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北京展览馆后湖多人滑野冰落水,记者探访:仍有人在冰上玩耍

新京报

关注

1月7日,北京展览馆后湖多人在湖面上滑野冰时落水,一则救助者手拉手形成“人墙”接力拉出落水人员的视频引发关注。然而,1月8日下午,新京报记者探访事发水域发现,在当日最高气温可达12℃的情况下,仍然有不少群众在野冰上玩耍,“水深冰薄,禁止滑冰”的警示条幅并未起到劝阻效果。

事发当日的现场视频显示,冰面破裂后,有至少四名穿深黑色棉服的游玩者落入水中,不断有水从冰沿处逐渐往冰上漫延,周围多名救助者快速组成一道道“人墙”,并找来绳索和扫把等工具,通过手拉手的方式慢慢向落水者靠近,等落水者抓住绳索后,再合力将其从水中拉回冰面上。记者注意到,在破裂冰面附近的围观者中,还有多名少儿。

据了解,事发水域水深两至五米,该起事故的落水者被全部成功营救上岸,无人员伤亡。对于此次群众自发的冰面救援行动,北京密云区消防救援支队溪翁庄消防救援站指导员李磊表示,在冰面救助落水者时,利用绳索或扫把等工具的方式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利用“人墙”接力的方式存在很大风险。

“冰面已经出现大面积破裂,如果人们并列站在破裂冰面附近,冰面的受力面积小且集中,很容易再次造成冰面断裂,引发更多人落水。救援的原则就是‘岸上救援优于冰上救援、器材救援优于徒手救援、联合救援优于个人救援,救援时间越短越好‘。”李磊进一步解释道。

据李磊介绍,北京存在城市热岛效应,空气流动慢,因此,包括北京展览馆后湖在内的城区水系结冰情况也往往比郊区的薄。另外,看上去“足够结实且能承载多人玩耍”的冰面,实际暗藏危险,冰面在冰刀、冰车、冰撬以及人的磨损、挤压和破坏下,会受力不均,“可能今天还没事,明天就会出现裂痕,再加上这几天气温并不低,湖面还留有多处因钓鱼而凿破的冰窟窿,冰面厚薄不一,因此,滑野冰极易发生意外。”

1月8日下午3点,新京报记者前往北京展览馆后湖探访,发现在阳光的照射下,部分冰面已经出现融化迹象,此外,部分水域并未形成冰层,而前一日的事发地点离冰缘并不远。尽管如此,仍有不少群众在周围冰面上玩耍,其中还有多名儿童。多名游玩者告诉记者,他们并不知道前一日的事故情况。

记者注意到,该野冰场没有管理人员,岸边贴有“水深冰薄,禁止滑冰”“湖面危险,请勿上冰”“岛内施工尚未结束,为了您的安全请勿进入”等警示横幅。一些游玩者表示,尽管注意到了相关提示语,但觉得“这么多人在这里玩,不会出事的”。

“近几日天气好,的确有不少人想要带孩子一起出门游玩,晒晒太阳。”李磊认为,这样的想法可以理解,但请家长务必不要将孩子带到野冰上游玩,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李磊提示,远离野冰,如有游玩需求建议前往正规冰场。

热门评论

能量 7
安全第一
黑龙江黑河
回复TA
用户7571107069 6
今年冬天太暖和了
山东济南
回复TA
微笑的荒漠 4
气候变暖,西安这几年冬天有时都不结冰,北京冷一点,但是现在滑冰还是要小心,冰面变薄了危险。
陕西西安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5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