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北京全面启动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年将举办159项体育活动

新京报

关注

充满中华文化传统魅力和力量的武术表演,活泼可爱的舞龙舞狮,花样繁多的单人跳绳、双人跳绳和多人跳绳,活力四射的健美操……5月21日下午,在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的体育馆里,来自海淀区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双榆树第一小学、万泉小学、羊坊店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展示了学校体育特色项目。

当天,2024年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一起来”阳光体育运动启动仪式暨海淀区加强中小学体育锻炼工作方案发布会在此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北京将开展体育课堂的质量提升行动、每天体育锻炼时长落实计划、广泛开展班级赛活动等八项行动,全年举办6大类159项体育比赛和活动。

北京将首次举办足球、体质健康班级赛

“在学校体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需要共识、更需要行动。”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新闻发言人王攀部署了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一起来”阳光体育运动八项具体行动,具体如下:

北京市将开展体育课堂质量提升行动,义务教育阶段落实每天1节体育课,高中阶段每周3-5节体育课,打造高质量体育课堂。开展每天体育锻炼时长落实计划,学校要落实每天校内一小时体育锻炼要求,倡导家长帮助孩子制定并落实家庭体育锻炼计划,落实每天校外一小时体育锻炼。

同时,广泛开展体育班级赛行动,建立健全市、区、校、班四级校园体育联赛机制,促进各类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全员化、常态化、品牌化。开展体育锻炼趣味提升行动。开展特色品牌提升行动,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区区有品牌、校校有特色”的学校体育发展新局面。倡导早锻炼和午锻炼行动。

还将开展体育文化浸润行动,加强体育文化建设,不断提升体育文化感召力。王攀还提到全市要开展全员体育牵手行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在节假日向本校师生家长有序开放,鼓励学校和社会体育场馆合作开设体育课程,鼓励学校引导家长投入健身行动、参与亲子锻炼。

记者了解到,根据2024年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一起来”阳光体育运动计划安排,全年北京市将举办田径、足球、篮球、体质健康测试等体育比赛和活动6大类159项。同时,北京市将首次举办足球、体质健康班级赛。各区也将结合实际,举办丰富多彩的中小学阳光体育活动。

昌平90%学校设有足球队、海淀将开展全员跑步运动等活动

当天,海淀区加强中小学体育锻炼工作方案也正式公布。海淀区委教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杜荣贞介绍,海淀区要全员开展跑步运动,推进“三大球”等球类运动发展,积极开展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推进学校体育特色发展,科技赋能学生体育运动。

其中,在全员开展跑步运动方面,杜荣贞表示,各校可根据学生的不同阶段,每天安排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开展跑步运动,采取递进的方法延长跑步距离。比如,一二年级设定目标为200米至500米,有余力的可达到800米;三四年级设定目标为500米至800米,有余力的可达1000米。

杜荣贞表示,海淀区各学校要统筹使用好大课间和课后服务时间,按学段分年级部署每天跑步的运动量,灵活安排多种形式的跑步运动。学校干部、任课老师要随班参加跑步,加强督促检查,家长也要配合学校,共同督促学生参加跑步。

在推进“三大球”球类运动与发展方面,杜荣贞提出,有条件的学校,力争做到班班有球队、年级有球队、学校有球队,无法开展排球项目的学校,增设了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要求中小学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足、篮、排三大球单一联赛,积极组织开展乒乓球、羽毛球等球类班级联赛。

“我们要求各个学校鼓励学校干部、全体老师积极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形成与学生一同体育锻炼的氛围。课间10分钟、中午休息时间,学生要走出教室,教室要进行通风换气,鼓励学生到操场进行跳绳、游戏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杜荣贞表示,课后服务时间,学校除组织跑步之外,还要组织学生喜爱的棒球、垒球、橄榄球、田径、体操等多种体育社团活动项目。

同时,区教委和学校还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和体育活动,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这些系列举措,是要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推动学生养成锻炼习惯,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促进心理健康。”杜荣贞说道。

当天,昌平区也分享了在持续深化校园足球建设方面的探索实践。

聚焦校园足球普及推广,昌平区在全区构建“校内联赛、校际联赛、选拔精英联赛”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全年开展区级赛事869场,校内比赛3876场,90%学校有足球队,更多学生走上“绿茵场”。同时,在普及普惠的基础上,更加突出校园足球专业化程度,更多学生通过足球走上更高成长平台。

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刘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