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传媒

白俄罗斯女记者获诺贝尔文学奖

钱江晚报

关注

“一个是记者,一个是非虚构,这是本届诺贝尔文学奖最大的特点。”这是文学评论家、杭师大教授夏烈的评价。

北京时间10月8日19时,瑞典文学院宣布,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白俄罗斯作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阿列克谢耶维奇是一位记者,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纪实文学,记录了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人类历史上重大的事件。

现场宣读的授奖词这样评价阿列克谢耶维奇:“她的复调式书写,是对我们时代苦难和勇气的纪念。”

她的特点:

融合文学与新闻

67岁的阿列克谢耶维奇,是第14位女性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Sara Danius说,她创造了一个“情感的历史、灵魂的历史”。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往往融合文学与新闻。”纽约时报第一时间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就像夏烈说的,这是诺奖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的,“以前更多的是职业作家,而她作为一名记者,对大历史题材的敏感和切入能力,恰恰是职业作家懒于或者没有能力把握的。”

比如,她对被禁止的、被忽视的资料的考据能力,以及对各种各样当事人的采访能力,是她区别于以前诺奖得主的重要特征。

“她能把切尔诺贝利的大历史和老奶奶的小故事结合起来写,这是过去纯文学的补充。”夏烈说。

“她设计出了一种新的文学流派,”Sara Danius女士补充说,“它的真正成就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上。”

这是诺奖历史上,第二次把奖颁给非虚构作品。上一本,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事情了——1953年丘吉尔以《二战回忆录》获此殊荣。

夏烈认为,轮到非虚构纪实文学出头,是诺奖评委在文体方面一个特意为之的新关注。

“之前,诺奖得奖作品里,最多的是长篇小说,其次是诗歌,然后是戏剧,还零星分布着随笔、散文,所以,短篇小说和非虚构纪实作品的获奖,标志着诺奖在文体上有了更多的拓展。”

或许,这是一种提醒,能问鼎王冠的作品,不在于文体的界限,而在于作家的文学能力。

她的寂寞:

杭州书店严重缺货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不多,不超过10部。虽然中国读者不熟悉她,她却是近几年一直在诺奖赔率榜前列,今年更是排在第一。

她的被翻译成中文版的作品,一共有四本。张伊,如今是中信出版社的编辑,在2012年,开始陆陆续续签下了这些书的版权。

“1980年代,国内出过《切尔诺贝利之声》,2012年签下后,出了新版,当时没有太大的反响。”张伊说。

1989年初冬,阿列克谢耶维奇曾随苏联作家代表团来中国访问。

“阿列克谢耶维奇衣着朴实,发型简单,面颊略带忧思,有一双灰色的眼睛。她讲话谦虚、稳重,每句话出口时,似乎都在她心中掂量过。”

高莽是《锌皮娃娃兵》的译者,阿列克谢耶维奇给高莽印象最深的是,她讲述自己怎么孜孜不倦地追求“书写真实”,还有她关于纪实文学的想法。

张伊说,之前,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书,在中国卖得“中规中矩”。实际上,记者昨天打听了一下,在杭州的博库书城、新华书店以及晓风书屋,目前都没有她的图书上架。当然,这样的情况,在两三天后,就会得到改变。因为,出版社已经开始加印,而书店,也正在大量补货。

马上,阿列克谢耶维奇的第5部中文版图书,年底就要出版了。这本书叫《二手时间》,是她最新的一部作品,创作于2013年,“和之前那些都是写灾难、战争这些重大题材不同,这本书写苏联解体后的急剧动荡和变化,以及普通人的梦想是如何破灭的。”张伊说。

斯维特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1948年生于乌克兰,父亲是白俄罗斯人,母亲是乌克兰人。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她是记者,也是散文作家,擅长纪实性文学作品。

已出版的著作有:《战争的非女性面孔》、《最后一个证人》、《锌皮娃娃兵》、《死亡的召唤》、《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我是女兵,也是女人》、《我还是想你,妈妈》等。

责任编辑:吕守田 SN22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