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有娃的小心!“手足口病”高发期到了

北京日报

关注

每年5月-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这病最爱对5岁及以下的宝宝“下手”,有时一下子就“放倒”整个幼儿园。得了手足口病,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手“烂”、脚“烂”、嘴“烂”,甚至屁股“烂”(长满水泡、疱疹,容易被抓烂),所以才叫手足口病。然而,手足口病在初期,很容易被误诊!因为它的初期症状跟感冒实在太像!一般会有发热、咳嗽、流涕、打喷嚏等症状,多数患儿体温会在38℃左右。有时候,得等到这些症状出现了,才会“醒悟”过来——哦,原来是手足口病!

接下来,由来自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主治医师孟伟霞,跟您聊聊手足口病那些事。

1、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的传染病,手足口病每年每个季节都有发病,但是主要集中在两个高峰时期,一是每年的5月-7月份,二是每年的9月-10月份

所以尤其到了这两个时期,如果您的孩子口腔、双手、双足或者臀部等出现了疱疹,那就要高度怀疑是不是手足口病了。

手足口病的常见症状除了肉眼可见的皮疹外,患儿还可以出现发热食欲不振咽喉痛等症状。手足口病一般发生在5岁以下的婴幼儿,平均潜伏期3-5天。

2、手足口病的常见病原体是什么呢?

它主要病原体是肠道病毒,主要是柯萨奇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等。

很多家长会问我们家孩子哪里也没去,手足口病是怎么得的呢?

手足口病患儿和无症状感染者都是很重要的传染源。肠道病毒可经孩子呼吸道传播,可经过粪口传播,也可因接触患儿口鼻分泌物皮肤黏膜疱疹液被污染的手或物品等造成传播。

3、成人会不会感染手足口病呢?

答案是肯定的。

虽然这种病毒感染在儿童中更为常见,但成人也可以感染,尤其是那些免疫系统较弱或处于肠道病毒高发流行区域的人群。

成人患上手足口病的症状通常会和儿童类似,但也有可能较为轻微,有时甚至无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成人的症状可能不明显,感染手足口病的成人仍然是可以传染给其他人的,包括儿童。

所以如果家长出现了手足口病的症状,如发热口腔溃疡手掌脚底臀部的皮疹,应该注意卫生和个人健康保护措施,以减少传播给孩子的风险。

4、疱疹性咽峡炎跟手足口病一样吗?

需要注意的是疱疹性咽峡炎很可能就是手足口病的早期表现。

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和无症状感染者都是重要的传染源。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都可以由共同的肠道病毒感染引起,最常见的“元凶”是柯萨奇病毒,其次是埃科病毒等其它肠道病毒。

盛夏和初秋季节,是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时期。

它通常以发烧开场,孩子们会有咽痛、食欲减退、口水增多或呕吐等现象。

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在他们的咽部、扁桃体,甚至或舌部有几个小小的、充满液体的小泡泡。这些小疱疹,如同皮肤上的泡泡,会在几天内破裂,最终形成小溃疡。这场感染之戏,和手足口病一样,是通过接触感染者的口水、疱疹液或粪便传播的。

如果发现孩子手、足、臀部等也出现疱疹,就需要找医生看看,这很有可能是手足口病了。

值得注意的是,疱疹性咽峡炎也是会传染给大人的,但是成人的免疫抵抗力比较强,最终能够感染导致出现临床症状的相对较少。

如此看来,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关系密切,疱疹性咽峡炎是手足口病的“前兆”,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多数为轻症,一般在1周左右自愈。但是也有少数患儿感染肠道病毒71型后会演变为重症病例,会出现脑炎、无菌性脑膜炎、肺水肿和(或)肺出血、心肌炎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虽然目前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没有特效药物治疗,但是我们如果做好以下几点,就会远离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

5、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 发热患儿,可物理降温,必要时口服退热药治疗,发热患儿的衣被不宜过厚,不宜过度“捂汗”,鼓励患儿多喝水;

  • 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 注意休息;

  • 清淡饮食,少食多餐,不宜进食过烫、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应进流食或半流食,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以减轻食物对患儿口腔的刺激;

  • 如果全身皮疹较多,伴有瘙痒,可使用炉甘石等外用药物来减轻患儿瘙痒症状,严重的要来医院咨询。

    此外家长需要观察居家患儿的病情变化,如果出现以下几点,是需要我们家长们特别注意的:

    如果孩子有高热,持续3天以上不退;如有脱水迹象,如啼哭无泪、口腔干燥、尿少;

  • 如果有任何病情加重的迹象,如嗜睡、烦躁不安或肢体无力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要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6、如何预防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呢?

小朋友们一定要勤洗手,注意手卫生;室内经常开窗通风;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增强体质和抵抗力;家中若有感染的成人或者儿童,要注意隔离,以减少传播给其他人的风险;幼儿园要做好消毒工作(包括定期清洁和消毒接触频繁的表面和物品)及做好晨检工作,认真检查入学孩子的口腔、双手及体温,及时发现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

7、打预防针有用吗?

有必要,但仍有患病可能。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很简单,因为目前的我们只有EV-A71型灭活疫苗,而该疫苗只能预防EV-A71感染的手足口病。

我们已经知道造成孩子手足口病感染的致病菌可不止EV-A71这一种,所以就算打了预防针,如果是其他类型的肠道病毒感染,孩子仍然还会得病。

那为什么会说“有必要”呢,因为“重症及死亡病例多由EV-A71所致”,所以打了预防针可以有效减少手足口病重症的发生,从而保障了生命。

家长看这里!

① 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减少或避免到游乐场所等人群集中的地方玩耍,以防感染。

② 发病后及时居家隔离并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隔离至症状消失后一周,居家隔离期间减少与其他儿童的接触)

③ 高热不退时密切关注病情变化,有呕吐、肢体抖动、肌无力、四肢冰冷等重症倾向及时住院治疗。

④ 做好家庭清洁卫生、通风,玩具、被褥加强日晒。

⑤ 幼儿及其看护人员加强洗手卫生。

医师介绍

孟伟霞

主治医师

医学硕士。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师从东直门医院儿科主任王俊宏教授。长期从事儿科疾病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曾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学进修学习,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专业擅长: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尤其擅长中医药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厌食、便秘、腹痛等,对推拿治疗小儿发热、咳嗽、过敏性鼻炎、厌食、便秘等也有一定经验。

出诊地点:儿科诊室(北院区门诊三层)

来源 丰台时报

文字 孟伟霞 张春蕾

编辑 原梓峰 实习编辑 高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