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刷屏之后 谷爱凌究竟是谁?

澎湃新闻

关注

原标题:深一度丨刷屏之后,谷爱凌究竟是谁?

[编者按]

谷爱凌刷屏了。

在朋友圈、在社交网络、在电视和互联网平台,谷爱凌无处不在。她从小到大的人生细节、家庭故事、商业代言等似乎全部被剖析在人们面前。

在各路故事中,谷爱凌有着太多面的人生。但当我们换一个视角,你会发现,谷爱凌正如她自己所说——“是一个18岁女孩”。

她对体育事业的执着,对梦想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都是青春少女独有的执拗。只不过,她做到了极致。

谷爱凌用一种最极致的方式赢下了冬奥会历史上的第一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

在决赛的最后一跳,她选择了自己在训练中都未曾尝试过的“左转两周偏轴转体1620抓板”。即便放眼全世界,在此之前,也只有她的对手泰丝·勒德挑战过。

这无疑是一次豪赌,但谷爱凌赌赢了。

“我觉得所有人都不会相信,但这是真的,我当时没有压力。”谷爱凌在赛后语气平静地说出了比赛中的真实想法,“我希望让全世界看到,我不害怕去尝试,我不害怕去挑战,无论成功失败,我都感到非常自豪。”

话音落下,聚集了数百名中外记者和工作人员的新闻发布厅里没有任何回应,或许大部分人都还在“消化”谷爱凌说的每个字——到底是怎样一位18岁女孩,能在这么大的舞台上“没有压力”。

答案可以很复杂,要追溯到她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以及天赋和能力;但答案也可以很简单,她就是一个极致的“玩咖”。

不管是在中国体坛还是美国体坛甚至是全世界,没有一个高中“学霸”能够嘴里说着“把竞技当做玩乐”然后在各种赛事中一路收割金牌。

没有一个运动员能在第一次参加奥运前就得到如此多的商家青睐;更没有一个18岁女孩能在面对各种刁钻问题时对答如流并且顺带推广“运动改变人生”的理念……

在谷爱凌赢下金牌的这一天,她在赛场上下展现出了她的乐观开朗、追求卓越、坚持不懈还有睿智谦和,这些特质几乎符合了奥林匹克唯美主义的全部定义。

对于奥运会和世界体坛来说,这样一个谷爱凌,太难得了。

王者

在顺利完成决赛第二跳后,谷爱凌打通了妈妈谷燕的电话。这是她过去两年比赛中的一个习惯,和妈妈简单讨论上一个动作的成败,然后安排好下一个动作。

彼时,谷爱凌在前两跳的成绩已经确保了她能够站上领奖台,这已经是一个创造历史的“里程碑”。

“我想去做16(左转两周偏轴转体1620抓板)。”电话这头,谷爱凌说出了她的想法,电话那头很快给出了“严肃反对”的回答,“你千万不要这么做,你应该做一个之前做过的动作,以安全为主,争取银牌就很好了,这样也可以开开心心完成这个比赛。”

就谷爱凌当时所处的情况而言,妈妈的建议确实是一个稳健的战术。其实就在一天前的预赛中,谷爱凌也在第二跳同样分数不高的情况下,听取了妈妈当时“安全为主”的意见。

但这一次,谷爱凌的回答却截然不同——“我不要这样做。”

她想要在奥运会决赛最后一跳这样的关键时刻,尝试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动作,“我只是前两天在脑海里想象过这个动作,我觉得这也算是练习过了吧。”

“我当时想,如果我最后不尝试这个动作,就不能代表一个完全的我,我不是想比别人好,我只是想做到最好的自己,我想让世界看到我能做到什么程度。”

挂断电话,谷爱凌走上跳台的出发点。在和教练拥抱鼓气之后,她掏出了手机,调出了一首自己觉得最适合这个动作节奏的音乐。

“我喜欢在比赛时候听音乐,对我来说,滑雪的一切都和音乐节奏有关。特别是在空中的时候,当风吹过我的耳边,当我转体带动风速的时候,我的所有动作都会在韵律中找到相应的节奏点。”

谷爱凌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由于从小练习钢琴,音乐算是她在比赛中顺利完成每个动作的“法宝”,而这次也是如此,“其实在决赛的前一晚,我还在弹琴,想象着一些动作。”

平稳起步,驭雪下滑,跃入空中,翻转两周、转体1620,整套动作一气呵成。下落的过程中,风吹起了谷爱凌的参赛马甲,她自己设计的战袍背后那条金色的“中国龙”,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发光。

94.5分,当分数跳出的那一刻,全场沸腾了,而谷爱凌更是双膝跪地、掩面而泣。在此之前,泰丝·勒德以一个倒滑两周偏轴转体1620抓板获得了同样的分数。

短暂的兴奋过后,谷爱凌调整了状态,站在首钢滑雪大跳台的终点,等待着泰丝·勒德的最后一跳。而原本暂列第一的泰丝·勒德,选择了降低难度以“安全为主”,但在“一跳定胜负”的重压之下,她的两周偏轴转体1440还是在落地时出现了一个小失误。

73.5,当大屏幕上打出成绩的那一刻,原本开始庆祝的谷爱凌没有离开赛场,而是走向泰丝·勒德,单膝跪下开始安慰她的对手。

“我告诉她,我很感谢她,因为她滑到女子历史的最高水平。”谷爱凌在赛后透露了她们的对话,“是她的成功才促成了我的1620,我希望和她分享胜利的喜悦,我想告诉她,金牌的一部分也属于她。”

一个微小的举动,透出了谷爱凌的“王者”气度,也真切地诠释了什么是奥林匹克的价值观——卓越,尊重和友谊。

女孩

“我其实是一个非常正常的18岁女孩,比完赛了之后,我就想给奶奶打个电话,然后看看家里的猫的情况,然后可能打打游戏,吃吃巧克力什么的。”

当近百名来自全世界各地的记者都久久守候在混合采访区里,试图从这位冬奥会历史第一位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得主口中“挖出”一点特别的故事时,谷爱凌的一段段耿直的回答却提醒着现场的每一位历史见证者——她还只是个18岁的高中毕业生。

只不过,谷爱凌的这18年,过得太不一样。

2003年9月3日,谷爱凌出生在美国旧金山。2006年,也就是她3岁的时候,谷爱凌就已经穿着厚厚的衣服开始滑雪了。

9岁,她就显露出了顶级职业滑雪运动员的天赋,加入专业滑雪训练队,并在第二年的美国青少年滑雪比赛中拿到总排名第一。

14岁,谷爱凌已经获得了50块成年和青少年滑雪金牌。高中阶段,她用了三年时间成为圣弗朗西斯科大学高中第一个提前毕业的学生,然后开启了两年职业滑雪选手的生活。

其间,她还在满分1600分的SAT考试中取得了1580分,被斯坦福大学录取。同期,她还是一位模特,出入于各种时尚活动。

光凭这样一份履历,就很难将谷爱凌和“正常女孩”联系到一块。社交网络上,几乎每一篇有关谷爱凌的文章都会出现“天才”“学霸”和“女神”这样的头衔,而在首钢滑雪大跳台下的混合采访区里,甚至有一位记者问道,“你是如何看待自己成为了一名国际巨星的?”

“国际巨星?”谷爱凌不可思议地重复了这四个字,然后跟上尴尬却又不是礼貌的微笑,“我可从来不敢想这件事情。”

“那是不是你妈妈对你的要求,对你有很重要的影响,让你变得像现在这么优秀?”一位外国记者立刻追问。

事实上,这些年,有关谷爱凌的报道里,她的妈妈谷燕一直是以“虎妈”的形象示人。在一部谷爱凌的纪录片中,就连她的教练都说,谷燕是以为名副其实的“虎妈”。但在谷爱凌眼中,妈妈的形象并非如此。

“我妈妈绝对不是一个‘虎妈’,她在我的童年时候就一直陪着我,到处陪我训练和比赛,现在她更像我的朋友。”谷爱凌赶忙辩解。

“我特别喜欢滑雪,所以我就把它做成了职业;我特别喜欢时尚,所以我也把它做成职业;然后我特别喜欢上课,所以我坚持去上课,我也会和其他普通孩子一样去补习班……”

用谷爱凌自己的话说,她的成功并不是因为“天才”和“被逼着做”,而是处于她的热爱和努力。

“这是真的。”

在赢下自己职业生涯首个金牌的这一天,谷爱凌只要在讲出一些自己感觉“有可能颠覆外界看法”的话时,她就要说上几遍这句话来作为开场白。

“其实我付出了非常多,我提前一年毕业,所以有了比别人更多的时间来训练,我花8-10个小时拍完模特的照片之后,我还会坚持去健身房训练两个小时,我还会坚持每周跑一个半马,这些都是我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我才会在关键时刻相信我自己,相信我可以成功。”

在谷爱凌的口中,她所有的惊人成就,其实都只是一个普通女孩不停努力故事的注脚。但要怎么努力才能在生活中和竞技赛场上同时走上巅峰?

“每天保证睡10个小时,吃好睡好。”谷爱凌的答案有时候只能让听者更加感叹她与别人的不同,

“然后就是做一件事用100%去投入,不要想其他的,然后把它做到最好。”

偶像

从赛后混合采访到新闻发布会结束接近两个小时里,谷爱凌也确实显露过几次”北京大妞的傻气”。

她会在采访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突然转换话题,指着一位记者的手机说道,“您手机上那张猫的照片太可爱了,就像我的猫一样”。

然后她就一下打开了关于猫的话题,“我也有一只橘色的猫,长得也这样可爱,它是一只上海猫,是我从上海收养的。”

她也会在记者提问她关于“赛后希望吃什么北京小吃”的时候,流露出一种渴望的表情,“您和我说这么多吃的,我现在太饿了,还没有吃东西呢。”

她还会在记者说起她手中的“金墩墩”时情不自禁地露出一丝少女的小虚荣,“听说这个(冰墩墩)现在特别珍贵,我可要好好保护它。”

不过,当她遇到那些严肃甚至是刁钻的问题时,谷爱凌又可以立刻展现与年龄丝毫不富的成熟。

就在决赛结束后的整个采访过程中,至少有超过5位外国记者以不同地方式向谷爱凌提出关于“为什么选择为中国出战奥运会”“如何平衡在中国的生活和在美国的生活”等问题。

谷爱凌每一次都得体、耐心地回答记者的问题。

“我的美国朋友他们告诉我,‘我们认为你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而且能够帮助这项运动在世界上传播地更广’。”

谷爱凌并没有回避美国记者的问题,她也感谢了在美国成长和学习的经历,“美国队的教练和工作人员都希望我能利用体育去联结更多的不同团体和国家,而不是去做一些消极的事情。”

用谷爱凌的话说,正是她在中国和美国都经历的成长过程,造就了现在这样的她,“我每年有25%到30%的时间在中国,所以每次都有回家的感觉。”

而这种文化上的兼收并蓄,也让谷爱凌变得更加不同。

就在等待谷爱凌采访结束的那段时间,妈妈谷燕和休息室里的每个人说了一段谷爱凌信奉的“中国哲理”。

“你们知道吗,前两跳打分出来时,我跟爱凌说,‘分数有没有可能打低了’,但是你们猜得到吗?竟然是她在安慰我,‘妈妈,吃亏是福。我尽力就好了。’她这么说,我一下就踏实了。”

然而,当面对着一些美国极端网友的指责和谩骂时,谷爱凌又会展示出一种“美式自信”。

“我只是希望享受我自己的生活,我并不在意别人是否满意,我在用我的声音,在与我相关方面带来尽可能多的积极改变。如果有人不相信这就是我的初衷,那只能说明他们没有足够的同理心去理解别人的善意,可能因为他们和我有不同的价值观。”

“我不打算浪费时间在没有受过足够教育的人身上,他们可能永远体会不到我有幸每天享受的喜悦、感激和爱。所以有人不相信我或者不喜欢我,那这是他们的损失,他们也成不了奥运冠军。”

这就是谷爱凌与众不同的地方,也是她的魅力所在。

其实就在谷爱凌赢下金牌时,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就站在他的身后,为她送上了祝福。

“祝贺你,你表现得真的很棒。”68岁的巴赫和18岁的谷爱凌握了握手,然后谷爱凌再一次展现了她的成熟和老练,“您在开幕式的演讲非常鼓舞我,特别是那段,奥运会总是搭建沟通的桥梁,绝不会筑起一道道高墙。”

而巴赫笑着则回复她,“现在这场比赛的主角是你。(It’s not about me, about you)”

不管是这次北京冬奥之旅,还是之后更漫长的人生路,谷爱凌的冰雪故事才刚刚开篇,未来还会有更多精彩的篇章。

但首钢大跳台的一幕幕,已经永载奥运史册。

责任编辑:朱学森 SN24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