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人民日报推荐100个红色旅游景区,海口这里入选

政府网站

关注

原标题:人民日报推荐100个红色旅游景区,海口这里入选

#100个红色旅游景区#

其中海口市琼山区

琼崖工农红军云龙改编旧址

入选啦!

琼崖工农红军游击队

在云龙墟改编

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

琼崖革命武装斗争史上的重大事件

琼崖工农红军云龙改编旧址

琼崖工农红军云龙改编旧址位于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海榆南路9号,原是当地“六月婆”庙场址,因琼崖工农红军在此改编为“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四区独立队”而得名。

在此进行的云龙改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琼崖革命武装斗争史上的重大事件,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琼崖的胜利。卢沟桥事变后,中共琼崖特委贯彻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向琼崖国民党当局提出“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主张, 经过三轮曲折的谈判,于1938年10月22日与国民党琼崖当局达成协议。云龙改编后,独立队在中共琼崖特委的领导下,成为琼崖抗日先锋和中流砥柱。

该址始建于1952年2月,目前占地面积7012.18平方米。目前,琼崖工农红军云龙改编旧址是第一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全国首批100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第三批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纳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海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海南省党史教育基地,也是党政机关、大中小学校,社会团体开展活动的重要场所。

琼崖工农红军云龙改编旧址

除了这个被人民日报

推荐给全国人民的

琼崖工农红军云龙改编旧址之外

在海口哪里还可以

探寻红色足迹呢?

贴心的牛小布已经整理好了!

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

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位于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解放西路竹林里131号。1924年,邱宅主人邱秉衡将宅院提供给琼崖中共党组织作为革命活动联络点。1926年6月,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

会议选举产生了琼崖党组织的最高领导机构——中共琼崖地方委员会,标志着海南人民的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该旧址是海南重要的近现代革命史迹,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是中国共产党琼崖地方组织的诞生地。琼崖共产党人从这里走来,建立武装,建立革命根据地,创造了“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奇迹,为后代留下一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

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

解放海南岛战役烈士陵园

解放海南岛战役烈士陵园始建于1957年,原名海口市金牛岭革命烈士陵园,是原广东省海南行政区公署、海口市人民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南军区司令部、政治部为纪念坚持琼岛革命斗争和英勇渡海作战中牺牲的烈士而修建,原址建在白沙门战斗遗址,1983年迁至现址,位于海口市金牛岭公园内。

在解放海南岛战役烈士陵园,有李振亚、王白伦、黄魂等革命烈士和革命同志110多座墓碑。一旁的革命烈士名录墙上,镌刻着琼崖纵队以及渡海英雄18861名烈士的名字。

解放海南岛战役烈士陵园

冯白驹故居

冯白驹故居位于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南边的长泰村,背倚山丘,面俯绿野,是海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冯白驹将军是琼崖革命武装和根据地创建人,被称为“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他从1926年投身海南岛革命,高举武装斗争旗帜,领导琼崖人民坚持孤岛奋战,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丰功伟绩。“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精神,是琼崖共产党人在海南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所培育和形成的革命精神,是海南人民的宝贵财富。

冯白驹故居

李硕勋烈士纪念亭

李硕勋烈士纪念亭位于海口市海府大道勋亭路39号,始建于1986年9月,总体呈长方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666平方米,建筑面积1333平方米,由纪念亭、烈士雕像、题词碑廊、陈列室四部分组成,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100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海口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海口新时代党性教育实践基地。

李硕勋(1903-1931)是中共早期参与领导军事斗争的先驱之一,我国早期学生运动的杰出领袖,曾担任过江苏、浙江、两广党组织的领导人之一,1931年8月,受党的委派,前来海南指导琼崖革命武装斗争。抵达海口后,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同年9月5日在海口市东校场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28岁。2009年9月14日,李硕勋烈士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李硕勋烈士纪念亭

南渡江铁桥

南渡江铁桥也叫“鬼子铁桥”,这座铁桥不是中国人建造的,而是日本帝国主义者为侵略、掠夺海南岛而造的,因此铁桥身上写满了耻辱与辛酸。南渡江铁桥记载着历史,也在时刻警醒着后人勿忘历史。

地址:海口市琼山区南渡江

潭口渡口阻击战遗址

海口市云龙镇玉仙村内田地茂盛、槟榔林立,在一片静谧的丛林间,一隅庄重的嵌有六边形孔洞的白色护栏墙静静伫立,墙间入口处的正上方,黑底金字的牌匾刻着“琼崖纵队抗日第一枪纪念园”字样。

园内一座“潭口渡口阻击战纪念亭”庄严坐落,约2米高的花岗岩石碑矗立其中,记录着琼崖红军独立队抗击日本侵略者,打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琼崖人民抗日第一枪的英雄史诗。

地址:海口市琼山区海榆东线21公里处

大水战斗革命烈士纪念碑

大水战斗革命烈士纪念碑前,两行翠绿的柏树夹道守卫,碑文镌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纪念碑身后的一面墙壁上,刻着战斗中英勇牺牲烈士的名单,他们不同年龄、来自不同地区,生命却同样停止在1942年。正是这场艰苦卓绝的战斗,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的反共逆流,坚决地保卫了琼文抗日革命根据地。

地址:海口市琼山区三门坡镇大水村

罗板铺战斗遗址

在美兰区大致坡镇崇德村委会龙板村立着一块罗板铺战斗遗址纪念碑。1939年9月2日,中共琼崖特委领导的琼崖抗日独立总队就是在这里,酣畅淋漓地打了一场全歼日军的伏击歼灭战。这是琼崖抗日独立总队全歼日军运水小分队,抢夺第一把轻型机枪的见证。

地址:海口市美兰区大致坡镇崇德村委会龙板村

秀英炮台

秀英炮台位于龙华区海秀路北侧秀英村后,是海南古代宏大的军事设施。建于清光绪17年(1891年),由拱北、镇东、定西、振武、振威五座炮位组成,并列东西成直线,长约241米。秀英炮台与当时上海的吴淞口炮台、天津的大沽口炮台、广东的虎门炮台并称清代四大海岸炮台,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海防屏障。

秀英炮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南省、海口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德育基地。

秀英炮台是海南人民抗击侵略、不畏强暴的历史见证。抗日战争爆发后,1939年2月,日军进攻海南,面对强大的侵略者,军民浴血奋战,秀英古炮怒吼冲天,痛击来犯日寇,谱写了琼崖人民不屈不挠、勇敢斗争的壮烈一页。

秀英炮台

李向群烈士纪念园

李向群烈士纪念广场位于海口市秀英区东山镇向群小学西侧。李向群(1978-1998),海口市东山镇人。1996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某集团军“塔山守备英雄团”九连一班战士。199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月在长江荆江抗洪前线光荣牺牲,年仅20岁。

1999年3月被中央军委追授为“新时期英雄战士”荣誉称号。他以短暂而辉煌的人生,实现了从普通青年到优秀士兵,再到新时期英雄战士的理性飞跃,成为新中国继雷锋之后又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典型。

李向群烈士纪念园

探寻红色足迹

铭记峥嵘岁月

传承革命精神

坚定初心使命

这个清明假期

我们可以在海口

开启一场红色之旅!

编辑:刘彩云

统筹:吴婵、张筱薇

审校:梁帮、陈诗颖

审核:叶丽锋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