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新闻多一度丨“跨性别”选手引争议,在体育竞技上男女差异有多大?

新京报

关注
听新闻

近日,巴黎奥运会女子拳击赛场“跨性别”选手引发争议。是谁泄露了这位选手的“跨性别”身份?国际奥委会如何回应?在体育竞技上,男女差异有多大?一文速览。

引发争议的“跨性别”选手是谁?

当地时间8月1日,巴黎奥运会拳击赛场,上演了引发广泛争议的一幕。

在女子66公斤级拳击比赛16强赛中,意大利选手安吉拉·卡里尼仅坚持了46秒,便在与阿尔及利亚选手伊马内·哈利夫的较量中退出,随后泪洒拳台。从现场画面能够看到,“被获胜”后的阿尔及利亚选手颇为兴奋。而意大利选手则低着头已然哭泣。这几乎是奥运会拳击比赛中,选手“自主弃赛”用时最短的一次。

随着比赛的结束,比赛本身是否精彩,似乎没有人在意,更多的关注点是在“跨性别”选手参与体育运动的讨论上。

那么是谁泄露了哈利夫的“跨性别”身份呢?那就是国际拳击协会(IBA)。在去年的新德里世锦赛上,哈利夫和中国台北的拳手林郁婷都因为DNA的检测后出现问题而被停赛。据塔斯社报道,哈利夫是因为在检测中发现了其体内含有“XY”染色体——生物学上这就会被定义为男性。

面对争议,国际奥委会如何回应?

面对近日巴黎奥运会女子拳击赛场出现“跨性别”选手迅速击败对手引发的较大争议,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在3日举行的发布会上指出,运动员性别以其护照所示为准,目前情况就是“一位女子参与了一场女性之间的竞争”。

“其实事情很清楚,我们这次有两名运动员,她们就是女性,过去多年她们就是以女性运动员的身份去比赛,她们的护照也显示是女性,这是毫无疑问的。”巴赫说,她们输掉比赛的时候就从未遇到过问题,但现在有些人要尝试重新定义什么是女性,但这需要以科学为本,而不是被言论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在发布会前一天,国际奥委会发布一份声明指出,“参加2024年巴黎奥运会拳击比赛的所有运动员均符合比赛资格和参赛规定,并遵守由巴黎2024拳击委员会制定的所有适用医疗规定”。

“在比赛进行中不应更改资格认定的规则,任何规则的更改必须遵循适当的程序,并应基于科学证据。”这份声明同时提到。

“跨性别”选手从何时开始可以参加奥运会?

意大利选手卡里尼(蓝方)VS阿尔及利亚选手哈利夫(红方)。图/IC

众所周知,传统的国际体育运动赛事一般根据运动员的性别而将其分为“男性项目”和“女性项目”。仅有极少数诸如马术之类的体育运动项目是男女共同参赛的。但是,跨性别运动员并不符合传统体育运动认可的男性和女性的两性概念或两性标准,并且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个有关跨性别者的公认定义。

2003年10月,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的一个特别委员会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会议,讨论包括跨性别运动员在内的变性人参加奥运会的问题。其结果是2004年国际奥委会通过了《对性别再指定和体育运动建议的解释意见》(即“斯德哥尔摩共识)。

“斯德哥尔摩共识”指出,尽管进行性别再指定的个人通常因为身体方面的问题并导致其不能参加体育赛事,但是对其中的某些人而言参与体育运动是非常重要的。这一报告打开了跨性别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大门,要求跨性别运动员要满足三个主要的条件就可以参加奥运会:进行变性手术,从法律上承认其变性后的性别以及进行至少两年的荷尔蒙治疗。这些要求适用于那些由国际奥委会赞助的体育活动,包括那些适用国际奥委会规则的其他体育管理机构。

国际奥委会从2004年起决定有条件地允许变性者参加比赛,但要求参赛者必须做变性手术,术后两年才可参赛。

2015年国际奥委会修改了参赛指南——国际奥委会有关跨性别女运动员的具体规定是,运动员所认同的性别必须是女性,并且至少在四年的时间里不能以运动的目的改变这一身份。随后又在2016年采用了新政策,允许变性运动员在接受变性手术前就参加奥运会等国际赛事。

其中,女变男的变性运动员可直接参加男子比赛,而男变女的变性运动员需接受激素治疗,证明她们血液中的睾酮水平低于10纳摩尔/升,并持续一年——但需要强调的是,一个成年女性睾酮正常值的参考范围在0.7-2.8纳摩尔/升。

各运动项目管理机构对跨性别选手参赛怎样规定的?

世界泳联

世界泳联2023年7月25日表示,将在游泳赛事中试行“开放组别”,并允许跨性别运动员参与该组别赛事。

此前,国际泳联(2022年12月12日更名为世界泳联)2022年6月通过了新的“性别包容政策”,要求变性游泳运动员必须在12岁之前完成变性,并将体内睾酮水平保持在2.5纳摩尔/升以下,才能参加女子赛事。

世界田联

世界田联2023年3月24日在官网公布了世界田联理事会日前做出的一系列决定,宣布从3月31日起,加强对性别发育异常运动员的参赛限制,同时进一步明确禁止跨性别运动员参加女子比赛。根据世界田联的最新规定,性别发育异常运动员的睾酮水平需至少24个月维持在2.5纳摩尔/升以下,才能参加国际性田径赛事中的女子比赛。详情>>>

世界橄榄球理事会

2020年,世界橄榄球理事会便禁止跨性别橄榄球运动员参与重大国际赛事,理由是“球员安全”以及“公平问题”。

在体育竞技上,男女差异有多大?

男女在青春期之前,其实没有显著的差别,无论是身高、肌肉还是骨量。

如果一个跨性别女运动员在青春期前完成了变性,或者在青春期就始终使用了激素治疗,那么这个跨性别女运动员不太可能具有“不公平的竞争优势”。不过,如果一个跨性别女运动员在青春期没有做激素治疗,那么激素带来的变化将是巨大的,对于身高、心脏大小、手脚大小之类的影响更是永久的。

进到青春期之后,男性的睾酮水平会一下子升到女性的10~15倍。这个激素差异带来了一系列的发育影响:男性平均高出12~15厘米,四肢也更长,会有更多的肌肉、密度更大的骨骼、相对更少的脂肪、更多的瘦体重、更强健的结缔组织。

另外,睾酮会令骨髓产生更多的红细胞,因此男性血液的携氧量更强。一般来说,男性的血红蛋白在131~179g/L,女性在117~155g/L。男性的红细胞比容在42%~52%,女性在37%~47%。

瘦体重多,脂肪少,相当于“发力的部分多,负担的部分少”。投掷发力常常需要运用杠杆原理,更长的手脚甚至手指都有帮助。更多的红细胞,更大的心脏,更粗的血管和气管,都会让循环系统更强。这些差异都会带来体能竞技上的优势。

相对来说,赛艇、游泳、跑步的男女成绩差异最小,在10%~13%。再往上,自行车、跳跃(比如跨栏,跳远,跳高)、踢足球、网球发球、撑杆跳之类,男女差距在16%~22%。越是需要上身力量和爆发力的项目,差距就越大,比如排球发球、高尔夫的长打、举重,男女差异在19%~34%。相差最大的是棒球投球,以及曲棍球的一种进攻技巧“拉射”,男女差距达到50%以上。

整合自新华社、新京报、澎湃新闻、法治周末报、中国科学报、科普广州等

编辑 艾峥 校对 张彦君

热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难得平常心123 3342
跨性别者就应该和跨性别者比 ,不然不公平
重庆
回复TA
大梦同学的微博 1343
这必须禁止了吧!
浙江宁波
回复TA
LeaveArtemis 559
这不叫跨性别,应该算第三性别了
江苏苏州
回复TA

众多新闻客户端用户正在参与精彩热评,快快加入吧!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14708条评论
全红婵正面回应体重变化影响动作457万
美国有人开始囤货了392万
向鹏男单冠军380万
四川萨武雪山一驴友登山下撤后离世338万
美关税政策或重创亚洲服装纺织业317万
你的工资不能低于这个数字312万
查看全部实时热点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打开APP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