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华录》里三娘执着的凤冠霞帔究竟有什么讲究
在电视剧《梦华录》中,孙三娘对凤冠霞帔有着很大的执念,一直想让儿子给她挣一套凤冠霞帔,对好朋友盼儿,也是期望她能穿上凤冠霞帔。
凤冠霞帔为什么成为宋代女子的执念?凤冠霞帔不是婚礼服饰吗,三娘已经结过婚了,为什么还想让儿子给他挣凤冠霞帔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什么是凤冠霞帔?
明人绘女像轴
凤冠霞帔,是两种可以分别独立穿戴的服饰。
凤冠脱胎于先秦的禽鸟冠,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之后,从各种冠饰中脱颖而出,成为以皇后为代表的高等级命妇所戴之礼服头冠,其象征之高贵、制作之精美、用料之奢华,堪称中国古代名副其实的“奢侈品”。
霞帔又称霞披,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因其色彩艳丽、灿若彩霞而得名,在宋代也成为命妇礼服的一种重要配饰。
如果要说中国古代服制金字塔上最顶端的衣冠,男性的应当是那一套冕服,而女性穿用的就要数凤冠霞帔了。
可是在我们熟悉的传统戏剧、古典文学作品里,“凤冠霞帔”说的又是古代女子出嫁时的一种嫁衣行头。
这就令人心生疑惑:依照中国古代服饰制度的等级规定,平民百姓如果穿品官服饰就是僭越,是要被治重罪的,这“凤冠霞帔”既然是得到朝廷敕封的命妇才能穿戴的品级服饰,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又怎么成了民间女子在结婚时的嫁衣穿戴?
有凤来仪
作为女冠的一种,凤钗插缀在女冠上,就形成了最初的凤冠。作为古代女性饰物中的“奢侈品”,凤钗在晋唐之际已然制作考究、所费不菲。
从唐至五代十国,凤冠、凤钗的形象多见于壁画、石刻的女子头饰。
其中凤鸟的形制大致可以分成两种,一种体积较大,有舒展的翅膀与尾翎,如鸟冠般立于头顶;另一种体积较小,是簪钗的钗头,口中衔有珠滴、花结之类,流苏如步摇般会随着女子的行动而摇摆。
凤钗、凤冠因为成本高昂、制作不易的缘故,即便没有服制规定,也不可能是平民百姓女子可以日常佩戴的首饰。但权贵者为了标榜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还是逐渐明确了什么身份的女性才可以用凤鸟作为装饰,凤钗、凤冠的使用也随之更加规范。
早在晋朝时就有规定,皇帝的妻妾中只有皇后和位同三公的三夫人才能佩戴凤鸟爵钗。
至宋代,服饰制度中的凤、鸾、翟之类已经与皇室后妃的身份地位相对应,服饰凤纹作为地位差别的标志,形成了一种上下有序的服饰制度。
从宋代开始,凤冠正式确立为后妃的礼服冠,后妃们在受册封、朝谒景灵宫祭祀轩辕等最隆重的场合都要戴凤冠。后来进一步繁化为九翚四凤之饰,翚就是羽毛五色的雉。
明代早期凤冠的体量较小,只能罩住头上的发髻部分,后来冠体逐渐变大,到中后期基本可以罩住整个头部,凤冠上的装饰也日趋繁复,大量镶嵌宝石、珍珠,甚至超出了仪典规定的品类和数量。
清代后妃所戴的朝冠上,也装饰有凤鸟。但就实际形制来看,清代后妃的朝冠与宋明的凤冠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如霞之帔
唐代诗人白居易作《霓裳羽衣舞歌》道:“案前舞者颜如玉,不着人间俗衣服。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白居易诗作中所记的“霞帔”,是一种女子的帔帛。
最初是在汉末时,社会风尚受到玄学、佛教的影响,从佛教人物佩戴的搭巾基础上发展出了一种女性的衣饰——帔,它的轻灵飘逸满足了当时女性对灵动姿态的追求,所以逐渐流行开来。
自唐玄宗开元年间起,帔帛正式走进了宫廷生活中,虽然还未写入服制,但已经成为一种衣俗。
左一:敦煌莫高窟初唐壁画供养人像;
左二:唐中宗永泰公主墓壁画侍女图;
左三:陕西唐墓出土的彩绘女俑
宋代可以说是霞帔的一个转型期,它既是民间女子寻常穿用的衣饰,又被收入服制,开始进入到内外命妇的礼服规制里。
《宋史·乐志》记载宫廷教坊里有十支女子舞蹈队,其中“拂霓裳队”的舞娘们“衣红仙砌衣,碧霞帔,戴仙冠,红绣抹额”;“采云仙队”的舞娘们“衣黄生色道衣,紫霞帔,冠仙冠,执旌节鹤扇”。这些舞女穿戴的霞帔,应当就是直帔式样的帔帛,形制承袭唐代披帛的式样,可以随舞者身姿而动。
与此同时,另外一种霞帔,就成为后妃常服及外命妇礼服的配饰,服制规定“非恩赐不得服”。这种霞帔的形制是两条锦缎,分别自身后披挂在两肩上,下端垂至身前,末端相连再挂一枚金玉坠子以保持锦缎的平整。
因为是有身份的女性在比较正式的场合穿用,穿着者多呈现出静止的、端庄的姿态,这种霞帔已经失去了最初帔帛的灵动之态。
在宋代,霞帔的规格还没有后世那么高,外命妇以霞帔为礼服配饰,而后妃等内命妇只以霞帔为常服配饰,在更隆重的场合穿戴礼服时却是不用霞帔的。
但到了明代,霞帔与凤冠的组合成为内命妇礼服的定制,霞帔在女性服制中的地位上升到了最高的等级。
《明史·舆服制》记载:“礼部议之奏定命妇以山松特髻、假鬓花钿、真红大袖衣、珠翠蹙金霞帔为朝服。”
自明代开始,随着命妇们固定把花钗凤冠和霞帔同时穿戴,“凤冠霞帔”逐渐合为一个词,两件原本各自独立演进而来的服制配饰,好像越来越彼此不可分割,以至于今天,我们在看到明清小说、戏曲服装中凤冠和霞帔同时出现时,感觉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
明代霞帔的具体形制是什么样的呢?明人周祈《名义考》记载:“今命妇衣外以织文一幅,前后如其衣长,中分而前两开之,在肩背之间,谓之霞帔。”
每条霞帔的定制是宽三寸二分(约11厘米),长五尺七寸(约190厘米),是两条类似于今天女性所用的长丝巾的细长锦缎,自大衫后摆处固定,铺陈向上搭过两肩,一直披至身前,下端垂有玉石或金银的坠子。命妇们穿用的霞帔,品级的差别主要体现在用色和纹饰图案上。
清代的命妇们也穿霞帔,但名称虽同,造型却有了很大改变。具体形制上的差别是,明代之前的霞帔大多是细长一条,而清代的霞帔却阔如背心,末端垂下细密的流苏,还在前胸后背缀有补子。
从礼服到婚服
说到古代女子穿戴“凤冠霞帔”的场合,第一时间能够想到的大概有两种,一是“封诰命”,二是新娘嫁衣。
所谓封诰命,就是上文讨论过的宋代以后汉族服制规定,品级命妇要将凤冠霞帔作为正式场合的礼服。(三娘期盼的是这一种)
至于以凤冠霞帔作为婚服,大概是更熟悉的情境,因为在现今的中式婚礼上,新娘有时仍会这样穿着。无论是戏曲演出的嫁衣行头,古装影视作品的新娘装扮,还是亲朋好友拍婚纱照、举办婚礼时的中式礼服,常常用的都是凤冠霞帔。
自古以来,婚礼上的新娘都是衣装隆重、极尽奢华的,但平民女子与后妃的身份、地位差距岂止“九品十八级”,难道真的能够在婚礼时穿着和命妇礼服一模一样的“凤冠霞帔”吗?
先秦婚礼上的新娘“纯衣纁袡”,就是穿通身黑色的礼服(即纯衣),装饰有深红色的边(即袡,指绛色,袡指边缘)。而纯衣袡本是王后之服,士庶之妻除了在助祭时穿着之外,在婚礼的亲迎当日穿着也属特例。
唐代婚礼时,新郎无论身份都可以穿本是五品服色的绛色纱袍,新娘穿青质连裳,所以才有了“红男绿女”这个成语。
霞帔在宋代正式成为命妇服制的一部分,是宫廷命妇的日常着装,外命妇只能在祭祀典礼等重大的正式场合穿着,而平民女子则只有在婚礼出嫁这个特殊的时间场合下,才可以穿用,不算是僭越。
宋代婚服的用色也与唐代大致相同,女子仍以青色为主。有此可见,中国古代的婚礼礼服服色,自周代的玄开始逐步演变,南北朝时一度出现白色的婚服,到了唐宋用青色,最终在明代变为大红色,并在民间盛行开来。
明初律令里还明确规定,民间女子的礼服不许用金绣,袍衫只能用紫绿、桃红等浅淡的颜色,不可以使用大红、鸦青(黑而泛紫绿)和黄色,所以普通百姓就算婚礼、寿诞等大喜日子里,也不能穿大红衣裳。
但到了明末,规定已经逐渐松动。清初叶梦珠的《阅世编》中记载了明末的婚礼隆重场面,称在崇祯朝初年,婚事当天的礼服还用的是蓝色绸缎,只在喜轿的四角挂上桃红色彩球以示喜庆。
之后不久就开始突破服制禁忌,先是在婚服上使用刺绣,然后开始有人用红色绸缎做婚服,再之后甚至使用大红织锦和满绣的大红纱绸了。
于是,先前对民间婚礼礼服用红和用刺绣的禁忌被全部打破,此后“真红对襟大袖衫”加“凤冠霞帔”的装扮,成为至今国人对“喜庆”“中国式婚礼”“中式新娘”的标准认知。
你是不是觉得小编懂得可真多,悄悄告诉你,以上这些都是我从《历史的衣橱》里给您查到的哟。
《历史的衣橱 :中国古代服饰撷英》
顾凡颖 著
北京日报出版社
打开历史的衣橱,
走入一场古代服饰的精品文化展览。
本文摘编自《历史的衣橱:中国古代服饰撷英》
编辑:李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