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自动驾驶独角兽赴港上市!希迪智驾提交招股书,24年上半年营收2.59亿元
昨天,希迪智驾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拟于港交所主板上市。
这家公司是由有着“大疆教父”之称的李泽湘一手孵化。与很多自动驾驶公司不同,希迪智驾没有选择乘用车切入,反而选择卡车领域作为切入口。如今,希迪智驾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自动驾驶商用车技术公司,也是中国最大的自动驾驶挖矿公司。
过去三年,公司收入分别为7738.5万元、3105.6万元、1.3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0.9%。
2024年上半年营收为2.59亿元,上年同期的营收为4514万元。
透过招股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自动驾驶独角兽到底长什么样。
/ 01 /
聚焦商用车场景
希迪智驾冲击自动驾驶卡车第一股
从收入结构看,希迪智驾的收入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自动驾驶、V2X和高性能感知。
其中,自动驾驶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从2021年到2023年,自动驾驶的收入从680.3万增长到7441.8万,收入占比从8.8%提升至56.1%。今年上半年,自动驾驶收入为1.5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789.83%。
与很多自动驾驶公司扑在无人乘用车不同,希迪智驾把更多商业化精力放在了商用车场景。
从逻辑上讲,自动驾驶在商用车领域的逻辑与乘用车有很大不同。具体来说,安全作业、节省成本是自动驾驶技术进入商用车应用场景中的两大刚需。
目前,希迪智驾主要切入矿山和园区物流等封闭场景。之所以选择封闭场景,原因是封闭场景中的道路条件、行驶路线、区域范围等相对固定,自动驾驶能够更快落地。根据公司招股书显示,预计到2025年自动驾驶就能在封闭场景实现大规模商业化。
目前,希迪智驾研发了一个专注用于矿场挖掘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叫元矿山。这是公司自动驾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根据公司此前介绍,元矿山能够从挖掘机装载、矿产运输、破碎站卸载到停车场充电一整套流程全部实现了无人化。
无人化车辆的日常管理工作可以全部在调度中心完成。过去需要20到30人规模的传统矿场,现在只需要2到3个运营人员。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累计交付了123辆自动驾驶矿卡,并收到320辆自动驾驶矿卡及206 套独立自动驾驶卡车系统的指示性订单。从价格上看,2023年,中国自动驾驶矿卡的平均价格约为每辆250万元,而国际市场每辆的价格超过500万元。
除了自动驾驶矿卡外,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另一大业务是物流车,主要供给工业及物流园区等,在封闭及半封闭环境中,可实现从一个装载点到另一个装载点的“端到端”自动驾驶,也可以适应物流场景的特定需求,例如货物装载要求、工业园区内复杂的导航条件等等。
如果按今年上半年的收入算,希迪智驾不仅是中国第二大自动驾驶商用车技术公司,也是中国最大的自动驾驶矿卡公司,公司在自动驾驶商用车领域和自动驾驶矿卡场景的市占率分别为8.2%和36.5%。
长期来看,全球自动驾驶商用车仍然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根据公司招股书,2023年全球自动驾驶商用车规模为59亿元,到2030年这个市场的规模将达到16158亿元。其中,自动驾驶矿卡行业的市场规模也将从4亿元增长到248亿元。
/ 02 /
商业化或仍面临压力
虽然按希迪智驾的说法,自动驾驶在商用车领域落地的进度更迅速,但从业绩来看,希迪智驾的商业化仍然面临不小压力。
与绝大多数自动驾驶公司一样,虽然营收增长迅速,但希迪智驾仍然处于亏损。2021-2023年,公司经调整利润分别为-1.14亿元、-1.69亿元和-1.38亿元。今年上半年,公司经调整利润为-0.5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招股书显示,公司自动驾驶商业车有两种销售方式:卖产品和车队运营。顾名思义,前者就是卖自动驾驶商用车,只卖产品,不负责后续运营。
理论上说,这一销售策略的毛利率会相对高。但从招股书看,虽然自动驾驶收入逐年增长,但该业务的毛利率却在逐年下降。
2021年到2023年,自动驾驶的收入从680.3万增长到7441.8万,但毛利率却从22.5%下降到19.5%。今年上半年,自动驾驶收入大涨近8倍,但毛利率提升有限,仅从去年同期的15.6%提升到16.1%。
类似的情况,也同样出现在V2X业务上。过去三年,V2X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34.1%、33.5%和17.7%。
此前,在公司管理层曾披露,客户开拓方向上,希迪智驾更倾向于选择小型矿山。
原因是,大型矿山车队规模成百上千,付费能力强,但现实中很难实现全部无人化,导致无人驾驶在验证连续运行上有难度;小型矿山的特点则是车队规模小,付费能力弱,但也正因车队规模小更容易实现全部无人化。
但从增长逻辑上看,希迪智驾收入增长更多依赖于单个客户价值提升。这一点在自动驾驶业务开拓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过去三年,公司自动驾驶的客户数量分别为14个、8个以及12个,起伏很大。同期,自动驾驶业务的平均客户价值则从48.6万元、350万元和620万元。到2024年上半年,这一数字增长到3901万元。
这一趋势也反映到了客户集中度上。过去三年,公司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为82.9%、78.4%、31.2%。到今年上半年,这个数字又回升至58.9%。
虽然公司商业化面临压力,但考虑到自动驾驶仍然是一个新兴行业,落地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出现毛利率波动或者较低或者,完全能够理解。后续,业务规模增长能否带来规模效应,进而推动盈利能力提升值得关注。
文/林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