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以身许国|影像中的党史19

央广网

关注

原标题:以身许国|影像中的党史19

以身许国|影像中的党史19

在吉林大学,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课,是观看电影《黄大年》。这部影片由长影集团拍摄,根据著名地球物理学家,“时代楷模”黄大年的真实事迹改编,2018年12月在全国公映。

黄大年是第一批回到东北发展的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专家,生前担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带领团队在航空地球物理领域取得一系列成就,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2017年1月8日,黄大年因病逝世,年仅58岁。在他短暂的生命旅程中,始终怀揣梦想,不断实现自己的学子梦、成才梦、报国梦和强国梦,用一生回报祖国。

如今,黄大年的事迹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他如何用敬业精神书写生命华章?离去四年后,他热爱的科研事业和学生们有哪些变化?

点击音频,听黄大年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感人事迹↓

2009年12月24日,怀着一腔爱国热情,黄大年从英国剑桥返回祖国。那一天,吉林长春以漫天飞雪迎接这位游子回家。“到家”后的第六天,黄大年与吉林大学正式签下全职教授合同,担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并被选为深地探测装备研发项目和科技部高精度对地探测装备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

电影《黄大年》讲述的就是这位新时代科技工作者回国的7年间,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到祖国科技事业的感人事迹,用光影和镜头的变化展现黄大年不平凡的人生足迹。

“黄大年教会我做人做事,隔行不隔理”

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张秋歌在影片中扮演黄大年。当时,他主动提出零片酬出演。

张秋歌:黄大年曾经有一句话,我们不是为钱做事的。一心报效祖国,把生命交给了祖国。这样的人,我在他的面前极其渺小,我还能做什么?我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在我艺术生涯当中,能出演这样一个人物,真的非常非常重要,我值了!我说黄大年他教会我做人做事,隔行不隔理。

黄大年在吉林大学任职期间,几乎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为了真实还原黄大年生前的工作状态,张秋歌在拍摄过程中也几乎是每天只休息两三个小时,他用大量的时间与主创人员交流研究台词,研读剧本,沉浸在角色里。那时,他每天满脑子想的就是黄大年为什么这么拼?

张秋歌:我们说学英雄做英雄,你演英雄就得像英雄,生命兑换生命,你融入到这个人物的生命里,你才能生动鲜活地展现出来这个人物。

黄大年生前的科研助手、吉林大学教授于平在和张秋歌初次见面时,就忍不住眼圈发红,仿佛又看到了她心中的“黄老师”。有时他们之间的交谈会,持续四五个小时,忘了喝水、忘了吃饭,如时光倒流,又回到和黄大年一起工作的场景。

于平:从一个发型一套服装,到一个道具一句台词,他经常会抠到半夜,甚至有几次我都是陪着到半夜,这其实就跟黄老师挺像的。陪他加班,又让我看到了当年陪黄老师加班的过程,很孤独,有的时候别人并不理解。

“获得他山之石仅是偶然,回归故里才是必然”

电影《黄大年》中,当同学肖庆问及黄大年为何要回国,黄大年说,回家还需要理由吗?

那时,一些初闻黄大年事迹的人很难理解他的选择。在英国,他领导着世界一流的科研团队,一家人的生活舒适安逸,而隔着关山万千重,他却坚持要“回家”。有媒体用“毅然回国”来形容黄大年,他反对这样的说法。黄大年说:“能够越洋求学获得他山之石仅是偶然,回归故里才是必然,而非毅然。”这番话,在黄大年回国后的一次出游时,和吉林大学工会副主席任波讲起过。

任波:他说,“任波你不知道,虽然我在国外生活了18年,但我时时刻刻都在等待着祖国的召唤,什么时候能回到祖国。也许很多人都喜欢落叶归根,年龄大了,回国养老,他说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作为一个高端科学家,应该在果实累累的时候回来,更好更有价值。我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我在这里还有梦想没有实现,从这走出去的,我就一定要能回到这里,梦想只能在一个地方实现。”

即便已经是很熟悉的朋友,但这是任波第一次听黄大年讲述回国的原因。他的话语平静、简单,却又真诚。

任波:就是很平静地和我讲述他这些故事,但是我当时听了心里很震撼,我觉得他对祖国的这份爱是纯真的,是真诚的,不掺任何杂质,包括回国之后他也是不提任何的条件和报酬,所以真的时刻让我对他都那么尊敬。

2010年11月22日,黄大年(左二)带领科研团队成员研究问题(图片来源网络)

“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

黄大年,1958年出生于广西南宁,后随父母下放到偏僻山村。17岁时,黄大年到地质队工作,作为物探操作员,他首次接触到航空地球物理,并深深地爱上这个职业。1977年恢复高考,黄大年考入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现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在黄大年大学同学高小微的记忆中,这个南方来的男生眼睛明亮,身材魁梧,在阶梯教室上课时,总能一眼就看到他。

高小微:我们100多个人就在这个阶梯教室上了四年课,一个老师教,电磁学、数学,还有脉冲数字电路、程序设计。黄大年要是不来的话,我肯定能发现,但没有一次黄大年没来,从来不旷课,不缺课,这是很吓人的。每班有四五个三好学生,他是三好学生里边的三好学生标兵,所以他的伟大成就来源于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

黄大年曾和于平讲起,尽管当年他的高考分数可以有很多选择,但他仍坚定地报考了地球物理勘探专业,而且在求学道路上从来没有改变过自己的研究方向。

于平:他父母也是从事相关行业的,从父母和他的地质队队长那里,他也了解到,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地质行业和地球物理这个专业绝对是离不开的,它是一项支柱技术,会推动我们国家在科技发展的战略上,甚至在我们的国防安全方面,都会有很大的一个进展。所以对于黄老师来说,国家需要的,就是他追求的。

1982年,黄大年以优异的成绩完成本科阶段学业,毕业分别时,他将自己的宏大志向写在了给同学的留言簿上——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上个世纪80年代大学生们喊出的这个口号,曾激励了一代知识分子。

1982年1月15日,黄大年在给同学的毕业赠言中写道:“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图片来源网络)

1992年,黄大年被公派到英国深造。1996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英国利兹大学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1997年,回国不久的黄大年经过批准,又赴英国科研机构工作,直到2009年黄大年放弃了海外的一切,回到母校吉林大学。在任波的记忆中,黄大年总是表达出一种急迫的心情,常常对她说,“我是真的着急!”

任波:他常常跟我说,在国际这个平台上,我知道我们国家的弱项在哪里,我知道我们的国家差距在哪里。他真的是恨不得只用瞬间,我们国家在某些领域上就能赶超世界发达国家。

黄大年最怕听到的三个字就是慢慢来

“报效祖国才是最大的成功”

向深海进军,向深空进军,向深地进军,这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黄大年在英国时,领导的是由牛津、剑桥毕业生甚至是诺贝尔奖提名科学家组成的团队,所取得的技术突破既可以应用于油气和矿产资源勘探,也可用于潜艇攻防和穿透侦察,而这些技术长期以来一直对华封锁。

从踏上祖国土地的那一刻起,黄大年作为首席科学家,组织全国400多位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秀科技人员,开展“高精度航空重力测量技术”和“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两个重大项目攻关研究,总投入5亿多元。于平说,这两个重大项目,一个就像在飞机、舰船、卫星等移动平台上安装“千里眼”,看穿地下深埋的矿藏和潜伏的目标;另一个就是自主研发给地球做CT和核磁的仪器装备,让地下两公里甚至更远都变成“透明”的。

于平:黄老师从事的这两个项目跟大家并不遥远,因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源资源,同时我们国家的安全也离不开在国防上的一些技术。

归国七年,黄大年带着团队突破一个个技术难点。在航空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项目上,他和团队用5年时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20多年走过的路程。在尖端装备重力梯度仪的研制上,就数据获取的能力和精度,我国与国际的研发速度相比至少缩短了10年,而在算法上,则达到了与国际持平的水平。

于平:黄老师为什么能做这两个大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因为他知道当今世界技术发展的一个背景,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你这个团队虽然达不到,但是我可以利用我的技术来帮助你解决这个问题,让每一个参与项目研究的人都能够做到心中有底不慌,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能够很好地凝聚在黄老师的周围,来共同推动这项事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2013年1月20日,黄大年(左二)及团队成员在极寒天气下进行固定翼无人机试飞(图片来源网络)

把时间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于平有段时间常常梦到黄大年,梦里的情景总是鲜活,大家都还像原来一样在走廊穿梭,在电脑前工作,她总觉得下一秒钟“黄老师”就会出现在办公室,笑着和她问好,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

黄大年生前所在的办公室是吉林大学地质宫507房间,这里仍保留着原来的样子。黄大年使用过的电脑,书柜里摆放的书籍,甚至挂在墙上的日程表都在“讲述”着当年的故事。

于平:每一年我们都把这个日程表给他打出来,黄老师每天来到办公室之后,他会首先看一下当天或者是后几天的日程,来安排自己的工作,这也是他回国七年雷打不动的习惯。

黄大年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除了加班,平均每年还要出差130多天,乘坐的大多是午夜航班。于平说,黄老师总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觉得自己的时间都是属于团队、属于国家的。

于平:他说其实国外现在在某些技术领域已经领先我们很多,但是人家仍然以一个高速的态势不断地往前发展,我们只能以百倍的投入去追赶来超越。如果你还是按部就班,朝九晚五地开展科研工作,这是不可能赶得上的,所以休息这件事情对他来说就像是可有可无的。

从2015年开始,黄大年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出差。

“飞机就是我的卧室”

刘国秋是学院为黄大年找的司机,他在一家汽车租赁公司工作,如果有接送机场的活儿,他就随叫随到。刘国秋记得,黄大年经常坐的航班是CZ6180,这是晚上11点从北京起飞的航班,凌晨1点左右抵达长春,坐这趟最晚的航班,可以不耽误白天的工作。

刘国秋:他上车电脑就打开了,有时候他没有饭吃,街边有烤玉米,他就买几穗。后半夜回来也是聊聊天,打电话,他那电话总有。也有的时候,他说我实在太困了,我睡一会儿,然后他就把我拿给他的小枕头、小被子拽下来,在后面躺着就睡觉,一挨着枕头他就打呼噜。我都警告过他,我说你啥人能扛住这么整,你就是不吃饭也行,你睡眠都保证不了,你能行吗?

刘国秋说,每次出门,黄大年也常选择晚上的飞机。好几次走到车门边,他还在和学生讲问题,最后一刻登机的情况也常发生。每次黄大年坐上车,都会笑呵呵地和刘国秋这样说一句,“实在不好意思啊,让你等了这么久!”

刘国秋:基本上都是跑,他不跑不行啊,那是飞机能等他吗?他回回都那样!他说没事,不行赶下一趟飞机。我说,下一趟飞机在哪儿呢!下一趟飞机就是明天早晨,今天晚上这就是最后一个!他就只是笑。

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

七年间,黄大年像陀螺一样不知疲倦地旋转,把所有的心血和爱献给了祖国、献给了事业、献给了他的学生,却唯独没有自己。2016年11月29日凌晨,黄大年晕倒在出差途中。回到长春,学校强制安排他做了检查,可还没出结果,他又跑去北京出差。等再回到长春,黄大年就拿到了住院通知:胆管癌。2016年12月8日,黄大年入院治疗。即便在病床上,打着吊瓶的他还在改方案,和学生、同事讨论科研进展。2017年1月8日,黄大年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春逝世。

那天晚上,司机刘国秋突然想起有一个月没见到黄大年,出差频率那么高的他,怎么突然就闲下来了?刘国秋用手机上网搜索,一条关于黄大年的新闻最后一行赫然写着:享年58岁。

刘国秋:我一点儿不撒谎,我车开不了了,那眼泪就是刷刷地往下淌。我几次停在路边,满脑子回想。尤其北京飞长春CZ6180航班,那趟飞机后来我都不敢接了,因为黄老师就坐那个飞机回来,我接到这个航班的客人,都感觉像黄老师似的。

“他最看重的是教师这个职业”

2017年1月13日,是黄大年追悼会的日子。他生前带的最后一名博士生乔中坤清楚地记得,那天长春大雪,零下23度。

乔中坤:那一天我感觉是经历过的最冷的一天。在送别黄老师现场,我们所有的学生都自觉地站到了黄老师的家属席上。仪式结束之后,我们拿着黄老师的一些衣物去焚烧,看着黄老师那些衣服,就能想起过往跟黄老师的一些点滴,这件衣服是打羽毛球的时候穿的,这件衣服是当时我们去南湖划船的时候穿的,这件衣服是黄老师最喜欢的一件衣服啊……其实很长时间了,大家都没有从中走出来。

2011年4月10日,黄大年在为吉林大学的学生们授课(图片来源网络)

乔中坤还是更愿意回想那些和老师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他说,在黄老师眼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块璞玉,只要因材施教都能成才。特别是在给学生设计研究方向时,他总是考虑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和发展前途。

乔中坤:他无论是承担多少国家课题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担任多少的职务,他最看重的是教师这个职业。因为他真心地希望每个学生能做得好,能做得比他更好,可以为国家做一些事情。哪怕他工作那么忙,他也会抽出时间来跟大家聚一聚、玩一玩。现在回忆起来,我觉得那段时间真的是很幸福。

2014年教师节,黄大年在办公室和学生们合影 乔中坤(左二)供图

黄大年离开的四年多时间里,大家对他的思念之情一刻也没有停歇过。乔中坤会不自觉地给黄老师发微信,经历过的高兴事,遇到的困难,都悄悄地告诉他。

乔中坤:因为黄老师之前也经常跟大家说,你们有困难告诉我,有好消息的时候也一定要告诉我,我要争取参加每个人的婚礼。所以在我结婚的时候,在我孩子出生的时候,在我博士答辩等等,各个对我来说比较重要的关键点上,我都会给黄老师汇报。虽然我知道是得不到回复的,但是我相信其实黄老师应该是能够看得到听得到的。

2021年6月,教学楼里黄大年的雕塑前,有人献上了一束粉色小雏菊(总台央广记者李思默 摄)

黄大年生前规划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即将验收

斯人已去,追思犹存,黄大年未竟的事业也在继续。于平说,今年6月底,黄大年生前规划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将会验收。

于平:现在整体上还比较顺利,也都是按照黄老师生前既定的计划(进行),当时留下的三个“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6月底都会进行验收,所以现在我们也在进行项目验收前的准备工作。

“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在吉林大学档案馆,这段1988年黄大年在入党申请书中写下的话语,读起来仍让人感慨。

如今,于平每次走过吉林大学地质宫前,还会不由地望向黄大年办公室的那扇窗,他在的时候,通常灯一直会亮到后半夜。于平觉得是点亮它的人太累了,一狠心给自己放了一个没有期限的长假……但他已经为这里留下了“不灭的灯光”,不断照亮后来者的路。

监制丨高岩

编审丨郭静 刘黎黎

采访丨李思默 苑竞玮

制作丨李晓东

新媒体丨娜孜叶 陈铭

顾问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 徐鹏堂

影片来源丨1905电影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