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山永定河故事丨永定河上“都江堰”
三国时期,魏国镇北将军刘靖在今石景山一带主持修筑戾陵堰,开凿车箱渠。这是历史文献记载的北京地区第一个大规模引水灌溉工程,距今已有1700余年。今天有学者把它比喻为永定河上的“都江堰”。
登山观水谋屯田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蓟城属于魏国管辖范围,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北方游牧部族一旦通过这里,就能轻而易举地进入华北平原腹地,所以魏国由镇北将军刘靖统领黄河以北地区军事,派重兵驻守蓟城。刘靖是扬州刺史刘馥之子,曾担任庐江太守、大司农、卫尉、河南尹等职务。
因为连年战乱,造成人口凋敝、土地荒废,为维持军队的粮草供应,魏国在统治区域普遍推行屯田制度。戍边军队不但要防御外敌,还担负着开垦农田的责任。刘靖的父亲刘馥主政扬州时,曾建水堰灌溉稻田,造福一方。受父亲影响,刘靖调任蓟城后打算大兴水利、发展农业,解决军队和百姓的粮食问题。
这时期的㶟水(今永定河)已从流经蓟城以北改道为蓟城以南。城北的大片荒地摆脱了原先洪水的威胁,具备了可以长期种植作物的条件。尽管城北郊外有一条高梁河,但水量有限,无法为大规模灌溉提供足够用水。
为补充高梁河水量,刘靖开始寻找水源。他来到蓟城西郊,登上梁山观察㶟水的出山形势。经过实地踏勘梁山周边的地形,刘靖发现梁山以北的㶟水河段,岸高水深,受当时工程技术的限制,引水难以实现。
梁山以南与石景山之间形成两山夹一谷的天然垭口,是适宜的引水地点,又有河流改道后留下的天然河道可以利用。如果向东开凿水渠,与西高东低的地形自然坡度恰好契合,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于是,刘靖决定在梁山以南筑堰开渠,分㶟水入高梁河。
筑堰凿渠稻谷香
魏嘉平二年(250),刘靖派遣下属丁鸿率领千余名军士,在梁山以南、石景山西侧筑堰,向上游斜向切割㶟水河道。因梁山附近有汉武帝第三子燕王刘旦的戾陵,故名戾陵堰,又称戾陵遏。随后,沿㶟水岸边山体垭口处开凿人工水道,因水道横断面呈矩形,两壁直立形如车箱,得名车箱渠。
刘靖筑堰的具体做法是:将一根根木桩按一定间距打入河床,木桩之间用柳条或荆条编成笼筐,填以石块,堆垒成一道“高一丈、东西长三十丈、南北广七十余步”的滚水坝,既能壅水又可透水,并在两山之间形成一个水流回转、水势平缓的水区。戾陵堰上游设引水口,凿引水渠。在两山夹峙最窄处修建水闸,水闸宽四丈,“立水十丈”。水势激增时,河水漫过戾陵堰向下游流去;平流时,根据需要打开水闸,把水通过车箱渠导入高梁河。这与四川岷江上都江堰工程中飞沙堰和宝瓶口的原理类似。
戾陵堰和车箱渠修筑后,引㶟水东流,每年可灌溉蓟城周边稻田2000顷,缓解了军粮短缺和边境饥荒问题,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为感念刘靖的功劳,人们将戾陵堰称为“刘师堰”。刘靖去世后被追赠为征北将军,进封建成乡侯,谥曰景侯。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增长,通过戾陵堰、车箱渠所引之水已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魏景元三年(262),朝廷派专管河渠事务的河堤谒者樊晨到蓟城改造车箱渠。经过改造,工程大大拓展,㶟水经车箱渠进入高梁河,自蓟城西北流过昌平。樊晨还在高梁河中游加开一条支渠,分水向东到渔阳潞县(今北京通州一带)汇入潞水(今北运河),沿途灌溉农田万余顷,是嘉平年间的5倍。
堰渠工程泽后世
西晋元康五年(295)六月,㶟水暴涨,已经建成40余年的戾陵堰被损毁 3/4。洪水冲入车箱渠,导致沿岸决口漫溢,造成严重损失。此时镇守幽州的骁骑将军、平乡侯刘弘(一作刘宏)正是刘靖之子。他追思父辈建堰渠的功勋,亲自带领2000名将士筑堤岸、修石渠,重垒主堰,改造水闸。施工过程中,附近的少数民族首领和沿途百姓主动参与,很快恢复了戾陵堰、车箱渠的功能。
随着晋朝短暂统一的终结,历史文献中没有了关于戾陵堰和车箱渠的记载。北魏正光二年(521),平北将军、幽州刺史裴延儁上表提出修复戾陵堰、车箱渠等旧有水利设施。他像刘靖、刘弘等人一样,亲自参与勘测地形水势,很快完成了整修任务。整修后的灌溉面积超过100万亩,收益是旱地的10倍,直至北齐时期仍能造福幽州百姓。
北齐河清三年(564),幽州刺史斛律羡把高梁河向北引入易荆水(温榆河上源之一),再往东注入潞水,进一步把灌区扩大到温榆河流域,至唐代还能发挥作用。1991年,在海淀区双榆树出土了一段南北走向的古渠遗址,经专家考证,其走向与北朝时期扩建车箱渠的记载吻合,应是斛律羡将高梁河与易荆水连接起来的水渠故道。
12世纪下半叶,曾经的边疆军事重镇蓟城已成为北方统治中心——金中都。金世宗听从大臣建议,利用车箱渠故道开凿金口河,其目的不仅仅是引水灌溉,更重要的是开辟水源发展漕运。戾陵堰、车箱渠从某种意义上获得了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