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国际

“重大分歧”!美国此举让欧盟愤怒

环球时报

关注
听新闻

G7在质疑声中举行峰会,美欧存在“重大分歧”。

“在国内难有作为的G7国家领导人,试图解决全球难题。”据英国路透社报道,13日至15日,七国集团(G7)领导人将在意大利南部普利亚大区的一处豪华度假胜地举行峰会。摆在他们面前的是艰巨的议程,其中,俄乌冲突被认为是首要话题。然而,外界预计此次峰会很难取得有意义的重大成果:在利用被冻结的俄资产帮助乌克兰问题上,美欧存在“重大分歧”;在中东问题上,西方内部分为两个阵营;在涉华议题上,分歧显而易见。与此同时,G7成员国领导人大都不同程度地陷入政治困境。“如果你们在国内都没有权威,那怎么能在世界舞台上有权威呢?”有分析人士一针见血地道出G7所面临的窘境。令人们产生疑虑的不仅仅是该机制究竟还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多少影响力。其成员国经常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摆出共同应对所谓“全球威胁”的姿态,但实际上,它们真的想要帮助缓解一些紧迫的危机吗?一个国际慈善团体12日发文提醒道,若G7国家拿出每年军费中不到3%的资金,就能帮助解决全球饥饿问题和贫困国家的债务危机。

意大利启动最高级别安保

凭借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意大利普利亚大区吸引着全球各界人士前来度假。然而,这里也是意大利黑手党等犯罪集团的重点活动区域之一。据外媒报道,为确保G7峰会顺利举行,意大利方面启动了最高级别的安保机制。会议期间,将有超过5000名专业安保人员被派往相关地区,会场周围也会设立安全区域。

根据意大利11日公布的名单,除了G7成员国领导人,十几名其他国家的政府领导人和国际组织代表计划与会,包括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印度总理莫迪、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阿根廷总统米莱、巴西总统卢拉等,但他们不参与G7的正式讨论。此外,阿尔及利亚、突尼斯、肯尼亚、毛里塔尼亚等非洲国家领导人也将与会,13日首场会议的主题就是“非洲、气候变化与发展”。当天随后举行的是专门讨论中东问题的会议以及聚焦乌克兰危机的会议,乌总统泽连斯基届时将现身。14日的会议主题包括移民、印太与经济安全,罗马教皇方济各将出席一场聚焦人工智能的会议。此次峰会预计将在14日傍晚结束,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将在15日下午举行一场新闻发布会。

路透社12日称,准备参加峰会的G7国家领导人大都“心情沮丧”,他们寻求为全球性议题找到解决方案的同时,自己在国内陷入了“数不清的困境”:拜登面对两极分化的选民和低迷的支持率;英国首相苏纳克看起来基本会在下个月的大选中失利;法国和德国领导人在刚结束的欧洲议会选举中惨败;民调显示,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支持率也较低。只有东道主意大利的总理梅洛尼将兴高采烈地参会,她领导的政党刚在欧洲议会选举中获胜。美国《纽约时报》11日说,梅洛尼本周有机会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示自身影响力。

不过路透社援引分析人士的话说,梅洛尼很难在峰会上取得有意义的成果。“作为东道主,你需要有充分权力的领导人。若他们都是跛脚鸭,那么你能做的就很少了,”罗马一家政治风险顾问公司的创始人加利亚蒂说,“如果你们在国内都没有权威,那怎么能在世界舞台上有权威呢?”

北京外国语大学欧盟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崔洪建12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欧美国家不同程度地处在内部政治变化的节点。欧盟国家需要消化欧洲议会选举的结果,尤其要避免其与国内政局“共振”。与此同时,欧洲极右翼势力的扩张和美国反建制情绪的升高,都可能对欧美的政局稳定构成威胁。在此背景下,G7峰会召开的预期目标之一就是展示团结。崔洪建认为,这次G7国家可能会在强调原则、方向的“政治表态”上协调一致,但在具体问题上进展有限。

美欧存在“重大分歧”

乌克兰危机被认为是G7峰会的首要议题。日本共同社12日称,消息人士透露,峰会的联合声明草案概要显示,G7将确认在军事、财政、政治、经济层面对乌克兰提供“坚定支持”的决心。

根据白宫11日的说法,G7峰会召开期间,将宣布关于冻结俄罗斯资产的措施。美媒称,拜登希望说服其他G7国家领导人同意利用俄央行被冻结的3000亿欧元的利息收益来资助乌克兰,具体办法是,将这些收益作为一笔500亿美元贷款的抵押品。多伦多大学G7研究小组主任科尔顿对法新社说,这是对峰会在应对俄乌问题上的“标志性考验”。

不过据美国“政治新闻网”欧洲版11日报道,美欧“出现重大分歧”,美国想要欧盟当这笔贷款的唯一担保人,这在欧盟内部引发愤怒。“华盛顿的计划是,我们(指美国)借款,欧盟承担所有风险……我们可能是愚蠢的,但没有那么蠢。”一名欧盟外交官说。消息人士称,最终协议的达成可能至少要推迟至秋季。

路透社称,尽管在冻结俄罗斯资产问题上的摩擦尚未消散,但G7国家基本能在对抗俄罗斯方面达成一致。在巴以问题上,这一“富裕国家俱乐部”就没那么和谐了。在欧盟国家内部,有的支持以色列,有的同情巴勒斯坦。同样的,当G7国家讨论中国问题时,分歧也显而易见。“一些欧洲国家与中国有着非常紧密的商业关系,因此我们预计,相比于其他议题,在涉华问题上的团结度将更低。”意大利国际社会科学自由大学教授马尔凯蒂说。

巴以问题上“G7集体失败”

随着峰会召开,G7国际影响力下滑再次引发国际舆论关注。美国外交学会刊文说,由于内部分歧和外部形势变化,G7的重要性受到质疑。德国国际与安全事务研究所学者丹尼尔斯认为,除非获得其他国家的支持,否则G7的优先事项“有失败的风险”。或许意识到这点,G7邀请了其他国家领导人参加峰会。

德国《经理人杂志》说,G7成员国占全球经济产出与世界贸易约1/4,占世界人口不足1/10。美国仍在全球军事力量方面占主导地位,但中国和其他主要国家正迅速赶上。在此背景下,关于G7可被视为“世界政府核心”的想法纯粹是幻想。当上世纪70年代G7国家开始召开“经济议题首脑会议”时,它们对全球经济的实际影响力大约是今天的两倍。美国外交学会称,许多分析人士认为,二十国集团(G20)的实力和威望已超过G7。《经理人杂志》认为,西方国家在遏制国际冲突、支持国际机构和执行国际法的能力越来越弱。

面对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西方采取的“双重标准”一直广受诟病。国际慈善团体乐施会12日发文,呼吁G7在峰会期间再次要求以色列执行联合国国际法院裁决,并允许人道主义援助进入加沙。“G7的集体失败基本上给了以军对巴勒斯坦人民犯下可怕暴行的自由通行证。”乐施会不平等政策负责人劳森说。

乐施会还强调,分析显示,G7国家只要提供相当于每年军费总和的2.9%(357亿美元),就能帮助世界结束饥饿问题、解决“全球南方”的债务危机。“我们谈论的是可能产生巨大影响的小小承诺。想象这样一个世界:没有一个人饿着肚子睡觉,‘全球南方’国家能将资金投入到公立学校和医院,而不是偿还债务利息。G7不仅有办法,而且在道义和战略层面都应该帮助解决这些问题。”劳森说。路透社称,乐施会呼吁G7停止出口可能用于战争罪行的武器、针对亿万富翁增税、履行未兑现的援助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

环球时报驻意大利、德国特约记者 郑彬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丁雅栀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任重 柳玉鹏

责任编辑:陈琰 SN225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