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中秋小长假北京重点商企入账33.4亿元,同比增5.4%

新京报

关注

中秋假期收官,9月12日,北京市商务局发布统计数据,中秋节期间北京市粮油、蔬果、猪肉等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平稳。市商务局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业态百家企业实现销售额33.4亿元,同比增长5.4%。

政企联动推出多个中秋主题促销活动

中秋节期间,北京各商场超市、批发市场、餐饮酒店等执行扫码登记、环境消杀等措施,核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做好有序排队和场内外客流疏导,严防冷链物流、人员聚集等风险,确保消费环境安全。新发地、顺鑫石门等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强产销对接,积极组织货源,确保供应充足。物美、超市发等连锁超市和京东、美团等生鲜电商企业按日常2倍以上规模加大外埠基地蔬菜直采量,丰富供应品种,加大配货频次,加强购物高峰补货,满足节日消费需求。假日期间,北京市蔬菜供应量8.6万吨,价格总体平稳。

多个中秋主题活动提振消费。“MADE BY 京”新消费中秋市集汇集30余个当红品牌亮相亮马河畔;西城区“西单时尚节”全品类全业态促销送礼包;经开区“畅购亦城”消费券加速人气回暖。大兴大悦春风里中秋音乐会、花乡奥莱民乐演出、凯德MALL动漫嘉年华、荟聚露天电影、首创奥莱儿童平衡车大赛、龙湖北京大兴天街运动主题活动不停歇。王府井百货大楼、赛特奥莱、中粮祥云小镇周年庆,数字藏品、时尚大秀、超级品牌周异彩迭出。绿地缤纷城、八达岭奥莱和密云万象汇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9%、8.4%、8.1%。

“2022全球首发节·2023春夏中国国际时装周”时尚品牌云集,三里屯太古里、北京SKP、国贸城、王府井商业街等重点商圈推出品牌上新、时装盛典、艺术展览等活动,借势打造“流量密码”。

首店引领消费风潮,香港米其林一星餐厅“添好运”王府井APM、凯德太阳宫双店齐开,国宝级甜品L’ECLAIR DE GENIE(闪电巴黎)北京首店亮相王府中環,LEISURE(丽雪)全新形象门店落户西单大悦城。

节令商品热销,特色消费稳中有升

中秋节期间,月饼、水果、酒类、大闸蟹礼盒商品受到青睐,销售稳增。北京稻香村近20种口味散售月饼、10余款礼盒传承美味,同时还推出了新款软心月饼、京式糖醇月饼等创新产品;好利来推出哈利波特联名款魔法主题月饼礼盒,星巴克、COSTA等咖啡品牌礼盒创意十足。石榴、葡萄、鲜枣、西梅等秋令水果“抢滩”市场,团圆美酒为节日欢聚添滋味。假日期间稻香村销售额同比增长7.4%。

老字号“月色”菜肴成节日首选。如砂锅居推出“花好月圆”、烤肉季“怀中抱月”等多款中秋特色菜品受到顾客青睐。曲园酒楼茶油剁椒鱼头、马凯餐厅双味鳜鱼、烤肉宛炸烹虾、峨嵋酒家蟹钳菜、柳泉居蛋黄焗蟹等寓意合美、丰富餐桌。重点监测的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2%,眉州东坡、吉野家和便宜坊同比分别增长9.8%、9.7%和6.8%。

绿色节能消费券适用商品从21类增至46类,其中扫地机器人、智能手表、自行车、骑行穿戴设备等热门商品满足新兴多样化需求。商业企业推出专属优惠,京东发放手机、电脑数码、家电通用券,小米1分钱抽智能手环,苏宁以旧换新至高补贴千余元,大中、国美携手“真快乐”APP凭学生证、教师证享优惠。京东平台数据显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智能手表类商品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9倍、2.1倍、40.4%。

多业态融合,文旅消费吸引人气

据统计,假日期间,全市共有462场精彩演出、52场美术展览和1083场群众文化活动,为市民奉上中秋文化盛宴。东城区“京彩文化消费嘉年华”,120余家特色商户推出多重快闪表演、文化体验活动等;海淀区“品鉴民俗巧手绘梦”体验“合香”制作;朝阳区“潮朝阳消费周”艺术展、文化主题活动传递魅力。世界花卉大观园推出“北京汉服文化节”活动,欢乐谷“国潮·街头艺术节”穿越古今。

受疫情影响,微旅游成为热点。据统计,本地游、京郊游成了市民度假首选。市属公园推出35项中秋主题活动,观月赏花猜灯谜,打造休闲新方式。平谷区环金海湖10块露营地开门迎客,密云区送上“官方指南”,8条秋季旅游路线满足品鱼、骑行、赏景、采摘等多样需求。露营、飞盘、骑行等潮流户外运动成为北京休闲消费“热引擎”,亮马河、大运河夜游丰富供给,足不出京享金秋美景。银联数据显示,文化娱乐、住宿、旅游售票类消费金额分别达7.3亿元、4.2亿元、1.9亿元。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张磊 校对 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