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国际

媒体:德国大选“无趣” 但决定欧洲未来

新京报

关注

原标题:德国大选“无趣” 但决定欧洲未来

犀赵牛渚

为什么“无趣”的德国大选还如此重要呢?因为接下来四年,默克尔政府的态度决定了欧债危机中暴露出的欧元的制度性缺陷能否得到有效弥补,而欧元稳固与否,则是决定未来欧洲命运的关键。

9月24日,德国举行联邦议会选举,国际舆论关注的不是默克尔能否连任,而是谁能够成为默克尔第四个任期的联合执政伙伴。

德国大选不吸睛

这次德国大选显然缺乏吸人眼球的“看点”。默克尔连任似乎早已注定,与社民党候选人舒尔茨的电视辩论,与其说是争夺总理大位的“竞选”,不如说是双方的一次工作“恳谈”,建设性的共识多于剑拔弩张的分歧。

没有了悬念,以至于评论此次德国大选成为了一件非常乏味的事情,但同时,德国大选又被反复讨论,也正实实在在地牵动着国际资本市场和欧洲各国政府的敏感神经。

为什么“无趣”的德国大选还如此重要呢?因为接下来四年,默克尔政府的态度决定了欧债危机中暴露出的欧元的制度性缺陷能否得到有效弥补,而欧元稳固与否,则是决定未来欧洲命运的关键。

默克尔之所以被认为是当前欧洲最具影响力的领导人,德国经济的良好表现无疑为其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但这一点,相当程度上要归功于默克尔的好运气。2005年她上台之初,其前任施罗德已经推行了艰难的劳动力市场改革,释放了德国经济的活力。

更重要的是,2002年欧元全面流通之后,其对欧洲经济的整合作用开始显现,“德国制造”在欧洲市场获得了压倒性优势,整个欧洲经济形成了以德国为中心的产业链。至少,在经济意义上,“欧洲的德国”已经变成了“德国的欧洲”。这是德国从“欧洲病夫”一跃成为欧洲经济“发动机”的制度性根源。

真正让默克尔在欧洲赢得尊重的,是她对欧元的捍卫。欧债危机爆发后,欧元区面临解体的危险,在经历了一番疑虑和迟疑之后,默克尔以“欧元的失败就是欧洲的失败”为口号,说服民众和议会,发起了一场“欧元保卫战”。此后,德国不仅在财政上贡献了“真金白银”来救助重债国,而且打破欧盟条约的限制,默许和支持欧洲央行扩大授权,扮演起“最终贷款人”的角色,为欧元区成员国提供无限融资,最终结束了金融层面的危机。

今天的欧洲之所以还能成为一支牵动国际格局变动的力量,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拥有作为全球第二大储备货币的欧元。欧元不仅让欧洲国家享有远超其国家经济实力的国际声誉,也切切实实地让它们得到了巨大的利益。

根据德国央行的计算,因为欧元的存在,自2008年以来,欧元区国家得以享有低利率的好处,可以低成本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为此总共节省了约1万亿欧元的利息支出,其中仅德国就节省了2400亿欧元,相当于GDP的7.5%。而意大利、荷兰、法国、比利时等国节省的利息更是占到了本国GDP的10%左右。所以,欧元是欧洲人的核心利益。

德国能否继续领导“欧元保卫战”

但当前欧元区解体的风险并没有完全解除。所以,马克龙上台后发布的雄心勃勃的重建欧洲计划中,目的就是以推进财政一体化来为欧元建立制度性支撑。但对此德法之间观念的分歧也是非常明显的。

法国认为中央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必要的,主张建立欧洲经济政府、欧元区财政部,而德国则认为市场的自我调节更重要;法国认为经济政策要保持灵活性,而德国则更崇尚经济秩序的法律性,认为出于任何理由对规则的违背都会带来“道德风险”;法国认为经济增长能为结构性改革赢得更大的空间,所以主张先以财政手段刺激经济;而德国则认为不先进行改革来提升竞争力,增长是不会持续的。

德国的理由无论多么义正词严,必须承认的一点是:创建欧元之时,这些国家放弃自己的主权货币,共同使用一种货币,也就意味着开始相互去承担彼此间未知的风险。作为对应,也必须建立起相应的机制,对风险的承担进行回报和对冲,让欧元的使用在制度上变得安全。

这需要默克尔在第四个任期能领导起第二次“欧元保卫战”,只有这样,默克尔才能真正像她的前任们——创建了欧洲货币体系的施密特、促成欧元诞生的科尔——一样,被称为是“欧洲的领导人”。

□赵柯(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