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113岁新四军老战士施平逝世,系施一公院士祖父

澎湃新闻

关注
听新闻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施一公先生处获悉,新四军老战士、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施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6月2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13岁。

公开资料显示,施平原名施尔宜,1911年11月生于云南大姚县。施平中学时期就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1926年于昆明投身大革命,1931年秋考入浙江大学农学院,任学生抗日会主席。

1935年“一二·九”运动中,施平任浙大学生会主席、杭州市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主席,领导杭州全市学生抗日救亡运动,并任全国学联执委特别委员会主席。1938年1月,施平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浙东南特委宣传委员、云和县工委书记,在云和期利用公开身份筹办《云和快报》,并先后发表了《铲除汉奸》《本县没有爱国健儿吗?》等十数篇文章。

1939年冬,施平调往桂林,在党领导的“国际新闻社”工作,曾秘密到上海担任华东沦陷区新闻工作站负责人、香港分社记者、采访部主任。1941年8月,施平同志进入新四军苏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参加抗日工作。在此期间,受新四军军部委派,护送邹韬奋到淮南军部。1946年至1947年,施平任南通县委书记、县警卫团政委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施平同志曾担任北京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是新中国北京高等教育的开拓者。

根据新四军研究会方面介绍,施平是健在的亚洲最年长男性和全球第三年长的男性,近期研究会已经在上海为施平同志采集了手印,作为抗战精神的传承。

施平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的祖父。

根据施一公此前在《光明日报》署名发表的文章《父亲是我最崇拜的人》介绍,“我的籍贯是云南省大姚县,是我爷爷施平的出生地。爷爷年轻时就接受了革命思想的熏陶,后来离开了云南,就读于浙江大学农学院,在那里与我的奶奶杨琳相爱并结婚。奶奶是当时杭州进步学生革命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之一,并因此被国民党政府判定是共产党员而被捕入狱;1935年1月5日,我的父亲出生在浙江省杭州市,出生后18天,他的母亲就牺牲在国民党的监狱里;为了纪念和怀念奶奶,爷爷给父亲起名施怀琳。”

据施一公介绍:“爷爷随后投身革命、参加抗战,无暇照顾我的父亲,只能把他托付给亲戚朋友抚养长大。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爷爷四处打听,才辗转在云南老家找到我的父亲,并把他接到北京身边。父亲从出生就命苦,可以说没有真正见到过生母,而直到长大成人后才与生父第一次团聚。”

热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提笔画春秋Dog 773
老英雄,愿您一路走好
广西
回复TA
抱一为天下式-3 558
向老英雄敬礼!
上海
回复TA
Valley橙子不酸 452
但愿老前辈一路走好!在天之灵安息!
新浪网友
回复TA

众多新闻客户端用户正在参与精彩热评,快快加入吧!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5165条评论
审判长回应女方处女膜未破裂658万
男子花155万买迈巴赫跑网约车423万
公安部网安局反网络霸权在行动355万
美正式将韩国列为敏感国家354万
特朗普凌晨2点开记者会折磨媒体350万
小猫悟空去世308万
查看全部实时热点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打开APP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