开课”活动;帮助身患绝症的孩子完成梦想——坐直升机鸟瞰圣彼得堡等。

另一方面则是对国外尽可能通过个人外交能力实现交好,即其所称的“莫斯科准备与所有国家及国际组织发展伙伴关系”。一系列外交活动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与中国的交往:与中国高层领导人和各界人士会晤十余次,并被中国授予“友谊勋章”,和中国举行“东方-2018”联合战略演习、阅兵等;在与其他国家的交往中,普京也不遗余力,如亲自录制视频,欢迎大家去俄罗斯看世界杯;亲自驾驶新车带来俄访问的埃及总统塞西“兜风”;在G20峰会上与沙特阿拉伯王储进行热烈互动,两人击掌、握手、相邻而坐;以投资和经贸合作帮助委内瑞拉解决国内经济问题,得到委总统马杜罗的推文致谢……

第二,在解决国内发展问题、化解国内矛盾上,采取了较为长远而富有回旋余地的策略。作为一个希望“防止苏联解体”的领导人,他将许多精力投入到化解国内矛盾、维护国家团结稳定上。

在签署的总统令中,普京提出,到2024年前,俄罗斯要进入全球五大经济体行列。每年都要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基础上,实现俄罗斯的GDP增长高于全球平均值,同时,保证国内通货膨胀率不超过4%”;提高俄罗斯从事技术创新组织的数量,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加快引进数字技术,确保在2024年,俄罗斯的数字技术经济发展所占GDP份额要比2017年增长3倍;

在实现民生目标上,他也提出了一套方案,如提高国人平均寿命、新增或改造住房、保证居民收入和退休金增长、减少贫困人口等;在保证以上发展问题的基础上,他还强调了要大力治理伏尔加河、贝加尔湖等地区的污染,恢复生态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引发了俄罗斯社会的普遍不满,普京在退休年龄改革问题上,罕见地做出了政策让步,对提高俄罗斯人退休年龄的养老金改革计划作出了小幅修改,并以“对女性群体的特殊关怀”来解释自己的政策制定初衷。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内的反对声音,稳定了其执政地位。

第三,面对国际威胁,彰显国家能力,并适时采取果断而强硬的回击。在3月份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普京展示了“独一无二”的新型核动力巡航导弹。当然,他也强调,在当前复杂的世界局势下,俄罗斯应该确保陆军和海军的平衡发展,避免陷入军事竞赛。在处理对美关系上,普京采取一贯而直接的强硬态度:于年初对美国公布的“克林姆林宫名单”进行了回怼;否认干预美国大选,拒绝向美引渡被指控干预美选举的俄公民;批评美国及其盟友对叙利亚军事和民用设施实施打击。

针对美国宣布退出《中导条约》,普京当博尔顿面批评其“老鹰吃光了橄榄枝,只剩下了箭”,并威胁称俄罗斯将“被迫”瞄准任何“敢于部署美国中导的国家”。此外,普京还绕过美国,与印度签署价值50亿美元的S-400系统供应合同并举行海陆空三军的联合军演。

在叙利亚问题上,普京表态称“叙利亚人独立决定自己命运的所有条件都已成熟”的声明,并与土耳其携手在伊德利卜省建立非军事区,以压缩美国可能施展影响力的空间。

在与乌克兰的争端中,则为了显示实力存在和战斗决心,亲自驾驶卡车出席跨刻赤海峡大桥公路部分通车仪式。但是,虽然上述均为强硬对外姿态,但在以色列战机借俄军机做掩护袭击叙利亚目标,导致后者被叙利亚防空炮火击落事件,则雷声大,雨点小,对以色列缺乏实际反制措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俄罗斯的战略威慑力。

整体看来,2018年,在打造个人形象和外交方面,普京的表现还算不错,可以打出较高分。但普京依然并不精于内政尤其是经济。过去一年,普京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承诺超出了俄罗斯真正的预期发展能力,极有可能成为“空头支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