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风云气象卫星首次运行于低倾角轨道

新京报

关注

4月16日,我国首颗降水测量专用星“风云三号G星”发射成功。风云三号G星成功发射和在轨运行,标志着我国天基降水测量进入了主动探测的新阶段。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获悉,作为风云卫星家族中的第20星,风云三号G星采用了全新的低倾角轨道。这也意味着我国风云气象卫星首次运行于低倾角轨道。

  • 关注一

什么是低倾角轨道?

卫星由运载火箭发射入轨后,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周而复始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就像火车在环形轨道上运行一样,因此我们将卫星运动的轨迹也称为“轨道”,卫星轨道所在的平面也就称为“轨道平面”。

而地球赤道所在的平面为“赤道平面”,轨道倾角就是指卫星“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夹角为0度,说明卫星运行的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夹角为90度,说明卫星运行的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垂直。

那什么是低倾角轨道?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专家介绍,低倾角轨道是指卫星的轨道倾角介于0度到90度之间的轨道。由于目前低轨卫星大多数采用太阳同步轨道,而太阳同步轨道的倾角一般都在98度附近,风云三号G星则与众不同,采用了倾角为50度的“低倾角轨道”。

  • 关注二

为什么选择低倾角轨道?

在太阳同步轨道上,轨道面运动的速度与太阳直射点的运动速度(每天自西向东运动0.9856度)一致,轨道平面与太阳的位置关系保持相对不变,阳光始终从同样的角度照射卫星本体,光照条件一致使得卫星在轨的热环境非常稳定,从而有利于简化卫星热控系统设计。这也是很多低轨卫星采用太阳同步轨道的重要原因之一。

专家表示,由于太阳同步轨道的倾角略大于90°,因此卫星每一圈都会经过地球的南北极,使其针对极区观测效率较高,但对中低纬度地区观测效率偏低。而风云三号G星的主要观测对象是大气中的降水现象,全球降水又主要发生在地球的中低纬度地区。

为了提高降水观测的时效性,风云三号G星便采用了轨道倾角为50°的低倾角轨道,卫星的运动范围集中在南北纬50°之间,从而可以更高效、更精准地观测地球的降水现象。

  • 关注三

低倾角轨道面临什么挑战?

据专家介绍,选用低倾角轨道面临的显著问题是卫星的外部热环境变化复杂,对于运行在这种轨道上的卫星,太阳会定期出现在轨道面的两侧,意味着一段时间内,太阳照射卫星的左侧面,但过一段时间,太阳又会照射卫星的右侧面,如此往复,周期约为28天。

在太空中,阳光照射的地方温度可以达到90℃以上,而阴影的地方温度可以低至-90℃。为确保卫星始终以同一侧面向太阳,稳定卫星的外部热环境,航天科技工作者们为风云三号G星量身定制了一套自动掉头工作模式。

在轨运行过程中,当太阳光从轨道面的一侧运动到另一侧时,风云三号G星将自动旋转,实现前后掉头,从而确保始终以同一个侧面面向太阳。这样,无论太阳在什么位置,卫星的外部热环境都能相对稳定,从而保障了星上仪器始终处于舒适的温度区间,发挥更好的性能。

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编辑 刘茜贤 校对 赵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