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国际

德国观察|用了三招,默克尔走出“难民危机”

新华社

关注

德国总理默克尔。(新华/路透)

新华社北京9月24日电(记者杨定都 张伟)2015年涌向欧洲的难民潮,险些威胁到德国总理默克尔第三次连任的希望。由于决定向难民敞开大门,占据道义高点的默克尔一度陷入“政治危机”:支持率一路下降,其领导的基民盟接连在多场地方议会选举中受挫。

然而,9月24日德国联邦议院选举前夕,默克尔早已一扫颓势,“坐等当选”。回头看她,身上还是那件款式多年不变的套装,演讲手势还是经典的“默克尔菱形”。小到衣服动作,大到执政风格,默克尔自2005年出任总理以来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稳”。

正是凭着“稳”,默克尔化解了难民危机的影响。也正是凭着“稳”,默克尔或将再次赢得选民支持。

【难民危机持续发酵】

2015年9月10日,德国首都柏林一难民营外,叙利亚难民穆达马尼与前来视察的德国总理默克尔自拍合影。(新华/路透)

2015年底,英国《金融时报》把默克尔评为年度人物,赞叹“默克尔对难民危机的回应深刻撼动了欧洲,即使她失败了,也将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当年9月,默克尔决定向难民敞开国门,这一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举动一度赢得国内外赞誉。然而,在德国国内,一百多万难民短时间内涌入,给社会治安、文化融合、难民安置等方面带来严峻挑战。德国多州承压,纷纷要求默克尔限制难民入境,部分与默克尔唱反调的声音甚至来自她所领导的联盟党(由基民盟和基社盟组成)内部。

2016年跨年夜,德国西部城市科隆发生大规模抢劫和性侵案件。警方接到逾千起报案,其中约一半与性骚扰有关。由于不少嫌疑人为难民,这一事件引发德国社会对难民和安全问题的大讨论。此外,自2016年以来,向来平静的德国接连发生多起暴力事件,一些袭击者为难民或有移民背景。

2015年12月31日夜,德国西部城市科隆发生大规模抢劫和性侵案件。(新华/美联)

这一系列事件持续发酵,引发德国舆论对难民涌入的不满,进而质疑默克尔接纳难民的决定。这种情绪变化立即体现在政治选举中,2016年基民盟接连在多场地方议会选举中受挫,在传统强势阵地巴登-符腾堡州议会选举中仅获27%选票,创下历史新低。

德国国内甚至出现要求默克尔下台的声音,这对于有意寻求第三次连任的默克尔无疑是重大挫折。德国《星期日图片报》去年8月发布民调显示,50%的受访者反对默克尔连任,支持者仅占42%。去年11月默克尔宣布竞选连任时,几乎所有分析人士都认为这将是她执政以来最艰难的选战。

【三招走出“政治危机”】

执政12年,默克尔多次站在风口浪尖,久经历练,包括应对欧洲债务危机和乌克兰危机。这次面对难民问题带来的政治危机,默克尔依然“稳”字当头,发挥政治智慧,最终平稳化解危机,为第三次连任赢得机会。

默克尔。(新华/美联)

一是保持定力,不自乱阵脚。难民危机虽给默克尔带来不小的麻烦,但德国民意还留有回转余地。默克尔2015年作出接纳难民的决定有民意基础。看到媒体报道的老弱妇孺苦苦等待入境的画面,许多德国人自发地接纳了这些难民。因此,虽然面临国内政治压力,但默克尔坚称她当时接纳难民的决定是“正确”的,只是表示“如果可以,希望时间能够倒转,这样我和整个政府以及各责任方都能够更好地做准备”。

二是亡羊补牢,收紧难民政策。政治上保持定力的同时,默克尔调整了处置难民的具体措施,力求弥合社会分歧,减缓难民问题引发的选举压力。德国不再无限制向难民敞开大门。2016年3月欧盟与土耳其就难民问题达成协议后,进入德国的难民大幅减少。与此同时,难民安置和避难申请的审批也逐渐步入正轨,危机之初的乱象不复存在。不少选民也意识到,面对难民涌入带来的严峻挑战,不是要宣泄情绪,而需要冷静应对。

随着难民潮逐渐消退以及默克尔政府及时收紧难民政策、加强社会治安,在这次德国大选中,难民问题并没有成为足以影响结果的热门议题。

8月25日,柏林,德国总理默克尔(左)在和难民学生见面会上与来自冈比亚的贾达玛交谈。(新华/美联)

三是顺势而为,把握选民心理。对于默克尔来说,难民危机是把“双刃剑”。从某种角度来说,难民涌入给德国社会造成的不安情绪也为默克尔“加了分”。有德国媒体就分析称,受不安情绪影响,大多数德国人更倾向于选择默克尔。

这次竞选活动中,眼尖的摄影师发现默克尔再次摆出“默克尔菱形”手势——双手大拇指对大拇指、食指对食指,在腹部前方形成一个菱形。基民盟还把默克尔这个手势做成大幅宣传画,并配上口号:“把国家的未来交到可靠的人手里”。

无论是默克尔还是基民盟,都在用这个手势向选民传递一个明确信号:这个人一如既往,值得信赖。

来源:新华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