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朝鲜又走了一位老人家:导弹专家朱奎昌逝世

微德国Germany

关注

文章来源:林海东

9月3日夜,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联名发表讣告,发布了朱奎昌当晚20点30分逝世的消息。4日朝媒报道了这一消息。

讣告中,朱奎昌的头衔是“劳动党中央候补委员、最高人民会议议员、院士、教授、博士、党中央委员会顾问”。这比半个多月前逝世的金永春元帅(劳动党中央委员、最高人民会议议员、人民武力省总顾问、朝鲜人民军元帅)级别低一些,所以,朝鲜劳动党中央军委会、朝鲜国务委员会都没有列入“联名发表讣告”的行列。但是,在最终定位上,朱奎昌与金永春不相上下,都是“永垂不朽”——

金永春是忠于金日成和金正日的“革命战士”、金帅“亲密的革命战友”,“是为朝鲜革命武装力量的加强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坚贞的老革命家”。

朱奎昌是忠于金日成和金正日的“革命战士”、金帅“亲密的革命战友”,“是为加强国防力量做出特出贡献的老革命家”(此处“特出贡献”为朝媒中文版原文)。

这两位在不同领域做出贡献的“老革命家”,是前两代的“战士”,今上的“战友”。这种定位还是很有意思的,礼序不能乱。

相较于金永春对“革命武装力量加强和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朱奎昌为“加强国防力量”做出的“特出贡献”更有意思一些。因为他是朝鲜核导计划的重量级人物,尤其是在导弹方面。

此前外界曾有不少猜测,称作为导弹项目负责人之一的朱奎昌同时负责核武计划。这个说法一直存在,但从未被朝鲜官方证实。我个人倾向于认为,他所负责的只是导弹部分,这与他担任的职务有关。朱奎昌历任国防科学院院长、劳动党中央军需工业部第一副部长,2009年兼任国防委员会委员;自2010年9月起,担任劳动党中央机械工业部部长。这些职务均指向核导计划中的导弹部分,尤其是他最后担任的机械工业部部长这一实职,其实基本上是“导弹大总管”。

左起:崔春植、朱奎昌、赵春龙、朴道春、金正恩、黄炳誓、李永吉、玄永哲、尹东弦。

朱奎昌最近一次公开露面,还是在2014年7月全秉浩大将逝世之时。当时,他参与陪同金帅吊唁全秉浩大将的活动(见上图),名列黄炳誓(时任总政治局局长)、李永吉(时任总参谋长)、玄永哲(时任人民武力部部长)、朴道春(时任负责军需工业的中央书记)、尹东弦(时任人民武力部副部长)、赵春龙(时任国防委员会委员,疑似兼任第二经济委员会委员长)之后,崔春植(时任国防科学院院长)之前。

从当时的这个排名顺序看,朱奎昌正处于新老交替、准备退居二线的过程中,因为在当年4月初国防委员会换届时,他已经退出了国防委员会。自此次之后,朱奎昌就基本没在公开场合露面,朝媒的公开报道对他也鲜有提及。而机械工业部这个部门似乎也在近年来的数次调整之后消失了,疑似并入军需工业部;军需工业部的地位也上升不少,部长已经由副委员长太宗秀兼任了。

作为“导弹大总管”,在当年(2006和2009)朝鲜“大浦洞-2”弹道导弹的研发、试射过程中,朱奎昌是关键先生。这大抵也是讣告中“特出贡献”的来历。2016-2017年朝鲜在核导计划暴走过程中试射的那一批“火星”或叫KN系列,大抵也是建立在朱奎昌打下的基础上,关键先生则是洪承武、李炳哲为首的那一批相对少壮的官员们,比如军需工业部的金正植和洪英七、国防科学院的张昌河和全日好。

由于在导弹方面的“特出贡献”,朱奎昌一度地位极高。比如在金正日治丧委员会名单中,朱奎昌名列20位。这个位置可以说明当时朱奎昌的实际地位之高及其存在的重要性。像其他核导计划的负责人一样,朱奎昌也有军衔,最终军衔为大将,与洪承武、李炳哲相同。

朱奎昌享年89岁,可谓高寿,可谓善终。截至本文发稿时为止,是否给“国葬”待遇尚不得知,但从其逝世前担任的实职和虚职来看,国葬的可能性似乎不大。这从朝媒的报道规格和体量上也能看出一些端倪;讣告发表在4日《劳动新闻》第四版右上角(见文首图右上角的那个版面序号),甚至没有公布治丧委员会的组成名单。

朱奎昌的逝世,让我想到其他一些八十岁以上的人。朝鲜望八、望九之年的老大人不少,除了个别人(如金永南、朴奉珠)仍在一线继续革命之外,余者已经基本退下去做顾问或安享晚年了。我大致数了数,这批老两代的“战士”、新一代的“战友”,随嘴能叫出名字就好几十位。由此可知,未来几年里“老战士”们的离去恐成平常事。大同江后浪推前浪,白头山代有才人出,毕竟生老病死是铁律,谁也躲不过去。

林海东

本文作者系新浪国际旗下“地球日报”自媒体联盟成员,授权稿件,转载需获原作者许可。文章言论不代表新浪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