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苏州园林:拙政园的造园巧思|假日书摘
错失游拙政园是游人的一种遗憾,游而不识不懂则是另一种深层次的遗憾。
拙政园是一个奇迹。
与留园同获“中国四大名园”称号的拙政园是苏州园林领袖群芳的另一件代表作。
盛名不虚的拙政园从来不缺观赏不缺赞美。游姑苏不游拙政园犹如入宝山而空归,徒留遗憾。
错失游拙政园是游人的一种遗憾,游而不识不懂则是另一种深层次的遗憾,更是拙政园的失落和遗憾;是古今中外经典艺术无知音、遭误读、无可奈何的遗憾;是繁华热闹、烟火璀璨落幕后的寂寞;是灯火阑珊尽头的一声叹息:乐之者众,知之者稀,唉!
人分韵神骨肉,艺分道技工材。欣赏者可以各选其选,各美其美。然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局部而全局、由骨肉而韵神、由工材而技道地欣赏解读,才是不负春光不负卿的深爱,亦是美的渴求和呼唤。人们皆知审美是艺术哲学,需要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艺术素质与修养。故而审美亦是对人的秉性即心灵智慧与道德的考量。
爱因斯坦临终前最后一次接受记者采访,在被问到生命结束的遗憾时,他没有说家庭与爱情,祖国与事业,甚至没有提为之奋斗一生的物理学,而是轻轻说出:“我再也听不到莫扎特的小夜曲了。”相信这样的回答一定令闻者动容,让人由诧异转而沉思。无独有偶,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的《论建筑科学》和《论山水城市》等著述也让人大感意外。
我不是艺术家,也不是建筑家,但每次游览我国的一处园林……总为祖国有这一独创的艺术部门而感到骄傲……不久前又重新刊登……《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介绍园林学》;后来感到意犹未尽,又写了一篇《再谈园林学》……现在想来,园林毕竟首先是一门艺术,称“学”不太合适……
什么叫“园林”?什么叫“园林艺术”?现在用词很泛,报刊上常把哪个园子种了些树就称“园林”……其实这不叫“园林”,应该叫“林园”,因为这只是有林的园子。我们说“园林”是中国的传统,一种独有的艺术。园林不是建筑的附属物,园林艺术也不是建筑艺术的内容……把园林作为建筑的附属品,这是来之于国外。国外没有中国园林艺术……
中国园林艺术是祖国的珍宝,有几千年的辉煌历史。中国的园林可以看成四个层次。第一,最小的一层是“盆景”—微型园林……第二层次是“窗景”。苏州的窗景在室内看出去有“高山流水”之感的景观……第三层次就是“庭院”园林……第四层次是“宫苑”。如北京的北海、圆明园……
猜想钱学森对作为建筑一科的园林艺术语言未必比那些园林古建专家高明,他对“园林学”的先提后放也可以继续讨论,但那洞穿现象、直击本质的思想为读懂园林指出了方向,确应引起我们十二分重视。
苏州是集江南园林诸美于一地的园林城市,读懂园林也是读懂苏州不可或缺的一门必修功课。
沧浪亭、狮子林、网师园、环秀山庄、留园、曲园、虎丘、耦园等各擅其秀,无一不是天人合一的大块文章。难分轩轾,遑论一二。亦即人们常说的“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若以书法艺术来类比,则沧浪亭似《祭侄文稿》,网师园如《寒食帖》,曲园像《大观帖》,虎丘比《万岁通天帖》,拙政园就是《兰亭序》……一撇一捺,点画流美;一砖一瓦,妥帖舒服;一字一句,气韵生动;一亭一阁,承接有序;一水一石,相映成趣;一起一伏,绵绵不绝;一楼一台,照花围树……处处收放自如,笔笔心手洽合,情情温润如春,意意肃然似秋。天成文章,天籁之音,天堂模样。
若作物我观照,这些园林就是苏州人人心真善美之画图,思想儒释道之殿堂,智慧文史哲之书写和古今对话、天空眺望、畅想未来的一块块高地。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初年,五百多年来,拙政园几度分合,或为“私人”宅园,或做“金屋”藏娇,或是“王府”“将军宅”高堂喧哗,或是琼楼玉宇、神仙洞宅,或是人殁迹灭、田园荒芜……世之治乱,园之兴废。拙政园留下了许多诱人探寻的遗迹和典故。
明正德初年,官场失意还乡的御史王献臣,以大弘寺址拓建拙政园。自讽“拙政”,自号“槐雨”,有山林之志。拙政园初时,中亘积水,浚治成池,弥漫处“望若湖泊”。园多隙地,缀为花圃、竹丛、果园、桃林,建筑物则稀疏错落,共有堂、楼、亭、轩等三十一景,形成一个以水为主、疏朗平淡、近乎自然风景的园林,“广袤二百余亩,茂树曲池,胜甲吴下”。嘉靖十二年(1533),参与构建的文徵明依园中景物绘图三十一幅,各附以诗并作《王氏拙政园记》。
王献臣死后,其子赌博一夜将园输给阊门外下塘徐氏的徐少泉。徐少泉“以己意增损而失其真”。此后,徐氏在拙政园居住长达百余年之久,后徐氏子孙亦衰落,园渐荒废。明崇祯四年(1631),园东部荒地十余亩为刑部侍郎王心一购得。王善画山水,悉心经营,布置丘壑,园子于崇祯八年(1635)落成,名“归田园居”,中有秫香楼、芙蓉榭、泛红轩、兰雪堂、漱石亭、桃花渡、竹香廊、啸月台、紫藤坞、放眼亭诸胜,荷池广四五亩,墙外别有家田数亩。园中多奇峰,山石仿峨眉栈道。
拙政园这个“美人”诞生百年间便有两位画家“加持”,终于形成不同凡响的格局。入清后,康熙南巡曾来此园,有记录,“廿年来数易主,虽增葺壮丽,无复昔时山林雅致矣”。此后又几度兴废略去。
同治二年(1863),李鸿章占领苏州后,将太平天国忠王府作为自己的江苏巡抚行辕,藩臬司均在其中办公。同治五年(1866),巡抚衙门迁离拙政园。新主人是江苏巡抚张之万。张能书画,经营修治,渐复旧观。有远香堂、兰畹、玉兰院、柳堤、东廊、枇杷坞、水竹居、菜花楼、烟波画舫、芍药坡、月香亭、最宜处诸胜,绘有《吴园图》十二册。
民国时,拙政园做过会馆、医院、军营,园已不园。
1951年拙政园划归苏南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管理。文管部门立即修缮,延请专家名匠,规划整治,山、水、桥、亭、厅、堂、墙、门,务期按原样修复。1952年10月,工程竣工,同年11月6日,整修后的拙政园中部花园和西部花园正式开放。拙政园起死回生。
拙政园占地78亩,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东部原称“归田园居”,明崇祯四年(1631)东部归侍郎王心一后得此名。因归园早已荒芜,全部为新建。布局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配以山池亭榭,仍保持疏朗明快的风格,主要建筑有兰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缀云峰等,均为移建。拙政园的建筑还有澄观楼、浮翠阁、玲珑馆和十八曼陀罗花馆等。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总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
中国绘画和中国园林是中国文化遗产之沧海双珠,从某种意义上讲,读懂中国山水画是读懂中国园林的必经路,读懂园林是读透山水画的揽胜台。二者渊源有自,不可割裂。拙政园是一个讨论研究画理园艺互融互通的绝佳范本,使解读这一艺思哲理既非一空依傍无迹可寻,又令目阔胸抒,自由徜徉其间,踏歌而行,步舞洗尘于登堂入室。
对“明四家”之一的苏州人文徵明所绘《拙政园三十一景图》进行研究,会令人目光豁然开朗。仿佛翻过那一抹粉墙,重回山光水色、天高地阔的自然怀抱,又会被他的笔墨牵引,印屐苍阶,摇竹窗影,一步步渐入园林深处……这套图册既是文徵明参与营造拙政园的历史记录,又是艺术家博古纳今,以园景实体为衬托,寄山水理想于笔端的自由挥写。依图赏园和游园读图,虚实相融,生出精妙绝伦的美感。
文徵明是中国艺术史上起转折作用的重要艺术家之一。作为“吴门画派”的领军人物和沈周、仇英、唐寅共同组成“明四家”方阵,矗立在十五、十六世纪中国画坛。他们的成就和影响堪比同时期的意大利“三巨头”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这种远隔重洋看似无关的现象,今天却成了东西方比较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书画家是学界对文徵明身份的形而下界定。其实他的多方面才华很难用一家归类来判定,这也束缚了人们对他的认知。他擅长诗文与经济之学,还是一位敢于在皇帝“头上”动刀的狠角,曾为皇帝捉刀代笔修改文案。最令人想不到的是,他还是一位园林营造大师和园林理论家。拙政园就是他的心血所系。
拙政园主王献臣邀请文徵明绘《拙政园三十一景图》并作园记诗文,对园林全面进行概括记录和精神观照。可见二人关系密切,惺惺相惜,互相激赏。文徵明在《王氏拙政园记》中如此评述王献臣:“虽古之高贤胜士,亦或有所不逮也,而何岳之足云。”这种建筑主和建筑家的相互信任,正是成就古今中外经典建筑的关键所在。例如意大利西斯廷教堂之教皇与米开朗基罗使金钱、权利、艺术完美结合,中国拙政园让王献臣与文徵明互相成就。
中国古代园林,是中国历史积淀下来的艺术珍品。园林艺术是一门涉及多个学科的综合艺术,它完美融合绘画、书法、诗歌、工艺诸元素,于有限空间内创造无限意境。特别是明代,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蓬勃发展,市民阶层开始形成并成为城市主角,造园艺术得到空前发展,私家园林增多。这时的园林设计大多出自文人与画家之手,将绘画空间的营造方法沿用于园林空间的营建,出现了不少描绘园林的绘画作品,为明代苏州城的一个个历史图景提供诗意的蓝图。可以这样说,没有城市经济与文化的双繁荣,何来雅俗共赏、美不胜收的苏州园林?
(本文选自《又见繁华:苏州传》第四章《今古看园》。图片均为海南出版社提供。原文标题为《拙政与巧思》,标题为编者所拟。)
《又见繁华:苏州传》
刘传铭 著
海南出版社 202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