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福岛核事故始末:天灾还是人祸?

微天下

关注

文 | 缓缓君

首发 | 缓缓说

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在2年后开始把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放射性废水排入海洋(太平洋)。

但太平洋不是日本一家的。

受北太平洋环流和副极地环流的影响,带有放射性的核废水将首先扩散到“环太平洋”国家(对北太平洋沿岸国家影响更大),然后逐步扩散到全球。

(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GEOMAR Helmholtz-Zentrum的模拟视频)

中国、韩国、朝鲜、俄罗斯、美国、加拿大等,都将受到牵连。

因此,日本的这一决定,自然是引发了中、韩等国的强烈质疑。

中国外交部刊文回应称:

日方在未穷尽安全处置手段的情况下,不顾国内外质疑和反对,未经与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充分协商,单方面决定以排海方式处置福岛核电站事故核废水,这种做法极其不负责任,将严重损害国际公共健康安全和周边国家人民切身利益。

韩国政府就日本决定将福岛核污水排入大海深表遗憾,并表示将采取一切可行措施保护韩国公民的安全。

与中韩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美国的反应。

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称:

美国已知悉,日本政府审查了与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水有关的几种处理方案,在如此特殊和具有挑战性的情况下,日方权衡了各种方案选择和影响,对其决定保持了透明,看上去采取了“符合全球公认核安全标准”的做法。

他们(美国国务院)期待日本政府在监测上述方法有效性时继续对外协调沟通。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我懂你,这个事情确实太难了(“如此特殊和具有挑战性”),你们已经干得很不错了(“透明”“符合全球公认核安全标准”)。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当然不是。

福岛核电站原本是有机会把事故等级控制在4级的,然而因为日本心存侥幸、处理失当,导致事故等级楞是被发展到了7级。

7级是什么概念?

这是国际核事故分级中的最高等级,目前全世界也只有两起。

一起是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另一起就是日本的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

以下就对这起事故的来龙去脉做一个回顾。

01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海域发生了里氏9.0级大地震。

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一座输电塔在地震中倒塌,导致冷却回路断电。

由于福岛核电站采用的是第二代核电技术中的“沸水堆”,在设计时就只有一个冷却回路。

一旦唯一的冷却回路断电,核反应持续释放出的热量,能够把反应堆“烧穿”,乃至发生爆炸。

那么,能不能通过抢修来第一时间恢复电力和冷却系统呢?

也不行。

因为地震带来了海啸,而(福岛核电站的)防波堤又建的不够高,导致大量海水涌入核电站,加剧了对电力系统的破坏。

并且,厂房、竖井、地下室,通通都被海水淹没,电力抢修工作也无法开展。

如果只是到了这一步,福岛核电站事故还可以定性为一场天灾(顶多说它在设计上安全冗余不足)。

但接下来发生的,就是人祸了。

在冷却系统瘫痪+无法第一时间修复的情况下, 东京电力公司(以下简称“东电”)的工程师建议,立即注入大量含硼海水,来强行冷却核反应堆,以避免事故扩大。

但东电的领导们迟迟下不了决心。

直到20多个小时后,才执行了这一补救措施。

但可惜的是,已经错过了最佳救援时间。

福岛第一核电站内有6座反应堆。

地震发生时,1-3号机组都处于运行状态,4-6号机组则进入了停机检修状态。

因为没有及时得到冷却,机组堆芯温度不断升高,事态持续恶化。

在地震发生后的5天时间里:

1、2、3号机组分别于3月14日、15日和16日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爆炸;

4号机组虽然处于停机状态,但因为反应堆内存放着大量使用过的燃料棒,这些燃料棒在高温下接连发生了2次火灾,导致现场辐射读数“非常高”,并且存在核燃料暴露(至空气)的风险,危险程度反而超过了1号和2号机组。

3月28日,检测数据显示,福岛核泄漏已经达到切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污染水平,而此前(3月12日)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等级定为4级。

是否要调高事故等级?

日本的做法是: 再等等看。

然而,救援工作却并不理想。

3月30日,日本原子能安全委员会表示,福岛第一核电站1至3号机组的反应堆压力容器和安全壳应该都已经破损。

4月11日,距离事故发生已足足满一个月了,冷却系统的恢复依然遥遥无期。

实在是拖不下去了。

于是在4月12日,日本正式将福岛核泄漏事故等级提高至最严重的7级。

回顾这起事故,如果东电能在第一时间采纳工程师的建议,即通过注入大量含硼海水来强行冷却核反应堆,堆芯的温度就不会升高得那么快,后续的爆炸就有可能避免。

所以,福岛核电站事故,并非是单纯的天灾,而是天灾和人祸的叠加。

从一点来讲,福岛核电站事故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日本绝对难辞其咎!

(发布会上,东电领导层展示出了日本“躬匠精神”的传统艺能)

02

那么,日本当初究竟在犹豫个啥?

为啥非要拖延20多个小时才肯采纳工程师的建议?

一种简单粗暴的解释是,这么做虽然有利于控制事故风险,但也会导致价值数亿美金的核反应堆报废,东电舍不得这个钱。

但这种把责任仅限定在东电身上的解释,我认为是经不住推敲的。

前苏联因为切尔诺贝利事件,哪怕解体之后,依然反复被西方世界拉出来“鞭尸”,一直黑到今天。

非常显然,核事故是个高度敏感的问题,它会牵扯到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外交关系乃至军事实力。

这是一个事关国家核心利益的重大问题,这根本不可能是东电的领导层自己拍板就能定的。

而且当时日本发生了大地震,就算东电拖着不向日本政府汇报,日本政府也不可能不主动进行过问。

所以,福岛核事故应急处置延误的背后,我认为一定是出于日本政府的意志。

舍不得让核反应堆报废的真正原因,很可能是为了核反应过程中分离出来的那些——这是制造原子弹的关键材料

根据 核装药的不同,原子弹可以分为铀弹和钚弹。

二战末期,美国在日本投放了两颗原子弹,其中扔在长崎的那一颗(代号为“胖子”)就属于钚弹,其爆炸当量超过了代号为“小男孩”的那颗铀弹(投放于广岛)。

这些年,亲身体验过原子弹威力的日本,一直在默默收集从核电站分离出来的钚。

除此之外,还费尽心机专门从欧洲买了很多核电站的废料,名义上说是用于发电、研究等和平目的。

但到底是为了啥,恐怕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日本的这种做法甚至引起了美国的关注。

根据《日本经济新闻》2018年的一篇报道,日本已囤积了47吨钚,这些钚足以制造6000枚核弹。

虽然报道的推算方法并不严谨,因为这些钚还需要进行浓缩才能用于制造核武器。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美国有点坐不住了。

2018年6月9日,美国向日本提出了要求,为了保持核不扩散机制,日本应当限制钚的保有量。

了解了这一背景,让我更加怀疑,福岛核电站事故处置的延误,和日本政府对钚的执念有关。

这背后暗藏的野心,让人不得不防。

03

再来说说核废水是怎么回事。

其来源主要有两个部分:

一是用于冷却堆芯而注入的冷却水;

二是因为地势原因而渗入到反应堆的地下水。

上文说了,福岛第一核电站一共有6台机组。

其中4号机组和3号机组的乏燃料棒已经被成功取出,5号机组和6号机组因为地势较高,加上处于停机状态,所以受损相对来说并不是太严重。

但1号机组和2号机组堆芯内的核燃料,至今依然在不停地发生反应。

至于什么时候能够“烧”完,目前处于听天由命的状态。

专家预计,可能还需要再烧它个30年。

所以在此之前,依然需要源源不断地通过注水为其进行冷却。

除此之外,因为福岛核电站总体上地势较低,所以免不了会有地下水渗入到反应堆的位置(所以这地方压根就不适合建核电站,既然建了,那就把防波堤建高一点,这样受到海啸冲击的时候破坏就不至于那么严重,结果防波堤又建矮了,真是叫人无语)。

尽管东电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实际执行时发现,效果并不理想。

这些用过的冷却水和渗入反应堆的地下水,都会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成为核废水。

根据东电的统计,核废水中共含有62种放射性核素。

如果不经处理,这些核废水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起初,东电采取的措施是直接把这些核废水装进巨大的储水桶里进行存放。

一共建了有1000个左右,密密麻麻地摆放在核电站的厂区内。

但长此以往也不是个办法。

而且在随后的勘察中发现,有一部分储水桶的底部竟然发生了渗漏,污染了当地的土壤。

所以从2013年3月开始,东电开始采用 多核素去除设备(ALPS)来对核废水进行处理,然后再装进桶里。

但这背后依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从理论层面来讲,62种放射性核素中的 ,是个非常棘手的难题。

氚是氢的同位素,氚水也被称为“超重水”,超重水与普通水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和相近的物理性质,所以传统的水处理方法,很难去除水中的氚。

即便有处理的方法,目前也仅限于小规模应用。

而福岛核电站每天产生的核废水大约在120-180吨左右,现有的处理方法难以处理如此大规模的含氚核废水。

所以自始至终,含氚核废水的处理,都没有什么很好的解决方案。

这些年,日本前前后后一共准备了5套处置方案。

具体包括:

1。地層注入

即打一个深达上千米的洞直通地层,然后把核废水注入到地层内部,然后盖起来。

这个方案费时费力,且成本较高,并没有被日本采纳。

2。地下埋設

即把核废水混合混凝土制成板状埋在20米深左右的地下。

由于日本是个地震高发的国家,这个方案不仅贵,占地多,安全性也不高,依然没有被日本采纳。

3。水素放出

即通过电解的方式把核废水分解成氢(氚)气和氧气,然后排放至大气。

但就像前面说的,福岛核电站产生的核废水量太大,这种技术目前还不具备大规模应用的能力,所以依然没有被采纳。

4。水蒸気放出

即把处理后的核废水加热成水蒸气,释放到空气中。

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和美国的三哩岛核事故发生后,都是采用了这种方式来处理含氚核废水的。

在5种方案中,这也是相对来说经验更加成熟的一种。

但日本依然没有采纳。

5。海洋放出

即把处理后的核废水,稀释后排放到大海里。

这种方式最省时、省力,成本还低。

而最大的麻烦就是很缺德,要全世界一起来承担核事故的后果,容易被国际舆论围攻。

但日本的“ 有关ALPS处理水处置的小组委员会”曾公开表示,“海洋放出”的成本在5个方案中是最低的。

日本政府最终选择的也是这一种,并且非常猴急。

前面说了,日本一共建了1000个左右的大型储水桶来存放核废水。

现在这些储水桶的容量已经用掉了90%,预计到明年秋天就将饱和。

日本非常急于在储水桶容量饱和之前,赶紧把核废水排到太平洋。

那么问题来了?

为啥不多建一点储水桶呢?

要知道氚的半衰期约为12.4年,储存37年后,其放射性活度就可降低至原来的1/8,只要建的桶够多,存满37年后再排放到大海,也可以大大减小对环境的危害。

但是日本不愿意。

日本经济、贸易和工业部曾专门回答过这个问题,他们给出的理由是, 扩建需要获得污染水流动路径上所有市政当局的同意,这不现实。

这就很可笑了。

福岛核电站事故之所以闹这么大,还不是因为日本自己处理不当造成的,日本当然有义务做好善后和补救工作。

至于污染水流动路径上的市政当局同不同意,完全是日本的内政,他们不同意,政府应该想办法让他们同意,而不是以此为借口让全世界人民一起来承担福岛核事故的后果。

04

以上还只是理论层面的问题,如果考虑到实际操作层面,问题就更大了。

早在2011年的福岛核事故发生之前,东电就有数据造假和瞒报迟报的黑历史:

1978年,福岛第一核电站就曾发生过临界事故,2007年才公之于众。

2002年,东电承认伪造安全记录。

2007年,东电再度承认,从1977年起在对下属3家核电站总计199次定期检查中篡改了检测数据,隐瞒反应堆故障。

日本原子力资料情报室成员菲利普·怀特曾说:“人们不信任东电,从不指望东电说实话。”

怀特认为,东电的问题是长期存在“一种否认文化”,否认事故发生可能性,否认核电站遭遇地震和海啸的可能性。

结果呢,地震和海啸真的来了。

福岛7级核事故发生之后,东电依然是“狗改不了吃屎”。

2013年7月,东电承认,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被污染的地下水也正渗漏入海。

2013年10月,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一起重大责任事故,东电的工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错将配管线拔出,造成至少300吨高浓度核污染水外泄。

2018年,东电在又一项调查中承认,只有30%的处理水达到了他们所宣称的标准,70%的水仍然受到危险放射性元素的污染,其中铯、锶和碘等放射性物质含量均达到了致命标准。

而在此之前,东电曾对外宣称,经过处理的水能够把除氚以外的放射性元素降到安全标准以内。

除此之外,东电向日本政府汇报的废水净化后所含放射性物质测定结果资料,当初称约有260处错误订正数,结果实际有1276处。

还有一件事就更加鸡贼了(这个不一定和东电有关,但跑不掉和日本人有关)。

2019年,韩国SBS电视台报道称,福岛周边约128万吨可能受污染的海水,被注入来往船只的减摇水舱作为平衡水,并在到达韩国海域后排出。

考虑到日本在福岛核事故处理过程中的斑斑劣迹,在没有第三方监督的情况下,很难让人相信在之后的三十年(日本预计排放将持续三十年),东电和日本政府能够确保所排放的核废水都能符合他们宣称的“安全标准”。

(不仅是我们不相信,日本首相菅义伟自己也没信心,拒绝饮用净化后的核废水,哪怕东电宣称净化后可安全饮用)

05

退一步讲,假设日本排放的核废水真的达到了他们所宣称的标准,会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由于人类历史上并没有向海洋排放核事故所产生废水的先例,所以没有人能给出准确的答案。

各方的说法也并不一致。

比如美国科学家 詹姆斯·孔卡(James Conca)在《福布斯》杂志上刊文称,只有极高浓度的氚才对人类具有致癌性,只要核污水经过充分的处理和稀释,并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而绿色和平组织(Greenpeace)的一份报告认为,污水中含有的碳14半衰期达到5370年,会融入所有生物物质,可能改变人类DNA。

还有专家认为,由于生物的富集作用,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过程中,放射性物质会向食物链的上游聚集。

而人类因为处于食物链的顶端,所以那些随着福岛核废水进入太平洋的放射性物质,最后还是会聚集到人类的身上,哪怕经过了处理和稀释。

作为非专业人士,我也不好对上述观点做什么评价。

可以肯定的是,东电和日本政府,将会因为福岛核电站事故而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在事故发生前,东电就有着数据造假和瞒报迟报的累累前科。

在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应急处置阶段),东电和日本政府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心怀侥幸,错过了最佳救援时间,以至于一个原本有可能控制在4级的核事故,硬是发展成了最严重的7级事故。

在后续长期的处置阶段,东电再次发挥出了数据造假和拖延隐瞒的“传统艺能”,引发了国内外的舆论危机和信任危机。

在最终处置方案的确定过程中,日本政府不顾国内外的反对,急不可耐地推动“海洋放出”方案尽快在内阁会议通过。

他们只想以最低的成本,尽快把这个烫手山芋扔给全世界一起去承担,毫无责任和担当。

然而可笑的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对日本在福岛核事故的处理上,给出了高度评价。

“透明”“安全”这样的词用在这件事上,究竟是在侮辱谁的智商?

更可笑的是,国务卿布林肯竟然在推特上专门“感谢”了日本,感谢日本在处理福岛核电站核污水上作出显而易见的努力,并表示期待看到日本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继续协调。

看到这条推特,我第一反应想到的是上个月美国和日本发布的联合声明。

在这份美日联合声明中,两国批评中方行为与现行国际秩序不符,对国际社会构成挑战,并且还就台湾、南海、涉疆等问题说三道四。

要知道,在特朗普执政时期,安倍政府一度和中国打得火热。

这一点,我还专门在关于安倍和日本的历史文章中做过分析。

结果现在拜登一上台,日本就对中国进行了“背刺”。

不出意外的话, 这就是日本交给美国的“投名状”:

日本通过加入美国组织的“反华阵营”,换取了美国在福岛核问题上对日本的支持。

一项事关全人类安全健康的议题,变成了美国和日本政治交易的筹码。

就是这么的现实和无耻。

最后,对于我们来说,除了加强检测,禁止日本的海鲜进入,以及保留索赔的权利之外,还应该铭记这段历史。

否则,二十年后,日本人就会说,“这是以前的日本人做的事,和现在的我们没关系,我们无罪,我们也是受害者”。

五十年后,他们就会试图彻底否认这段历史。

要知道,在南京大屠杀这件事上,日本就是这么做的。

我们不会忘记也不该忘记这些历史。

如果我们自己不记住,日本就会试图篡改它。

这是不可接受的。

缓缓君:985高校工科男,时代华语图书签约作者。有一些故事,也有一些观点;有一点理性,也有一点温度,已出版《我就喜欢这样的你》。公众号:缓缓说

责任编辑:陈运兰 SN210

热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那杯奶茶真的过期了 118
还要全球为小日本造的孽买单,凭什么
广东广州
回复TA
GepoLee 22
日本人知小礼而无大义
江苏南京
回复TA
心理师刘钰 20
她心疼地球不也是心疼人类自己吗难道人类不在地球上?
安徽合肥
回复TA

众多新闻客户端用户正在参与精彩热评,快快加入吧!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477条评论
美股全线暴跌615万
杜邦被立案调查613万
尹锡悦被罢免总统职务602万
美股七姐妹大跌526万
重庆知名地产大佬被立案调查409万
特朗普说永远不会改变政策386万
查看全部实时热点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打开APP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