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运河讲新时代的故事”系列报道之东便门篇
原标题:“古老的运河讲新时代的故事”系列报道之东便门篇
编者按:运河贯南北,文脉承古今。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的大运河,绵延近3200公里,流淌2500多年,串起数十座城。
今年正值大运河申遗成功七周年,由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打造“古老的运河讲新时代的故事”系列报道,以“古运新说”为主旨,从杭州出发,过扬州、访苏州、抵北京,探寻沿线城市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的深厚底蕴讲述水乡之畔的时代故事。
东便门大通桥——明清两代重要的漕运码头
漕运是元、明、清三代最重要的官办经济活动,也是将富庶的南方田赋集中到首都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古代,水运是最低成本、效率最高的运输方式。明清两代,南方的漕船北上,或走海路,或走运河,到达通州张家湾。或者在张家湾卸下漕粮,或继续沿通惠河西行,到东便门大通桥码头,甚至直抵朝阳门码头。在元、明两代和清前期,北运河、通惠河就是首都的生命线,而东便门大通桥码头则是这条生命线上的最重要节点。
大通桥是集桥梁、桥闸和桥码头于一体的建筑,为京城昔日重要桥梁之一。大通桥每桥孔石券顶刻有吸水兽。在通州漕运繁盛时期,站在大通桥上东望,驳船穿梭,帆樯往来。明代漕运的船不能驶入城内,大通桥就成为通惠河漕运的最终停泊点。经由运河运来的粮食、物资等都在此地上岸,粮入周围粮库,“以实京仓”。大通桥在历史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见证了明、清两个朝代相当一段时间里漕运繁荣的景象。
清朝后期,河道淤塞,大通桥码头的作用丧失。20世纪60年代末修建地铁时,把大通桥彻底拆掉,大通桥成为了历史记忆的一部分。
东南角楼——全国现存最大最早的城垣角楼
东便门位于老北京城东垣内外城连接点,它与内城角楼互为寄托。东便门外有水乡之称,大运河的北终点大通桥码头南北行人,货物进出城的通道,河流如带,垂柳梳扬。
东便门城楼为单层单檐歇山小式,灰筒瓦顶,四面开过木方门,无窗;面阔三间宽11.2米,进深一间深5.5米,高5.2米;其城台正辟过木方门,楼连城台通高12.2米。
北京城东南角楼为明、清两代北京内城东南转角处的箭楼,简称角楼。原北京有内外城之分,内城建筑较早,为明朝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建的。据明《英宗实录》:“(正统)四年四月丙午,修造京师门楼、城壕、桥闸完。城四隅立角楼。”角楼始建于明正统元年,4年竣工,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
东便门东南角,也叫东南角楼,位于崇文门外东大街的尽头。建在突出城墙外缘的方形台座上,通高29米,四面开箭窗144个。角楼内立金柱20根,整座楼建筑面积为793平方米。加之相连的南城墙,总占地面积约3654平方米。
它是全国现存最大最早的城垣角楼,高大巍峨、深沉凝重,是古老北京城的象征之一。其西北是雄伟、繁华的北京站,东南是东便门立交桥,西与崇文门遥遥相望,东与通惠河毗邻。
东起东南角楼,西至崇文门,就是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总面积约15.5公顷,其中城墙遗址及城东南角楼占地3.3公顷,绿地面积12.2公顷。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便门水关——古代漕运的历史记忆
“水关”这一地名在北京街巷名称中较为普遍,多由“水关”这一特定设施及其地点引申而来。东便门水关位于外城北城墙东边,老北京内城东面的护城河水从北向南。通过东便门水关流向内城南护城河。
水关又称水窦、水门,是河道沟渠穿越城墙的通水口。设立水关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和疏导进出城内外水流量的大小。一座完整的水关由穿越城墙的涵洞(通水道)、铁标栅栏、进出水闸、城内外便桥、堆子房等构成。穿越城墙的涵洞(水关)的地面和两侧墙壁都是用青石板铺砌,顶部用砖起券。涵洞进水端安装一排断面呈菱形的铁栅栏。安装铁栅栏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防人从水关内出入而无碍于行水。二是便于堆子兵(值勤人员)清理涵洞内流水淤积的各种杂物。所以,固定的铁栅栏上也安装一个活动的小门,以供堆子兵进出涵洞的另一端。
蟠桃宫庙会——传承与弘扬漕运文化
在东便门内曾有一座庙宇叫“太平宫”,太平宫大门三间,门额上为“护国太平蟠桃宫”石匾,内有二重大殿,前殿为灵官殿,后殿为斗姥殿,左右又有配殿。因为这里有蟠桃会,所以百姓俗称为蟠桃宫。每年三月初一至初三,这里香客不断,各种茶铺摊点上买卖兴隆,各式北京小吃吸引着老老小小的逛会者。平时这段通惠河故道上只有稀稀拉拉的水流,每逢庙会期间,上游便提闸放水,为庙会添景,河里还有吹拉弹唱的小船游渡。
历史记载:每逢清明上巳节、蟠桃宫庙会极为热闹,届时笙歌夹岸,碧浪如鳞,画舫澜桡,衣香人影,城堞咫尺,乘舟而游野趣盎然,故有“大通桥上望蔼船”之说。旧时的东便门大通桥至二闸是春季踏青夏季避暑旅游观景的胜地,就像《北京竹枝词》描绘的:“乘舟二闸欲幽探,食小鱼汤味亦甘。最是望东楼上好,桅樯烟雨似江南。”
1987年因修筑东便门立交桥,蟠桃宫正位于主桥道上而全部拆除。原蟠桃宫王母殿前的“护国太平宫碑”被作为文物移至立交桥南侧绿地中保存。
东便门漕运码头公园现漕运盛景
早在明朝东便门曾经是重要的货运码头,也是京城重要的客运码头,南来北往的旅人都经东便门码头入城,或是由此乘船南下,东便门旁的二环路古时候就是能够载舟行船的河道。北京城的生活污水和雨季的洪水,大部分也是通过这里经通惠河、北运河入海。
到了上个世纪,河水逐渐减少,东便门码头再也不能供船只行驶。新中国成立后,东便门旁的明城墙遗址被大量的居民、单位占用,曾经有20余个单位直接在城墙或基础上建造厂房、车间,更有500余户职工的住房建在城墙上。
2015年,在原北京第二开关厂的厂址所在地,建成了“漕运码头公园”。作为明城墙遗址一部分,“漕运码头公园”再现了当年老北京漕运东便门段的热闹盛景,充分展示了古城墙风貌及漕运文化。
考虑到当年老北京民生命脉的东便门漕运码头位于此处,“漕运码头公园”的中心位置特别设置了约10米长的“老北京漕运图”漕运文化浮雕,还有“雉堞铺翠”、“角楼映秀”、“玉棠新绿”三大景观。种植的玉兰、海棠、金银木等植物使得整个公园“三季有色,四季常绿”。公园内散落着波浪式的条石,模仿水纹雕刻的肌理,用以展示消失的漕运文化。主题雕塑《东便门的记忆》为游人呈现出现已不复存在的东便门区域内的城墙水道等历史设施。
“城市风轮”自行车骑行走廊重拾漕运记忆
京杭大运河承载了太多的历史传说、故事,拥有太多的文化、记忆。曾经的漕运码头东便门已无法重现昔日的水运繁华,新时代的东便门,静看北京站的车水马龙,置身于北京市崇文门商圈的繁华之侧,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020年初,北京市两会上,市政协人资环建委提交专委会提案,呼吁打造绿色出行“城市风轮”。即利用连接二环与四环的河流如通惠河、小月河、坝河、亮马河、凉水河等12条具备建设滨水自行车绿道的良好基础条件,建设步行与自行车的绿色廊道,解决河道沿线大量居民的出行需求。
市政协人资环建委还建议可以率先在基础条件比较好的通惠河规划建设连续自行车通道,满足沿线居民绿色出行需求,打造从二环核心区到六环城市副中心的自行车骑行走廊,建成“城市风轮”首个示范项目。
针对提案中提出的“率先在通惠河规划建设连续自行车通道”建议,北京市水务局启动了通惠河沿线建设自行车专用路相关研究工作,目前方案已经基本完成,将尽快实施。
通惠河慢行系统自东便门铁路桥至温榆河,将通过新建慢行道路、借用市政路自行车道和公园道路等措施建成滨水慢行系统,连接中心城区和城市副中心,串联CBD、高碑店、定福庄等城市节点。
昔日漕运船只不见,滨水慢行系统继续承接着这一文化脉络,当人们骑行此间,时刻记住大运河曾经的辉煌。
如今,东便门漕运码头公园已对市民开放,明城墙遗址公园内绿地如茵,草木繁盛。这些新的城市公园不仅将为市民增添休闲之处,还将当年老北京漕运东便门段的热闹景象还原,来诉说历史如运河般滚滚不息。运河承载的是时代的变迁,留下的是一代代人的记忆。我们会将记忆变成故事,挖掘更多运河新故事等您一起赏读。
总策划谷建华
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出品
附:
关于《古运回望图》
《古运回望图》之创作,旨在弘扬自强不息之民族精神,漕运盛景之再现,贵在推崇厚德载物之中华气量。
公元新世纪开元之年,华夏再沐朝阳,春风又绿神州。翰墨歌盛世,丹青寄赤心。谷建华先生以振奋民族精神为宗旨,以弘扬运河文化为己任。斥巨资,募群贤,研史料,重考察,集众家之才智,请诸师之妙笔,穿越六百年时空,探寻当年漕运盛景。历时五载,征修四次,终成《古运回望图》。
全卷通高83公分,长210公尺,以明代航运鼎盛时期为背景,以运河为主线,自通州始至余杭终,经京津冀鲁苏浙,四省二市,五大水系,百余城镇,浩浩荡荡,三千余里,一气贯通,气势恢宏。画面兼工带写,五色丹青,师法自然。人物景色,勾勒细腻,疏密得体。山水迤丽,柳岸花明,漕艘栉比,往来如梭,闸坝码头,廪粟云屯,城镇市井,百态人生,纵观全卷,三千里漕运风情尽收眼底,五千年华夏文明彰显其中。正可谓,漕运舟楫之盛,可抵长城之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