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来福大酒店》李清让这个角色非黄轩莫属|导演说

新京报

关注

现实主义题材影片《来福大酒店》今日起在全国上映,电影由刘博文执导,黄轩、柳岩领衔主演,电影中讨论的生死、亲情以及个人成长等话题,引起了观众的共鸣。“来福大酒店”其实是个逼仄的小旅馆,虽然是家普通小旅馆,却因为开在医院旁边,成了收纳就医的病患以及孤寡老人的“病友之家”。电影《来福大酒店》不是第一部讨论生死的电影,但导演刘博文是最早把镜头对准这一议题的导演,“我对死亡会有好奇。”2019年,刘博文和编剧团队在寻找选题时,发现各大核心城市的知名医院周围,都有类似于“生命岛”的病友之家。有的人等待能“插队”挂上号,有的等待出结果报告,有的则是日日夜夜地陪护……这些人因为看病从五湖四海集结到这里,有生死离别,也有温暖故事。

现实主义题材影片《来福大酒店》今日起在全国上映。

刚萌生这个创作想法时,生死命题在市场上是稀缺的。加上刘博文的创作兴趣,他几乎全身心投入其中。中间有过其他人带着项目来找到他,但都被刘博文拒绝了。他只想尽全力把这件事情做好。后来,市场上陆陆续续出现相似题材的作品,不少作品甚至成为爆款,压力接踵而至。即便如此,他也只想把这个项目完成。“有一年我也想过放弃,有一年感觉近在咫尺了,但又出现资金变动,能否正常开拍也是未知数,再加上外界环境大家都挺疲惫的,我甚至产生了不少自我怀疑。后来就觉得既然有了想做的事情,不能够随便放弃。”这些年,刘博文一直在做《来福大酒店》,他说,能将有意义的题材拍成电影,还能找到他心中的“不二人选”黄轩担纲主演,加上很多剧组里人的支持,“就算一直在做这个项目,蛰伏了六年,但从来没有后悔过。他希望电影能帮助观众探讨,在当下应该怎样更好、更尽兴地生活。

以下是新京报记者与导演刘博文的对话

黄轩身上有不可替代的反差感

新京报:这次黄轩饰演的李清让给观众很大的惊喜,你多次说这个角色非他莫属,具体表现在哪里?

刘博文:几个层面的考虑,我们不希望电影里的大哥是同类化的,演员本身一定要有反差感,也希望观众一看到他并不会联想到过往作品中的类似角色。黄轩本身身上就会有那种气质,包括他过往的作品里,你能看到一种执拗,以及内心改不了的清澈底色。这种特质对李清让来说非常重要,他有他的火力,他的坚持,他的执拗,但他的底色是真挚的,这个角色不正好就是黄轩身上的吗?

导演说,黄轩饰演的李清让有他的火力,他的坚持,他的执拗,但他的底色是真挚的。

新京报:如果黄轩不答应,你还会拍吗?

刘博文:我会一直找他,一直坚持到他答应为止(笑),对这个角色来讲,非黄轩莫属,他身上有能够让观众迅速产生共情的能力,不管是创作的时候还是什么时候,我们对剧本和角色的想象都是他。

新京报:拍摄过程中他给你带来了哪些惊喜?

刘博文:从选角阶段就有惊喜,黄轩老师以往给人的固有的印象大概是玉树临风、儒雅的形象,但他身上有很多其他角色的可能性,在创作过程中他也帮助我们加入了很多新鲜生动的细节。比如最后李清让被警察追逐,说自己想回家的那个重场戏,黄轩做了很多努力,在开始就不断调研、磨砺角色心理,用各种方式调动情绪,在一个最恰当的状态中展现出真诚的表演,拍了一遍又一遍,真的给我们整个剧组很大的打动。

细节来自生活,这是细腻的力量

新京报:怎样的契机让柳岩出演来福大酒店的老板娘马小琳?

刘博文:我第一次见柳岩就觉得她和这个角色非常契合,当时去她的工作室,她坐在沙发下的地毯上,吃着麻辣烫,看到我们以后打个招呼,喊着“我马上好”,接着吃完迅速来到工作的场合,把大家都招待得很好,就特别像一个忙忙叨叨的老板娘,你会觉得她这个角色特别接地气,也特别真实,她的表演也有很强的代入感。

导演刘博文认为,马小琳这个角色特别接地气,也特别真实,柳岩的表演也有很强的代入感。

新京报:影片的置景和构图都挺有特色,现实生活中真的有来福大酒店吗?

刘博文:主要场景是在东北大连。拍摄之前我们走访了很多病友之家,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很多灵感,而真正类似的安宁服务旅馆往往比电影里的更破旧。但我们不希望电影场景或是画面给人压抑感,还是希望能够呈现生命力。所以我们做了一个搭建,不仅破除了真正旅馆由于场地小不方便打灯、运镜的困扰,另外我们希望影像概念是亲近观众的,而不是悬浮的,所以在场景或者镜头设计上进行了一些提炼和美化。

新京报:《来福大酒店》讲述的故事非常感人,这些情节有多少是来自现实?

刘博文:我们不是根据某一个故事改编的。因为走访、考察了很多现实里的故事,再将这些细节融合到电影里。有很多都有共同点,也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情。比如单身老人如何度过他的晚年,我们在现实中了解了一些情况再放进故事。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病友之家的很多人确实是互帮互助,他们其乐融融,一起对抗生死。里面病患携带的小卡片,确实也在现实中存在,很多细节都来自生活,这是真实和细腻的力量。

《来福大酒店》很多细节都来自生活。

新京报:你希望通过这个故事给大家传递什么?

刘博文:我们(现在)没办法亲身感受死亡到底是什么,真的到了那天,或许什么都不知道。但我们有间接的经历,会面对生老病死,会面对亲人之间、好友之间的告别。既然这些终将到来,我们更多地要通过电影反观,了解人究竟应该怎样活在当下。例如电影里有一句台词叫“死不可怕,可怕的是等死”,我觉得这是一种生活状态和对生命的态度,我如何尽心而活,活在当下,希望电影能给大家力量,不错过自己的每一分钟。

新京报记者 周慧晓婉

编辑 吴龙珍

校对 赵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