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历史建筑如何“活化”:南京大校场机场瞭望塔未来会以小型图书馆面貌呈现

扬子晚报

关注

原标题:历史建筑如何“活化”:南京大校场机场瞭望塔未来会以小型图书馆面貌呈现

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是城市更新中的一个难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汪晓茜形容这是“戴着镣铐跳舞”。在南京,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呈现出不同的方式。

大校场机场瞭望塔未来会以小型图书馆面貌呈现

这栋小楼是南京大校场机场瞭望塔,中心大约两层楼高。大校场机场曾经是中国设施最好的飞机场之一,1929年建成以后,一架架飞机曾从旁呼啸而过,它承载了几代南京人的记忆。一座老厂房则是第二机床厂大厂房28号楼。机床厂前身是1897年始建的江南银元局,如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曾经荒废的厂房变成了创意创业园区国创园,还剩下28号楼暂未使用。

而大校场机场瞭望塔未来会以一个小型图书馆的面貌呈现。方案对历史建筑原状扰动较小,建筑本体的历史风貌得到较好保持。瞭望塔所在地块位于南部新城核心区,拟打造为TOD站城一体化开发导向的城市文化客厅。

首都大戏院变身民国电影的展示平台

今年年初,在经过五年打造后,占地面积4.69万平方米的小西湖历史风貌区正式开街,笑迎八方来客。这一形成于明清、历经六百年风雨沧桑的南京老城南历史街区重获新生,成为全国城市更新的优秀案例,变成新晋网红打卡地。

位于夫子庙贡院街84号的民国建筑首都大戏院在“修旧如旧”中“复活”了。该建筑修缮后不是恢复“戏院”功能,而是被规划成了首都大戏院旧址博物馆,作为民国电影的展示平台,陈设相关文物资料。

“与普通建筑相比,历史建筑在改造中要遵守保护要求,面临诸多条条框框;而与以保护为主的文保单位相比,历史建筑的保护级别相对更低,而且数量很多,非常需要活化利用。”既要保护,又要改造,如何保持两者平衡,放在具体的建筑上往往颇具争议。这让历史建筑往往成为“烫手山芋”,有的产权单位并不愿意接受这一“勋章”,甚至避之不及。历史建筑到底有多少种打开方式?“我们不希望历史建筑全部变成同一种模样,比如都变成博物馆,我们希望它们能在结构、风貌等方面得到保护的前提下,变得各式各样,真正地‘活’起来,形成自己的特色,变成南京的城市文化地标。”南京市规划资源局名城处处长王昭昭说。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媛媛

校对 王菲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