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默克尔再会面:一束鲜花、一次别离
“德国是俄罗斯在欧洲的关键合作伙伴,整个世界都要感谢你过去16年的努力。”
这是打了16年交道后,俄罗斯总统普京对即将离任的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总结评价。
近期,默克尔前往莫斯科会见普京。随着德国9月大选的临近,这也将是默克尔最后一次以总理身份出访俄罗斯。正如她自己所说,此次是“告别访问”。
两人谈话内容牵涉主题众多,既有阿富汗局势等当前地区热点问题,也有“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等老话题。
自默克尔上任以来,德俄关系时有紧张,仍保持合作,常有分歧,关系却从未破裂。专家分析称,德国的对俄外交态度较为理性,也在欧盟内部起到了一定的平衡作用。
不过,“后默克尔时代”即将来临,届时德俄关系何去何从,仍有待观察。
鲜花在前,分歧在后
默克尔和普京会谈的开场基调十分温馨。
当地时间8月20日,克里姆林宫正式会谈还未开始,普京缓步走向默克尔,送给她一束粉白相间的鲜花,两人都面带微笑,相互点头致意。
但随后3个多小时的会谈远没有“赠花”一幕这么和谐。
此次会谈的优先议题之一是阿富汗局势。据美联社报道,普京就阿富汗问题批评了西方国家,指出(西方国家)需要停止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给别国,不能完全罔顾别国历史、民族、宗教等传统问题。
默克尔也接连抛出了俄罗斯反对派人士纳瓦利内事件以及乌克兰问题,向俄罗斯施压。
会谈时间恰巧正值纳瓦利内中毒案件发生一周年。默克尔在会谈后,呼吁俄罗斯释放纳瓦利内。此前,俄罗斯就多次呼吁西方国家不要将此事“政治化”。如今,普京再次反驳称,纳瓦利内是因其犯罪行为被定罪,与他的政治活动无关。任何人都不能以政治活动为幌子进行违法活动。
会议的另一项议程,是乌克兰东部局势问题。
2014年,在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包括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乌克兰政府军和民间武装之间爆发大规模冲突,经国际社会斡旋,冲突双方分别于2014年9月和2015年2月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达成停火协议。自2014年以来,这场冲突已经造成超过1.4万人死亡。
如今,停火协议陷入僵局。在会谈之前,默克尔发言人赛贝特(Steffen Seibert)就曾表示,希望俄罗斯能在帮助解决乌克兰问题上做得更多。
从两人会谈的主题可看出,默克尔此次来访的目的之一是向俄罗斯施压。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就上述争议问题,欧盟内部仍有不少批评俄罗斯的声音,德国此番来访也是想持续对俄罗斯施加影响。
周旋于多方的默克尔
除了分歧,德俄还有合作要谈,遭受争议颇多的“北溪-2”项目即将完工。
“北溪-2”是一项天然气管道项目,目的是铺设一条从俄罗斯经波罗的海海底到德国的天然气管道,可绕过乌克兰把俄天然气输送至德国和其他国家,项目全长约1200公里。
普京介绍,“北溪-2”项目只剩下15公里待完成,预计9月初完工。他强调,这条新能源管道为俄罗斯向德国以及其他欧盟国家供应天然气,提供了一条更便宜、更安全的运输路线。
“北溪-2”项目在德俄关系中扮演重要作用。崔洪建表示,“北溪-2”项目可以看作德俄合作关系的纽带,这个纽带还要有足够的韧性。这样不论德国新政府对俄政策如何发生变化,“北溪-2”项目都会在其中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从此也可看出,默克尔来访的另一大目的是希望在她离任之际,德俄关系能处于较为稳定的框架之下,保留她的“政治遗产”。
不过,“北溪-2”项目自敲定之日起便备受争议。
一方面,它被认为动了乌克兰的“奶酪”。彭博社指出,一旦“北溪-2”项目完工,可能会使乌克兰的经济和地缘政治地位受损。默克尔表示,希望看到俄罗斯延长其通过乌克兰输送天然气的合同,该合同将于2024年到期。普京回应称,俄罗斯随时准备就延长协议进行谈判,但运输量等具体细节将取决于欧洲市场对俄罗斯天然气的需求。
刚拿到普京的承诺,两天后默克尔专门去基辅安抚乌克兰。然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仍是抱怨不断,认为2024年后继续延长合同的说法,还是太过于笼统。
另一方面,美国也长期将“北溪-2”项目视作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工具。在默克尔与普京会谈的当天,美国也不忘刷点“存在感”。
美国在参与“北溪-2”项目的俄罗斯实体制裁名单中又新添了一串名字,分别是一艘俄罗斯船只及其所有者,还有一家建筑公司。不过,路透社指出,最新制裁对阻止“北溪-2”项目几乎不会起到任何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一个月前,德美双方刚就“北溪-2”项目达成协议。一名美国国务院高级官员表示,制裁不能让“北溪-2”项目停止,还可能损害美欧关系。
前脚刚达成协议,后脚新加制裁,美国政策似乎接连反复。
这其实与美国总统拜登上台后的对德政策有关。崔洪建认为,相较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对德国几乎全面施压的政策,拜登的对德政策有所调整,针对“北溪-2”项目,拜登态度更为现实,如今“北溪-2”项目“木已成舟”,再全力反对可能会恶化美欧关系。但拜登仍要在国内两党之间寻找平衡,不能轻易彻底改变态度,否则或引起国内,尤其是共和党的不满。
从个人私交到两国外交
正如默克尔自己所说,此次访俄是她的“告别访问”,这也标志着两位国家领导人之间一段复杂的关系即将结束。
在默克尔执政的16年里,尽管德俄之间分歧常在,但仍能保持合作。英国《卫报》评价德俄关系为“虽然紧张,但从未破裂”。
从两人私交来说,其实,默克尔和普京之间渊源颇深。
即便没有翻译,两人也能流畅交谈。今年67岁的默克尔在民主德国(东德)长大,精通俄语。普京过去在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担任职位,在上世纪80年代,曾前往民主德国工作,说得一口流利的德语。
两人私下还会交换礼物。默克尔曾收到普京送的熏鱼,她也会不时赠予普京几瓶拉德贝格啤酒。普京十分赞赏默克尔在德俄关系中发挥的作用,还欢迎默克尔在卸任后继续来访俄罗斯。
另外,考虑到历史因素,德俄关系也在避免冲突。今年是纳粹德国入侵苏联80周年,默克尔也在此次访俄中间专门向无名烈士墓敬献花圈。中国人民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孟虹对新京报记者指出,战后德国不仅对于以色列怀有愧疚感,统一后的德国对俄外交政策还是偏向注重合作与以和平会谈为主,而尽量避免冲突。
尽管在2014年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和德国以及欧盟的关系急转直下。但默克尔还是主张展开对话,并认为只有通过对话才能切实改善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在“普拜会”结束后,默克尔提出进行“欧普会”,认为欧盟也应和普京举行面对面峰会,直接提出欧盟的关切问题。
从默克尔的主张中也可看出她的外交风格。
崔洪建指出,默克尔将自己塑造成德国外交的最终决策者,她的外交风格较为含蓄、温和以及理性,在对俄外交中也是如此。长期以来,德国在欧盟内部一直被赋予与俄罗斯打交道的任务。欧盟部分国家对待俄罗斯偏情绪化,德国相对理性的外交风格,也在欧盟中起到一定平衡作用,以使欧俄关系能够相对稳定。
但在整体对俄政策上,德国与欧盟还是较为一致。孟虹认为,在欧债危机后,德国在欧盟总体发展上起到主导作用,在欧盟以“未能充分执行明斯克协议”为由经济制裁俄罗斯时,德国也没有“含糊”。目前来看,德国正在方式方法上进行调整,重视俄罗斯作为欧洲大陆一员的作用,这可能会进一步带动欧盟反思其外交政策。
德俄关系或将经历“波动”
“随着默克尔的离场,德国将失去一名与俄罗斯的关键对话者。”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网站刊文指出。
默克尔自2005年上台,随后三次连任。今年9月大选后,默克尔将正式结束她16年的执政生涯。从她离任前的一系列外访可看出,如何在“后默克尔时代”保证德国外交关系仍处于相对稳定的框架,或许是默克尔正在思考的问题。
根据“wahlrecht.de”网站民调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8月23日,仍是德国联盟党以24.5%的支持率位列第一。
《国家利益》杂志指出,如果默克尔所在的联盟党总理候选人拉舍特成为德国总理,那么他在处理对俄关系时,或更多从经济利益出发,而非过多考虑地缘政治。崔洪建认为,拉舍特在德国国内被认为是相对“亲俄”人士,这或许也是默克尔支持他做接班人的一个考虑因素,这样能保证对外政策较为平稳,对俄不会太有敌意。
不过,从民调数据变化可看出,自7月以来,联盟党支持率有明显下降。反倒是德国社会民主党(SPD,简称社民党)支持率持续走高。分析人士指出,这或与德国洪灾以及近期新冠疫情有关。因此,社民党在大选后获得组阁权的可能性也不小。
如果社民党上台,孟虹指出,届时德俄关系或可得到改善。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是社民党人,他与普京私交甚笃,还是“北溪-2”项目的幕后“牵头人”。如果德国社民党总理候选人,即德国副总理兼财政部长肖尔茨上台,其对俄政策或更加宽容友好。
与联盟党和社民党相比,德国绿党可以说是对俄“强硬派”。
但绿党想要对德国外交政策施加影响,恐怕有点难。崔洪建指出,首先,绿党总理候选人的竞选言论能否代表绿党整体政策,还有不确定性。其次,由于德国长期以来都是多党派联合执政,绿党就算进入执政联盟,它的政策也需与其他政党平衡,不可能完全主导政策。
目前德国选情仍不明朗,但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崔洪建指出,德国新政府上台后,无论是各党之间,还是执政党内部都会针对德国对外政策进行新的讨论,届时其对外政策将会处于较为波动的时期。
作者 |栾若曦
责任编辑:陈琰 SN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