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未来农业人才会客厅”现代农业科技展举办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人才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推力,是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的有力保障。为进一步赋能乡村人才振兴,发挥海淀区“人才会客厅”能动作用,9月28日,由区委农工委、区农业农村局、区乡村振兴局组织的“未来农业人才会客厅”现代农业科技展在中关村科普农庄举办。
凸显亮点
擦亮海淀农业“芯片”
“未来农业人才会客厅”现代农业科技展是“智汇·海淀”人才主题周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焦未来农业“会聚、会商、会友”,旨在展现海淀农业人才队伍风采和现代农业发展成果,充分展示海淀作为科技强区、教育强区、人才强区得天独厚的人才发展生态,更为激发广大农业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为人才交流与技术应用提供“科技范”“艺术风”“乡土情”交相融合的会客之家。
活动邀请北京市委农工委、海淀区委组织部、延庆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学者,农业高新企业、园区代表等,集中观看了现代农业智能装备无人割草机、无人车、无人机、采摘机器人现场操作、无人农场智能装备等,共同见证了海淀区“未来农业人才会客厅”现代农业科技展开展。
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海淀“未来农业”发展成果喜人:在全市率先应用4项最新国家级植保创新技术,绿色防控促增产;无人机、无人车轮番上阵迎丰收;无土栽培的5G云端草莓喜亮相;全程科学监测的数字黄桃品质高,科技从“书本”走进“田地”。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京西稻智慧农场、京林蔬艺上庄园等一批农业科技应用场景建成投产,京津冀单体面积最大的10万平方米智能连栋温室高效运营,向着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品牌化升级。
活动中,农业人才代表、园区代表、企业代表就如何在海淀落地科技成果、如何扎根海淀农业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发言。
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凌宏勤介绍:“我区在全市率先发布并落实乡村振兴人才工作10项举措,建立区、镇、村三级乡村人才网络,深入打造‘一库一战一联盟’专家人才平台,推广‘雏鹰计划’‘青苗计划’‘回引计划’等后备人才培育经验,形成10个区级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创新项目,为海淀农村地区筑巢引凤,激发了工作活力。”
聚焦人才
打通产业平台联动
农业人才振兴不仅要“输血”,更需要自身“造血”。我区率先发布并落实乡村振兴人才工作10项举措,加快各类新农业人才培养速度,定期开设高质量培训班,为农业供给侧改革提供力量。同时抓住基层党组织这个“指路灯”,吸引有识之士参与农村工作,补充新鲜血液。在“未来农业人才会客厅”的指导下,全面促进我区农业人才在“质”上升级,在“量”上加力。“通过参加未来农业人才会客厅的系列培训,我们在农业技术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在理念上也有了质的改变。”北京百旺农业种植园总经理刘文喜说。
此外,我区还充分发挥农业农村等部门的组织优势和服务优势,以农事活动为契机,以农业科技研发为重点,打造集学术分享、创业社交、文化交流、智慧会议为一体的多功能人才会客综合阵地,建设成为我区农业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区。
数字引领
科技助航“未来农业”
数字农业利用信息技术改变生产方式,是激发农业转型的内生动力。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建立农业大数据体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对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升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科技的应用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变化,助力农业开启数字化进程。
凌宏勤表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鸿篇巨制,既需要有号召力的带头人、有行动力的追梦人,也需要善经营的“农创客”、懂技术的“田秀才”。回首过去,海淀农业创新发展的每一次突破和转型,都离不开广大人才的汗水和智慧。展望未来,海淀1.5万亩耕地保护空间是“希望的田野”,现代科技农业仍是涌动的蓝海,亟待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实用人才、专业人才先行先试、闯关夺隘,擘画海淀“未来农业”新蓝图,为美丽乡村融入中关村科学城贡献力量。 (记者 吴艳瑛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