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国际

纽约曾经自豪的医疗系统 在汹涌的疫情下岌岌可危

中国慈善家杂志

关注

原标题:纽约曾经自豪的医疗系统,在汹涌的疫情下岌岌可危

那些穿着垃圾袋的纽约医护还好吗?

这个让人心惊胆寒又扼腕唏嘘的故事得从3月25日说起。那一天《纽约时报》发表了一段大约五分钟的视频,镜头跟随纽约市艾姆赫斯特医院医生史密斯(Colleen Smith)进入这家医院的急诊室。

病床上躺满了人,“都是新冠感染者。”史密斯说。医院停尸房后门停着一辆加长冷冻货柜,是用来装尸体的。这家医院平时每天接诊200人的急诊室,这时候接诊人次已经翻倍。在过去的24小时里这里有13名病人死于新冠感染,有些病人还没等到病床就宣告不治了。

但急诊室里,尚未使用的呼吸机只剩下五台。医护人员防护设备严重不足,史密斯上岗时戴的那只N95口罩她已经戴了好几天,10名驻院医生和很多护士已经染病。“领导们,从总统到医管局局长都说一切都很好,但从我们的角度看来,一切都不好。我得不到我需要的后援和物资来照顾病人。这是美国,我们应该是第一世界国家啊。”她对着镜头说。

同一天《纽约邮报》刊登的一篇文章,一开始就是由西奈山医院助理护士经理凯利(Kious Kelly)的照片,照片里他身穿印有医院标识的白色护士服,笑得阳光帅气。但这样的笑容永远凝固在了像框里——在此之前的一天,48岁的凯利因感染新冠辞世。二十多年前他从家乡密歇根来到纽约,本来想做舞蹈家,却因缘巧合成了护士。现在他的家人说,只想尽快把独自客死异乡的他接回密歇根老家。

凯利的同事说,医院的医护人员防护物资严重短缺,有同事最后一次看到凯利值班照顾病人时,他没有穿戴任何防护设备。那天的报道刊登的照片中,还有一张是他的三个同事身上套着黑色塑料垃圾袋在医院走廊里的合影。

纽约的官员们喜欢自夸这里的医疗系统是全国最大也是全国最好的,直到疫情开始之后,纽约市长白思豪还多次在记者会上多次发出这种自豪的感慨。那是公众第一次看到,纽约的医院在汹涌的疫情之下不堪重负岌岌可危的状况,医护人员生死一线,医疗系统沉重喘息让纽约人惊呆了。

当然,医疗物资短缺并不是纽约独有的问题。美国流行病职业协会3月27日公布的美国流行病医护人员的网上问卷调查发现,20.46%的人所在的医院完全没有呼吸面罩、27.83%的人所在的医院医护人员的护具马上就要用罄,49.16%的人所在的医院面罩不足。36.53%的人所在的医院面罩已经不剩几个,12.64%的人所在的医院面罩已经用完。31%的人所在的医院口罩快要用完或已经用完。28.27%的人所在的医院洗手液短缺,25.64%的人所在的医院洗手液即将用完,2.63%的人所在的医院洗手液已经用光。

被调查者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医院,他们所在的医院中,只有12%曾经收到全美战略储备库的补给。

全美战略储备库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创建的,本来是为了应对恐怖袭击准备,所以最初储备的物资很多是针对生化武器的解药,这些物资被分放在全美1300多个秘密地点以备不时之需。之后其功能逐步扩展把自然灾害和疫情救灾需求也考虑进来,储备的物资种类也开始增多。2009年禽流感大暴发,储备库曾经向全美发放了8500万个呼吸面罩和几百万套口罩、手套、防护服。但那次之后,存储物资一直没能补齐。在过去十年,储备库获得的大部分经费又回到应对生化武器用项上,对疫情的物资储备本来就不够充足。

而战略储备库的管理权又几度易手,从最初的疾病防御署(CDC)转到防御救灾助理部长办公室(ASPR),三月中旬疫情形势开始严峻时又被转到全国紧急防御署(FEMA)监管。根据《华盛顿邮报》的报道,在去年2月白宫制定预防流感疫情计划时,战略储备库的监管部门曾经要求十年拨款110亿美元,其中27亿将被用于疫灾时的治疗和防控,但计划最终定稿时这笔经费却未被提及。

2月初,防御救灾助理部长办公室所属的健康与人力服务署(HHS)向管理和预算办公室要求,拨款20亿美元为战略储备库补充包括呼吸面罩在内疫灾应对物资,但最后这笔经费被砍成了5亿。疫情大暴发之后,作为早期疫区中心的加州要求联邦政府拨发2000万个N95口罩,这当然是一种奢望,因为到3月初,战略储备库里的N95口罩一共只有1200万个,外加3000万个一次性手术口罩。

在美国完善的资本主义制度之下,物资生产供应基本是由私人商家根据市场需求自行决定,要想在紧急情况下“集中精力办大事”并不容易。但也不是做不到,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启动战时生产法。这条上世纪五十年代通过的法律,允许联邦政府强制私营厂商生产急需物资,政府出资购买这些物资后再分配到各地。美国总统特朗普在3月18日就签署了行政令启动战时生产法,但迟迟没有动用法律赋予的权力统筹物资,直到27日才首次利用这条法律要求通用电器开始制造呼吸机。

在记者会上,特朗普解释说,启动这个法律只是为了给私营商家一些压力,让他们为了避免被政府强制而自觉投入急需物资生产,他还透露出对全面动用这条法律赋予的权限将会让美国的资本主义“变色”的担心。“打电话问问危地马拉人他们那边经济收归国有情况怎么样,不太好啊。经济国有化不是个好主意。”

美国很多商家还是给力的,即使总统没有动用法律强制生产,一些商家已经开始利用自身的优势转型生产医疗物资。比如原本生产T恤衫的American Giant公司现在已经全面转型去制作口罩。在纽约的布鲁克林海军船坞,本来已经遣退了员工,计划在疫情期间关门的设计公司Bednark工作室和视觉效果公司Duggal Visual Solutions看到纽约对医疗物资需求的缺口,马上召回员工,卷起袖子开始生产医用防护面罩。

但即使给力的厂商拔刀相助,也不能解决缺乏中央调控的市场经济在非常时期的力有不逮。为了抢购物资,各地的政府和医院一下子全都背着钱袋子涌到市场上扫货,打造出一个炙手可热的卖方市场。医疗物资供不应求,生产商坐地涨价。纽约州长柯莫在记者会上抱怨说,以前85美分一个的口罩,现在已经卖到7块美金一个了,以前2万美金一台的呼吸机,现在已经涨到5万了,而且有钱都还可能买不到。

不过,美国毕竟是个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地方,纽约每天向联邦政府闹着要物资还是有用的,纽约市在过去两周里已经增加了1400台呼吸机,联邦政府和全国紧急防御署还将再分别提供500台和2000台。艾姆赫斯特医院史密斯医生吹的哨也立竿见影,过去几天里市政府已经向这家医院增派了169名医护人员和55台呼吸机。但这与纽约市所需的15000台呼吸机仍然相去甚远。

没有人确知这个故事接下来会走向何方,最终会如何结束,但3月30日是个值得记录的日子。这一天疫情就像连日来的阴雨天气一样继续上演,纽约市确诊人数超过38000人,死亡人数914。但上午10点42分,不寻常的事发生了。一艘白色舰船从哈德逊河上穿透阴霾的迷雾驶入纽约,驶过自由女神像,驶过曼哈顿层峦叠嶂的楼群,入港中城90号码头,船身上的红十字在青灰色天空和河水的映衬下分外显眼。

这是美国海军的“安慰号”水上医院,上面配有1000张病床、50个急救室和12个手术室。这艘船在当年9/11的时候曾经来过纽约,负责接治零点废墟现场的救援人员。这次,正在佛吉尼亚州修整维护的它临危受命,再次向纽约伸出援手。同时,贾维斯会展中心搭建起来的有1000张病床的“方舱医院”这一天也开始正式接收病患,这个医院是美国陆军帮忙只花了一周建成的。

纽约市需要在5月1日前把原有的2万张病床扩展到6万张,对于这个目标,上述的种种措施说听上去好像是杯水车薪。可是看到社交媒体上人们铺天盖地贴出的“安慰号”的照片,你就明白了:平日里人们可能对自己所有的需求都斤,但人在危难之中,有时候只要一个理念,一个符号,一种精神就能活下来了。

责任编辑:范斯腾 SN237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