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美领馆官员承认:美国借抹黑新疆搞乱中国

观察者网

关注

(观察者网讯)“新疆没有问题,我们都很清楚,但利用新疆炒作人权问题是一种有效手段……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使中国陷入泥潭,这有利于美国。”

《环球时报》旗下新媒体“补壹刀”6月5日援引一名国际知名运动品牌的供应商的爆料称,美国驻广州领事馆的两名官员在去年的一次酒会上向来宾承认,美国政府希望美国商界能够“理解”,炒作新疆存在所谓“强迫劳动”和“种族灭绝”是美国的“角力”手段,其目的就是要扰乱中国。

在过去几年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频频编造涉疆谣言,大肆抹黑中国新疆存在所谓的“人权问题”,并借此实施制裁措施。美国两名外交官员难得的“实话实说”,也再次证明,美国试图以抹黑新疆进而威胁中国稳定发展局面的动作已酝酿许久。

美国总统拜登去年12月签署了所谓的“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该法规将于本月21日正式生效。届时,除非得到华盛顿当局的“无强迫劳动认证”,否则在新疆制造的产品都将被美国海关推定为使用了“强迫劳动”。一名美国海关官员近日还对英国路透社表示,美国已经“准备好”实施这项禁令。

对于美国此举,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2日回应说,该法案将严重干扰中美企业间正常合作,破坏全球供应链稳定,最终也将损害美方自身利益。我们敦促美方不得将该法付诸实施,停止利用涉疆问题干涉中国内政,遏制中国发展。如果美方执意而为,中方将采取有力措施,坚决维护自身利益和尊严。

美领馆官员承认:美国借抹黑新疆搞乱中国

《环球时报》旗下新媒体“补壹刀”5日援引某国际知名运动品牌的供应商的消息称,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两名官员在去年一场酒会上透露,美国利用新疆炒作所谓“强迫劳动”、“种族灭绝”、攻击人权问题是一种“角力”,也是一种“有效手段”,其最终目的是让中国政府“彻底深陷泥潭”。

该供应商表示,他在2021年参加美国驻广州领事馆举办的酒会时,听到领事馆经济政治部时任负责人、领事葛明希(Sheila Carey)和安德鲁·希拉(Andrew Chira)说,美国政府炒作新疆议题、攻击中国有着“更深的考虑”,美国希望美国商人能够“理解”,这是一场“角斗”。

葛明希与希拉承认:“新疆没有问题,其实我们都很清楚,但利用新疆炒作强迫劳动、种族灭绝、攻击人权问题是一种有效手段,迫使新疆企业与国际产业链脱钩,让维吾尔族人不满,破坏他们的民族关系,让新疆贫困、动荡甚至分裂出去,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使中国政府彻底深陷泥潭,这有利于我们。”

该供应商称,商会私下商议,都认为美国政府简直是疯了,捏造新疆问题对他们并没有好处。他以前曾去过新疆,每次都是美好的旅行,根本不存在所谓“种族灭绝、迫害”的事情,美国对此是“满口谎言”(To lie through one‘s teeth)。

他直言,美国政府要求他们与中方签订合同时,让相关企业提供各类不涉及侵犯人权的证明,例如有没有和新疆有关的,导致他失去了很多优质的进货渠道,作为一个进口商,他正为此付出代价,利润下降了至少30%。在听了领馆官员的说法后,他意识到现在的状况完全是在让商界为美国政客肮脏的决策买单。

跟风炒作“强迫劳动”,西方企业在华市场受损

过去几年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频繁炒作新疆问题,不断编造新疆存在所谓“强迫劳动”、“种族灭绝”的谎言,并以此为借口实施各种制裁。一些美国及西方企业也紧跟美国涉疆谣言的脚步,鼓吹抵制新疆棉花等商品。

去年3月,在瑞典服装品牌H&M“抵制新疆棉花”事件发酵后,阿迪达斯、耐克等国际运动品牌,随后也被曝出曾作为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BCI)的成员发表过与新疆棉花“切割”的言论。

今年5月27日,美国《纽约时报》还发文称,美国户外服装制造商巴塔哥尼亚(Patagonia)决定结束已经20年的在华合作关系,还宣称“愿意分享将其棉花供应链移出中国的经验”。报道称,该企业在华业务规模较小,但离开了中国供应商,巴塔哥尼亚随即面临面料短缺,不得不下架一些上市十多年的产品。

然而这种“边吃中国的饭,边砸中国的碗”的行为,自然也受到了中国消费者的抵制。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耐克去年12月发布的财报显示,在截至2021年11月30日的三个月时间里,耐克在大中华区的销售额下降了20%。

CNBC指出,由于中国市场近年来被视作耐克公司未来增长的关键,因此耐克在华表现已成为投资者的关注焦点,但耐克的言行显然让其遭受了中国市场的冷落。

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资本市场分析师西蒙·西格尔(Simeon Siegel)直言,中国市场对耐克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可能将成为该公司未来业务发展的首要问题之一。

美媒声称,对国际品牌而言,是否继续使用新疆产品是一件复杂的事情,要么可能影响它们在西方的所谓“声誉”,面临法律风险;要么将在中国遭受巨大的商业损失。由于在新疆问题上惹怒了中国消费者,H&M和耐克等公司已经损失了数亿美元的销售额。

炒作新疆问题,是西方打击中国的“传统工具”

欧美炒作所谓新疆“人权问题”、诋毁中国的做法由来已久。对此,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吴启讷去年4月接受观察者网采访时表示,从中国的边疆和少数民族议题切入,是西方打击中国的一项传统。

吴启讷回顾历史说,1940年代中期,蒋介石为了牵制苏联,将美国势力引进新疆。美国在新疆设立领事馆后,就致力于鼓动新疆脱离中国。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一过程看起来中断了,但在改革开放之后,美国又开始运用各种方式介入新疆。美国或通过在中亚活动影响新疆,或直接介入,相关证据越来越多。

他指出,一些台面上的美国人并不讳言自己对所谓“新疆维吾尔族争取宗教权利活动”的支持和对分离运动的支持,这也是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NED)一直在做的事,他们在海外整合了若干维吾尔分离主义组织,向它们提供可观的经费资助。

吴启讷表示,为推动民族融合,强调族群身份的文化性、减弱其中的政治性非常重要,“族群文化差异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少数族群的文化可以也应该获得国家的大力保护和支持,但不管汉人还是少数族群,他们的政治身份只能有一个,那就是中华民族一员,在此之外,不应该存在第二个平行的政治身份。”

拜登政府签署涉疆禁令,中方回应

尽管美国一再鼓吹“抵制新疆商品”,但美国实际从新疆进口的商品却没有下滑。据路透社去年12月报道,2020年新疆对美国的出口总额激增116%,达到6.535亿美元,其中多数为电子产品,其次是服装、鞋类及文化产品等。

为进一步对所谓的“新疆人权问题”施压,美国总统拜登已于2021年12月签署所谓“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该法规定,自2022年6月21日起,将全面禁止美国进口商从新疆地区或与该地区政府有关联的实体进口产品,除非得到美国当局的无强迫劳动认证,否则一律推定凡在新疆制造的产品均使用了“强迫劳动”。

据英国路透社报道,有美国海关官员近日透露,拜登政府“已经准备好”在6月下旬对来自新疆地区的商品实施进口禁令。美国海关预计,执行这一禁令将使每年需要海关审查和执行的交易数量从不足100万大幅增加到超过1150万。

但英国《经济学人》杂志1月指出,来自新疆地区的专业产品,例如用于抗癌药物的化合物,将很难被迅速替代。许多产品更是通过复杂的全球供应链进入美国,如新疆棉花被广泛用于越南等地生产的纺织品、新疆番茄在世界各地被制成番茄酱,而这些产品的来源往往是难以追溯的。

对于拜登政府的法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6月2日例行记者会上回应说,中方已经多次驳斥美国关于新疆存在“强迫劳动”的谎言。所谓“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案”,罔顾事实,恶意诋毁中国新疆人权状况,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违背市场规则和商业道德,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赵立坚表示,上述法案如果得到实施,将严重干扰中美企业间正常合作,破坏全球供应链稳定,最终也将损害美方自身利益。我们敦促美方不得将该法付诸实施,停止利用涉疆问题干涉中国内政,遏制中国发展。如果美方执意而为,中方将采取有力措施,坚决维护自身利益和尊严。

 

热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随心随运随缘 405
美国的不要脸已超出宇宙的认知。
天津
回复TA
用户7577359813 337
美国就是我们的敌人,永远不要抱有幻想。
黑龙江哈尔滨
回复TA
憩堂古茶坊 235
很简单,以后所有对美出口商品全部打上新疆制造,他爱要不要。
广东广州
回复TA

众多新闻客户端用户正在参与精彩热评,快快加入吧!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1481条评论
东部战区进逼725万
缅甸地震2719人遇难453万
马斯克宣布将辞去美国政府效率部职务407万
解放军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406万
税务总局去年对网络主播查补收入8.99亿355万
10元盒饭姐因浪费气得不想出摊311万
查看全部实时热点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打开APP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