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时光列车“穿越”副中心
一列六节车厢的地铁列车,感受北京地铁50年的发展变化。9月12日,北京地铁时光列车再次亮相,相较于今年8月首秀,本次时光列车贯穿一号线和八通线全程,从古城驶向环球度假区。再次亮相后,不少乘客第一时间登上复古列车,体验“时空穿越”。
2003年12月27日,北京地铁八通线正式开通运营,作为北京市第四条开通运营的地铁线路,地铁八通线将通州区与中心城区紧紧联系在一起。不少人选择在通州置业,地铁轨道交通为地区带来活力。20年后的今天,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一号线不断东延,“一八贯通”、五条地铁线齐聚副中心,轨道交通连线成网,不断拓宽副中心与中心城区的联络通道,紧密连结辐射北三县。此次,“时光列车”又带来新风景,副中心轨道故事越讲越精彩。
穿行副中心 车厢内外皆风景
“开往古城方向的时光列车即将进站。”下午一点半,八通线环球度假区站的报站广播响起。“来啦!”站台上翘首等车的乘客边排队边拿起手机准备拍照。9月12日到10月12日,北京地铁时光列车再次上线。与8月份的首秀不同,本次行驶区间延长至古城至环球度假区的1号线八通线全程。不少来环球游玩的旅客将时光列车加入了必打卡项目清单。
上绿下白的时光列车一进站立刻成为焦点,一脚踏入车厢瞬间“穿越”50年。绿色软皮座椅、白色车顶风扇、棕色地板,这趟列车的首尾车厢布置成上世纪70年代的样子。乘客李女士说:“这样的地铁车厢只在电视上见到过,一走进来还以为在拍电影呢,坐在复古车厢里看着外面的高楼大厦,感觉太奇妙了。”
按照运行计划,时光列车依旧安排在平峰时段,每日约12时从古城站出发,开往环球度假区站;约13时30分从环球度假区站开出,返回古城站。9月12日至28日期间,时光列车在每周一至周六运行;中秋、国庆假期期间,列车逢单数日运行;假期后列车将在10月7日至12日运行,运营时间可能根据实际情况临时调整。
时光穿越贯穿地铁发展50年
时光列车上布置了不同年代主题的车厢。走进另一节车厢,这里一副上世纪90年代的模样。座椅已经变成了竖排,空间更宽敞,主色调也从绿、棕、黄变成了更为熟悉的红白撞色。而时光列车的中间两节车厢就是迈入21世纪后的地铁车厢新样式,车厢玻璃也变成了屏幕,播放着北京地铁发展的宣传片。
时光列车上还回顾展示了北京地铁的发展历程:1971年1月15日,北京地铁试运营,当时的运营区间为北京站至立新站(现公主坟站)。同年8月15日,运营区间延长至北京站至玉泉路站;11月份延长至古城路站(现古城站),到了1973年4月延长至苹果园站。统计数据显示,1971年北京地铁的日均客流量为2.27万人次,全路网年客运量达828.4万人次。
地铁主力车型也在不断发展。本次时光列车首尾两节车厢复刻的是1971年首批使用的DK3型列车。其余四节车厢分别为上世纪90年代上线的DKZ4型车、北京奥运期间使用的DKZ15型车以及现在S1线上行驶的磁浮列车。
地铁东延带动沿线飞速发展
采访时,记者遇到了家住通州北苑的黄珊,她专程赶来坐这趟列车,“我还没毕业时就乘坐八通线上学,毕业后又坐八通线去国贸上班,对咱北京的地铁线太有感情了。”一上车,黄珊几乎将车上的各个角落拍了个遍。黄珊是地地道道的老通州人。她清楚地记得,八通线开通以前,通州区进城方式主要是公交,其中行驶在新华大街上的322路就是代表。“2000年以前,通州的商业、地产等主要集中在新华大街。通州百货商场、银地大厦等通州区老地标都在新华大街周边。但是八通线开通之后,沿线开始飞速发展,小区越来越多,人气越来越旺,通州的发展越发多元了。”
2006年,黄珊考上大学,每周都要从通州往返中关村。“我家住在通州南关,每周末从家坐公交先到通州北苑,然后坐地铁到国贸,再换车去中关村,全程两个小时以上,但已经比全程公交快了不少。那几年,明显感觉来通州落户的人越来越多,上学那会儿我从北苑上车还能有座,可上班之后八通线早高峰我能顺利挤上去就不容易了。”她记得刚工作时,公司不少新同事都在通州置业或租房,就是看上了这里有地铁,通勤方便。
八通线是老通州人民心中永远的记忆。通州区在20年前接入了北京轨道交通网。2003年12月27日,北京地铁八通线正式运营,这是北京市第四条投入运营的地铁线路。2014年底,地铁6号线草房站至潞城站开通运营,通州北部居民多了一条进城线路。这条线路也见证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巨大发展变化。如今的六号线途经运河商务区、行政办公区等多个城市副中心重点区域,是北京地铁客流量排名靠前的线路之一。
地铁东延进度不停,副中心地铁线网再次织密。2019年底,老八通线也传来新消息:八通线南延段(土桥站至花庄站)正式开通;同一天地铁7号线东延段(焦化厂站至花庄站)也正式开通运营,自此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了北、中、南三条进城方向的地铁轨道线路。
到了2021年8月,八通线和7号线的环球度假区站开通运营,两条线路正式“握手”,吸引了大量中心城区市民来副中心游玩。同月,一号线与八通线正式贯通运营,乘客们“翻山越岭”的换乘时代结束了,从副中心前往中心城区的时间缩短了10分钟左右。至此,再加上2021年运营的北京地铁17号线南段,北京城市副中心已有四条正在运营的地铁线路,科学分布在北部、中部和南部地区,全面加强各个区域与中心城区的交通联络。
多条地铁线路入驻副中心,大幅激活地区活力。八通线刚开通时,原本住在朝阳区的张子渊一家正好要换房。“听说八通线开通,立马就来通州看房,结果就在通州定下了。”张子渊家安在了梨园站南侧三公里左右的一个小区。回忆当年,他记得梨园站附近还有麦子地,位置有些偏僻,但随着八通线开通,不仅解决了交通出行问题,周边配套及区位改善,更是如乘上火箭般迅速变化。如今的梨园站及周边地区,可称得上是副中心的核心地带,不仅商业设施配套齐全,教育、医疗等资源也非常丰富。
不管是像黄珊这种老通州人,还是像张子渊这样的新居民,地铁线的开通,都让他们深切感受到了沿线区域的巨大变化。
副中心地铁新线不断增加
如今,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地铁建设仍然步履不停。北京轨道交通M101线是城市副中心一条全线地下的地铁线路,规划之初便备受关注。目前副中心主城区的地铁线均为东西走向,贯穿南北的M101线未来开通后将丰富本地出行方式,进一步加强通州南北联系。
今年6月份,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公布《北京轨道交通M101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M101线一期工程是城市副中心内部轨网的骨干线,线路全长约18.1公里,均为地下线。共设车站14座,均为地下车站,其中换乘站6座,沿途服务通州西站、城市副中心站2座规划交通枢纽,多个车站将实现3条及以上线路换乘。M101线工程计划于2027年年底建成通车,建设总工期约5年。
一期的14座车站途经通州商务园、潞苑居住区、运河商务区、城市副中心站枢纽地区、行政办公区、城市绿心市民文化区、张家湾设计小镇等多个重要功能组团,线路向北预留延伸至东坝的条件,向东预留延伸至小甘棠的条件。而在线路的换乘方面,通州西站未来可与M102线、通密线换乘,龙旺庄站未来可与R1、区域快线(预留廊道)换乘,通胡大街站未来可与M103线换乘,城市副中心站支持“七线换乘”。同时,行政办公西区站、体育中心站规划为“重点一体化车站”。
首条跨越京冀地铁线来了
而连接中心城区、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三县和平谷区的北京地铁22号线也是频传喜讯。地铁22号线从东大桥始发向东经过朝阳区,随后经过运河商务区、行政办公区、副中心交通枢纽等地进入河北廊坊北三县境内,然后向北驶入平谷区。这是首条跨越京冀地区的地铁线,其中北京段设站16座,河北段设站5座,线路计划于2025年年底通车。
9月,22号线连续传来好消息,副中心段和河北段的盾构机接连顺利始发,标志着轨道交通22号线工程进入新阶段。
据介绍,考虑到乘客多样化出行需求,22号平谷线计划设置中心城—城市副中心、中心城—北三县、中心城—平谷区3种灵活运营交路,将与6号线、10号线等多条轨道交通实现换乘。届时将采用市域D型车,设计最高速度地上段可达160公里/小时,地下段为120公里/小时。同时,还将设置早晚高峰大站快车,提高出行效率。初、近、远期高峰小时最小行车间隔分别为2分44秒、2分30秒、2分18秒。跑完全程普通车用时73分钟,快车只要49分钟。
目前,连接多条国铁、地铁线路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正在全力建设,未来不仅可以乘公交、坐地铁,还有高铁辐射京津冀,作为一名通州人看到家乡发展,黄珊心中满是期待。今年,张子渊家的亲戚也搬来通州了。“他们是来养老的,就住在7号线附近的新小区。地铁的发展不仅便利周边生活,而且环境越来越好。未来,无限可期。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记者:张群琛
摄影:党维婷
微信编辑: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