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首店在北京“多点开花”,4年来2774家首店落地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首店在北京加速落地,激发消费新动能。多个亚洲首店、全国首店落地王府中環、朝阳合生汇、三里屯太古里等商圈,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光顾,带动了商圈人气。
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商务局了解到,2022年,北京共有812家品牌首店落地,四季度虽受到疫情扩散的不利影响,仍吸引了196家首店入驻,表现良好。四年来,北京市共引进2774家首店,其中,2019年有878家、2020年183家、2021年901家,数量上稳居国内“首店经济”第一梯队。
北京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赖阳认为,“首店经济”正在激发城市消费差异化发展。众多国际品牌的入驻,反映的是一个城市的消费繁荣程度和营商环境改善情况,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融入城市文化元素的城市首店,更能激发本地消费者的消费热情,因此首店的引入和培育都很重要。
首店发力,带动商圈加速升级
在北京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新消费趋势引领的新业态、新场景层出不穷,品牌首店在京城“多点开花”。
近日,北京SKP旗下DT51入驻了20余个全国首发品牌,护肤品牌“AOXMED瑷科缦”全国首店落地汉光百货,潮牌集合店33 Trente Trois全国首店亮相北京朝阳合生汇,美国极限运动品牌DC SHOES(动速)中国首店、韩国潮流品牌WE11DONE北京首店落户三里屯太古里并推出北京限定产品。首店的“加盟”激发了消费新动能,为城市商圈增添了活力,带动商圈人气回归。据北京市商务局发布的春节消费数据显示,假日期间,全市重点商圈客流回升明显。
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魅力的标志,首店在持续推动着商业模式创新和消费升级,更加速了商圈消费升级。
春节前,王府中環迎来一批全新精品店,既有中国首店,也有亚洲首店。入驻王府中環西座的中国首家Dover Street Market Beijing潮流买手店,整体概念和设计由知名设计师川久保玲亲自操刀,三层空间彰显独特的杂乱美感。潮牌Supreme也通过这家新店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以“店中店”形式设立官方销售渠道。亚洲首家完整体现售前、售中、售后零售全价值链的始祖鸟旗舰店也在王府中環开业,依托王府井的历史底蕴,该店在设计中融入了地方特色,同时还配备了亚洲首家“重生工坊”,提供产品养护知识分享服务。
在首店带着人气入场的同时,商场B1层也进行了改造升级,今年将以全新形象亮相。位于王府井大街南端的国潮范儿购物中心也处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将于今年亮相。
近年来,“首店首发”已成为北京消费领域的高频词汇,首店作为商场和品牌吸引人流和消费转化的有力抓手,是各大商业体的必争之地。
记者从北京市商务局了解到,经历四年的培育与发展,北京“首店经济”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态势,各类概念店、旗舰店、潮流新品、生活好物轮番进驻北京消费市场。
统计数据显示,四年来北京市共引进2774家首店,其中,2019年有878家、2020年183家、2021年901家。
2022年北京共有812家品牌首店落地,其中,全球首店5家、亚洲首店1家、中国(内地)首店31家、北京首店775家。在这些品牌首店中,中国品牌714家,国外品牌98家,共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从商圈分布看,新增首店数量排名前10的商圈共引进首店412家,占全年新增首店数量的51%,这些商圈分别是CBD、三里屯、双井、朝青、望京、王府井、西单、亚奥、丽泽、亦庄。
此外,还有众多知名品牌首店、创新店、新业态店集中亮相,形成各具特色、差异互补、协同发展的态势,为消费者的新生活方式带来更多选择。
从1.0到3.0,政策支持力度翻倍
“2022年首店落地812家,在全国位列第一梯队,也是企业积极作为、改善供给、扩大需求的直接成果。”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郭文杰此前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北京市商务局去年9月6日发布的《2019-2022北京市首店经济综述和展望报告》显示,北京的“首店经济”走过了萌芽、成长两个发展阶段,正迈向创新引领的新时代。
在首店政策方面,2019年开始,北京市相继出台首店1.0版、2.0版措施。2022年推出3.0版措施,推出《促进首店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与之前的版本相比,3.0版政策扩大了受益面,从首店、旗舰店扩大到了概念创新店,关注新品牌的同时,更支持老品牌创新发展;其次,提升国内品牌零售首店投资的支持比例,由原来的按照项目核定实际投资总额的20%给予支持,提升至50%。在“真金白银”的支持刺激下,越来越多的本土品牌加入,给北京的“首店经济”增添了一抹“中国范儿”。
同时,提升国内外知名品牌在京举办时尚消费类新品发布活动的最高支持额度,由原来的最高支持100万元,提升至200万元。3.0版措施支持的不仅是在京店面,更支持品牌企业在京开展实体化经营,推动品牌总部或区域总部在京落地,吸引更多高质量的首店品牌在京扎根。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工作持续推进,2023年北京消费市场呈现迅速恢复的态势,据悉,2022年推迟入市的更新和新建商场也将于今年迎来开业,将进一步释放北京“首店经济”潜能。
■ 专家观点:
引入首店和培育首店要两手抓
“‘首店首发’是目前消费领域的高频热点和创新重点,无论是从消费端还是供给端,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驱动力。”赖阳指出,随着全民消费水平的提高,首店在推广品牌价值、树立风格调性、激发消费欲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对城市发展来讲,首店入驻不仅是对城市本身消费影响力的一种认可,也是对本地消费服务和品质的一个全面提升。对消费者来说,首店品牌往往代表着时尚新颖的理念、更高价值的产品,可更好地吸引和刺激消费,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品质化需求。”
赖阳介绍,首店指的是整个市场中具备影响力与代表性的连锁品牌在某地/某区域范围内开设的第一家门店,一般分为区域首店、城市首店、全国首店、亚洲首店、海外首店以及全球首店。全国首店及以上级别的首店,可以代表行业的前沿发展趋势,可以说是反映出一个城市消费市场的敏锐度和成熟度、折射出营商环境的舒适度和开放度的“风向标”,因此,这种级别的品牌首店,不仅是城市在筛选品牌,品牌也在挑选城市。
另一种城市首店或区域首店也不容小觑。这类首店一是胜在数量多,二是具有城市地方特色,在这种城市首店中,既有传统的商业品牌,也有很多年轻时尚的创新创业品牌。
他表示,“首店经济”正在激发城市消费差异化发展。随着几年的培育与发展,更多的“首店+”出现,比如首店和产业文化结合;首店和消费文化结合等,多种多样的线下集合店、生活馆,成为消费者体验互联网新技术、新产品的入口。由此可见,具有鲜明地域特色、融入城市文化元素或借用城市产业优势的品牌首店,完全能成为城市实现经济差异化发展的突破口。比起国际奢侈品的入驻,具备中国城市地方特色的亲民首店,往往更能够激发广大市民的消费热情。因此,不光要引入首店,更要培育有自身城市特色的首店,将“引进来”和“走出去”两手抓。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陈静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