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行动方案背后:三大主粮自给率95%,一年浪费食物4.6亿吨
近日,国家层面印发的《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出炉。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的两条底线之一。2021年中国出台了《反食品浪费法》,要求包括餐饮服务经营者不得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而在今年6月1日,《粮食安全保障法》正式施行,成为中国粮食领域第一部基础性、统领性法律。
《行动方案》正是上述两部法律的具体落地方案,提出切实降低粮食和食品损耗浪费。到2027年底,粮食生产、储存、运输、加工损失率控制在国际平均水平以下,餐饮行业、机关食堂、学校食堂、企业食堂等人均每餐食品浪费量明显下降,餐饮浪费得到有效遏制。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行动方案》提出,强化违法惩治。除提醒约谈、督促整改,指导推行反食品浪费“简案快办”,从速依法纠正查处违法行为,公开曝光浪费食品等典型案例。
口粮安全,食物结构性紧平衡
近年来,国际地缘政治风险加大,中国粮食还安全吗?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会长张红宇今年10月介绍,2023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95亿吨,实现了“二十连增”。粮食人均占有量超过493公斤,远超国际社会公认人均占有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大米、小麦、玉米三大主粮的国内自给率一直维持在95%左右,大豆自给率两年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
粮食自给率是一项评估国家粮食自给程度的指标,即当年粮食产量占当年粮食消费量的比重。一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粮食自给率在95%—100%之间,属于基本自给;在90%—95%之间,是可以接受的粮食安全水平;一旦小于90%,粮食供求的风险就会增大。
同时,张红宇指出,中国虽然从总体形势上看粮食总量是有保障的,但粮食安全基础其实并不稳固,供求结构性矛盾仍有待进一步破解。去年中国包括大豆在内的粮食进口量达1.62亿吨,其中大豆进口达9941万吨,全口径粮食对外依存度已达18.9%。2024年上半年中国累计进口粮食8418万吨,同比增长4.7%,更凸显了保障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
中华全国供销总社原党委副书记李春生今年11月在一场学术会议上表示,2024年,中国粮食产量预计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也将突破500公斤,但仍然低于欧盟和北美等发达国家600公斤的人均占有量。因此,从总体来说仍然属于粮食保障还不够稳定的国家。根据海关数据,2024年上半年中国玉米进口量减少,小麦大豆进口量增加。有专家预计,2030年中国粮食消费量将达到1.6-1.7万亿斤,将形成巨大的需求压力。
2023年,中国粮食总消费量为8.17亿吨。《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4-2033)》预计,2033年中国粮食产量将达到7.66亿吨,粮食产量仍然不能满足消费需求。此外,《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随着人均GDP提高,居民膳食持续升级,未来,中国将大幅增加动物性食品和油脂类需求,主食需求明显下降,肉类食用需求总量或将突破1亿吨。
张红宇指出,对于确保谷物特别是口粮充分供给,解决吃饱问题,中国有足够的保障和自信;但粮食和资源性农产品总量供需紧平衡形势严峻,需要引起高度警觉。
一年浪费食物4亿吨,节约须自觉
供给紧平衡的背景下,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课题组2015年撰文《我国粮食供求及“十三五”时期趋势预测》估算,在消费环节,全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1000亿斤,可供约3.5亿人吃一年。《2023年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报告》显示,中国食物总体损耗浪费率为22.7%,2022年损耗浪费总量达4.6亿吨,造成的经济损失1.88万亿元。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王凤忠介绍,目前在粮食加工环节,一些生产单位过度追求“精、细、白”,产品得率低,营养成分损失,造成“量减质低”情况,因此要通过改进生产技术和转变生产理念,减少加工过程中的粮食损失;另外,中国还需要加大粮食副产物利用率。目前我国米糠综合利用率尚不足20%,而印度是30%,日本高达100%。
中国粮食产后全链条损耗较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推动粮食减损就是增产。《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3》显示,到2035年,若中国粮食收获、储藏、加工和消费环节实现三大主粮损失率减少40%,可降低三大主粮损失约1078亿斤。另有测算,按照国际粮食标准线人均400公斤的标准,那么粮食产后损失的量可以满足1738.525万人的口粮需求。
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程广燕介绍,中国玉米、小麦、稻谷三个谷物的平均损耗率为7.0%,以2023年三者产量合计6.3亿吨计,如措施到位,可以减少2023万吨粮食损耗;家庭消费和餐饮消费浪费率分别是5.0%、15.2%,餐饮消费是反食品浪费的重点领域。2018年发布的《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曾测算,中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食物浪费量在1700万至1800万吨之间,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
此次《行动方案》要求,减少家庭和个人食品浪费。深化中国居民健康膳食研究,发布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和坚果类及烹调用油盐等5大类食物摄入量建议范围,倡导营养均衡、科学适量的健康饮食习惯,引导家庭按需采买、储存食材。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节俭操办婚丧事宜,遏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行为。
科技创新箭在弦上,国际进口仍然重要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布的2024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2023年约有7.33亿人面临饥饿,相当于全球每十一人中就有一人面临饥饿的困扰。报告警告,全球消除饥饿的步伐不进反退,食物不足水平倒退15年,相当于2008-2009年间水平。
端好中国碗,近年来,中央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当前,中国粮食产出能力趋缓需要高度关注。张红宇指出,自2007年粮食产量站上1万亿斤台阶后,中国分别用了3年、2年、3年的时间跨越过1.1万亿斤、1.2万亿斤、1.3万亿斤大关,而从2015年直到2023年,9年里粮食产量始终未能突破1.4万亿斤大关。
李春生介绍,目前,从粮食自给率看,仅主产区可以满足粮食自给,2023年主销区粮食自给率不足20%,产销平衡区存在三分之一的粮食缺口。2003年至2023年,主产区、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的粮食自给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主产区下降幅度相对较小。
吉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吉林大学研究人员张文旭的一篇文章指出,中国粮食安全仍然面临现实挑战。一是耕地面积逐步缩减,全国耕地质量总体不高。农业农村部在评估耕地质量时发现质量等级在七至十级的耕地面积为2960万公顷,占比已上升至21.95%(一级最高,十级最低)。二是,劳动力种粮意愿下降。三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有待完善。
何以科技兴农?《财经》了解到,一些全球化背景的大企业正在开展前沿的农业技术探索。在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中国中化旗下的先正达集团带来了诸多解决农业病害、提升产量的良种良品。散花型西蓝花“婉翠”,樱桃番茄“小酒窝”,粒长味香、南晶香占水稻、耐盐碱且高油高产的大豆品种、可用作牛羊饲料的“脆秆水稻”……
先正达工作人员介绍,自2022年以来,先正达旗下的中种集团与海南省种业实验室已联合启动30个企科合作“揭榜挂帅”项目,组织全国近百家科研团队联合攻关,多项新品种已经通过审定并成为了适宜地区的主力品种。
此外,进口仍是中国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4年1月-8月,中国前十大谷物进口来源地分别是澳大利亚、美国、巴西、乌克兰、法国、加拿大、阿根廷、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缅甸。今年前8个月,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谷物最多,为886.6万吨,占总进口量21.54%;从美国进口谷物837.7万吨,同比增长约5%。
前8个月,中国谷物进口量增长最大的贸易国家是巴西,进口量为576.4万吨,同比增长128.12%;进口量下降最大的国家是缅甸,进口量为32.5万吨,同比下降45.48%。
此外,中国乳制品也仍然需要进口。2023年,中国乳制品进口金额达到122亿美元,占全球乳制品贸易额的10%。链博会上,记者了解到,诸如中国伊利集团在亚洲、欧洲、大洋洲、美洲进行了广泛布局。目前,伊利全球资源体系中,已建成81个生产基地。同时,伊利还与丹麦、乌拉圭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优质奶源合作。目前,历经10余年的深耕,伊利已经成为在新西兰投资规模最大的中国乳企,为保障国家粮食多元化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于国际合作,张红宇也建议,中国仍需坚定对外开放方略不动摇。通过租赁、入股、合作等方式开拓利用全球农业和耕地资源。培育头部企业成为超大型涉农企业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粮商、大贸易商,鼓励他们在全球布局,充分调动全球农粮资源,增强供给链韧性,参与粮食等资源性农产品的国际竞争,不断扩大中国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的话语权与定价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