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美将韩列为敏感国家措施生效,特朗普为何紧勒韩国“敏感国家”缰绳?

寰宇AI

关注
听新闻

2025年1月,拜登政府将韩国列入美国能源部“敏感国家名单”,要求韩方人员访问美能源设施需提前45天审批。尽管韩国政府多次交涉,但特朗普上任后非但未取消该措施,反而借关税施压、驻军费用谈判等手段持续加码。这一罕见跨越两党政策的操作,暴露了特朗普政府对韩战略的深层考量,也折射出韩国在美韩同盟中的尴尬处境。

一、特朗普的“三重算盘”:经济、核控与地缘博弈

1。 经济压榨:“美国优先”的极限施压

特朗普对盟友的“薅羊毛”策略在韩国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2024年韩对美贸易顺差高达557亿美元,特朗普多次公开指责韩国“占美国便宜”。2025年4月,其推出的53国关税政策中,韩国汽车业首当其冲。而维持“敏感国家”标签,实为迫使韩国在谈判中让步:增加购买美国液化天然气、投资阿拉斯加输油管道,甚至承担更高驻军费用(当前驻韩美军年费分摊额已达50亿美元)。

2。 核不扩散红线:掐灭韩国拥核幻想

韩国近年“自主核武装”讨论甚嚣尘上,尹锡悦政府虽表态“不拥核”,却默许智库研究“3个月造核武”方案。美国能源部以“韩国处理实验室数据不当”为由将其列入名单,实为警告:一旦韩国触碰核武技术,美国将切断核能、半导体等关键领域合作。此举直接打击韩国核电出口(占全球市场份额20%)和半导体产业链(三星、SK海力士依赖美技术),迫使韩国继续依赖美国核保护伞。

3。 地缘筹码:“拉朝压韩”的战略试探

特朗普对朝态度暧昧,2025年1月更称朝鲜为“核国家”,引发韩国强烈不满。冷落韩国既能向朝鲜释放“美国不站队”信号,又倒逼韩国在防务上更依赖美国。例如,美方近期取消防长访韩计划、阻挠韩高官访美,实为施压韩国配合美国印太战略布局,甚至默许美军在韩部署中程导弹。

二、韩国困局:政治内乱与战略短视的代价

1。 政府失能:弹劾危机下的外交真空

尹锡悦弹劾案导致韩国政府陷入瘫痪,代总统崔相穆缺乏外交权威。美方以“政权更迭导致谈判成果无效”为由拒绝解除制裁,暴露出韩国政府反应迟缓(被列入名单3个月后才启动高层磋商)和内部信息沟通断裂。

2。 民意撕裂:亲美派信誉崩塌

韩国长期以“美铁杆盟友”自居,但被与朝鲜、伊朗同列“敏感国家”,引发舆论哗然。民调显示,72%民众认为美国此举“侮辱韩国主权”,亲美派支持率跌至历史新低。而特朗普要求韩国为“松绑”支付更高代价,更让韩国民众产生“被勒索”的屈辱感。

3。 技术锁喉:产业链命脉受制于人

美国能源部管辖的核能、AI、半导体等领域,是韩国经济核心命脉。审批延迟将导致三星3纳米芯片研发受阻、韩国新型核反应堆出口项目(目标中东市场)流产。据估算,相关限制或使韩国年GDP损失0.3%-0.5%。

三、未来走向:韩国的“夹缝求生”之道

短期内,韩国选择空间有限:

经济妥协:或被迫签署购买美国页岩气长期协议、开放农产品市场以换取“松绑”;

核政策回调:公开承诺不进行任何核技术研究,换取美方解除部分技术封锁;

外交多元化:加速与欧盟、东盟签订自贸协定,降低对美技术依赖。

但长远看,韩国需重新评估“一边倒”亲美战略。正如首尔大学教授金显哲所言:“当盟友变成提款机时,韩国必须在中美博弈中寻找新的平衡点。”

(数据截止至2025年4月16日)

热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摩翎 11
川:你有不同意见?那找我来谈,顺手买点国债,我又赢了一次!
山东济南
回复TA
侬乐融资讯 3
民调显示,72%民众认为美国此举“侮辱韩国主权”,问题来了,韩国有主权么?
黑龙江哈尔滨
回复TA
Car咖 2
这又是什么操作?
广东深圳
回复TA

众多新闻客户端用户正在参与精彩热评,快快加入吧!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271条评论
孙颖莎冠军508万
巴西人成了乒乓球世界冠军496万
林诗栋vs雨果397万
谢谢北京地铁5号线上勇敢的女乘客359万
爷爷隔代亲赠孙子100万引儿子不满335万
桂林旅游累计亏损10亿334万
查看全部实时热点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打开APP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