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看呆!券商研报,竟用“风水算命”、“阴阳五行”来炒股…

21世纪经济报道

关注

原标题:看呆!券商研报,竟用“风水算命”、“阴阳五行”来炒股…

今天,来自某证券的一份研报刷屏了!

这篇“神研报”标题为——《天干地支在择时中的应用初探》。

对,你没看错,这不是一篇风水学说,而是教你炒股的券商研报。

阴阳五行如何用来“炒股”

下面欢迎进入进入“阴阳五行教你炒股”时间。如能看懂,为您鼓掌;如有不懂,纯属正常。

研报还用天干地支分析A股流月走势:

最后,研报算出明年各个月份上涨和下跌的概率:

而早在2011年12月,一份所谓“招商证券”发布名为《八卦2012壬辰年》的易经版投资报告截图在网络上被疯狂转发。据截图,报告内容是运用中国农历干支纪年和五行等方法对全球形势、国际国内经济运行和资本市场进行分析和预测。

但据当时媒体报道,招商证券市场部一位经理表示:“我们不可能发布这样的研报”,他同时表示没什么好澄清的,就当是一则笑谈吧。

还有哪些奇葩研报?

在社交媒体如火如荼的大浪潮中,众多在过去具有“高大上”形象的金融机构放下身段,尝试互联网思维,迎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行文风格,试图吸引更多流量,以期获得更高的“变现”可能性。

相信民生证券当年那份《和尚,你又在与哪个女人纠缠?——唐僧的911》应该让不少人印象深刻。不久后,民生证券再次打造出一份“网红研报”——《“亚文化”深度研究系列之一:粉红当道,宅腐盛行》。

随后,民生证券紧急发布一份处罚文件,称上述两份研报文风失当,公司决定对研究院主要领导和直接负责人均进行通报批评和处罚。

还有长城证券(002939.SZ)的“放飞自我式”研报——《我们坚决不要脸了》,也曾受到广泛关注。研报中写到“上周我们还是大盘坚定的拥护者,但是黑天鹅事件后,我们坚决不要脸了,做卖方的就不能要脸。脸面重要还是投资收益重要?让客户赔钱还是让客户及时止损?不管是卖方还是买方,你永远不可能是真理但请向真理靠近。”

市场上普遍认为,研报奇葩化是券商研究圈浮躁的表现,一些研究员急功近利,希望快速成名。要获得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认同并不容易,有部分分析师不惜成为“标题党”或在内容上标新立异。

从2016年的《侠之大者为国接盘》到《有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再到《你大妈不是你大妈,你大爷还是你大爷》,奇葩研报的频繁出现引起行业内外关注。当年中国证券报就曾报道,有基金经理已坦言,看邮件时如果收到一封“标题党”的研报确实可能会点进去看一下,但内容才是核心要义。

北京一家基金公司投资总监曾表示,这两年很多研究员写研报是“拍脑袋”,不谈基本面,想找出真正有含金量的研报极其不易。另一位“80后”基金经理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标题党”层出不穷,内容却不“给力”,券商研报整体质量有所下降。

大多数情况下,这些风格出位的券商研报并不会影响到基金经理的决策。华南地区某大型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表示,“更喜欢看到有数据和逻辑进行支持的研报,这种类型的卖方才会考虑作为长期接触的对象。”

证监会多次加强研报监管

而在9月时候,证监会回复网友“关于加强证券公司研究报告管理的建议”的留言时,证监会表示,后续将持续加强证券公司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监管,规范从业人员执业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证券市场良好秩序。

证监会指出,《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暂行规定》明确了证券研究报告形成、发布、使用等监管规定,要求发布证券研究报告的证券公司应当“遵循独立、客观、公平、审慎原则,有效防范利益冲突”“建立健全业务管理制度,对发布证券研究报告行为及相关人员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做好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前的质量控制和合规审查”,署名的证券分析师应当“保证信息来源合法合规,研究方法专业审慎,分析结论具有合理依据”。

2020年至今,证监会依法对违反上述要求的证券分析师和证券公司采取8项行政监管措施,对研究依据不充分、研究方法不审慎、质量控制和合规审查流于形式等问题进行了严厉处罚。同时,指导证券业协会组织专业培训、强化自律管理,完善分类评价机制,持续督促、引导证券公司加大业务投入、培育专业人才、强化合规管理,推动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高质量发展。

大家怎么看待这么一份券商研报呢?

来源丨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券业观察、科技金融在线等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