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买房的女孩,后来怎么样了?
在“房产新政”发布后的一个月里,10月全国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成交总量,在连续8个月下降后首次实现增长。
购房的年轻人中,未婚女性人群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之一。
58同城、安居客发布《2024女性置业调查报告》显示,在参与调研的已购房女性中,未婚女性占比61.6%。
一套独立所有的房子,对女性的意义在于何处?会如何影响女性评估自己与社会的关系?
《新浪蜂鸟》和4位未婚买房的女性聊了聊, 以下是她们的故事。
买房后,漂泊的生活找到了锚
程川,30岁,某大厂品牌,总价500+万
网签购房合同时,我在巴黎街边的一个餐厅,那是10月1日的下午,我正准备在法国开启十一长假。一个小时后,签约完成,同行的朋友纷纷道贺,大白天的,我们就在酒馆里喝起酒来,开心的氛围迅速冲散了我突然有房的恍惚。
我出生在安徽,在香港上大学,2018年硕士毕业后应届来到北京一家大厂做人力资源。
来北京前,我和当时的男朋友商量过买房的事,聊得挺顺利的,沟通很愉快,没有什么分歧。毕业后他想回家,我要来北京,最终因为异地分了手。
来北京后,我在公司附近租住了一居室,月租5000元左右,并不便宜。不过,我是一个对居住环境要求很高的人,也爱做饭、招待朋友,所以这笔钱也算是刚需消费。
第一次产生买房的念头,和自己当时的状态好有关。人好像只有身处比较满意的状态,才会思考买房这件事。
当时,公司有人才项目,我身边都是同龄人,工作状态也很满意,很自然就产生了归属感。再加上我是家里的独生女,爸妈觉得租房只能将就,很赞成我买个房子提升生活质量,又能给予实际支持,所以2019年,我开始看房。
父母计划全款买下一套房子,不想给我压力。我大概看了一个月左右,选的基本是期房。那时候挺飘的,想要新房子、只看六七十平的一居室、想买车,根本不考虑通勤这些。
有一次看房,售楼处没有样板间,只设了一个沙盘。销售拿一个激光笔,告诉我看的是哪一套,指给我看说以后就住这一栋。看着沙盘上小区绿化很好,房子也很新,4/5层就是要买的位置,我忍不住开始想象未来要怎么装修、如何通勤、天天招待朋友......看一套房子,我会对生活增加很多憧憬。
最后,因为工作居住证没顺利办下来,没能买成。现在想想,幸好没买,那个时候还是冲动,根本没确定要不要在北京长期发展,不会考虑把父母的钱拿出来了,家庭资产是不是要重新配置,风险来临时家庭能不能扛得住等等。
之后五年,我都没继续看房,这和当初的诉求并不是真正的购房需求有关。我只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未来要去往哪个方向,感觉身边的东西都是漂浮的,有个房子好像就能把我的心定在这座城市。
但随着工作忙起来、各种社交圈建立起来,我渐渐觉得不用非有一个固定的东西,来让心里踏实一点。
期间,我妈一直劝我租房这么贵,还不如买房,我没答应,一直觉得路还没找到,主要是工作,前几年我一直在摸索职业赛道的选择,从一开始的人力,到现在的品牌营销,中间我在内部尝试了很多方向,近一两年才稳定下来。
我想过重启人生,换个工作环境或者去海外留学,有一次都开始看法国的语言和学校了,决意离开。但在关键时刻,一根意想不到的橄榄枝飞来,我又有了一次换岗机会。几乎是立刻,我就意识到自己不一定讨厌这种环境,有可能就是职业赛道选错了,在做不喜欢的事情。
从更现实的角度考虑,那时候出去,前期的经历已经不允许我再随便地转换赛道,内部试错成本是最低的。我想说既然都敢离开,换岗有什么难的,再试一下,没想到觉得这个方向特别好,现在已经决定在这个赛道上长期发展了。
我渐渐觉得,人只有在迷茫的时候,才会觉得想要的东西在远方。其实我们不一定非要去欧洲或者发生一个很大的变化,身边很多事情也会引发我们重新思考,没必要那么苦。
除了工作,情感方面,和前男友分手之后,我遇到的人就越来越不行,再没有一段感情能发展到聊买房的阶段,屡屡夭折。我也逐渐看清了内心,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
事实上,我对亲密关系底层还是有些不信任,我不太愿意相信跟一个人就一定会幸福,可能一个人也很幸福。
这种不信任不是来源于家庭,可能还是和独立意志有关系。在我看来,两个人相处,总是需要退一步或者磨合,要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去确认两个人的关系。但我就比较倔,有很多独特想法,很多时候又缺乏耐心,很难去培养一段长期的亲密关系。
也是因为我慢慢观察到自己有了这种心态,拥有房子的重要性才更凸显出来。
房子会让我有更多选择,遇到了当然很好,但遇不到,我也有一个空间来承接个人的情感、组建生活秩序、从事自己的爱好。
综合这些影响因素,恰好今年到了30岁的节点,我在心态上真的发生了很大变化:比起理想化和天马行空,我更想要结果,工作上想要结果,生活上也想要实在的东西。就像很多女孩说年纪大了喜欢黄金,年轻时候无所谓,年纪大一点,我确实想要越来越多能握在自己手里的东西,想要踏实的、和现实世界更契合的东西。
8月底,和几位前辈聚会时,她们突然聊起买房的事,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了很多建议,比如房子毕竟是个资产,如果长期要在这座城市发展,有一个自己的资产是有必要的。那时房价已经降了很多,他们觉得一线城市的房价也不会再往哪降了。
我觉得有道理,就开始看房。和五年前相比,今年看房发生了很多变化:首先是全款变贷款,这次买房我只动用了爸妈30%的存款,首付是我和家里各一半,父母肯定是想首付能多付就多付,但我觉得没必要。
随着我年纪变大,也渐渐意识到他们的年龄慢慢在变大,养老这个问题要开始筹备,我得给他们预留能让他们踏实的存款。掏空家里的钱,不管对我还是爸妈,都是很有压力的事情。
其次,看房标准也在发生变化,之前只想买车、买新房子,现在就会看位置和交通、小区环境、学区等等,因为这些直接决定之后是否好交易。一句话来说,我看房没以前飘了,现在更实际一些。
另外,我这次只考虑90平以上的两居室。这方面,父母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我有时候觉得,这个房子一半也是买给我爸妈的,让他们觉得我在这过得还行,如果决定长期在北京又一直不买房,家里会觉得我一直在漂。
而且,他们来北京了,有个自己的房子,心里也会有底气。
一个月的时间,我看了将近15套房子,只有现在买的这套留了下来。这是一套次新房,紧挨着地铁,附近吃喝玩乐齐全,小区不算新,但整体还不错。
我第一次和妈妈踏进这套房子,就有不一样的感觉。
我喜欢透亮的空间,房子朝向正好是南北通透,北边三个大窗户,卧室的阳台正对小区里的公园,即便是晚上看房,都觉得视野很好。
房子近期装修了一次,能看出原房主花了心思,租户也维护得好,给人的感觉干净亮堂。我和我妈其实没有仔细看,就觉得挺满意的,当场就让中介约聊。
谈价的过程不是很顺利,原房主一家移居海外,想把车位一起打包卖出,报价比我的心理预期高出了15~20万,我不想要车位,对方又很坚持,所以第一次就没谈拢。
正好快到十一假期了,我和中介说先出去玩一趟,实在不行回来看新房。我觉得现在房地产市场还是买方市场,很多人观望但下手的少,谈不下来也无所谓。
节前我就请假去巴黎玩了,直到9月30日,北京发布楼市新政,降首付、调整购房资格限制......一些前辈马上给我发消息,提醒我随时观望,房产市场可能有回暖的趋势,看上的房子别买不到了,或者房东又涨价了。
当天巴黎时间下午一两点,我给中介发消息,让他再追一下。他马上就去谈了,最终结果我可以接受,第二天就签了约。
在法国期间,我买了几幅画和摆件,一个是在爱墙,巴黎的一个文艺街区,买的纪念画;一个是在卢浮宫买的装饰画;还有一个在巴黎歌剧院买的穿纱裙的小女孩跳芭蕾舞的摆件。这些都不是特别贵重,但是自己喜欢的,买的时候就想好要放哪了。
以前租房时,我压根不会考虑买这些,虽然也用心维护房屋,但总有一种临时的感觉。现在心态完全不同,像蚂蚁搬家终于有了自己的洞穴。
10月10日,我从法国回来,因为房东不在国内,除了贷款,后续所有流程都是线上进行的,我心里也没太大感觉。
房子里还有租户,我现在还没住进去。不过我本来就租在那个小区,有时候散步,逛到那栋楼底下,我会停下来数房子是在哪层,还是有一点憧憬。
因为租房周期和对方腾房子的时间点相近,我暂时不考虑装修了,没有装修的时间空档。之后要装可能也会选择现代灰白色调的,准备多放一点装饰画,相信立马就会不一样。
尽管还没住进去,但房子的确带来了一些变化,之前爸妈老会催婚,觉得我是一个毫无生存能力的人,甚至想象我可能在下班路上就被人劫持了,需要一个人来照顾我,但买房之后感觉好很多了,大家都安心了一点。
这套房子,我不会让未来的男朋友插手。一定程度上,我觉得房子给了选择伴侣更多的自由,以前择偶多多少少还是会考虑对方在北京稳不稳定,能不能一起组建家庭,有没有房子,现在彻底不用考虑了,开心就好,没房子住我这也行。
有意思的是,买房之前,不管我在外面赚多少钱或者取得什么成就,对长辈来说,我一直是漂着、不稳定的状态,是很苦的。但现在,他们就会对我说真好,买房了,看着我们一个个在北京安了家。
朋友之前也不会说想买房,但我买了之后,好多人冒出来说这也太好了,我之前也没觉得他们想买房。他们就觉得挺好的,可能身边人的年纪也都到了。
对我来说,买房这件事就是在对的节点,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它让我觉得自己要承担起更大的责任,为了实现理想中的生活和环境,我需要去考虑诸如装修、工作、贷款等问题,尽管有一些压力,但我觉得自己好像对生活的掌控感更强了。
目前,月供基本不会影响我的生活质量,我妈觉得买房至少让我还攒到一点钱,不至于全花光了。一直以来,我基本都是月光,现在的储蓄甚至比上学时还惨,消费水平上来后,比学生时代穷多了,毕业时不觉得四五千房租贵,现在觉得可多钱了。
大厂的中年危机,我考虑过,尤其看着职场前辈的工作状态,我会慢慢萌生出一种想法,就是不一定非要在互联网工作一辈子,未来可能会慢慢考虑创业或做一些自己的事情。但现阶段,至少今年我觉得自己在工作上还是有非常明显的进步,对收入增长也会有更多自信。
我不会因为买房影响人生的一些选择,比如房子不会影响我对远方的向往,最近我还想着明年或者后年,去国外深造一下,回来再挑一个更好的平台从事营销这个方向。
如果有单身未婚的女孩来问我是否买房,我可能会跟她分享自己的经历,建议她跟着自己的状态走,不要盲目听别人说买不买,要顺应自己当时的生活和心态,判断是否需要这个房子,有没有能力去负担。不要盲目冲动,现在整个现实情况其实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回归现实、不要想象太多。
搬进去后,我想首先邀请一直给我出买房建议的前辈,做饭招待他们。其实现在已经排了10桌暖房宴,都排不开了。
让我想象住进去的生活,有个很重要的场景,我准备今年过年让爸妈来,全家在北京过年。新家肯定要布置,我们可能会包饺子等等,一定是热闹和新奇的场面。
买房,像是一次“独立宣言”
李好,33岁,企业培训讲师,总价145万
买房这件事,我没有告诉家里的任何人,就是想等告诉他们的时候,吓他们一跳,享受内心那种暗爽。
我出生在河北,跟随父母工作,从小就生活在北京顺义,家里是农村那种大自建房。一开始,我在市内工作,但领了“裁员大礼包”,现在在顺义上班,离家很近,就和父母、哥嫂住在了一起。
哪怕今年已经33岁了,但在父母和哥哥面前,我好像永远都是一个小朋友。我一直都不是那种特别独立的,不会因为要强而让自己过得很苦。刚毕业工作没钱,就会找家里支持。哥哥路过看我的车里没油,也会操心我是不是没钱加油了。包括这次买房,装修的钱预留少了,家里也直接给支持了。
不过,这种“优待”有时也会让我觉得有些烦,比如现在稍微晚回家一点,哥哥都会催我,说这么晚了还不回家。工作累,需要加班或出差的时候,家人会心疼我,劝我换个工作,他们很难体会我在工作中获得的价值感。
所以,买房这个决定,就像我的一个“独立宣言”,试图告诉家人,我要从家庭中剥离出去了,我们还是亲人,他们依然是我最爱的人,但同时,我也是一个独立的成年人,可以自己做决定,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去过想要的生活,不必要对我的决定横加干涉或有意见。
一开始,我只是想要一个自己的空间,也没直接想到买房。因为我妈在家总催我结婚,频繁的念叨让我有点不耐烦。我当时想着去租房,但在顺义,租一个满意的房子,一个月可能也得四五千。我想买房还房贷一个月可能也就五六千,至少在给自己赚钱,所以就想去看一下。
我没想告诉家里,但凡让家里插手了,肯定会各种说,我就想悄悄办个大事,省得在父母眼里一直没长大,还需要用婚姻去让她们放心。
盘了一下存款和还贷能力,我的目标很明确,预算敲定在150~160万,我算过,这个价格对我来说没什么压力,可以为自己的选择买单。
这个预算条件下,可选的房子不多,大多是老小区,一字户型,阳台是卧室,中间黑漆漆的,窗户都没有,采光是最大的问题。
这也是我为什么买现在这套的原因,我是下午6点过去看的,当时是夏天,一走进去我就觉得,虽然小,简直就是“梦中情房”。客厅和卧室都是南向窗户,阳台是厨房,光线非常好。如果想享受独自一人的晚餐,绝对不会有憋闷的感觉。
看完之后,我联想到在网上看过的很多女生独居的小屋,面积不大,布置很温馨。我觉得,如果这套房子在我手里重新装修,一定会成为“梦中情屋”,是女生独居的首选。
在我的想象里,它比较适合轻法式的装修,奶白色调,凿开卧室和客厅的墙,就会变成一个大一点的开间。我会把床做成壁橱床,法式地台,在这睡觉应该非常有安全感,整个空间很通透,阳光明亮,幸福指数很高。这个场景中没有别人,只有我自己。
在家时,我的房间阳光很好,所以一看到没有阳光的房子,我就觉得非常压抑。一直以来,爸妈把我养得挺好的,我觉得到我自己手里也不能受苦。后面看了几套面积大一点,但采光昏暗的,我都没有考虑。
我总共只看了三四套房子、一周时间左右,就定下了这一套,建筑面积46平米,可使用面积31平,总价145万元。首付30万元,全都是自己出。
本来我没那么快下定决心,签约稍微有些被中介“套路”了,他们说另一家中介要去看,让我别被截胡了,我有点着急,就直接去和房东聊了。
买完之后,我发现这个预算竟然可以在潘家园买,面积还大一点,不过是个一楼的半地下室。那几天我特别难受,男朋友就安慰我说如果真买在潘家园,每天到顺义上班多远,现在走着就能上班。我觉得有道理,就把看房软件全都卸了,房价涨跌都跟我没关系了,再也不看了。
原房东给我的印象很深,她比我妈还小几岁。但看起来非常苍老。这套房子本来是打算当她儿子的婚房的,结果儿子觉得这个房子太小、太老,从买到卖,一次都没去过。现在儿子看上了其他房子,她就亏了将近100万出手。
其实房东娘家条件很好,父母都是做生意的,自己工作也很好,家里她赚得多、操心多,但房子却挂在老公名下。看着她,我就觉得,不结婚不生孩子真挺好的。她的眼神里透着深深的疲惫,如果只有她自己一个人,或许能过很好。
在我看来,不管结不结婚,一定要对自己好。不管家里多有钱,或对象多有钱,首先还是要做自己。一定程度上,看到她的状态,我会更坚定想买一套自己的房子。
同为女人,我挺心疼那个房东,所以也没怎么砍价,那天晚上稀里糊涂就把定金交了,其实有些细节没来得及确认。后面装修公司去看,发现卧室和客厅的墙不能拆,中介之前信誓旦旦说能拆,当时我觉得天都塌了。
不过我一向是想干什么就得赶紧干的人,买房时很迫切,买完之后反而没有感觉了。因为房子还有贷款没还清,所以我选择了和原房东在同一家银行带押过户,等的时间稍微久一点。
签约那天,我等了中介和原房东半个小时,确实有点生气,本来就带着一肚子火,等他们来了,就开始打印各种东西让我签。其实我心里有一点嘀咕,说签这么多东西,要不要仔细看一下,但也没怎么看就签了。
买房的过程中,我只有谈价时求助了一下男朋友,让他去帮我砍价,其他一点消息都没跟家里透露。谈价那天,我哥问我晚上8点多出去干啥,我神秘兮兮地跟他说要去办一件大事,可能那个时候他就猜出来我要买房了。
所以整个过程没准备任何仪式感,拿到房本那天,银行工作人员、中介、前房东都走了,只有我孤零零留在那里等房本,所以我才在社交媒体发了条动态。
等我签完装修公司,让设计师去现场细化方案那天,我特意早到录了个一镜到底的视频,说镜头里它还是一个小破房,但我能够想象它变成“梦中情房”的状态,人最美好的可能就在于想象。
那个时候我没想到装修会费更大的心力。
设计师看起来刚入行不久,她的方案很打动我,比如化妆台旁安洗手盆,卫生间做干湿分离,都让我觉得她很懂女生。
但后面,我发现很多工作都没办法推进了,把我家都拆完了,连微信群都没建,我完全不知道他们动工到什么地步了,连张照片都没给我发。我本来就挺生气的,直到发现方案里31平的房子做了35平全屋定制橱柜,报价从开始时的2万到3.9万,基本翻了一番。
我觉得特别离谱,就彻底跟他们领导沟通了一次,包括工长不发进度、设计师报的很多尺寸都是错的等等,我和他们说如果这个事情不解决,周末就解约,该结多少结多少,之后的我自己换,然后他们才积极起来,橱柜也回归了正常的报价。
装修过程中,我确实会感觉女生是容易吃亏的,不拿出强势的一面,好好说话,别人就会欺负你。见工长、橱柜设计师、量尺寸,基本都是我一个人去的,对方会觉得你是一个好说话的女生,就欺负你不发狠话,也不会生气。
前房主留下了冰箱、洗衣机这些旧家电,让我自己处理,小红书上估价大概1000元,我想省事就约了爱回收,线上评估700~800元。但拆除的工人来了告诉我说500元,我那会特别生气,觉得都什么年代了,还欺负一个女孩不懂,就直接跟对方说不用收了,别管我是卖了还是扔了,不想因为几百块钱生气,他们马上给了我正常的价格。
最近有人在小红书上私信我,问我的橱柜用的是什么材质、厚度,我一下就愣了,装修公司只给我报价,从来没有告诉我用的板材和厚度。后来问了才发现,他给我用的是将将及格的板材。按照价格我本来能用更好的,但他就觉得女生不懂,只要外观过得去就行,不需要在质量上给更可靠的保证。甚至公司给我报的板材价格,都比小红书上贵将近一倍。
发现这些事时,我太生气了,让男朋友去帮我沟通。他们沟通起来挺顺畅的,没有七七八八的东西,态度也很好,最后说装修进度可能没那么快,每三天我们会在群里更新进度,有什么事情一定及时沟通。
我在旁边听着,确实会感到一些落差。
跟家里说买房后,我嫂子第一个对我表示了恭喜,她觉得我非常勇敢。我哥属于不怎么爱说话的类型,他就跟我说,要是手里缺钱,就和他说。我爸妈愣了一下,妈妈有点担心房价继续下跌,其他也没说啥,只说不用有压力。
家人确实给了我很多底气,前段时间我工作不是太开心,他们担心我因为房贷不敢辞职,就跟我说没事,一时半会不工作,我们可以替你还房贷。付完装修和首付之后,我基本是一分钱都没有了,哥哥后来给我转了一些零花钱。
我一直就是个做事挺冲动的人,相信家庭能给我兜底。不过,我认为只有当脱离原本的家庭,尝试独立生活时,自己才算在社会意义上实现了独立。我不依附于家庭和亲人,独自去做了买房这个决定,对我来说是最大的意义。
婚姻方面,我没想着说一定要结婚,现在的状态也挺好,这套房子不会让男方帮忙,我男朋友也有房。我们都不属于那种非常有潜力或天赋的人,所以在一起就会考虑得简单。我最近还想着拍一个旅拍的视频,让我妈拿着视频回家办婚宴,把这么多年的份子钱收一收。
在我看来,让父母感受到子女全部结婚的幸福感,我完成了社会责任,还不用领结婚证,这也太棒了。
买房后,我只和身边几个关系好的朋友说了,有一个发小,她本来也想婚前买房,不用家里出钱那种,但就是多嘴问了句妈妈,就一直劝她不要买。知道我买房后,她一方面很恭喜我,但也说如果当初坚持一下,不和家里说,其实也就买了。
搬进去后,我想第一波邀请的是之前在内蒙草原认识的伙伴,这群朋友完全是出于个人意愿所认识的,不是生活和工作环境导致的,他们和我拥有更多共同点:对生活充满热情、喜欢尝试新事物、爱玩、有点理想主义又有点懒惰。我们之间的关系很纯粹,没有现实生活中的纠葛。
买下这个房子后,我觉得明显的变化是自己会去尝试一些新的东西。我目前在尝试是否可以做一个家居博主,近期一直在探索副业,通过自媒体或者其他副业,想着要是能实现不上班就好了。我希望能在小房子愉快实现只工作不上班的生活。
在不给自己太大压力的情况下,我坚定地认为,女生应该要在婚前买一套自己的房子。20多岁时可能我还没有这些想法,觉得买不买房无所谓,出去玩、旅行更重要,在哪待着都挺好。之前有一些深圳、山东、广西的工作邀约,我觉得去不同地方看看不同的风土人情挺好。
但现在,如果有异地的项目,我都说暂时不考虑了,刚买房,想安定一下自己。
走得多了、累了,就会想有一个地方能装下所有的东西,有一个自己的地盘。
房子,只是一个拥有产权的酒店
胡瑾,29岁,法律机构从业者,总价250万
2019年大学毕业后,我留在了广州,一年后父母开始有买房的念头。
我一开始是反对的,因为没觉得租房有什么不好,2800元一个月,合租一个带独立卫浴的主卧,因为不做饭,我基本用不到公共区域,独立性相对有保障。我不是对居住空间要求很高的人,没觉得有什么不方便,只是后面买了房子,才觉得自己一个人住好像是更自在些。
但父母觉得,既然我准备留在这边发展,房子就是一个刚需。我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已经留好了一套房子的首付钱,他们觉得钱放在银行也是贬值,不如转换成不动产,这是工薪家庭储蓄的一种常见方式。相对于其它一线城市,广州的房价比较友好,如果以后有什么变动,也可以卖掉或者出租变现,我没再反对。
婚姻这个问题,我和父母聊得比较少,买房更多是站在我个人的角度考虑,没有想这个房子是否要作为婚前财产,或者对婚姻有什么影响,他们可能就是想在能力范围内给我创造一个比较好的条件。
父母也不是倾其所有给我买房的类型,他们会预留好自己需要的存款,告诉我最多支持100万左右,所以我定了300万~350万的的预算。
因为我是昆明人,一开始想去找和昆明环境相似的两居室,房子不要太老,小区环境新,交通方便一点。另外,因为我在法律机构工作,所以会尤其关注购买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像风水、朝向这方面的讲究,我没有很上心。
看了十几套房子,我都觉得不太满意。看房的时候是在夏天,广州特别热,我有点懒,就不想去看。后来我爸专门飞了一趟广州,他比较擅长做计划,就根据我的条件,分析了一下比较适合买的区域,然后直接找附近的中介,了解房源情况,最后筛选出两套房子,让我继续和中介对接。
看房确实像找男朋友,要看感觉。之前看十几套房,我总觉得各方面都有一些缺点,但看我最后买的那套,还真是有点感觉。
房子位置在岛上,空气和环境都挺好的,一看就有种这个小区不便宜的感觉。交通可以直达我的单位,通勤50分钟以内。房子可使用面积86.7平,两居室,虽然是二手房,但之前的业主没有住过,基本是全新的。
客厅和餐厅面积不大,但阳台非常干净透亮。我是下午看的房,阳光透过窗外的树照进来,树影映在白墙上,我想象了一下,觉得住在这里可以接受,就定了这套。
后续签约、打款、过户,我都没什么感觉,可能工作太忙了,生活被工作占据着,很少有时间去感慨,买房主要也是家里帮助,和我自己关系不大。
我就记得,签约完,中介就立刻让按揭公司的人过来,打印了一大堆空白合同让我签。一边签,我一边给同事发消息,因为之前办过这种签空白合同的案子,我和同事说,我们老谴责当事人,作为成年人不看合同就签。但自己真到这个处境,对方给我一个贷款合同,利率、还款期限都没有,我知道这样签的后果是什么,但还是只能签,这是我唯一的感受。
因为这套房不一定是我这辈子买的唯一一套房,所以就没做公积金贷款。现在每个月贷款要还8000元左右,没有特别大压力。买房之前,我就不是一个会月光的人,也不会超前消费,比较会理财,只是房子会限制我不能随意换工作。
房子装修是开发商自带的精装修,有点过时。但买完房后,我只进行了简单的翻新,没怎么装修。我一直不太爱装饰,想法也比较简单。租房时和现在买的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像扫地机器人、烘干机、洗衣机这样的会买,当时添了2万多块钱刚需家具,也不是情调那方面的。
我对这方面没有太多的要求和想象,加上工作忙,没有时间去构思这些细节。上学时还是有很多想象的,但工作以后发生了改变,影响到了生活中一些习惯。
买房没有让我觉得喜悦,就比较平淡,但确实会更方便。因为我喜欢打游戏,会和朋友一起语音,以前合租还要控制一下音量,怕吵到室友,但搬进去那天晚上和朋友打游戏,我突然发现一个人住蛮好的,可以放心大声说话了,想几点洗澡就几点洗澡,在家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我不会刻意和朋友说买房的事情,更不会强调买房好。确实不是每个人现在都能买,还是得考虑一下朋友的感受。
婚姻方面,因为我还没把结婚纳入人生计划里,所以没太考虑房子对交友的影响,不过我不会太看重男方有没有房。
大家现在对婚前财产这个词比较敏感,但从法律上来说,即便是婚前购买的房子,也不意味着都是婚前财产。除非双方缔结婚姻关系之前,所有房贷都还清了。一旦结婚,所有收入都是夫妻共同财产,哪怕用自己的工资去还贷,也是用夫妻共同财产去还贷。
我觉得,不要把婚前买房和婚前财产划上等号。买房还是出于居住需要,提升一下生活品质,能力范围内是可以购买的,千万不要让买房成为自己生活中的负担。
真从择偶的角度考虑,我发现男生没房、女生有房的情况下接触,一般不会进展太顺利,看身边很多同事的经历,单身女性在婚恋市场上本来就很难找到条件合适的男性,学历、年龄、认知等各方面都要匹配。买了房感觉更难去接触男性了,本来男生有房是一个比较有利的条件,现在女生也有房,他反而没有了什么心理优势。
对我而言,这个房子只有我一个人住,它就是一个落脚点,就像一个有产权的酒店。基本上,我回去就是睡觉,家里没安电视。我几乎不待在客厅,回家就是进卧室。我同事笑我,家里锅碗瓢盆啥都没有,四年了也没开过火。
关于未来,我还挺纠结的,父母年纪在变大,广州对他们而言始终是一个陌生的城市,他们不是很想来广州定居。以后父母年纪大了,我肯定还是要在他们身边照顾帮衬,这一两年都会考虑以后要不要回去的问题。
买房,让脚下踩得更踏实
印目,27岁,新媒体运营,总价245万
我今年27岁,出生在北京,目前在一家互联网大厂工作。父母都是工薪阶层,在五环外有一套两居室,我是家里的独生女,现在和爸妈住在一起。
实际上,我爸妈不太想和我一起住。一方面,年轻人和老人的作息差异大,我天天熬夜,父母早睡早起。另一方面,我父母希望有独立的空间,不希望自己的生活被打扰。他们说自己都退休了,每天就想安安静静干点自己的事情。
在我眼里,爸妈就是那种从年轻一直酷到老的父母。他们是24岁结的婚,早婚晚育,因为觉得如果攒不够钱、无法给孩子很好的生活环境,就不要生孩子。所以他们婚后10年才生下我,今年已经60岁了。
他们一直贯彻执行的教育理念是“教会了闺女,舒服了自己”,从小就教我洗衣服、做饭等等。后面上了大学,也一直鼓励我和自己的朋友出门旅游,不让我和他们出去玩,说他们岁数大了,想玩想去的地方和年轻人肯定不一样。哪怕我提出想一家三口出去玩,他们也说不用不用。
因为爸妈的教育模式,我的生活自理能力一直没有问题,和父母的相处模式也像朋友,比较平等。甚至他们做事情,也会来询问我的想法和意见。
2024年年初,我妈有一笔理财的钱到期了,就来问我近期有没有结婚的打算。如果我有打算,这笔钱就留着给我办婚礼,如果没有,她就继续买长一点年限的理财。
当时,我正好有朋友在备婚看房,说北京最近房价跌得挺狠。起初真的是抱着凑热闹的心态,觉得可以看一看,如果有价格、位置都合适的,就拿理财到期的钱买。
我选房子的目标一直非常明确,不能离我们家太远,开车15分钟内能到,然后就是房子新一点,必须要有电梯。因为我们家现在的房子需要爬半层楼,我担心父母岁数大了之后,上下楼不方便,所以希望能买个电梯直达的,到时候让父母住,当养老房。因此,这套房子不算完全的刚需房,是奔着改善去的,这些都是硬性要求。
和父母沟通完我的想法,他们的意思是,反正这笔钱是留给我的嫁妆,如果我现在想拿去买房,就去买,由我全权处置,他们岁数大了,买房这种复杂的大事,他们没精力操心了,我自己去看、去决定,他们没什么意见。
因此,从看房、买房到装修,我父母全程没怎么过问。他们相信我的判断。一些风水禁忌、底层顶层等注意事项,都是我自己去查的。
今年3月,我正式开始看房,前期因为过多考虑预算,不想贷很多钱,我看的都是200万左右的一居室,这样基本没有还贷压力。
筛选几套不错的房源后,我去问了父母的建议。爸妈觉得,两居和一居就差一个次卧,也就不到10平米,按照均价3万5计算,最多就差35万,按照贷款30年平摊,月供不会多多少,两居室更划算。
因此,从4月开始,我就集中关注250万左右的两居室了。看房的过程中,我基本都选择线上VR看房。我从小住在这块,周边小区环境都了解,只需要重点关注户型,线上VR完全可以满足我的需求。
综合了所有信息后,我锁定了两个小区为目标:第一个小区在五环边上,学区好、配套设施相对完善,但户型小,是经济适用房,需要补一大笔土地出让金。第二个小区在六环边,价格低,户型大,周围绿化环境很好,但配套设施差一点。
对我而言,两个小区其实大差不差,都在考虑范围之内,就看哪个小区先有价格合适的房源,就定哪边。
第一套房子在第一个小区,最终没有谈成的原因是房子归属权有问题。房东是一位50多岁的女士,她全资买的这套房,因为是经济适用房,用的是父母的购房资格,房子也在母亲名下,相当于兄弟姐妹都有继承权。
这种情况下,最好能让房东的兄弟姐妹,签署放弃继承权的公证书,但是感觉房东一直含含糊糊,不愿意和兄弟姐妹说这个事情,就暂停了谈判,说让她回去和家里人沟通一下。第二天,中介和我说,房东决定不卖了。
到了五一假期,我出去玩了,并不着急买房,有合适的再说。再去看,已经是5月中旬,中介通知我第二个小区有合适的房子,要带我去看。
第一套75平,房东报价很高,比小区均价高5000元/平,我觉得有的聊,能砍不少,就约着谈价。结果对方一分不降,中介也一直劝降价,谈了2个小时,对方说给我总价降3000元,因为价格没有谈拢,我就放弃了。
然后就看了我现在买的这套,比第一套面积大10平米,报价还和第一套一样。中介说昨天才刚刚上系统,房子在7层,属于中间楼层,一梯三户,整体情况让我很满意。
原房主因为做生意赔了钱,比较着急卖,价格上可聊的空间比较大。但是要买的话手续比较麻烦,也有一定风险。因为房主把房子做了抵押,还有一些借款,如果交易过程中有人起诉他,房子可能会被查封,然后就无法交易了。
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奔着抄底去的,如果足够便宜,就值得冒一点风险。砍完价后,算下来价格比小区均价低了3000元/平米,确实很让人心动。
不过,因为这套房子的特殊性,我从买房到现在一直都比较焦虑。毕竟拿了父母很大一部分存款,自己的钱怎么造都行,拿的父母的钱,我还是很紧张。
从签约到过户,整整一个月我都很焦灼,还是会有不确定感。中间因为原房主办理解除抵押延误了好几次,过户的时间一直在推迟,我害怕中途有什么变故,比如一些环节因为不可抗力拖延了,导致银行直接查封房子,就卖不出去了。虽然我的钱冻结在自己名下账户,不会有什么问题,但付出的精力和时间就白费了。
6月中旬,房子终于顺利过户,没轻松几天,又要开始装修。装修过程中,我也特别焦虑。一方面对装修完全不懂,要花很多的时间做功课,尽量避免踩坑。另一方面,还要监督装修工人,毕竟双方心态不一样,对他们来说,这是他一年要装的几十上百套房子中的一套,但对我来说,这是我未来四五十年唯一的家。
装修公司整体比较靠谱,也还是小问题不断。这些小问题带来的感觉,就像一个手机壳,各种孔位都很精准,就是按键不灵敏,也没影响使用,就会让你觉得不得劲。关键有好多问题,我会觉得是不是因为自己不知道,才这么得过且过了,给自己很大精神压力,毕竟是我人生第一套房子,还是希望尽可能完美一点。
装修选择的是原木奶油风,我花了很多心思去设计,包括敲掉了卫生间的墙,往客厅拓,做干湿分离、次卧的墙砸了,凹进去一块做鞋柜等等。我会直接跟设计师说,右边是餐边柜,左边是电视柜,餐边柜上要放咖啡机,所以得留好电位,有的四面门的柜子做的是无底柜,行李箱可以直接推进去,洗地机、冰箱放的地方,跟设计师沟通前我基本有想法了,整个柜子和布局都找好了参考。
我一直很焦虑,直到最近终于完工了,邀请了一些朋友来看。朋友说特别像社交媒体上家居博主的风格。碰上双十一,把沙发、床的钱付了,我才觉得放心一点,剩下就是屋子散味和工人上门安装家具了。
整个装修,加上软装,花了25~26万。贷款80万,还款期限19年,现在每个月要还8000元左右。
我有个一直想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家人都在身边,有稳定的朋友圈,有伴侣陪伴。除此之外,我还是有想追求的理想,但我不希望追求的东西让我变得很累。
现在的我什么都不缺,有车有房有独立的工作,也实现了朋友和父母都住在附近,现在的生活状态已经是我理想的生活状态。买房这件事让我感觉自己把脚下那块地踩得更实了,站得更稳了。可能生活还是会下雨,甚至下冰雹,该遇到的困难还是会遇到,但脚下踏实之后,你会觉得安定一些。
如果有单身未婚女孩询问我是否应该买房,我的意见是量力而行。我买房更多是时机造就的,刚好前一段时间房价下降,让我的经济能力够得上;刚好父母的理财到期,能够给我支持;刚好碰到一个遇到困境的房主,着急卖房愿意降价。只能说时机刚刚好,很多因素不能复制。
我不喜欢现在有些价值观,要求女生一定要婚前买房,或者女生一定要怎么样。我觉得没关系,如果独自承担不了买房,能和伴侣一起买,那也很优秀了。
希望女生在面临这种大额的经济问题时,做出理性判断,了解一些法律常识,在合理范围内,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做到不占别人便宜,也不会让自己吃亏。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均采用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