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昀拍《显微镜下的大明》是一种脱离舒适圈的自我挑战丨主创谈
改编自马伯庸的同名历史笔记体文集,由马伯庸、周荣扬担任编剧,张若昀、王阳、戚薇、吴刚、费启鸣、高亚麟主演的古装历史剧《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正在热播中。原著中,马伯庸翻阅了大量史料,甚至包括明代小县城的地方志和公文,最终将发生在明代小县城里的案子疏通前因后果,着眼于平民的政治生活,呈现出了《显微镜下的大明》。日前,该剧编剧之一周荣扬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表示,解构原著,才能重构故事。“历史没有如果,但是故事里可以有。因为故事总是寄托人们的愿望,对公理正义的追求,自古不绝。”
张若昀饰演饱含赤子之心的帅家默。
初衷:看热闹看门道悉听尊便
《显微镜下的大明》原著讲述的是六起明代基层政治事件,作者马伯庸从明代一系列罕见的民间档案文书里,挖掘出了尘封已久的六个民生往事,聚焦于一府一县乃至一村之内,记录的是最底层平民的真实政治生活。首播的“丝绢案”便是第一个故事。故事的开始从张若昀饰演的擅长数学又认死理的“算呆子”帅家默(历史上和原著中的帅嘉谟),意外发现当地赋税的惊人漏洞引发,帅家默所在的县城一己承担起了周围各县百多年的丝绢税赋。在原著中,马伯庸按照历史事件发展来梳理的《丝绢案》,周荣扬坦言,对于影视化改编,观众的心理是跟着人物命运走的,可以理解为一个取材于原著、重新编排的故事去看。“而因为这个剧,对这段历史事件产生兴趣的观众,也可以试着去读《显微镜下的大明》原著。算是马伯庸的两种打开方式。”
帅家默是个数学奇才。
原著在讲述《丝绢案》故事时,同步对明朝的朝廷结构、制度等进行了解释,原著是历史笔记体,可以铺陈开来把明朝的官制税制说得很清楚。在剧版中,这些是通过人物的行动线去逐步展开的,周荣扬举例,比如一开始赌场涉及的三个案件,展现的是一县之中三班六房如何运作,如何审理案件,而仁化知县方懋珍急于结案,是因为新知府要来上任。知府黄凝道虽统管八县,但是八县攻守同盟铁板一块,他也需破局之子。帅家默无意间捅破人丁丝绢税的纰漏,引出税册和鱼鳞图册,直至后面的隐田。财政、律法、市井、衙门种种,都融进故事的推进过程中。“对这些知识点不感兴趣的观众直接看故事,有兴趣的观众自然会接收到,看热闹看门道悉听尊便。若干生僻但又必须出现的名词,片方也很友好的做了弹出字幕当做注解。”
改编:确定了帅家默的赤子定位
剧中,张若昀饰演的“算呆子”帅家默偶然发现了仁华县的税赋有问题,为民请命,要出来伸张正义,揭开真相,并且借着查明税赋案,来给自己的父亲平反。原著对于帅嘉谟的人物塑造不够立体,没有详尽的解释他是谁,他来自哪里以及为什么要做这些事,帅嘉谟其实只是《丝绢案》的“引子”,甚至是各个利益集团的工具人,当这件案件变得复杂之后,就完全不受帅嘉谟的控制了。对于改编过程中帅家默的人设,周荣扬表示,原著并不是小说,所以没有塑造帅嘉谟人物的必要,在有据可查的史料里,可以合理推测,但不能去虚构补全。比如原著里帅嘉谟之前也有人发现过人丁丝绢税的纰漏,却没有留下更多记录。而剧本里这个曾经发现人丁丝绢税纰漏的角色,就放在了帅家默父亲帅敦诚身上,父子两代人,靠着数字的指引,去纠正一个长达百年的错误。“在这个改编过程里,我们确定了帅家默的赤子定位。”
王阳(右)饰演程仁青,被帅家默的赤诚所感动,一起为民请命。
“一个在风暴眼里坚持错误的数字就要被纠正的人”,周荣扬说,帅家默坚信“数性至诚”,这是他的灵魂底色。“被误解被中伤,被各方势力利用也好,追杀也罢,数字诚不欺我,风暴与我何干?帅家默至诚至真,反为世人所不解。一颗赤子之心,世人常理度之,曰其痴傻。”在周荣扬看来,一个看似没有明显成长弧线的主角,这在故事领域里是棋行险招。而这叶故事之舟看似暴风雨中飘摇,帅家默就是定住的锚,他越是单纯,就越让围绕着他的人,折射出人性的各种面相。周荣扬以剧中情节举例——知县邓思齐在利益纠葛上是帅家默的对手,但是在算学造诣和天真情怀上对他叹服,帅家默被押解走前,一县之尊,朝戴罪之身深深一躬,之后独自面对空椅,回想过往种种不堪,终究有愧于心。“见微知著,世事人心。”
除了更加丰富了帅家默的性格、身世背景,与原著相比,剧版还加入了帅家默的好兄弟丰宝玉(费启鸣饰)、丰宝玉的姐姐丰碧玉(戚薇饰)两个主要人物,以及陈大山、陈小枝这些村子中的人物。在周荣扬看来,剧中这些各县的百姓们更像《三言》里走出来的人物,是市井人情和烟火气的存在,他们可能并不理解帅家默如此执着要去纠正人丁丝绢税的做法,更无从得知更高的利益群体为此暗中博弈。“心怀苍生之人,往往妨碍他的也是苍生,这些人有私心有想法,甚至有的还会成为阻力的一部分,但不忍苛责他们,他们只是被剥夺了全面了解事件真相的权利,无人可在自己亲身经历的历史进程中开上帝视角。”周荣扬说,回看历史,在尘埃落定、真相揭开之时,那些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他们的故事会在民间口口相传,成为这个文化共同体的一部分而留存,“这是民间朴素的正义和公平。”
丰碧玉(左)和丰宝玉是剧版新加的人物。
人物:张若昀脱离舒适圈自我挑战
原著中的帅嘉谟因为算学出众,只是为了寻找习题进入架阁库演算,这才偶然发现人丁丝绢税的纰漏。周荣扬表示,历史的真实不等于戏剧的真实,而很多凑巧发生的史实,听起来反而像是临时编凑的故事。在那段真实的历史中,各方人等都因为各自的利益而牵动,恰巧赶上万历年间推行“一条鞭法”清丈田亩的大背景,这才演变成一场民变。“一条鞭法”推行,民众得到短暂喘息,随后土地兼并愈演愈烈,直至天灾人祸朝代更迭,兴亡皆是百姓苦。周荣扬坦言,剧中的帅家默,寄托着某种理想化的人格,眼中看似只有数字的对错,但吃百家饭长大的他眼里也曾见百家的苦。“‘错误就要被纠正’,让事情回到它原本应该有的样子,‘算呆子’胸腔里跳动的是赤子之心。”
帅家默(中)吃百家饭长大。
从编剧角度看,周荣扬表示,张若昀与“帅家默”算是某种程度上的双向奔赴。“我们觉得这个年龄段的男演员他最适合这个角色,而行业里充斥着大量同质化的项目时,他能选择这个剧本和角色,也是一种脱离舒适圈的自我挑战。这是对表演事业有追求的痴气在的,这一点痴,殊为难得。这个角色的分寸感很难拿捏,我觉得他的完成度很高,而且是有惊喜在的。”
——对话——
平凡人的笑与泪不该被忽视
新京报:原著始终强调“历史真实性”,影视化过程中,为了讲好这个故事,剧版是否在一定程度舍弃了这个原则?
周荣扬:不同的文艺载体,创作时的原则当然不尽相同。作为历史笔记体的原著当然是搜罗目前关于这个事件能找到的各种史料和历史学者们的相关论著,力求准确。但是影视化成能被观看的故事,我们就要化实为虚,让主线更加集中,这是讲故事的规律。但是虚构过程中尊重基本的历史脉络,不改变已知的历史走向,尽量贴合当时的历史气质。这个历史不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历史,而是那些升斗小民的历史。早市上无端被人打翻入水的几尾鱼,公堂前九出十三归印子钱夺去的几亩地,荷锄夜归叹息的老者,山间采茶放歌的村姑……平凡人的笑与泪,不该被长久的忽视。因为他们不是别人,他们正是我们。
该剧讲述了升斗小民的历史。
新京报:这次参与《显微镜下的大明》改编的过程是怎样的?改编的整体思路和马伯庸有过什么样的交流和统一?
周荣扬:我和马伯庸有不少共同的朋友,却总是缘悭一面。前年春节,马伯庸在三亚过年,跟编剧朋友柏邦妮一起喝茶,聊起他接下来的项目,就是《显微镜下的大明》第一个故事丝绢案的部分。《显微镜下的大明》其实是马伯庸老师写的一本历史笔记体文集,并不是小说,影视化的改编难度可想而知,出品方留白影业于是“逼迫”他自己来改成剧本。马老师在小说领域已经成绩斐然,被其他人改编的作品也是不在少数,但是自己上手做编剧却是头一回,多少有点忐忑。小说写作的自由度和影视剧本作为剧组“建筑图纸”的种种限制大不相同,必须迅速上手一种新的写作方式。聊着聊着就聊及我写的电影《大明劫》,也是从历史的缝隙里截取一个断面,一叶知秋。于是一拍即合,马老师来自山海间的邀约,说一起来做一个有意思的故事。
“有意思”其实在马伯庸的原著里就已经做到了,一段丝绢案的记载,被他旁征博引,把一件陈年旧事周边的各方博弈讲得生动有趣。但出场的人物实在太多了,虽然很早就确定这是个群像戏,但是照原著的群像出场方式,显然是不符合影视规律的,毕竟这是个剧集,而不是历史专题片。好在原著也是马伯庸本人写的,以马之矛攻马之盾,他很快交出了剧本初稿。整个故事的骨架基本确定,人物设定和各方关系也脉络分明,着实不像一个第一次写剧本的人的水准。当然他也被这种有限制的写作方式折磨得够呛,号称绝笔于此,今后再也不写剧了。一个优秀的内容创作者,掌握了一门新的写作手法,我不信能忍住不出手。他会不会食言再度写剧尚不可知,但可以确定的是曹盾导演的《敦煌英雄》的电影剧本也出自他手。
《显微镜下的大明》大框架已定,后续的剧本调整工作就是一场接力赛。节奏、人物、细节合理性等种种改动,保留马伯庸的原汁原味,同时让这锅汤更加浓稠而有风味。得感谢留白影业和爱奇艺敢于尝试这种十多集体量的短剧集,首先保证不兑水,原汤才能化原食。也感谢潘安子导演和摄影美术造型等诸部门,剧本讨论时关于视觉方面的呈现,实现出来深知不易。观众厚爱,称这次剧本合作是双厨狂喜。必须说大厨还是马伯庸老师,食材也是他提供的,我只不过帮着调调味码码盐,做一个编剧分内之事。
帅家默为了纠正赋税差错屡次身陷险境。
新京报:回顾整个改编创作,最困难的一部分是什么?
周荣扬:创作过程本身还是挺愉快,既然剧组同仁都希望做一个不太一样又有品质的作品,些许困难,不足为外人道也。非要说最困难的部分,其实还是整个行业前几年追求流量和虚假效益的风气,让太多希望做这类探索的,尊重观众的审美和智商的从业者难觅机会。张颂文老师曾说过大多数演员收入情况不佳,我也见到有潜力的年轻编剧迫于生计无奈的离开行业。我还算是幸运的,《大明劫》已经上映快十年了,经常还能收到通过其他途径观看到这部影片的观众留言,说当初没赶上去院线观看支持,欠我一张电影票。当初票房不佳确实影响投资者的信心,让后来者望而却步。不过作为创作者,作品本身被认可并被观众长久惦念,是我应该借这个采访,向这些观众朋友致谢。观众对好内容自会做出判断。今年开篇,热播的剧集和院线热映的电影,品质都足以称道,市场正在回暖。在影视寒冬里磨练演技的演员,打磨作品的内容创作者,在这个流量退潮的冬春之交,终于被观众们发现。相信观众,也期待观众对优质内容的支持,会让这个行业得到良性发展。我们的观众,配得上拥有更好的作品。
新京报记者 刘玮
编辑 佟娜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